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步诗歌 解读诗语 追寻诗意

2016-02-16夏欣

中学语文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诗人诗歌学生

夏欣

漫步诗歌 解读诗语 追寻诗意

夏欣

诗歌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一种文体形式,对句数、字数、平仄、用韵方面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不管是律诗还是绝句,大都通过对仗形式,将诗人精致凝练的语言呈现给读者,让读者感受到字里行间表达的诗人的情感或描绘社会现实。春秋时期,孔子在教育儿子孔鲤时说:“不学诗,无以言。”孔子在此强调的主要是诗歌的社交功能。事实上,诗歌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历代各个王朝的诗人及其作品,都是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趣味、内心情感的表达。从边塞战争,山水田园风光的描写,到仕宦生活,到底层人民疾苦等内容,诗人通过自己的双眼和手中的笔墨向社会发出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表达着他们的认知与思考。

一、诗歌谱写,意在表达

1.诗作成篇,体现社会现实

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顶峰时期,唐诗题材较为广泛,除了抒发个人情怀以外,更多的诗歌体现社会现实生活,呈现普通劳动人民或宫廷生活状况。如杜甫的“三吏”“三别”,王维的边塞诗《使至塞上》等,体现将士出征作战的悲壮生活。抒写将士边塞生活的,除了王维,还有王昌龄写的《昭君出塞》以及王翰的《凉州词》,写到出征将士豪情万丈,视死如归挥洒热血与青春,只为报效国家的悲壮情怀。唐诗中也有写宫廷生活中的痴男怨女的苦闷之情,比如李商隐的诗歌。除了唐诗,还有两汉时期的乐府诗歌,乐府诗歌《陌上桑》中的女子秦罗敷,还有《木兰诗》里面的花木兰,《孔雀东南飞》里面的刘兰芝等,这些诗歌皆在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2.诗歌之声,抒写个人情怀

诗歌这一特殊文学形式在各个时期诗人笔下大都通过自己的诗作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想法,诗人通过诗歌来与读者进行对话。不管诗人所处的社会是兴还是衰,是富有还是贫穷,在诗人的眼中,他们都希望不负有限的青春年华,希望为国家,为朝廷效力,希望走上仕途,发挥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唐代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巅峰时期,在此期间产生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等璀璨的诗歌群星,他们大都博学多才,但因国家政治上的复杂性,都曾身处被贬之苦。在面对这样的仕途坎坷,他们用自己的笔墨抒写个人情怀,抒发内心的感受,借酒,借诗或依托山水田园来体现个人想法。如李白的《将进酒》《行路难》《蜀道难》等诗篇抒发政治失意,职场不得志的苦闷;杜甫的《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抒写个人对国家兴衰的喜与悲。

3.诗歌之美,呈现生活画卷

中唐以来,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文人理想破灭等种种原因,安逸享乐之风在社会上蔓延。史书记载有宋代“承平日久,国家无事”的太平盛世局面。事实上,这样的国家局势,在唐代诗人的眼里有另一种思考。山水田园派诗人如王维等描绘的意象为山水田园之间的隐逸闲适,在水墨画清新淡雅、自然纯朴景物中获得心灵的释放和苦闷之情的排遣。事实上,不管诗人是否真的喜欢这样的田园生活,但在读者看来,这样的田园生活以自然风光无限美的意境带给人们的是超然物外的内心体验和摒除了尔虞我诈的繁复生活,获得了内心的放空,得到了繁重精神压力的释放。

二、诗歌之美,美在艺术

1.诗歌与文学语言表达艺术

诗歌是讲究上下对仗、用韵、用典、修辞格、平仄、意境等规格的文体形式。文学的社会功能在于引起人们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共鸣,而诗歌的语言注重精准美,注重用词凝练精致,注重意象和意境的感染力。因此,诗歌的语言艺术主要体现在字里行间的形式之美,也就是指诗歌语言表达的精准美给予人们表达能力的示范作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不仅说明在诗歌阅读中可以领悟诗歌语言的用语技巧和字词表达,还要注重语言表达的精准美。

2.诗歌与音乐审美趣味

诗歌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艺术,并通过富有音韵节奏之美抒写成句,以其音律和谐之感吸引读者,让读者在诗歌作品中感受到音乐的节奏。音乐和诗句中体现的时间和空间,都能以诗人精致的笔墨刻画得生动有趣,意味无穷。因而,诗歌之美,美在节奏,美在音韵,美在和谐。杜佑曰:“自周隋以来,管弦杂曲将数百曲,多用西凉乐,鼓舞曲多用龟兹乐,其曲度皆时俗所知也。”说明乐工伶人与诗人合作,以增强其艺术效果及竞争力。

三、生活如歌诗意浓

1.生活中的“精、准、美”与“信、达、雅”

诗歌在当下语文教育过程中仍然占有一定比例,语文教材中精选部分古典诗歌作为学生学习古典文学的范例。语文学科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独立自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能够自由表达的人,而语文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自由表达。表达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诗歌中的经典名篇的诵读对于培养学生的音韵、声调、表达的节奏与速度、以及锻炼学生的语感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语文学习过除了重视学生口头交际以外,还要重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主要指写作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思维能力。清代翻译家严复先生在《天演论》一书中提到文本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学生良好的写作主要表现在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符合逻辑,文章层次是否清晰,是否有错别字,然后是文章的立意,写作的视角,学生的思辨能力等以及学生语言表达的审美性。

2.漫步诗歌丛林,品味诗意人生

诗歌艺术虽然时隔千年,但诗歌作为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其灵魂和身影时时闪现在当代人的文化生活中。我们在阅读经典的唐诗宋词中,仍能感觉到诗歌艺术的优姿倩影,感到它的馥郁芬芳。诗歌中那些深刻的人生哲理,博大的智慧结晶,高雅的审美情趣一直作为民族文化的有益的养料,滋润着文化之树常青。在经典诗歌的作品中感受民族文化的深邃和审美视角与规范,对于人们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风俗习惯与审美趣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诗人诗歌学生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我理解的好诗人
赶不走的学生
诗人猫
诗歌岛·八面来风
学生写话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