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

2016-02-17李宏昌

职教论坛 2016年16期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

□李宏昌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

□李宏昌

摘要:以“工匠精神”的内涵释义为逻辑起点,在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时代意蕴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通过“牢固树立全新理念,凝聚社会普遍共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凝聚内生发展动力;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健全政策制度安排;注重先进文化引领,营造优质社会环境”等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策略构想,以期为打造技能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积极推进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时代意蕴;策略构想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即“在加强需求侧即需求方面结构性改革、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注重和着力加强供给侧即供给方面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把新供给的潜在能量转变为新常态现实的领先动力”。[1]为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既要持续推进自主创新,又要牢固树立产品质量意识,更要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从而为社会提供有效供给。正是基于这样的价值判断,本文以“工匠精神”的内涵释义为逻辑起点,在深入解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时代意蕴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大力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基本策略,以期为打造技能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与积极推进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提供可供参考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和意见。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释义

(一)“工匠精神”的历史溯源

所谓工匠,“在古代可称其为手艺人,意为熟练掌握一门手工技艺并赖此谋生的人,如铁匠、木匠、皮匠、钟表匠;在现代则可泛指家庭作坊、工厂工地等生产一线动手操作、具体制造的工人、技师、工程师等。”[2]一提到“工匠精神”,通常人们会想到瑞士的手表工艺、德国的机械制造、美国的创新精神、日本的管理模式。事实上,“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因为,“工匠精神”在我国源远流长,从战国时称能工巧匠为“济世”之“圣人”,到鲁班、庖丁等“大国工匠”;从《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到朱熹的“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从曾侯乙的编钟、唐代的三彩到北宋的汝瓷、明清的丝绸,都是中国古代工匠对自然的敬畏、对职业的忠诚、对作品的精益求精、对使用者的高度负责,从而赋予其别具一格的“中国特色”与“东方风韵”,成为华夏物质文明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因此,在人类的工艺设计与制造业发展的历史上,尽管东西文明与文化的发展程度与内涵有诸多不同,但在文化审美中追求“精美、极致、卓越、典雅”等方面具有鲜明的一致性,因为它代表了人类追求卓越、成就经典、创造完美的理想愿景。

(二)“工匠精神”的基本涵义

关于“工匠精神”,有的学者认为是“工匠们对自己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追求极致、追求完美、追求更好,努力把品质从99%提升到99.99%的精神。”[3]有的学者强调,“工匠精神”是“指手工艺匠人在制作过程中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4]也有学者将“工匠精神”概括为“五种精神特质”,即“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5]还有学者总结了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一要爱岗敬业,热爱所从事的职业;二要能吃苦耐劳,耐得住寂寞;三要精益求精,追求极致和完美;四要甘于奉献,具有崇高的职业使命感。”[6]根据学者们的阐释,结合本研究背景与内容,笔者认为,所谓“工匠精神”就是一种对职业充满敬畏、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对服务崇尚极致完美、对人生止于至善的价值取向。“工匠精神”之于工匠个体,主要表现为专注、耐心、执著、创新与奉献等优良素质;“工匠精神”之于产品和服务,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善、止于至善等独特品质。

(三)“工匠精神”的价值诉求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7]“工匠精神”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既表明了国家层面上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价值诉求,又彰显了“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制造”、“中国智造”的强烈信心,更是号召全社会都要积极培育与大力弘扬“作于精细、求于精致、成于精品”的工匠精神。因此,“工匠精神”的根本价值诉求在于培育企业和工匠们“对工作执着、对职业忠诚、对事业敬畏”,追求对产品和服务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精品打造”,竭尽全力把产品与服务的品质从99%提高到99.99%,从而“打造精品、提升品位、树立品牌”。历史与实践证明,正是有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成就了古今中外工匠们对设计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的追求完美、对技艺的优化升级、对品质的始终不渝,不断实现着“自由创造、价值创造、协同创造”的完美统一。事实上,正是由于“工匠精神”体现着“精卫填海”的气魄与豪情、“铁杵磨成针”的坚定与执著、折射着“卖油翁”的自信与淡定、蕴含着“凤凰涅槃”的勇敢与坚韧,才使其日益成为一种当之无愧的塑造经典、成就伟大、缔造传奇、传承文明的重要精神力量。某种意义上,我们所要培育与弘扬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培育“敬业、耐心、专注、执著”的工匠心境,“敬业、精业、乐业”,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崇尚极致的职业操守。这样的“工匠精神”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培育与大力弘杨。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时代意蕴

