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的教学价值

2016-02-15张健

职教通讯 2016年6期
关键词:诗性相似性比喻

张健



隐喻的教学价值

张健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充满“喻”、“象”的诗性文化,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妙喻取譬”、“辞喻横生”的文化取向。如《诗经》中的“赋、比、兴”,其中,比就是比喻。它是中国古典文化精华的一部分。在先秦时期,人们已认识到比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记》中就有“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之思,可谓善喻也”。可见,善喻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准的尺度和手段,绵延数千年,由来已久。在西方,亚里斯多德也说:“通过隐喻,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一些新鲜的事物。”比喻能够接纳整个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并通过思维加以铸范。

在我们的文化传统中,隐喻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作为一种妙笔生花的描述手段,而且是作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思维方式存在的,它充斥在我们的语言和思维中。而且人类的概念体系是以隐喻为根基的,隐喻不仅能折射人类诗性智慧的光辉,也能揭示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睿智。因此,隐喻不仅是一个语言学和修饰学问题,还是一个哲学文化学的问题。(张鹏,2007)隐喻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表述,是语言美的一种追问,是人类精神存在的一种皈依和家园。隐喻的教育学意义及价值在于:(1)隐喻的形象性有利于消解教育术语的冷冰的形式,它赋予语言生动的品格,带给人无穷的想象力;(2)隐喻能激发创造性,隐喻的解读,是一种意义生成的再创造的活动;(3)隐喻具有不可穷尽性,对隐喻的理解见仁见智,未可穷期;(4)隐喻的存在能使我们对深奥的理论产生亲切感,它有助于学生的精神性成长。

更具体的,还可以将隐喻的教学价值概括为如下几方面。

1.教育隐喻是人与自然的粘合剂。隐喻的语言,由冷冰冰的逻辑浸淫的符号系统,由干巴巴的毫无诗性的科学概念,走向自然,拥抱生活,它引导学生与自然对话,向生活敞开,人与自然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相互融合、和谐交流,达到了物我交融、审美沟通的至上境界。隐喻的相似性原理是人的心灵通达自然物象,“神与物游”、思接外象的彩虹,是天人合一、异质同构的内在契合创造性链接。

2.教育隐喻可以唤醒学生的创造力。传统的以逻辑为表征的理性化语言,以绝对的、确定的、说一不二的真理性陈述,窒息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扼杀了学生的探求和寻索,成为禁锢学生思想的不二话语和僵死规训,由此造成了学生感受力越来越钝弊,创造力越来越荏弱,想象力越来越虚脱,而比喻则可以唤醒学生的感受力,激荡学生的创造力,张扬学生的想象力,使沉睡的思想因震荡和激活而飞翔起来。隐喻的创新机制在于,它是一种跳跃性的、随机组合的生成关系,是作者灵眼觑见、妙手偶得的创造性发现和确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比喻是创新思想的发源地,是对思想的解放和心灵的放飞,它让学生找回久已遗忘的创造性冲动,重拾想象力的美好。

3.隐喻的诗性化与学生心灵的舒展。语言的隐喻性是人类思想的根脉、精神的家园,而科学理性的泛滥和语言的逻辑化,使我们的学生被包裹在思维的茧壳之中,他们没有诗性与激情,缺少灵思和感悟,失去审美的情趣和格调。有的只是苍白的心灵、贫弱的思想和饥渴的精神向度。隐喻以它诗性化的特质和语言魅力,以学生喜爱的形象思维形式,与学生爱美、崇真、向善的心灵契合,在带给学生审美享受的同时,使他们心灵舒展、想象回归,体味语言的诗性和温暖。

4.教育隐喻的诠释学意义。隐喻含蕴的丰富的意义是超越逻辑的,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洞见,对隐喻的理解是一种新的意义建构过程。这种理解的意义随着理解者自身的不同而不断生成。它是无限的、开放的和动态的形象寻索和意义整合的过程。因而,理解比喻更强调对主体的依存性和自由性,更强调主体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将重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创造者。

5.教育隐喻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隐喻性思维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之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把握总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结实现的(对事物的理解总是通过相似性的比较,总是要借助一定的参照系统、过往经验或习惯认识的帮助)。尤其是创造性的相似性隐喻,通过发现原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为人们认识某一事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角度。对相似性的感悟常常导致科学发现。隐喻重组我们头脑中的既有知识,通过对知识的分化整合创造新的知识。所以,隐喻是科学发现的重要途径之一。隐喻引导学生借助已知概念及概念系统,推及其他未知领域,以获得新的知识理解,进而探索新的未知领域。

我们呼唤隐喻,呼唤充满鲜活性、灵动性,充满审美意趣、教学智慧和精神魅力的教育隐喻的回归。

(作者系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育部职教中心所特聘研究员)

猜你喜欢

诗性相似性比喻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比喻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买椟dú还珠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