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与健康课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浅析

2016-02-15汪治江

职教通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汪治江



体育与健康课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浅析

汪治江

摘要: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知识,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和实践经验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对目前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分析,阐述了体育与健康课对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积极影响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群体的日益扩大以及单亲家庭的增多,中小学生中产生心理障碍的人数明显呈上升趋势,在职校生中更是突出。近年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发表调查报告表明,全国学生目前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而职校生中有相当多学生是单亲家庭,他们还要应对现代社会高学历的挑战,因此,职校生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引起普遍重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2000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新制定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在新大纲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依据。本文主要运用体育学、保健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探讨体育与健康课对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内涵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高度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格完整协调,能顺应社会,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并与社会保持同步,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1]

心理健康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其内容极为丰富。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2)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3)恰当的自我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4)能保持对学习较浓的兴趣与求知欲望;(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情良好;(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知识;(7)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二、目前职校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问题成因分析

我国当代中学生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如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知识面广,获取信息能力强等,同时,也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上海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对1 684名中学生抽样调查表明,心理障碍检出率为15.4%。辽宁教育学院对北京,上海的中学生进行的调查表明,有35%的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而独生子女的心理变态率达50%以上。笔者近期对所在学校学生的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占34.1%,职校生心理疾患发生率在30%以上,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和抑郁等5个因子均分显著高于正常青年人的水平。职校生不良心理现象主要表现在:独立意识品质薄弱,调控自我与心理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自我责任感、群体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处理问题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孤独、寂寞、冲动、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造成以上不良心理现象,或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家长的过分呵护,溺爱,家庭环境不和谐或教育方法不当。其次,他们面对现代社会对高学历的要求,学历与高学历相比显然处于劣势,从而产生悲观的心理。第三是因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环节薄弱。最后是因为大多数教师对他们处于“说服无用,压服不得”的两难境地,不能有效的教育引导他们。

三、体育与健康课对提高职校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人的身心发展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的,而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它不仅使人的智慧和力量得以外化和对象化,而且使人的能力、才干、意志、智慧在实践中得以综合运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健康教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等活动,促使学生体质的增强,为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保证学生在校期间身体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精力充沛的学习与生活,并对其终身的健康产生有益的影响。[2]由于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体育与健康课能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目前职业学校是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来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在过程中,学生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的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因此,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和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交替转移过程得到加强,从而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提高。因此,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智慧与实践能力。

(二)体育与健康课能净化学生的情感,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他们如果缺乏个性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体育锻炼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社会性。当前职校生的就业指向性很强,如果没有过硬的专长,就很难应对就业的挑战,再加之本身的知识底蕴较差,使职校生比普通中学生承受较高的压力。研究表明,身体运动有利于培育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体育活动能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并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的精神。这些效益可能来自持续锻炼所产生的心理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绝大多数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能力和条件等选择的,他们一般都能够很好地选择体育锻炼的内容,这有助于增强个体的自信心和运动兴趣。体育活动能使学生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形式的宣泄,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达到平衡而取得缓和,从而消除学生心理上的疲劳,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据国外报道,许多国家已将体育活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根据学者基恩的一项调查显示,在1 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3]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其强度,激烈的情绪往往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最后会平静下来。体育锻炼在减轻压力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临床研究也表明,慢跑、散步和太极拳等中低强度的有氧体育活动,对治疗抑郁症和抗抑郁效能十分明显,能减轻症状,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调节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体育与健康课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协作精神

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是生产一线的技术能手,他们靠的就是必要的竞争意识和一定的团队精神来完成一线的生产任务。体育与健康课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学生前来参与,在体育活动与运动竞赛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奋发向上的精神。学生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参加体育游戏和运动竞赛,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因此,体育与健康课是培养职校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最佳课堂。一些集体性的体育活动,由于抗争激烈,在活动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参与者的身体技能、技术和心理能力,而且需要大家同心协力,默契配合,相互理解,才能取得一定的成效。因此,通过这类体育活动,可有效的培养学生与人协作共事的群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体育与健康课有助于缓解学生精神压力,消除心理紧张

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面对紧张的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普遍感到厌倦和压抑,易于引起个体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很显然,处于这种心理的学生十分渴望能从压力下解脱和人性复归。体育与健康课较好的满足了这一需求。体育活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与学习和生活的紧张。我国著名心理学家陈仲庚认为,在业已发现的可以降低个体生活中心理压力的因素中,有两个因素最为突出,即社会支持和身体锻炼。而参加体育锻炼,增加了社会交往,从而易于获得社会扶持。研究表明,定期有氧锻炼可以减少正常自主反应引起的紧张。有学者认为,体育锻炼可作为“缓冲器”,可以降低个体应激生活事件所带来的紧张水平。[4]因此,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有利于缓解职校学生的精神压力,消除他们的心理紧张。

参考文献:

[1]其顺.体育运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效应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3):55-57.

[2]杨亮.现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体育运动[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44-47.

[3]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2.

[4]邱远.影响我国学生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体育干预策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77-79.

[责任编辑陈国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6-0055-02

作者简介:汪治江,男,南京金陵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论。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举措
档案管理在职业学校评估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谈职高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朗读指导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