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推行技能鉴定的探索

2016-02-15刘成禹黄真萍简文彬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实践性卓越工程师

刘成禹,黄真萍,简文彬,王 浩

福州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 福州

培养模式

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推行技能鉴定的探索

刘成禹,黄真萍,简文彬,王 浩

福州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 福州

为了提高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实践训练与行业标准的符合度以及实践技能的社会认同度,本文提出了在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实施职业技能鉴定,以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鉴定、考证为途径,提高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的思路和方法。

实践技能;职业资格;鉴定;卓越工程师

practical skills;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indentification; outstanding engineers

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产业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关于此,美国工程院院长查尔斯•韦斯特如是说:“拥有最好工程人才的国家占据着经济竞争和产业优势的核心地位”。我国本科高等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目前拥有工科专业的高校已达1000余所,在校本科生近400万人,每年为国家输送了大批的工程技术人才。可以说,我国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大国,但并非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左铁镛坦言:“工程教育普遍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一直是困扰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多年的难题”。

为解决高等工程教育缺乏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现状,2010年6月,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在高校中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科学时报》也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列为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十件大事之一[1]。众多高校也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性教学内容;加大实验设备投入,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夯实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校企联合,提高毕业实习效果;组织技能竞赛,促进实践教学效果综合提高等[2-7]。

一、本科生实践及技能实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已采取了一些提高本科生实践技能的措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尚存下列主要问题。

1.技能训练与行业标准符合度不高

长期以来,高等学校重视理论研究及学术水平提高,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围绕专业教育进行,培养学术性、理论性、研究性人才。工科大学生的技能训练主要通过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环节。实验大多为理论教学服务,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训和实习主要针对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验、实训、实习的内容、目标和要求均与行业或企业的标准存在较大差距。

2.实践技能没有得到权威机构的考核和认定,社会认同度不高

目前,对大学生职业技能的考核本身就不多。对作为主要实践环节的实验、实训和实习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标准不统一,客观性、科学规范性欠缺,更没有经过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的考核和认定,社会认同度不高。社会认同度不高反过来又影响学生实践技能学习的积极性。

二、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实施技能鉴定的思路

专业技能等级证和职业资格证是按照国家制

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与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证书。它是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获取职业资格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包含按职业的通用标准或行业标准对报考者的实践技能进行培训、考核、鉴定、发证四个过程。

工科大学课程中有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土木工程、地质工程专业的“工程测量”、“工程制图”等课程。这些课程的主要技能是从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技术工作的基本功,也是绝大部分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首先要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如“工程测量”中高程、角度、距离测量的基本技能;测设、测绘的基本技能等都是每一个从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在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施工企业就业的大学生基本上都要从工程测量做起,再一步步上升到技术主管、工程部长、总工等更高的职位或岗位。

“工程制图”也是这些专业毕业生必备的技能。从事施工的技术员必须看懂设计图、掌握设计意图(俗称“读图”)并能将设计图的内容完整地传达给工人(俗称“技术交底”);从事设计的技术人员必须将自己的设计意图通过工程图准确、全面地表达出来。这些工作,都需要相关人员具备“工程制图”的知识和技能。

土木工程、地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由于一毕业就从事与“工程测量”、“工程制图”知识和技能密切相关的工作,所以,他们在“工程测量”和“工程制图”方面具备的知识、技能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受企业的欢迎程度以及今后的发展机会。因为,大多数企业会将更多锻炼和发展的机会给予那些一开始就能很好地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

笔者认为,在这些实践性强的课程中通过加强本科生的技能训练,在学完本课程后,引入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考核和鉴定,通过者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书。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社会认可,又可提高学生学习实践技能的积极性。以此为途径,可大大提高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比如上述的“工程测量”、“工程制图”课程,教学过程中已有相对较多的技能训练,只需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技能鉴定的要求,强化技能鉴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就可参加由高校所在地劳动部门组织的高、中级测量工考核和鉴定,以及由Autodesk公司或其授权机构组织的计算机制图、辅助设计方面的考试和认证,通过后发给相应的证书。对用人单位而言,这些证书远比课程成绩更能说明毕业生具备工程测量、工程制图方面的能力以及从事土木工程、地质工程技术工作必备的基本功。

