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2016-02-15赵春生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学生

◆赵春生

(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镇姜各庄初级中学)

初中地理教学反思

◆赵春生

(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镇姜各庄初级中学)

围绕地理教学反思展开论述,分析了兴趣对地理学习的作用、提升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

初中地理 教学反思 学习兴趣 自学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最重要的是师生互动以及教学关系和谐融洽。高明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紧紧地围绕教学内容,又不拘泥于教材,适时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了解风光旖旎的大自然,从根本上掌握地理知识。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兴趣的作用。兴趣能够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地理知识有它的特点,它紧密地联系我们生活,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和生活联系的关系,让大家觉得地理是有用的知识,这样就避免了被动的获取知识的方式。经常给同学们播放一丰富多彩的画面,让学生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到了世界各国的美丽风景,不断地激发起学生学习地理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教学会变得水到渠成。

2.培养兴趣的方法。地理知识是有一定趣味性,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名胜风景区进行过旅游。如有可能,我们的家乡名胜在地理课程中有介绍,等等。努力寻找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让大家对地理产生浓厚的研究兴趣,这样才能够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讲季风气候的形成时,我先将到了我们身处的环境,一年四季当中风向变化有着怎样的规律,大家探讨之后,我再进行归纳和教学,这样就把生活有机地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学生发挥不了学习的主体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够进行良好的自我发展,因此成为不了学习的主人,也很难提高学习的能力。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就是教给学生怎样求知,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地理课程的特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随时都能够考虑到地理环境方面的问题,学会发现问题并且及时解决问题,掌握创新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地理方面寻求长足的发展。

1.诗歌式改编背诵法。诗歌是押韵的,把一些地理知识巧妙地押韵,编成诗歌的形式,大家背起来朗朗上口,这样学起来就容易得多。

2.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学习地理离不开绘图,有些学生有绘画方面的天赋,绘制地图轻而易举,至于世界各大洲的分布、中国的行政区的划分等知识难点在他们的手中、在他们的画笔下举重若轻,很快就可以描绘出来;有些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练习,应用能力较薄弱,对地图有“敬畏”之心,让擅长绘图的学生给同学们作出优秀的榜样,带领后者在看图识图的基础上,掌握绘图的技巧,加强应用能力,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能够写出识图札记、做到凭文析图。

3.观察法。学习地理,离不开用心地观察,日常生活中都需要注意,地理事物能够让你的双眼发现更多的美,一边观察,一边利用所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进行分析,解读它的地理现象,研究它的成因以及规律,要做到生活中有地理、地理课堂上有生活。让学习掌握学习技巧、方法,从而化难为易减轻学习负担,轻轻松松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地成长。

三、教学设计要不断进步

1.反思教学目的。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一场教学结束,发现教学效果和预期的目的大相径庭,心里便怅然若失,仔细的寻找原因所在,发现是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反思有所疏忽。一些教学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在各种环境的作用下难以发挥出预想的作用。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不匹配,教学中产生了很多问题,出现了一些事先没有想到的误差,作为教师要不断地反思教学的目的,和同事探讨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不断的取长补短,及时改进不足,每日前进不断更新,日复一日地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2.找到教学难点化难为易。地理知识中有一些难点,如大气环境,其中的天气、气候、季风等内容尤难。我绞尽脑汁,研究怎样将这些内容由抽象的理论和图象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乐于接受的知识,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对教师相对提出的要求较高。我是这样设计案例的: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的故事,赤壁之战前夕,孙刘两家联合起来共同应战军事强大的曹营,东吴黄盖献连环计,准备火烧曹营。当时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生病,诸葛亮借探病之际,毛遂自荐,慷慨借东风相助。事情一下来了转机,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诸葛亮身上,实际上诸葛亮哪里能够借东风?他只不过是因为熟知地理知识(在这个时候,我向同学们说明了学习地理的重要,如果诸葛亮不通晓天文地理,做不到对战事胸有成竹,三国的历史可能改写),预测到了天气有变化,风向会反转而已。

下面问题就出现了,通过故事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赤壁地点在哪个省?当地的气候条件是怎样的?

②周瑜当时为什么生病?难道是偶然的生病吗?

③当时的风向为什么会突然逆转?我国形成最大季风区的地理因素有哪些?

④我国东部季风区是季风气候最为典型的区域,是什么原因形成了这种气候?

⑤天气的变化能够影响军事战争,那么在和平年代,季风气候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利弊?

这样一来,枯燥的学习变得津津有味了,我只是提出这些问题,将抽象的原理转化为直观的材料,激发他们的思维,提供给他们一些信息,我要求他们自己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了解各种相关的知识,查找一些有关资料,在兴趣的引领下,一些天气、气候方面的知识就顺理成章地掌握了,同时拓展了自己的理解能力,这种教学效果远远不是一味的灌输所能够比拟的。

以上是我在地理教学中的一些粗浅认识。教师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适应当今教育的要求。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教学学生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赶不走的学生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学生写话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