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分析
2016-02-16贾晓烨
贾晓烨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分析
贾晓烨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并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和就业弹性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关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格局、增强劳动力素质能有效提高福建省经济水平和就业人口数量。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和各产业部门的内部联系。就业结构是社会劳动力人口在各个产业、行业和部门间的分布。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的调整,整个社会的就业结构随之调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面临着劳动力人口总量大,但劳动力素质总体偏低的问题,如何协调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实现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实现经济“新常态”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关系研究概况
库兹涅茨认为,总产值和人均GNP的不断提高,要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他首次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的部门结构和劳动力的部门结构都在不断地变化,一般来说,农业所占的比重会逐步降低,而工业和服务业等部门所占的比重将持续上升,超过农业成为主导产业[1]。我国学者夏杰长认为,产业结构严重影响就业水平的存量和增量,把握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对于增加社会就业有十分重要的影响[2]。李仲生认为,中国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匹配,总体变化趋于低速,中国传统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3]。李晓嘉和刘鹏认为,我国就业结构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水平,这种结构性偏差导致就业问题,推进第三产业发展、改变产业结构,是促进社会就业增长的有效途径[4]。钱纳里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要素具有显著的不同,资本和劳动力数量及质量对发达国家有重要意义,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和资源再分配才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要素[5]。蒲艳萍认为,与国际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极大地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我国的第一产业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第二产业结构比重最大,但是劳动力从第二产业流向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劳动力最强的部门,有效说明我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适应[6]。朱智文等从结构偏离度和相关性等方面分析了甘肃省产业结构及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发现甘肃省产业偏离度过高,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任务艰巨[7]。刘欢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之间的协整分析与格兰杰因果检验,认为第二、三产业对就业的拉动不显著[8]。
就目前而言,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关系研究有待丰富。本文选取1978—2014年间福建省产业和就业数据,分析各自的变动趋势,选取产业结构偏离度及就业弹性指标进行实证分析,讨论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并就其体现出的不足之处给出若干建议。
2 福建省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2.1 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改革开放至今,福建省的产业结构进行不断调整,期间经历了较大的变化,总体上向着合理化的方向演变。从长期变动趋势来看,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从1978年的“二、一、三”变为2014年的“二、三、一”。根据产业结构理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是经过一产主导到二产主导,最后演变为三产主导。从福建省产业结构数据(图1)可知,福建省目前正处于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
福建省的三次结构调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8年),这10年间福建省第一产业比重经历了先增加然后急剧减少的变化趋势,从1978年的36%下降到1988年的30.8%,下降了5.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由1978年的21.5%提高到1988年的32.2%,提高了10.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比重超越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比重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42.5%下降到1988年的37%,下降了4.5个百分点。这个阶段说明福建省的产业结构正在不断优化调整,步入工业化主导时期。第二阶段(1989—2009年),这20年间除去个别年份,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保持“二、三、一”的格局。第一产业比重被超越后持续保持下降,从1989年的29.6%下降到2009年的9.7%,下降幅度接近20个百分点,比重不足10%;第二产业保持持续上升的态势,从1989年的35.7%上升到2009年的49.1%,上升幅度为1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在1990—1993年间反超第二产业比重,从1989年的34.7%上升到2009年的41.2%,上升幅度为6.5个百分点。第三阶段(2009—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继续保持“二、三、一”的格局,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基本持本。
图1 1978—2014年福建省三次产业GDP结构演变趋势注:数据根据《福建省统计年鉴(2015)》数据整理而得,下同。
近几年来,福建省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超过50%,而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不足40%。按照一般国际规律,福建省人均GDP已经超过3000美元,应该进入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发展格局,三产对GDP的贡献率应该在60%以上。现有的数据表明,福建省的产业结构滞后,需要不断优化。
2.2 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也随之调整。从长期变动趋势来看,随着福建省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和劳动生产率的上升,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挤出情况严重,溢出的劳动力被第二、第三产业吸收,导致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上升(图2)。到2006年,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分配基本持平,随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被第二、三产业逐年反超。具体来说:(1)自1978年以来,福建省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比重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75.1%下降到2014年的23.2%,下降幅度过半,高达52个百分点,36年间有超过一半比重的从业人员退出第一产业,且继续留下务农的大多数是留守老人和妇女;(2)第二产业从业人员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从1978年的13.4%上升到2014年的38.2%,上升幅度达到24.8个百分点,福建省目前处于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还会逐年提高,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水平会降低;(3)同第二产业一样,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也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从1978年的11.4%上升到2014年的38.6%,上升幅度达到27.2个百分点,吸纳劳动力的能力略强于第二产业。福建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尚未成熟,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良好,具有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潜力。
图2 1978-2014年福建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演变趋势
3 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
3.1 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各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与相应年份就业人数比重之比与1的差值,它是反映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的指标之一。其公式为:
结构偏离度=该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该产业的就业人数比重-1
该方法是通过劳动生产率发展而来的,若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大,则说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失衡;若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则说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越平衡;若结构偏离度的绝对值趋于0,则说明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均衡。同时,结构偏离度的正负值表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结果为正的劳动生产率大于结果为负的劳动生产率。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出福建省1978—2014年间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偏离度,如表1所示。
表1 1978-2014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情况