三、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实施技能鉴定的意义

在工科专业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实施技能鉴定具有下列主要作用。

1.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

目前,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一方面,企业反映大部分本科毕业生眼高手低,实践技能不足,可用的人才不多。部分企业甚至只招聘有2~3年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另一方面,企业内部技术性岗位人才大为缺乏,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导致我国产品质量低、高技术附加值少,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足。劳动力市场的统计表明:56%的用人单位要求求职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或技术等级,很多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还要求就业人员持证上岗[8]。高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一般是高层次的理论型人才,用人单位对初上岗人才的需求往往强调实践技能。要解决这一矛盾,高校必须适应人才市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改革创新,在重视理论教育的同时,加强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考核和鉴定,让他们在毕业时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既有代表专业知识水平的毕业证书,又有代表职业技能的职业资格证或技能等级证书。这不仅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还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有积极作用。无论对学生和还是企业,都是一件双赢的事。

2.契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促进“卓越工作师”培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大多需经历“理论—实践—创新”的过程。真正的“卓越工程师”大多经过“学生—技术工人—工程师—卓越工程师”的角色转换。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工程实践

是成为“卓越工程师”和实现技术创新的必由之路。因此,为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让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和专业技能等级证包含按职业的通用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培训、考核、鉴定、发证四个过程。这一过程既有行业的参与,又是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过程,非常符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要求。在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实施技能鉴定可有效促进“卓越工程师”的教育和培养。

3.促进教育改革,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全面证照化已经成为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的特征之一。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新的职业不断涌现,各种职业资格证和技能等级证越来越多。在高校大学生中实施职业技能培训和认证,很好地契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特点和要求。一方面促使高校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加速培养大批具有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本行业运行过程和管理的技能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以顺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调动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在学校既完成了将来从事某项工作应具备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掌握了从事这种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缩短了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转换的适应期和磨合期,大大提高了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在本科生中实施技能鉴定的途径

1.先从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开始,逐步推广

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事关学生、教师、学校和鉴定机构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和推广有赖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配套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改革以及多方面的支撑。在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主要在高职院校内实行,本科高校内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体系目前尚未建立,大量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目前仍存在诸多困难。为此,可先期选择部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进行尝试和探索,不断完善,使之真正成为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2.探索既适宜于本科教育特点又满足职业技能鉴定要求的教育教学方法

针对具体的拟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课程,在综合分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技能鉴定对本课程知识(应知)和技能(应会)的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训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手段等进行优化,使教授的知识和技能在满足本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达到或接近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

3.加强与行业协会和技能鉴定机构的合作,建立校内职业技能鉴定所

高校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拥有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应用开发能力的资深专家,通过与企业、行业合作,可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校的工业中心或实训中心可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的设备、设施;高校拥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办学经验及其他资源更为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提供了必要保障。设立在高等学校中的职业技能鉴定单位,可以紧跟行业科技进步的步伐,根据社会职业技能的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的软、硬件条件,通过多媒体教学、模拟仿真、操作训练、故障设置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与手段,实现行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鉴定。

4.建立鼓励技能鉴定的配套政策

学生通过了与某课程相关的职业技能鉴定,除说明该生掌握该课程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外,还增加了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砝码。对此,学校应出台配套的鼓励政策。如,明文规定通过技能鉴定可以免修一些课程或学分;在学生奖学金评定、评优规定中制定相关条文对通过技能鉴定的学生给予适当加分;对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课程给予一定的优待政策等。

[1] 陆琦,孙琛辉.2010中国高等教育十件大事[N].科学时报,2010-12-07(B1).

[2] 胡明.工科勘探类专业实践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0,19(1):52-54.

[3] 李升,木合塔尔.扎日,董青红.强化实践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地质教育,2012,21(1):103-105.

[4] 丁枫,陈翠华,蔺吉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地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2):88-91.

[5] 黄雨,包扬娟,赵宪忠,等.推进地质工程专业改革,加快卓越工程人才培养[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1):24-27.

[6] 姜勇彪,郭福生,张树明,等.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1):36-39.

[7] 吴青,李杰,余际从.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竞赛示范作用分析[J].中国地质教育,2015,24(2):59-61.

[8] 王玲玲.从大学本科毕业生改行率反思本科教育目的[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9,25(6):29-37.

G642

A

1006-9372(2016)03-0016-03

2016-03-20。

福州大学闽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项目(2013-17)。

刘成禹,男,教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隧道与地下工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刘成禹,黄真萍,简文彬,等.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推行技能鉴定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6,25(3):16-18.

Title: Exploration on Implementing Skills Indentification in Some Strong Practiacl Courses

Author(s): LIU Cheng-yu, HUANG Zhen-ping, J IAN Wen-bin, WANG Hao

猜你喜欢

实践性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创优阳江 追求卓越
青年工程师
大作为 走向卓越
创新,只为追求更加卓越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卓越之梦
PPP项目运作中几个实践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