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6-02-16奚彦辉
奚彦辉,陈 莹
(1. 山东理工大学 法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2. 哈尔滨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哈尔滨 150080)
文化创新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奚彦辉1,陈莹2
(1. 山东理工大学 法学院,山东 淄博 255049;2. 哈尔滨理工大学 党委宣传部,哈尔滨 150080)
[摘要]“文化认同”乃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的重要维度,是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研究的热点与重点。系统地梳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研究,可以更好地认清当前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进展,对后续研究的展开亦有积极的启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研究主要自2006年产生,并在2013至2015年达到研究的高峰。目前,国内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认同”关系的纯理论探讨依然较少。国内的相关研究更多是以“大学生”为对象群体展开的,其中既有理论探讨也有调查分析。其他相关研究主要是以“文化认同”为视角展开的,或是文化认同子维度层面的研究。当前此类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研究的对象过于集中于“大学生”群体;缺乏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政治认同之类范畴的比较分析;研究的理论深度也有待提升。就未来的发展态势而言,新媒体对民众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理论增长点。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认同;文化认同
引言:
“文化认同”是近年来多学科领域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尤其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文化认同”成为继“价值认同”“政治认同”之后“认同”研究新的关注点。作为后起的学科领域,思想政治教育得以确立的一个重要理论任务就是深化并厘正经由“他山”移植或自我创造的新概念。尤其是对新的研究关注点,更需要做好新概念的界定、深化与厘正工作。本文意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文化认同”研究的系统梳理,厘清当前思想政治领域“文化认同”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必要的理论反思。
一、“文化认同”及相关概念的界定区分
“文化认同”是近年来文学、文化学、政治学、民族学及传播学等领域兴起的一个交叉性研究主题。“文化认同”作为一个概念的产生,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生成过程。也即:无论是“文化”还是“认同”,都在现代性世界中占据了异常重要的位置。“文化”的全球化、一体化,以及与之相对的“文化”的差异化、个别化的辩证矛盾纠葛引起了人们的格外关注。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就会淹没在全球化的海洋之中,困溺于自我迷失的挣扎之流。与之相伴随的是,人的“认同”成了人们关心、困惑、迷惘的问题。对于“我是谁?”“我的归属”“我的态度意向”“我的意志判断”“自我与他者”“主人还是奴隶”的问题都困扰着现代人类个体,困扰着当代人。这些都真实地构成了当代人的认同危机、自我整合、价值归属、心何所归等存在主题。正是在这样的问题背景下,由现代性所引致的问题确有必要以“认同”的理论视角深入地分析与反思。正是在“文化”与“认同”共同成为时代性主题的前提下,“文化认同”问题才应运而生,并在多个学科领域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由于“文化认同”本身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主题,因此有必要将与之相关的一些类同概念进行对比区分。即要分清:“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认同”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之所以要进行此种区分,既是基于文献检索到的结果,同时也是为了清晰地展开综述的需要。
首先,“文化”+“认同”。此处,“文化”与“认同”虽是联在一起使用的,但是却并不构成一个语词概念,而是指对某种文化的“认同”。这是本综述所要刻意强调的。
其次,“民族文化认同”。“民族文化认同”与其说是一个概念,不如说是“民族文化”与“认同”这两个词的组合。“民族文化认同”与“文化认同”又有一定的区别。由于“民族文化”本身只是“文化”概念下的一个子范畴,故而“民族文化认同”仅限于对某一特定民族文化之认同。因此,“文化认同”所包含的内容较“民族文化认同”更为丰富与广大,而“民族文化认同”仅构成“文化认同”的一个方面。
再次,“文化认同”。“文化认同”首先是文学、文化学、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传播学研究中一个概念。在郑晓云看来,“文化认同是人类对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这种共识与认可是人类对自然认知的升华,并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它是“一个与人类文化发展相伴随的动态概念,是人类文化存在与发展的主位因素”[1]。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虽然是在“文化认同”的概念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却有着基于自身学科的独特内涵。按照作者本人的见解,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意指“文化观念与文化理念作用于个体,以及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定并选择相关价值理念的过程,而此一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社会心理过程”。“这里突出强调文化对个体影响的历时性进程及其后果,以及个体对于文化观念、文化理念的定位与选择。”[2]
二、相关研究之搜集与整理
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研究主要以论文为主,目前与之相关著作仅有王桂英所著的《主流文化认同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13)一书。该书以主流文化的民众支持为研究主题,分析了核心价值与知识分子认同的对接要素,论证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主流文化认同的路径。
