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结尾也精彩
2016-02-16鲁素霞
◆鲁素霞
(河北省乐亭县第四实验小学)
浅析课堂结尾也精彩
◆鲁素霞
(河北省乐亭县第四实验小学)
一堂课的结尾就是一曲乐章的尾声,设计得好,就会掷地有声、余音缭绕、回味无穷,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能注重课堂结尾的“凝练、真实、有用、深刻、趣味”,就能创造出更多更有效的收尾方法,从而使数学课堂结尾真正起到“曲终收拨当心画,余音绕梁久不绝”的艺术效果。
课程改革 结尾 精彩
新一轮的课堂改革,给一线教师自主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驾驭课堂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大脑最疲劳、注意力最容易涣散的时候,这时如果教师能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不仅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还可让课堂再起波澜,犹如画龙点睛,令人回味无穷。
一、游戏式结尾——趣味横生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在兴趣盎然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这是我在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的一个教学片断,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我们这节课已进入尾声,如果你能按老师的要求做对了,你就可以出去玩了,好不好?”突然间,学生个个精神抖擞,几十双圆溜溜的眼睛瞪着我,整个教室鸦雀无声,老师富有诱惑性的语言激起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老师手举卡片:“看到这些数字了吗,如果你的学号是卡片上数的的倍数,你就可以离开教室了,”接着,我出示第一张数字卡片2,学号是2的倍数的同学依次走上讲台,报出自己的学号后最先离开教室,然后出示第二张卡片5、第三张卡片3,和前面一样,第二批、第三批学生也依次走出教室,最后班里剩下部分学生,师问:“你们怎么还不出去玩啊?”生:“因为我的学号不是2、3、5的倍数。”师:“现在,你在同学中找一个朋友,两个同学的学号合在一起,如果能组成2、3、5的倍数,你们两个也可以离开教室了。”同学们快速找到自己的朋友认清自己的倍数也纷纷离开教室,乘着游戏的余兴投入快乐的课间活动中。
这样通过形式新颖的动脑筋出教室的游戏结尾,一方面,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欢快的氛围中巩固了知识,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回忆。
二、影音赏析式结——美不胜收
到了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很难在集中,思维也处于困顿状态,如果此时教师能播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配上音乐,对学生的兴趣是一个很大的调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音乐与图画之间和谐而统一的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课的学习。这是我在教学《线》一课时的一个结尾片段。师:“同学们,简单的自然现象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规律,数学存在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并成为美的化身和使者,让我们一起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如下的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面前:(1)斜拉大桥图片(斜拉大桥上有线段);(2)夜景霓虹灯图片(霓虹灯射出的光线是射线);(3)高山缆车图片(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师:“观察这些图片,你能想到线的哪些知识?生活中有了这些线的存在而变的格外多姿多彩,真没想到数学也可以如此美丽。”
三、应用式结尾——联系生活
小结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知识的升华,如果在课的结尾把所讲知识延伸到课外,为学生课后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条件,这样不仅巩固了刚学的新知识,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完《分数的意义》的结尾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同学们,只要你细心观察,生活中处处有分数,你能用一个分数来说一句话吗?如果能,你想到了什么事件,用哪个分数比较合适呢?生:“我家有3口人,我占全家人口的三分之一;我们班有70人,女生有37人,女生占全班人数的七十分之三十七;我占男生人数的三十三分之一;我占女生人数的三十七分之一……”这样学生利用身边事例体会分数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既应用了知识又联系了生活。
四、竞赛式结尾——强化认知
儿童都有着争强好胜的心理,根据本课内容设计一些小型竞赛,比比谁做的最好,如《分解质因数》一课,在课的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竞赛游戏:课件出示游戏规则:每组4人,每人抓两张牌,将牌上的数分解质因数,摸到10的同学先出牌,依次向下轮流,念出你分解的结果,其他同学监督是否正确,如全正确,全组同学离开教室,如有错误,出错的同学在组内表演一个小节目。学生们看到竞赛规则,立刻引起强烈反响,谁也不甘落后,立刻争先恐后的投入到分解质因数的过程中。
教学无小事,处处须用心。教无定法,一节课留给我们的思考太多,我们期待并努力着这样的数学课堂,力争做到序曲引人入胜,主旋律扣人心弦,尾声余兴未尽、回味无穷。让精彩动人、耐人寻味的课堂结尾,为我们的教学再添一抹亮色。
[1]陈永贵.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几种形式[D].安徽教育, 2013,(03).
[2]小学课堂小结有效性策略研究.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