由表1可知,1978年至今,福建省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始终小于零,相反的,第二、三产业的偏离度始终大于零。这说明第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低下,存在隐形失业问题,需要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1978—1988年间,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上升态势,从-0.52上升到-0.48,下降幅度仅为0.04,说明福建省第一产业在此10年间对劳动力有微弱的吸纳能力;此后至2014年,第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下降态势,从-0.50下降到-0.64,下降幅度为0.14,说明第一产业已经无法吸纳剩余劳动力且不断有劳动力溢出。(2)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呈现稳定下降的态势,结构偏离度不断降低但绝对值依然较大,福建省正处于工业化阶段,本应该吸收大量劳动力的第二产业却几乎保持平稳。(3)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呈现波动型下降的态势,截至2014年,结构偏离度趋于0,说明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结构偏离度都趋于合理,吸纳剩余劳动力的水平逐渐增强,福建省第三产业的创新性开发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
综上所述,福建省的产业结构以工业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处于初期阶段,劳动力大量从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三产业,造成其他部门就业压力增大,这就造成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矛盾。
3.2 就业弹性分析
弹性是用来测量某因变量对应的自变量变化百分之一时引起的变化的大小。就业弹性是用来测算某一时期经济(GDP)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时所对应的就业人员数量变化的百分比,即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其公式表示为:
其中,E为就业弹性;L为某次产业的就业总人数;ΔL为某次产业就业人员与前一年变动量;Y为某次产业GDP总量;ΔY为某次产业GDP与前一年变动量。
当就业弹性为0,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不具有任何影响;就业弹性为正,说明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拉动作用,且值越大拉动效果越显著;就业弹性为负时,分情况讨论:(1)当经济增长为正时,经济增长对就业有挤出效应;(2)当经济增长为负时,经济增长对就业有吸入效应。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福建省1986—2014年间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如表2所示。
表2 1986—2014年福建省就业弹性
由表2可以看出,福建省就业弹性呈现大幅震荡总体下降的态势。就业弹性从1986年的1.08下降到2001年的-0.09,下降幅度1.17,说明这段时期福建省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能力急剧降低,甚至2001年就业弹性出现负值;2002—2009年间,就业弹性有所回升,变化幅度基本平稳;进入2010年后到2014年,就业弹性呈大幅震荡、总体有所上升态势,说明福建省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对于三次产业就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根据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结果可知,1986—1999年间福建省第一产业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数量具有不显著的吸纳效应,到2000年后,第一产业对劳动力人口开始“挤出”,但是就业弹性的绝对值介于0~1之间,说明挤出效应不明显。
福建省1986—2014年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数据可以分为4个阶段,分别是:(1)1986—1989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在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中比例最高;(2)1990—2001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始终低于第三产业就业弹性,这是由于在此期间福建省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资金大量投入到了重工业,由于资本—劳动的相互替代,使得第二产业产值逐年提高,但是剩余劳动力无法被吸收,就业比重不断下降,因此导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降低;(3)2002—2007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重新成为三次产业就业弹性中比例最高的;(4)由于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2008—2014年福建省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剩余劳动力最强的产业。福建省第三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大多数对就业增长贡献率高的行业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不高,就业弹性相对较高,具有吸收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4 结论与建议
上述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农业的就业人口不断被挤出,第二、第三产业对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已经超过全省GDP总量的一半,但是由于资本大量投入以及所需人才素质水平的限制,无法大量吸纳劳动力。福建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吸纳劳动力的潜力较大。对福建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得出,三次产业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拉动效用不显著,剩余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转移任务艰巨。
关于如何解决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匹配的问题,本研究给出如下的建议:(1)发展农业科技化和现代化水平,将农业产业链化,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加快农业就业数量的转移。同时发展有福建特色的农作物种植,结合当地发展水平,开发农家乐等娱乐产业,提升农业经济效益。(2)持续发展第二产业,避免资本对劳动力的过分替代,从产业内部进行结构调整,带动就业增长,同时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的部门,尤其是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的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发展。(3)第三产业具有吸纳过剩劳动力的巨大潜力,按照国际上的一般规律,某一国家或地区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经济结构由“投资主导—工业推动”转变为“消费主导—服务业推动”型,福建省在2006年时全省人均GDP已经突破3000美元,由此看来,第三产业将会得到蓬勃发展,创造的就业岗位将极大地吸纳剩余劳动力。福建省应该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结合对台优势,吸引台湾企业对闽投资。(4)加强人才教育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随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福建省劳动力素质严重滞后于岗位需求,要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要加大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达到从量到质的进化。加快城市现代化建设,为人才提供适宜的居住环境,真正地留住人才。
[1]西蒙·库兹涅茨. 各国的经济增长[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夏杰长. 我国劳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偏差[J]. 中国工业经济,2000(1):36-40.
[3]李仲生. 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化[J]. 人口与经济,2003(5):43-47.
[4]李晓嘉,刘鹏.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59-63.
[5]霍利斯·钱纳里. 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6]蒲艳萍. 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增长影响及国际比较[J]. 现代财经,2005(5):64-69.
[7]朱智文,王辉. 甘肃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生[J]. 产业经济,2009(5):52-57.
[8]刘欢. 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动态关系研究[J]. 时代金融,2014(5):55-56.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Fujian
JIA Xiao-ye
(CollegeofEconomics,FujianNormalUniversity,Fujian,Fuzhou350108,China)
The changing trend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employment structure in Fujia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and then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was analyzed through the indexes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and employment elasticit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mployment structure of the three industries has seriously lagged behin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Fujian. Therefore, the economic level and employment population would be improved effectively by adjusting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ing the industrial pattern, and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labor.
industrial structure; employment structure; structure deviation; employment elasticity
2016-06-28
贾晓烨(1992-),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研究. E-mail:1148688520@qq.com
10.16006/j.cnki.twnt.2016.06.008
F249.27;F127
A
1637-5617(2016)06-00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