本研究的文献回顾主要以期刊论文为资源而展开。通过中国知网,以“篇名:文化认同”+“全文: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进行查询,初步检索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论文116篇;剔除重复的及实质无关的文献,最终得到论文86篇。其中,2006年1篇,2007年0篇,2008年4篇,2009年2篇,2010年3篇,2011年6篇,2012年10篇,2013年27篇,2014年7篇,2015年25篇,2016年1篇。根据与本综述的主题相关度,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为题名的研究
直接以“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为“题名”的论文共有8篇:其中2011年1篇,2012年2篇,2013年3篇,2014年2篇。
苏振芳(2011)论述了文化认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在其看来,文化认同是民族的灵魂,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处理好文化传承与文化认同的关系,文化理论与文化实践的关系,文化认同与诸多深层次矛盾的关系[3]。
张驰(2012)在硕士论文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在张驰看来,“文化认同是主体(个人或群体)以所属民族文化为根基,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题,以文化交往与文化交流为途径,寻求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从而为实现自身和谐发展提供文化底蕴与精神动力”[4]。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认同具有情感功能、预控功能、文化功能,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新时期只有增强全体社会成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认同,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增强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归属感,继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梁远海(2012)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在梁远海看来,“在多种文化价值导向传播浪潮的侵袭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承载的主流文化认同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传播的低效和边缘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可以承担的和必须承担的就是文化认同的概念基础、价值体系、方法论原则等方面,这是其他领域和类型的教育无法替代的任务”[5]。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应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
鲁全信和李虹(2013)论证了以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对策。在二者看来,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多元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产生冲击与影响,导致大学生的民族传统文化认同的淡化、主流文化认同的弱化以及理想信念的缺失等认同危机。因此,有必要培养他们对主流文化的认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此外,本人2013年所撰的《文化认同与个体思想的内隐生成论》的论文,探讨了文化认同对个体思想内隐形成的意义。田宇婷(2013)、吴婷茜(2014)还分别论证了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视野。靳大力(2014)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认同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子维度的“文化认同”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子维度的“文化认同”研究,主要可分为:大学生(及青年)的文化认同研究,以文化认同为视角的研究,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类“文化认同”的其他研究。
1. 大学生(及青年)文化认同研究
以“篇名:大学生+文化认同”+“全文:思想政治教育”检索,共得到论文55篇。剔除重复的及实质无关的论文6篇,最终得到论文49篇。其中,2006年1篇,2008年2篇,2009-2011年各1篇,2012年2篇,2013年19篇,2014年6篇,2015年16篇。其中含期刊论文40篇,硕士论文6篇,会议及报纸文章3篇。
王玉丰(2006)探讨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与成因。在其看来,当前大学生对中西方民族文化、制度文化、价值文化比较后产生了认同困惑,困惑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西方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网络传媒的无序与失控。
杨柳新(2008)探讨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的关系。杨柳新以大学的价值观教育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为核心,以美国为例描述了大学价值观教育的目标、手段及认同的内容。通过中美两国大学价值观教育的比较,旨在理解其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与危机,从而改善国内大学的价值观教育。
张首先(2011)分析了红色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关系。在其看来,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危机表现在三个方面:红色文化历史记忆的淡化,红色文化价值标准的碎裂,以及红色文化话语表达的失语。而功利化教育的学科偏误、信息化时代的价值解构以及全球化浪潮的文化霸权共同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危机。此类研究还有:王洪叶、王爱华(2013)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认同危机及应对策略问题,王孔睿(2015)在其硕士论文中探讨了云南大学生的红色文化认同与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问题,周艳红和刘军慧(2015)也进行了此方面的研究。
王艳华和孙黎(2013)论述了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思想内隐形成的影响及教育对策。在二者看来,个体价值观的变化及生成可能是意识到的,也可能未意识到。“大学生思想的内隐形成是其自身受外界影响并无意识形成新的价值观的过程。”[6]新的价值观消解着原有的思想观念,内隐地形成新的思想,并固化为大学生日后的行动。作者认为,大学生思想的内隐形成,又具有普遍性、潜在性、持续性的特点。
