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读心”能力发展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2016-02-15张新安
张新安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儿童的“读心”能力发展及其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张新安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0)
儿童的“读心”能力指的是儿童对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愿望、信念、知识、目的、意图和情绪等的理解,并据此对人的行为做出解释和预测的能力。主要介绍有关儿童“读心”能力的发展及相关研究,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儿童的“读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对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启示。
“读心”能力;心理理论;教育教学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4.040
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界兴起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研究。“心理理论”指一个人能够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并借此对他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和解释。后来Baron-Cohen提出了“读心(mind-reading)”概念,含义与“心理理论”基本相似,指个体可以从人的眼睛、面部表情、姿态及外显行为表现来理解人的各种心理状态[1]。
一、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
通俗心理学(folk psychology)认为,人们解释行为总是有一些心理学原则和一般规律。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随时随地考虑和谈论自己和他人的愿望、喜好和观点。意图、愿望和信念等心理状态是人们行为的重要心理动因,人们对这些心理状态的理解,并据此解释和预测行为的过程,对于人们的社会生活非常重要。研究者认为这种心理理论独立成为一个系统,是个体必须掌握的一种社会认知能力[2]。理解心理状态并能够对人的行为进行心理状态归因,对个体来说,是存在一个发展过程的。韦尔曼(H. M. Wellman)认为,人的心理状态理解发展是一种愿望——信念心理学[3]。在2岁多时理解人的行为是基于愿望的,比如幼儿如果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就会非常高兴,而得到了不喜欢的玩具,就会难过。在3岁多时能够理解人的真实信念,即人的行为是基于某种知识状态,以及正确的信念。4岁多时开始理解错误信念状态。一个人关于某事的信念可以与事实一致,也可以是不一致的,错误信念就是与事实不一致,仅是个体对事实的一种错误的心理表征,但个体的行为也可以建立在这种错误信念之上。韦默和珀纳(Wimmer,Perner)提出了错误信念理解测量范式,包括意外地点任务和意外内容任务。意外地点任务中,给4岁儿童呈现一个故事,其中甲和乙两个小朋友在屋子里玩皮球,甲玩了一会后,把皮球放到箱子里就走了。之后,乙把皮球从箱子里拿出放到了柜子里。问儿童,当甲从外边回来后,会去哪儿找皮球?是箱子里还是柜子里?[4]。正确答案当然是去箱子里找。研究发现,对于4岁以下的幼儿来说,解决类似这样的错误信念问题还是有困难的,表明他们还不能理解这种错误信念状态。这种错误信念理解常常被看作儿童获得了类似成人的心理理论的标志,因为它反映了信念理解的表征性本质。到了儿童、青少年以至成人的心理理论能力仍会继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和精细化,表明这是一种需要毕生发展的能力。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能力是一种社会认知功能的发展,这对个体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人类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总是有原因的,而行为的心理机制常常是内隐的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所以儿童发展出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才能合理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其次,儿童所处环境有助于儿童发展“读心”能力,表明这种社会认知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儿童所处的关系主要包括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儿童与儿童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对儿童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与他人交往中,儿童从成人或知识更多的同伴那里学会理解人的心理状态,理解他人的愿望和意图,知道他人可能拥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从而获得更高的社会认知技能。比如跟父母一起阅读故事书,可以促进儿童理解故事中人物的心理状态,通过掌握心理动词而加强对抽象思想的理解。与同伴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知道一个物体可以代表另一个物体,可以存在假装和欺骗,表面与现实不符等。最后,儿童的这种社会认知功能如果发展滞后,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聋童的心理理解能力比正常儿童发展滞后,孤独症患者的“读心”能力表现出一定的缺损[5]。这些情况下,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和正常的社会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儿童的“读心”能力发展也存在个别差异,这也是学生个别差异表现的一个方面。不可否认,研究表明大多数正常儿童到了一定年龄,其认知发展和社会认知功能处于一个正常的范围之内。但并非某个年龄段的所有儿童在这种心理理解能力表现上都是相同的。这种读心能力,有些研究者把它叫作“马基雅维利”能力,是一种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际上,这些能力有时候被看作一种社会智力,可以帮助个体通过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从而了解别人的需要,处理事情,避免矛盾,化解人际危机。而这些方面的能力存在一定的个别差异,这在我们的教育中却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
儿童的“共情”能力也是“读心”能力的表现之一。它实际上是一种情绪的观点采择能力,儿童从最初仅观察到他人的情绪表现并做出类似的反应,到把他人的情绪表现同引起相应情绪的刺激事件联系起来。研究表明,这种对他人情绪的体验,对儿童培养亲社会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凡事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类似传统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目前作为和谐社会的一个公民所应该具有的基本观念[6]。
