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微型课程评价准则与技术支撑
2016-02-17
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微型课程评价准则与技术支撑
柳士彬、朱强在《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6年第2期中撰文,界定了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概念,揭示了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和微型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该类课程的开发策略,重点分析了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微型课程总体评价准则和它的具体技术要求。
所谓工作场所学习,是指在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具体而真实的工作情境中,通过与专家、领导和同事的协商、切磋、转化和创造,为获得个人和组织有价值的结果而开展的与工作相关的学习活动,包括为工作的学习、对工作的学习以及在工作中学习。
作者指出,作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基石以及“教育的新疆域”,工作场所学习同样需要有相应的课程资源来支撑,但这种课程又明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它强调的是与真实工作情境的适应和衔接,而以短小精悍、灵活适应、方便学习为特点的微型课程与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课程资源恰有诸多契合之处。作者从以下几点论证工作场所学习和微课之间的内在联系:1.工作场所学习中微型课程存在的合法性;2.工作场所学习与微型课程的契合性;3.微型课程在工作场所学习中的作用。
针对基于工作场所学习和微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作者提出了开发微型课程的具体策略:1.确立生态化的微型课程开发理念;2.配置多元化的微型课程开发主体;3.选择适切性的微型课程内容和形式;4.搭建兼容性的微型课程管理平台。作者也提出了从宏观层面确立总体性评价准则,主要包括课程规范、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和技术支撑等四个方面的具体评价指标。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作者对工作场所学习情境中以通讯网络和终端设备为载体的微型课程在教学音视频、教学网页、Flash动画和演示文稿等主要构件的形式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工作场所学习的微型课程具体技术要求:1.教学音视频需要根据成人听力变化做出适当技术调整;2.教学网页的形式要适应成人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应以工作问题的有效解决为中心,网页目录要层次清晰、合乎逻辑、简洁准确;3.Flash动画要发挥其促进成人的实际工作过程持续改善和优化的服务功能,做出相对的技术改变;4.演示文稿的模板要平实朴素、简洁大方,要以衬托和突显工作场所学习内容为目的,并便于成人学习者长时间反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