杨建义(2013)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研究的经典之作,杨建义认为新媒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传播方式和文化方式三个层面,呈现为从技术到行为再向文化方式、生活方式演变的态势。而在现代新媒体面前,文化认同“变得颇为动态、多重化、个人化和具有自我反省的性质,同时还受到变异和革新的影响”。“在廉价的纸张、印刷、普及识字、交流便捷的时代,会出现各种意识形态,争取我们的认同。”[7]因此,应积极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突出和强调媒体德性,进一步加强文化环境建设来应对新媒体导致的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此外,杨建义(2016)还专文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中存在的问题到底是“危机还是常态”进行了理论分析。
樊娟(2009)探讨了新生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危机及应对策略。在其看来,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体现在:对主流文化认同的弱化,传统民族文化认同的减弱,对大众文化的依赖和对精英文化的疏离,在新旧价值体系间的摇摆。认同危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政治绩效不足,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多元文化冲突,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认同的冲突,传统教育模式的缺失以及互联网等传媒的无序挤压。为了应对此种危机,应当加强政治文化认同教育,重塑核心价值观,培育以民族文化为核心的多元文化观。
魏玉皎(2011)从新闻学角度研究了土豆网再编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认同问题。魏玉皎以土豆网为例对再编视频中的亚文化及其所表征的心态进行了研究。在其看来,再编视频体现出“反定制”亚文化的“抵抗”色彩,表达了娱乐时代青年群体对主流社会即兴拼凑、解构戏谑的一种“抵抗性”认同[8]。土豆网再编视频中的认同具有抵抗性、部落性、飘移性的特点;体现为颠覆主流影像,揭露社会现实,打破性别规范;个体身份的变换与“取消”、文本的“游牧民”、亚文化成员的“泛认同”等。
吴保磊和赵红灿(2014)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研究”进行了综述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展望。慕旗娟(2014)探讨了“大学文化认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谢守成和程仕波(2015)则探讨了大学生传统文化认同培育的途径。
此外,何燕楠(2013)探讨了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关系。刘佳婧(2013)从管理学的角度,对S大学本科生的文化认同进行了实证研究。李印(2010)探讨了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文化认同问题。鲁全信和杨绍安(2013)探讨了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消解的有效路径。李文瑞(2013)进行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综述。王文强(2013)探讨了大学生多元信仰整合的文化认同策略。于兆伟(2013)探讨了当代文化认同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鲁修红和金小龙(2013)进行了十年来中国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实证研究述评。孙多玲(2013)探讨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机制。赵传珍(2014)探讨了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联。侯微、姜国强和顾心倩(2014)分析了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影响;孙明福和张思齐(2015)探讨了网络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冲突与消解问题。吴志先(2015)从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角度探讨了文化认同与传承问题的重要性。邱勤(2015)以文化全球化为背景,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问题。
葛数金(2013、2015)调查分析了藏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及主流文化认同状况。刘娜(2013)在硕士论文中探讨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问题;杨海萍(2013)则以全球化为背景,探讨了新疆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问题。龚捷(2013)在硕士论文中专门探讨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问题,买买提·阿克木(2014)、姜轶群(2015)也分别探讨了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新疆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问题。
在青年文化认同研究方面,杨建义(2008)梳理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文化认同的发展演进。张红霞(2010)强调复兴中国古代科学思想,来应对青少年文化认同危机。张杰和张娅萍(2012)探讨了高校青年自组织的文化认同。
2. 以“文化认同”为视角的研究
以“文化认同”为视角的研究,共有9篇。分别为:[1] 蒋述卓,《 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国情教育模式探索》(光明日报,2008);[2] 柯燕楠、张景书,《论文化认同视域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家,2012);[3] 周媚勤,《 大学生文化认同视域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神州,2012);[4] 才凤伟,《文化认同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2);[5] 张春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6] 刘佳,《 文化认同视角下陕北民间艺术的当代价值研究》(西安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7] 周亚军、孙雷《基于文化认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探索,2015);[8] 冯丽霞, 《文化认同视角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9] 何俊,《中华文化认同视野下的高职大学生德育教育路径探索。(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5)。
