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前赤壁赋》的多层次教学解读

2016-02-16周秀荣

中学语文 2016年36期
关键词:旷达赤壁赋人生态度

周秀荣

浅论《前赤壁赋》的多层次教学解读

周秀荣

《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创作的散文名篇,也是苏轼散文创作的巅峰之作。文章独到的艺术构思、深致的情韵以及透辟的哲思尤为人所称道,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文章也因之被选入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材。那么作为一篇容量、内涵十分丰厚的作品,在具体的教学中,该从哪些层面进行解读分析,才能引导学生涵泳其中,切实感受这篇文章的不朽魅力,并进而获得知识乃至精神层面的提升呢?依笔者所见,对这篇文章的分析解读当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一、对文体特点的准确把握

《前赤壁赋》是一篇文赋。所谓文赋,就是一种散文化的赋。它虽然部分保留了汉大赋主客问答的结构和押韵格式,以及抒情小赋的骈偶句式,但已摆脱了大赋重叙事体物而忽略情感表达、铺排夸张的表现手法和浓艳华美的辞藻,而基本以清丽优美的散文语言为主;同时又具有诗歌以景传情、情景交融的意境美。而这样的文体特征对于中学生而言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教师在讲解的时候,首先应对赋体从汉至魏晋六朝再到唐宋以来的形式演变历程,作简洁而明晰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将此文与传统的赋作品以及经典的散文作品进行比较,从而切实把握这篇作品艺术形式的独特之处。

二、对作品情感内涵、主题的深入理解

《前赤壁赋》的情感内涵十分丰富且前后波澜起伏,主题深刻,富于哲理。因此必须引导学生深入其中,细细品味,透彻理解,切实把握文中的情感脉络。如前所述,此文写于苏轼遭贬黄州期间。面对人生的巨挫,此时的苏轼,内心十分苦闷、彷徨,积压于胸中的块垒只有借助于游历山水,投身大自然的怀抱才能得以宣泄。文章清晰勾勒了作者夜游赤壁时,由喜到悲再到喜的情感历程。文章开头,置身于清风明月的江山美景,作者暂时忘却了苦闷、忧烦,因而“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乃至生出超脱尘世、羽化登仙的幻想。但这份快乐很快被同伴(“客”)“呜呜然”的洞箫声所冲散,一时容颜改色,愀然危坐。接着客借历史人物“一世之雄”曹操最终的命运际遇,表达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悲观论调。随后,苏子(作者)又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发表见解,借眼前的“水”“月”为喻,阐释“变”与“不变”之理。苏子从佛、道思想中获得智慧的启迪,以随缘自适的心态看待人生的得与失,文章最后故又转悲为喜(“客喜而笑”)。其实这里的“主(苏子)”与“客”所代表的两种观点,正是作者自身思想矛盾的两方面——乐观旷达与消极彷徨,主客之间的一番对话,正形象展示了诗人身陷人生逆境中内心的苦苦挣扎和最终的成功突围。

三、对作品艺术之美的细致品味

《前赤壁赋》是一篇极富艺术美的散文杰作。而引导学生对此文艺术之美的细致品味,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更能激发并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具体说来,此文之美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意境之美。文中并非如一般散文那样叙事、议论、说理,而是重在抒情写意。且也并未采用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而是融情入景,借景抒情,营造出诗歌般的意境。文中开篇就为读者描绘了一幅赤壁月夜的江上美景:清风习习、皓月当空、白露横江、水天一色。置身如此美景之中,作者饮酒诵诗,怡然陶醉,不禁飘飘欲仙,快乐至极。真正达到了情与景、人与自然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二是语言的美。本文语言精炼优美、生动传神。如文章开头写景,不事铺排,而是用极精炼之笔,聊聊数语,就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明月清江图。且状物传神,如“清风徐来”,写出江风的轻柔宜人;“水波不兴”,突出秋江的澄澈平静;“纵一苇”两句中的“纵”与“凌”字,则生动表现了作者心境之畅快淋漓。又如下一段落对“洞箫”声的描绘:“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准确传达出箫声的凄美哀婉、动人心魄。本文语言还富有音韵之美。文中多处用整齐的对偶句、对称句: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等等,这些句子节奏鲜明,朗朗上口,增强了文章的诗意与抒情色彩。同时这些整齐的韵句又与文中的散句交错出现,显得疏落有致,更富参差顿挫之美。

四、对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的感悟

对《前赤壁赋》细致品读,不仅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并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作品所表现出的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坦然面对人生挫折并成功化解精神苦闷的生活智慧,也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极佳素材。因此在讲解此文的时候,可联系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却始终乐观面对的人生经历,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与崇高的人生态度,还可联系其他一些鲜明体现这种积极人生态度的作品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使学生对苏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有更充分的感悟,从中获到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精神的滋养,从而引导学生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进而形成更加健全的人格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

猜你喜欢

旷达赤壁赋人生态度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赤壁赋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旷达者
旷达者
旷达者
苏东坡《前赤壁赋》
世界观(二)
论伊拉斯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