(一)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客观需要

根据商务部的统计,“2015年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1.2万亿元,继续保持世界主要旅游消费群体称号。”[8]这既反映出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形势的严峻性,又突显了新常态背景下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众所周知,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改革开放在使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却忽视了规模经济发展的效益与质量,日益形成生产快餐化、效益泡沫化、利润暴利化与发展无序化。特别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过去靠人才资源在数量上集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所带来的优势日渐式微,技术含量低下、产品质量低端、发展战略滞后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从而导致了当前我国消费市场需求与产品供应之间的严重失衡与相对过剩。为了破解这一系列难题,客观上需要通过实质优化供给体系与供给结构,全面提升企业生产质量与效率。而要实质优化供给体系与供给结构、全面提升企业生产质量与效率就必须大力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因为,实现中华民族新时期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科技战线上的专家学者,而且需要普通一线的能工巧匠。特别需要能工巧匠都具备“敬业、精业、乐业,专注、执着、创新”的工匠精神,从而以此为动力,追求每一细节的尽善尽美、拥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崇尚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

(二)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与转型之要。因此,当前我国正全面实施质量强国战略,大力倡导改革创新,不断强化政策引导,把注重与提升质量始终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推动‘中国制造’加快走向‘精品制造’,赢得大市场。”[9]实施与推进质量强国战略的根本目标在于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的根本性转变,从而树立中国产品在国内与国际上的新形象、新品牌。事实上,“中国创造”与“中国智造”就是对产品“质量”的追求与推崇,就是注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并将其日益转化为企业的品牌凝聚力与核心竞争力,不断树立与强化“卓越质量”意识,进而深入推进质量强国战略。所谓“卓越质量”,一般是指“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实现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 delivered value)最大化,取得最佳经营绩效的质量。”[10]由此可见,“卓越质量”与“工匠精神”在价值诉求上具有一致性与相通性,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在实现有效供给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企业的质量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不断开拓“精品制造”的新境界,树立“中国智造”新形象。

(三)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

实践证明,“工匠精神”对于推动当代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战略意义与价值,因为“工匠精神”能够不断激发当代中国制造业领域的创新理念、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当代中国制造业领域的生产品质、生产品位与生产品牌,从而不断推动当代中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亟需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以实现我国从“中国制造”向“精品创造”的根本转变,进而将“工匠精神”日益培育与打造成当代中国的一种新型软实力。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制造业是当代中国的“立国之本、兴国之器”,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的根本转变,客观上要求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高技能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要培养和造就此类人才就必然要大力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通过具备“工匠精神”人才的耐心、专注、执著与创新持续推进当代中国制造业的质量升级、技术升级、品质升级、战略升级,积极促进我国制造业日益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等高科技、高效率、高品质的方向发展,进而培育我国制造业新的“增长极”、凝聚我国制造业新的“加速度”、增强我国制度业竞争的新优势,不断推进当代中国制造业追求高品质、打造新格局、提升新境界。

(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推进“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需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当前,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的深刻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不断推进,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培育创新精神、注重创新驱动、推动创新发展。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下,“工匠精神”具有创新的时代意蕴,将“工匠精神”所秉承的“专注、执著、创新、奉献”等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产品创造过程中的每一环节每一细节,这既是对职业无限忠诚与无比敬畏的写照,又是对推陈出新与追求卓越的诠释。因此,“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摊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要有别具一格的创新思维,抓住市场的新需求,还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追求细节和质量,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开发出适应市场多样化需求的优质产品。”[11]所以,在“中国制造”向“精品创造”根本转变的过程中,要适时培育与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而不断赋予中国创造的“精品”以更优良的品质、更丰富的内涵。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要通过培育与弘扬 “工匠精神”,注重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彻底革新沉疴积弊、强化创新驱动发展、颠覆落后思维定势,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凝聚精神动力。