3.“文化认同”类的其他研究
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的其他研究,主题有些分散,这些研究主要有:
刘祖雯(2012)探讨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认同与人的健康发展的关系。在刘祖雯看来,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引发文化冲突。这种冲突体现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现代文化与后现代文化的冲突,民族文化与全球文化的冲突。而唯有促进人之文化认同,才能有效减轻文化冲突带来的消极影响。
周鸿雁(2013)探讨了城镇居民对我国主流价值文化认同的问题及对策。周鸿雁通过调研发现,城镇居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不高;城镇调查对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比农村调查对象低。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除了传媒及教育方面的问题外,主要是他们对主流文化了解不够,以及主流价值文化的感召力和亲和力尚待提高。
苟亚宁(2013)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文化认同问题。苟亚宁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文化认同”的必要性,并对其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在其看来,要在理论宣传方式、方法上量体裁衣、多管齐下,要注重学校教育。
此外,李林森(2009)在硕士论文中探讨了当代军人对军歌的文化认同。陈舒劼(2010) 分析了网络中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认同路径。于硕(2012)探讨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与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创新。陈云涛(2015)分析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政治认同、职业认同和文化认同状况。王超品(2015)探讨了现代教育环境下农村青年的文化认同与身份认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以上这些都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文化认同研究的有益促进。
(三)“文化认同”子维度的研究
此类论文主要有4篇,分别为:[1] 蒙爱群,《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历史文化认同教育》(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李喜英,《塑造公民政治文化认同的困境与出路—以中美公民教育比较为考察视角》(河北学刊,2015);[3] 王聪,《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法治文化认同的意义、机理和建议》(福州党校学报,2015);[4] 张鹏杰,《军队过渡仪式传播与军队文化认同》(东南传播,2015)。这4篇论文分别探讨了历史文化认同教育问题、政治文化认同问题、法治文化认同问题,以及军队文化认同问题,而这四者都可以看作是“文化认同”具体子维度的研究。
三、研究的特点总结及问题反思
文献的分类梳理是为了更为直观地呈现,也就是使读者明了目前已做出什么样的研究。但仅仅呈现是不够的,还需要对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等进行基本的判断和预估。更重要的,是应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理性反思。
(一)研究的特点总结
对于研究的特点总结,不可避免地要涉及研究的历时性维度,涉及研究的主题、热点及新趋势等。
首先,就研究的历时性特征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研究主要自2006(1篇)始,这一年,王玉丰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发表《试探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现状与成因》一文。此后一直到2010年,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研究一直处于较慢的发展态势,文章数量也极为有限。从2011年到2015年,则逐渐呈现出跨越式的发展,论文的数量与质量也大为提升,表现出较强的学术关注度。2013、2015年更是达到研究的两个数量峰值——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多是在2013年做出的。从数量及质量上看,2014年的研究成果远不及2013、2015年的同期水平。当然这还有待时间的演进来验证未来的发展态势。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认同”理论关系的真正关注,是从2011年以后开始的。从2011年以后逐渐有了元理论层面的关注,而这很可能是与“认同”问题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热点有关。
其次,在研究主题方面。目前专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认同”关系的理论性文章仍比较少,只有苏振芳和张驰做过此类研究,而且苏的论文主要是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认同问题展开的。就研究的对象群体而言,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类的研究占到了研究成果总量的一半以上;另外还有以“文化认同”为视角的研究9篇;以及少量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认同研究、军人军歌的文化认同研究、城镇居民的主流文化认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认同研究,以及网络媒介下的文化认同问题研究。网络媒介下的文化认同研究,无疑代表了当前的时代精神,具有研究开发的巨大潜力。在这方面,最为经典的研究是由杨建义做出的。其文章《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的多维探析》就是探讨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影响,并对当前大学生文化认同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此外,通过杨建义和魏玉皎二人各自的研究可以看到,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研究尤其是实证研究,有望成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文化认同研究的重要创新点。