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些理论来解释儿童“读心”能力的发展。有人把它看作社会学习的结果,比如从模仿他人的心理中理解心理状态。有人把它看作个体先天所具有的一种心理机制,就是说存在一些先天的神经模块,随着后天的发展逐渐成熟,从而表现出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状态理解能力。也有研究者认为心理状态理解能力是一种朴素的概念框架,或由愿望和信念等组成的一个系统,使人可以预测和解释行为,就像我们为了理解大自然,而拥有一些朴素的物理观念一样,同样我们为了理解社会,而拥有一套心理系统。这些有争议的理论观点各有其特色和实验证据的支持,至今仍存争议。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对他人心理理解的能力是存在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过程的。那么显然它是有可能而且可以通过训练得到发展的,并与其他认知能力存在相互联系。
二、儿童的“读心”能力训练及与其他认知功能的关系
儿童的“读心”能力是可以训练的。在某种环境和事件体系中,利用获得的信息理解他人的行为,进行心理的归因,是在大脑正常发育基础上,通过后天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和训练而获得的。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个体的体验和领悟而潜移默化实现,也可以通过非正式或正式的教育活动而实现。比如训练可以提高不能通过错误信念测试的儿童的成绩[7]。当然,这种训练只有在儿童处于某个年龄段快要达到理解水平时才可以实现。
儿童的“读心”能力发展是与其他认知功能紧密相关的。例如,儿童的心理理解能力与语言能力和社会行为表现等存在显著相关。研究表明,一定的语言能力对儿童的“读心”能力发展十分重要,掌握必要的心理动词有利于儿童信念理解能力。语言是个体交往和表达思想的主要工具,如果儿童掌握了复杂的句法,那么就可以用来表达更为复杂的思想,如句法的嵌套和思想的嵌套之间有一种对应[8]。儿童在4岁左右发展出对错误信念的理解,可能与他们掌握心理动词加上一个补语句子成分的句法有关系。例如“我认为地球是平的”,其中,句子补语成分“地球是平的”是一个赋值为假的表达,但整个句子所表达的某个人的信念或思想却可能是真的。儿童的“读心”能力与社会行为表现也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我们研究发现,小学高年级儿童对“失言”理解与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存在显著的相关,社会交往技能的高低可以预测他们的失言理解水平。失言理解中,个体要对某种情境下他人的情绪和信念进行归因。心理理解能力与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儿童善于理解他人的心理,具有共情的能力,则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儿童的心理理解能力也与同伴之间的受欢迎程度和被接纳程度有一定关系,心理理解能力强的儿童其被接纳程度更高[9]。这似乎表明儿童更喜欢与那些善解人意的同伴进行交往。
三、儿童对信念和知识状态的理解与教育和教学
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与日常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研究者考察了“读心”能力与教育和教学的关系。韦尔曼等人研究了心理理解能力对教育和教学的意义,他们认为“心理理论”或读心能力与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解释(mental explanation)是儿童“读心”能力的重要内容,对于学习和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10]。其一,教师关于学生的心理和知识的建构是教学的先决条件之一,教学就包括从无知到有知、从错误的信念到正确信念的转变,教师先要了解儿童的知识状态,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学习的情绪、愿望和喜好等都会对学习活动过程产生影响,教学时要时刻敏锐把握这种心理状态的变化,调整和调节教学活动。其二,学生要了解教学的作用,了解教师的知识和信念状态,以及教学变化的过程。这与元认知有着紧密的关系,它涉及对教学过程和知识传递过程的反思。韦尔曼提出儿童的心理解释对正式的教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鼓励儿童提出自己的心理解释,同时对别人的心理解释给予评价是重要的教学方法。儿童的心理状态理解能力对于儿童理解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逻辑性推理,理解故事的发展线索也是很重要的。对高年级学生,鼓励学生对他人关于问题的推理提出解释,也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因为它涉及不同观点的比较和辨析,这有利于学生得出正确的观念和掌握更多的知识。
心理状态理解对教学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学生对教学意图的理解和对教师的心理归因方面。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旨在缩小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知识差距的途径。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对教学意图的理解和对知识差异的理解会影响到教学[11]。研究表明,学生应该理解教师关于知识差异的信念实际上支配着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师准确意识到学生可能拥有的错误知识和信念以及知识差异状态,这样教师才能采取措施消除错误知识,缩小知识差异,直至教学活动结束,再次评价知识差异和教学意图的实现情况。所以对师生双方来说,心理状态理解对实现教育和教学目标都是很关键的。实际上,这种对知识差异和意图的理解涉及观点采择能力,要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理解别人的观点,而这在合作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儿童必须理解同伴的思想和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使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下去。
另外,Sabbagh研究发现3~4岁的幼儿在词汇学习中不但考虑到词汇所指代的意义,而且会考虑到教者的知识状态。比如幼儿如果考虑到教学者是知识博学者而不是无知者,那么学习效果会更好[12]。根据这些研究,发展儿童的“读心”能力可能就很有利于儿童的学习。
四、对教育和教学实践的启示
儿童的“读心”能力或“心理理论”研究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成果,也激起了在相关领域应用的思考。特别是对于教育和教学,对我们有一些启示。
第一,教育和教学实践中教育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读心”或心理理解能力。我们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创新性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一定要是适应社会环境和善于改造环境的人,也是心态和谐,善于合作的人。一个与他人和社会不和谐的人,很难处理好人际和社会关系,更难谈得上与人合作,并适应社会发展和要求,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在我们的教育中要加强和重视学生的“读心”能力的发展。无论是学前教育、学校教育抑或是家庭教育,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心理理解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形成更多的亲社会行为,培养“共情”能力。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提高观点采择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心理冲突,避免人际伤害,消除心理积怨。比如就小学教育来说,通过语文课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可作为教学的一个目标。