三、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的策略构想

(一)牢固树立全新理念,凝聚社会普遍共识

在德国,“师傅”从未受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消极影响,一名优秀的工匠与一名出色的科学家拥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同样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在美国,一名环卫工人、一名园丁或者一个餐馆服务员,并不会因为所从事的职业而感到自卑或羞耻。而在我国,自古就有“重农轻商”的社会偏见、“农本工末”的职业歧视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等级观念,时至今日,普通工人或工匠仍然未得到应有的尊重与平等的对待,每年高校毕业生的“考公务员热”与职业院校毕业生遭遇的就业歧视就是最好的例证。因此,在推进“五位一体”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今天,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新的人才观、就业观,要使“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认同,从而使一线劳动者,尤其是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技术能手获得应有的尊重,获得与其能力与水平相匹配的政治待遇、经济待遇。因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精品制造”和“中国智造”的根本转变,“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12]另一方面,要积极引领每个从业者自觉追求 “工匠精神”,在产品品质上力求99.99%,并将这种精神融入现实工作的每一环节、每一细节,成为一种为人处事的良好心态,成为一种提升生活质量的独特方式,成为追求高尚人生境界的“新常态”,从而获得社会认同的职业归属感与受人尊重的职业幸福感。总之,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全社会都要充分认清、高度重视、客观分析工匠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使尊敬技术技能人才、重视技术技能人才与争当技术技能人才日益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追求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为新时期大力培育与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入与凝聚新的动力源泉。

(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质量强国战略的背景下,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要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技术、不断锤炼技能、砥砺人生阅历的基础上,将“创新基因”深植于心,把“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此,职业教育“要教育学生崇尚劳动,让学生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要教育学生敬业守信,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教育学生精益求精,掌握中高端技术技能,成长为支撑‘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的生力军。要教育学生敢于创新,提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解决复杂问题等能力,将大量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建好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立交桥,助力有志成才的孩子们创造美好人生。”[13]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尊重职业院校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实行个性化培养,注重培育他们具备未来“大国工匠”的知识储备、技术技能、伦理道德、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从社会歧视的“制器”向社会期待的“育人”的根本性转变。而现代学徒制为职业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立业立人”的育人目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制度平台。所谓现代学徒制一般是指“以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培养方案为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就业质量为导向、以深度校企合作为平台、以实训基地与工作现场为情境、以理实一体化课程为载体,在健全组织、有效制度与充足资金的保障下,通过教师和师傅的言传身教,全方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人才培养模式。”[14]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能够将制造业日益形成与凝聚的科学钻研、刻苦勤奋、敏而好学、勇于创新的实践精神,在以专业或地缘为纽带的师徒之间、在“教学相长”中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职业素养传承与发展下去。

(三)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凝聚内生发展动力

如果说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那么,企业就是人才发展的基石。实践证明,要培育与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企业要不断更新观念、创新理念,精心培育与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与经典,崇尚高品质、追求高品位,并注重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生成的良好环境,积极践行职教育人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具体而言,“一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人才成长体系,建设好管理、专业技术、生产作业三支队伍;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本系统人员的业务做专、做精,成为所在领域的工匠和专家,有针对性地培养相应的人才队伍[15];三是不断深化人力资源招聘、管理与服务等制度改革,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拔尖创新人才健康成长构建平台,以不断增强其学习力、执行力与创造力;四是推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现代“劳动+技术+管理密集型”产业的根本性转变,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五是打造战略思维,以培育“工匠精神”为契机,精心培养与打造工匠队伍,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特别是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今天,中国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转变,作为当代中国制造业主体的各级各类企业务必科学规划、立足长远,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客户意识、战略意识,进而不断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并在实践中将其凝炼为一种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与价值观,进而整合为企业内生发展的动力资源。