再次,在研究成果的形式方面。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文化认同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较少,成果形式也比较单薄。目前只有非直近相关的著作1部,硕士论文目前也仅有7篇,尚未有博士论文产生,且成果多以期刊论文为主。研究专著的不足,以及博士论文的缺失,都说明了当前的研究还未达到它的顶点。当然,这还有待时间的积累与酝酿。
(二)研究的评析与反思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研究虽然在近几年出现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此类研究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研究的成熟期还未到来。当前,最紧要的是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这种反思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在研究方式方面。目前的研究多是按照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文化认同的现状与危机、文化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可能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步骤(或套路)来进行的。而此类研究方式过多,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研究方式的过度程式化、原因阐析的表面化、问题认识的肤浅化等特点。导致一些研究缺乏理论深度,缺乏理论的系统性及问题探究的深入性。
其次,在研究对象的选取方面。目前研究的对象多是围绕“大学生”群体展开的。虽然大学生群体很重要,但大学生并不应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研究的唯一对象群体。很多人之所以研究“大学生”仅仅是图工作的方便。而问题是,大学生是否真的就存在文化认同危机?研究者所提出的解决对策是否真的可行、有效?这些都有待商榷。
再次,部分调查研究的详细性、充分性、代表性问题。调查研究本意是从总体中选择出最佳的样本,通过对样本的调查进而充分反映总体的状况。而调查研究可以有多种方法,既可以有定量研究,也可以有定性研究。其研究形式可以有问卷调查、口头访谈等多种形式,而问卷的编制本身一定要切中问题本身,使得问卷真正反映所要调查的问题。目前部分研究的现状是,许多研究虽然以大学生群体的“调查”为名,但实际论文中所显示出的真实调查却很鲜见,调查分析也有泛泛之感,令人怀疑调查本身的真实性。而且,一些研究缺乏对社会现实及文化现实的充分调研分析,缺乏细致入微的深入考察。
最后,在理论的系统性及深度方面。目前研究的理论深度及理论的系统性的确有待提高。研究系统性及深度的不足,既表现在论证的逻辑性、充分性不足,同时也表现在缺乏深层次的理论探究。缺乏理论深度还表现在,目前研究的主题范围仍有很大局限,缺乏新的且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主题之开拓,缺乏将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之类范畴关系的详细对比分析。而且对于“文化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之理论探讨与理论论证也有待今后进一步的丰富与深化。
四、结语
综上可见,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研究构成了近年来研究的一个重点,并在2013年、2015年达到研究的两个峰值。虽然如此,目前此类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横向比较来看,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认同研究的数量远不及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价值认同研究,取得的成果也不及国家认同、政治认同那么有含量。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认同”关系的专门理论探讨依然较少,而且理论有待深化与系统化;在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着缺乏充分调研分析的状况,对于数据利用分析的方式也过于简单;研究主题仍有局限,缺乏文化认同与价值认同、政治认同之类范畴的比较分析;此外,研究关注的对象群体往往过多地关注于大学生群体,对其他年龄群体及职业群体、生活群体缺乏足够的揭示与反映;研究中也存在空泛化的倾向。而且,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化认同研究方面的理论还有待深化。
就未来的发展态势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文化认同研究无疑会进一步地增加,并有望产生新的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目前,杨建义等作出的“新媒体对民众文化认同的影响”研究,无疑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理论增长点。当然这既是由于当前社会是由新媒体构成的网络社会,我们正身处网络时代有关;同时更由于在网络时代,人的认同问题发生了新的超出人们想象的变革。因此,对于新媒体所致的民众文化认同变化的研究,无疑有望构成未来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
[参考文献]
[1]郑晓云. 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
[2]奚彦辉. 文化认同与个体思想的内隐生成论[J]. 江汉学术,2013,(4):54-59.
[3]苏振芳. 论文化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5):20-24.
[4]张驰.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文化认同[D]. 长春工业大学,2012:5.
[5]梁远海. 从课程教育向文化认同转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视野研究[J]. 广西社会科学,2012,(2):183-185.
[6]王艳华,孙黎.文化认同对大学生思想内隐形成的影响及教育对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31-35.
[7]杨建义. 新媒体对大学生文化认同影响的多维探析[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3,(6):190-191.
[8]魏玉皎. 土豆网再编视频中的青年亚文化认同问题研究[D]. 苏州大学,2011:中文摘要.
〔责任编辑:崔家善焉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3-0044-06
[作者简介]奚彦辉(1979—),男,吉林松原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本土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文化与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机制的深层理论探究”(12YJC710070)
[收稿日期]2016-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