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义接受与自主探究的整合策略
2016-02-16沈颖
沈颖
有意义接受与自主探究的整合策略
沈颖
一、整合的原则
(一)形式与内容统一
探究式学习与有意义接受学习分别适合不同内容的学习,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必须由所学内容决定。学习方式是手段,学习的内容才是根本,无论采用哪一种学习方式都以能够最有效的学到知识为根本目标。
(二)认知和情感统一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不同的个体,他们的认知水平与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必须根据学生学情来采用符合他们认知特点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积极主动的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
(三)知识与能力统一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要求学生在学校既要学得知识,又要锻炼能力,同时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结合正好符合这一要求。
(四)发现为主,探究为辅
接受学习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人们经过漫长岁月发现和积累起来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通过探究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很低而且耗时较长,一般不适宜作为获取大量文化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人类几千年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必须依靠教师有意义的传授和指导。此外,鉴于探究学习的适用范围有限,主要适用于理科教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只能以探究为辅接受为主。
二、整合策略
有意义接受学习与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对立的,他们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相得益彰。
(一)接受是为了更好地探究
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是让学生自主发现隐藏在众多的知识背景之中的学习对象,这种发现方式需要学生在情感上和知识上都有一定的准备,如果教师舍弃适当的指引、提醒、暗示、告诉,那么在特定的课堂时空中,要让还没有多少探究经验和知识储备的学生完全自主地完成这些发现,实在是勉为其难。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探究,必须依赖适当的知识储备作支撑。没有知识积淀的探究是肤浅的探究、是无序的探究、是狭隘的探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会以失败告终。接受学习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人们经过漫长岁月发现和积累起来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为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精讲巧导,引领深入探究
(1)导语激趣,激发探究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语设置的是否精巧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魏书生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好的导语犹如一把金钥匙,能够将学生引向充满魅力的文学殿堂。
什么样的导语是好的导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就是好的导语。教师在准备导语的时候可以从新奇性、艺术性、情境性、知识性等方面着手,根据文本内容,设置不同的导语,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比如在上苏轼的《赤壁赋》时,可以这样导入:“苏东坡是一位全才。林语堂形容苏东坡的一生是‘人生的盛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这样的导入,既新颖又有吸引力,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2)问题巧设,引领探究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但是学生的知识能力毕竟是有限的,他们面对一篇文章的时候经常感觉无从下手,不知道应该如何去阅读。此时就特别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提出有含金量的问题,引领学生的探究。
一位名师说,一堂可是由主问题来支撑的。因此教师可以巧设主问题,不断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引领他们像纵深进行探究。
比如在学习《拿来主义》时,我由题目发问“什么是拿来主义?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拿来主义?”这个问题将文章分为两个部分,既厘清了文章的结构,又点明了本文的核心内容。紧扣这两个问题,学生基本可以完成对本文的探究。
在《青玉案·元夕》的教学中,我设置了一个主问题“作者是如何传情达意的,运用了怎样的技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可以统领全文,需要学生从内容与特色两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他们要思考作者运用什么来传情达意,运用了什么样的技巧,如何运用的,传何情达何意?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究,本文的基本内容就理解的差不多了。
(3)难点讲解,引导探究
不是所有的文章学生都能读懂的,有的文章学生读完之后满头雾水。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只会让他们畏难而退,而且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此时老师的讲解点拨、引导传授,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学生的探究就比较容易了,而且这样有一点难度的探究会让学生更有成就感,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比如《小树林中的泉水》《今生今世的证据》这类文章,学生根本就看不懂,不明白作者在讲什么。这个时候首先可以从作者以及背景进行溯源,让学生通过知人论世走近文本。然后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提问初步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将一些大家对文章品评讲给学生听,让他们在前人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阅读课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阅读。
(4)争议不断,探究不止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知识底蕴不一样,阅读的体验也各不相同。因此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争议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引领学生进行探究的良好契机。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这些问题,进行巧妙利用,适时点拨,可以将文本的解读引向深入,让学生有更深刻的阅读体验。
《雷雨》一文的解读是最容易产生争议的,特别是对于周朴园对鲁侍萍到底有没有真感情,到底有没有怀念。有学生认为周朴园很虚伪,所有的“怀念”都是做给别人看得,是为表现他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有学生则认为周朴园的婚姻不幸福,失去的东西总是美好的,而且当年的鲁侍萍年轻漂亮,因此他的怀念是真实的。对这样的争议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我们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辩证看待。既要看到事物正确的积极的一面,又要看到它错误消极的一面,对于人也是这样。人是立体的,所以更要辩证的看待。既要看到周朴园作为资本家虚伪、自私、残忍的一面,又要看到他是一个人,有追求美好,追求幸福的正常需求。
通过这种争议性问题的争辩,不仅会影响着他今后的阅读态度乃至待人待事的态度,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资料供给,提供探究支持
探究学习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受年龄、阅历以及知识储备的限制,这方面还有很多的不足,即使让他们自行查阅资料,也有可能不知道从何查起,而且费时费力,还可能耗损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此时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学生探究问题所需要的背景资料,教师如果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省时省力将精力集中在需要探究的问题之上,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比如教师可以在提供“探究提纲”“资料链接”“操作设计”“教学组织”等方面给予支持。
只有有了深厚的知识积累,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才能将探究引向深入。接受学习为探究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受是为了更好的探究。
(二)探究是为了更好的接受
有意义接受学习美国教育心理学家D.P.奥萨贝尔是倡导的,他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其中之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笔者认为探究学习可以有效促进这个先决条件的形成,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接受学习。因为探究学习是指设置一定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和发现事物的特性、原理和原则的教学方法,它具有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的作用,刺激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的产生,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探究中合理讲解,促使能动接受
探究能够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但是当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如果教师依然放任自由,让学生自行探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勇气,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合理讲解,不仅能够推进学生进一步去探究,而且因为这种讲解正好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此时,学生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生更能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把它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果,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
2.探究先行,积累经验,奠定接受基础
探究的过程既是知识习得的过程,又是掌握各种探究的方式方法的过程。经过自己摸索习得的方式方法不但不容易忘记,而且对于将来进行探索和解决问题具有正向迁移作用。接受学习的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具体经验作支柱,而探究学习是获得具体经验的途径之一。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接受学习的基础,为接受学习提供经验支持。
对于一篇新课文,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点或者理解的困难点出发,进行探究性阅读。经过学生探究之后,教师再进行系统性的完整解读,这样结合学生的探究所得进行理解,他们更容易进行有意义接受学习,这也正好满足了意义接受学习的第二个条件,即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作为新知识学习之基础的有关知识以及这些知识的可利用性。
无论是探究性学习还是有意义接受学习都各有优缺点,作为教授者,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尽量扬长避短,努力实现两者的完美结合,让它们各自发挥自己的优点,为学生的高效学习服务。
★作者单位:江阴市徐霞客综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