第二,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读心”能力的作用。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备课还是课堂教学,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状态和心理理解的作用。要通过各种途径考虑学生和教师的知识状态差异,考虑学生的愿望、情绪和关于知识的信念。教师本身要给予学生知识丰富的印象。这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有一定关系。
第三,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读心”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谈论学生的心理,引起学生对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的谈论,对他人的推理进行心理的解释。学生的知识建构,本身就是一种心理建构,只有把各种知识建构进入自我的心理系统中,才能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比如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进行心理解释,有利于对事物的比较和分析。教师如何利用学生的心理理解能力应该成为教师教学中的教育机制之一。
第四,在日常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读心”能力或心理理解能力的个别差异。学生心理理解能力的个别差异常常与智力、语言能力、交往能力以及个性与性格混合在一起,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读心”能力的差异,这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
[1]Astington J W,Barriault T.Children’s theory of mind: How young children come to understand that people have thoughts and feelings[J].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2001,13(3):1-12.
[2]王茜,苏彦捷,刘立惠.心理理论:一个广阔而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5):732-738.
[3]Wellman H M.Theory of mind: Developing core human cognitions[J].Supplement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2004,28(3):1-4.
[4]Wimmer H,Perner J.Beliefs about beliefs:Representations and constraining function of wrong beliefs in young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ception[J].Cognition,1983,13(2):103-128.
[5]Peterson C C,Siegal M.Insight into theory of mind from deafness and autism[J].Mind and Language,2000,15(2):123-145.
[6]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77-80.
[7]Melot A-M,Angeard N.Theory of mind:is training contagious?[J].Developmental Science,2003,6(2):178-184.
[8]de Villiers J G.,Pyers J E.Complements to cogni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mplex syntax and false-belief-understanding[J].Cognitive Development,2002,17(1):1037-1060.
[9]赵红梅,苏彦捷.心理理论与同伴接纳[J].应用心理学,2003,9(2):51-55.
[10]Wellman H M,Lagattuta K H.Theory of mind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e nature and role of explanation[J].Cognitive Development,2004(19):479-497.
[11]Ziv M.,Frye,D.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teaching:the role of knowledge and belief[J].Cognitive Development,2004(19):457-477.
[12]Sabbagh M A Baldwin,D A.Learning words from knowledgeable versus ignorant speakers: Links between preschoolers’ Theory of Mind[J].Child Development,2001,72(4):1054-1070.
Children’s “Mind-reading”ability development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education and teaching
ZHANG Xinan
(Zhoukou Voc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Zhoukou 466600,China)
Children’s “Mind-reading”ability indicated that children can attribute self and others’ mental states, including desire,belief,knowledge state, intention,goal and emotion, and so on, and can explain and predict others’behavior based on mind-reading.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introducing some researches related to children’s mind-reading ability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it’s enlightenment to u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ind-reading ability;theory of mind;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teaching
2016-01-03
张新安(1972-),男,河南周口人,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心理学教学及教学管理研究。
G442
A
1671-9476(2016)04-01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