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化学”的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
2016-02-15吴静
吴 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北京 100083
教学方法
在“物理化学”的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
吴 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数理学院,北京 100083
“物理化学”课程通常作为理工类专业必修课而开设,但是这门课程由于其理论性强,因而常常让学生觉得难学、让老师觉得难教,针对这一现状,本文探讨以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安排为出发点,通过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途径进行教学反馈,力争做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物理化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有效教学
physical chemistry; textbook;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feedback; effective teaching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找出化学运动中最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1]。由于其内容的普适性、基础性,除了作为化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开设以外,常常也被列为其他非化学专业的必修课程。然而,面向非化学专业的“物理化学”课程又有其独特的教学难点:教材难以选择;知识点多、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学生没有前期的化学知识铺垫[2];课时少,教学进度较快。作为一名承担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的教师,针对这些教学困难,笔者做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探索。
一、教材的选择
物理化学教学的关键是选好教材[3],国内现有的物理化学教材不在少数,而且其中不乏内容丰富、阐述深入的经典教材,但是,这些教材对于非化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却不太合适。他们学习“物理化学”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将其作为一个工具,掌握其中的基本原理,学习其研究方法,之后为本专业的研究服务,促进自己在本专业领域的深入发展。因此,没有必要采用内容过深、难度过大的教材。在教学中,我们选用了山东大学印永嘉、奚正楷、张树永等主编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做为教材。这本教材的特点是:(1)内容简明,详略得当,着重于基本原理的讲解和研究方法的阐述;(2)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较多,例题解法详细,紧密围绕教学内容,与之配套的《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例题与习题》中有详细的习题解答,此外,每章最后还有提高性的思考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练习,学生在这些例题和习题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学会了解题思路和方法;(3)教材通俗易懂,不仅能适应较少的课时,而且便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总体而言,这是一本非常适用于非化学专业学生的物理化学教材,我们选用该教材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虽然教材上我们已经做了恰当的选择,然而,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非化学专业,因此,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时,教学内容上还需适时调整以更契合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笔者所教授的是我校特色专业宝石鉴定专业的学生,对于他们而言,看懂相图十分重要,因此,在教授第五章“多相系统”时我就放宽学时数,放慢教学进度,在看相图时多让学生来讲解,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弄懂相律,看懂相图。由于侧重的是学生专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学生上课时也就格外用心,在讲完这一章后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第一、二章
热力学第一、二定律学生则是在“普通化学”和“大学物理”中反复学习过的,就可以适当减少学时数,加快教学进度,这样有张有弛、有所侧重的教学安排颇受学生的欢迎,也使整个学期的教学都是有效教学。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教学过程是知识传递的过程,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等构成要素,教师如何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是决定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物理化学中涉及很多公式的推导,如果全部在黑板上推演,不仅会浪费很多课堂时间,而且满黑板的演算很容易让学生昏昏欲睡,因此,多媒体教学是物理化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其显著的优点:信息量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可以传授更多的知识;进度易控,根据内容的重要性,教师可以掌控PPT的播放速度;形象性强,利用一些动画或者视频讲解课堂知识容易引起学生兴趣,而且易于理解和掌握。但是,多媒体教学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比如速度如果掌控不好,很容易造成“满堂灌”的局面,而信息量过大的话则会导致学生没有时间“消化、吸收”,长此以往,就会引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不良”。要想做到有效教学,应该将传统的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对于一些证明题,在黑板上进行一步一步的演示,并调动学生思维,进行同步推导,不仅有利于他们的理解,而且易于学生对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掌握,一举多得。
此外,在教学中注意引入案例,以生活中的实例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例如:在讲到表面活性剂时,可以引入的实例不仅有洗涤剂、洗发露等,还有表面经过疏水处理的冲锋衣可以防雨水,口感柔滑的哈根达斯冰淇淋中也添加了一些可食用的表面活性剂;在讲到表面张力时则可以引入农民在夏天锄地保墒的实例。案例法教学对促进学生快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颇有成效[4]。在课堂上还可以讲一些化学史或者科技前沿引起学生兴趣,以兴趣带动教学[5-6]。例如:讲到表面现象中的LB膜时,可以加入科学家Langmuir的一些生平事迹;在讲到电化学这一章时,可以介绍最新发表在顶级学术期刊《Nature》上有关铝电池的一篇学术论文,和学生一起讨论一下如何用便宜易得的铝做出更高效的电池。还可运用适时教学法(just-in-time teaching),将网络学习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部分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7]。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其有机结合,才能使物理化学的课堂妙趣横生、引人深入。
四、多途径的教学反馈
教学反馈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教学反馈中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下一步的教学中进行改进,使得整个教学实现良性循环。在教学中,笔者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反馈:(1)传统的课后答疑、布置作业的方式。这些传统方式的教学反馈可以快速、直接地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帮助教师在后期教学中调整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进度。(2)提出教学建议的书面反馈方式。在学期开始的第一节课中我就会对学生说:欢迎他们随时对我的教学提出建议。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递交“小纸条”给我,上面写上他们觉得物理化学应该怎样上会更好,或者上一堂课的讲解中存在什么问题,等等。对于他们的正确建议,笔者会及时采纳。(3)基于网络的反馈方式。在现今网络时代中,人与人的沟通方式已经多样化,包括:邮件、QQ、微信、飞信等诸多方式,我也充分利用这些网络平台,给所带班级建立起QQ或微信群,学生可以自由在群里发言或提问,对于群里的问题,只要会解答的同学都可以回答,人人都可以当“小老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还可以在群里提出一些建议,分享一些物理化学学习的链接,学生甚至还会告诉我学校里哪些老师课上得好,建议我这个入职不久的新教师去取经。这些平台让教学反馈不再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单向进行,而是形成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教师和教师多向进行的一个系统,无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从中受益颇多。
五、结语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实现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体发展。“物理化学”一直是一门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课程,而这门课又是化学和其他相关理工科的理论基础,因此,实现这门课的有效教学意义深远。只要我们选择合适的教材,安排恰当的教学内容,整合多种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反馈,一定能够实现物理化学的有效教学。
[1] 印永嘉,奚正楷,张树永,等.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 杨宝珠,黄双.非化学专业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J].广州化工,2013,41(15):260-261.
[3] 刘建,赵龙涛,张倩.浅谈应用型本科物理化学教学[J].化学教育,2014(24):20-22.
[4] 李学峰,赵艳茹.案例法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化学,2012,27(5):14-16.
[5] 张志斌.物理化学教学与兴趣教育[J].大学化学,2006,21(5):13-16.
[6] 黄永清,邵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的兴趣[J].大学化学,2011,26(6):24-26.
[7] 刘源,王译伟.适时教学(JiTT)模式在物理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4(22):12-15.
G642
A
1006-9372(2016)02-0061-03
2015-06-21。
吴 静,女,讲师,主要从事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吴静.在“物理化学”的课堂上实现有效教学[J].中国地质教育,2016,25(2):61-63.
Title: Realizing Effective Teaching in Physical Chemistry Class
Author(s): WU J 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