(四)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健全政策制度安排

培育与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一项复杂、系统而艰巨的工程,客观上需要协调各种生产要素与社会资源,形成普遍共识与联动机制。因此,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构建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氛围,着力排除阻碍普通劳动者,特别是能工巧匠、行家里手共同参与发展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体制机制上的重重障碍,在政治、经济、社会、法律、行政管理等领域积极采取有效途径与有力措施,大力促进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尤其是在制度构建与政策制定过程中,要使工匠们时刻感受到被认可、被需要、被重视、被尊敬,能够成为时代推崇的楷模与公众追求的偶像,从而充分维护、保障与增进他们的政治权益、物质权益、精神权益,使他们能够安心工作、潜心钻研、精心雕琢、用心创造,最终成为具有崇高理想信仰、独特人格魅力、高超技术技能的“大国工匠”。与此同时,政府要通过强化制度支撑与政策安排创造有利于“工匠精神”培育与弘扬的体制与机制,一要改革工资分配机制,使工匠们能够获得与所生产的优质产品或提供的优良服务相匹配的物质利益;二要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要对品德高尚、技艺高超的能工巧匠在评职晋级、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与适度照顾,不断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与威望;三要健全法律保障制度,切实保障、维护和增进工匠们的合法权益,有效而充分地保护知识产权;四要开辟优秀技工的上升通道,给予工匠们“人生出彩的机会”,特别是让年轻人有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五要完善技术技能型人才评价机制与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评比、认定与奖励制度,在国家层面定期举办针对生产一线普通工人的技能大赛,奖励优秀、表彰先进、推动创新,充分发挥“工匠精神”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五)注重先进文化引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要积极营造尊崇工匠的先进社会文化氛围。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当代中国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制造业必须要全面转型与优化升级,必须要补上“工匠精神”之“钙”,既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工匠精神”生成的良好氛围,又要弘扬“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事实上,要实现当代中国制造业的优化升级,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的理想愿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社会与企业要形成合力,不断增强凝聚力与向心力,从而不断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活得体面、被人认可、受人尊重,并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充分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总之,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种“稀缺”的优秀品质与精神资源,“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客观上需要宽松的环境与适宜的“土壤”,需要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技能、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给予敢于拼搏、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企业与个人以充分的、自由的、舒适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构建有利于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良好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如果说“去产能、去库存”是常规做法与必要手段,那么,提供“质量更高、品质更优的产品与服务”才是关键环节与根本路径。因此,要满足消费者多元化、全方位、高质量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就必须着力培育与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和“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根本转变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陶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辩证法[N].浙江日报,2016-5-10(15).

[2][5]李宏伟,别应龙.工匠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当代培育[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8):57-59.

[3]郑荣胜.让工匠精神成为广大职工的主体意识和主流精神[N].杭州日报,2016-4-18(11).

[4]张昭阳.东北振兴尤其需要“工匠精神”[N].吉林日报,2016-3-29(04).

[6]聂伟.经济社会转型期应彰显尊重“工匠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6-4-19(05).

[7]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6-3-6(02).

[8]刘江伟,叶乐峰.工匠精神:为中国制造铸魂[N].光明日报,2016-3-12(01).

[9]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2016年5月11日)[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6-05/11/content_5072324.htm.

[10]胡立彪.把工匠精神转化为质量竞争力[N].中国质量报,2016-3-16(01).

[11]李克强在辽宁考察时强调集众智汇众力攻坚克难激发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EB/ 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5-09/12/ content_2930111.htm.

[12]耿银平.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N].光明日报,2016-3-10(06).

[13]刘延东在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幕式上的讲话[EB/ OL].http://www.tech.net.cn/web/articleview.aspx? id=20160510103952603&cata_id=N002.

[14]李宏昌,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培育品牌高职人才的实践探索[J].武汉商学院学报,2015(3):71-76.

[15]郭兴波,杨晨钧.用“工匠精神”激发企业内生动力[N].中国冶金报,2016-2-26(05).

责任编辑肖称萍

作者简介:李宏昌(1977-),男,吉林前郭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贵州职业教育质量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职业教育质量研究。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北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2014年度重点资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研究”(编号:2014A189),主持人:李宏昌;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培育与提升贵州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16GH025),主持人:李宏昌;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16年职业教育重点课题“职业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研究”(编号:2016ZD20),主持人:李宏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16-0033-05

猜你喜欢

供给侧改革工匠精神
浅析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房地产去库存有何妙招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