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丁道衡先生对我国早期地质矿产调查与地质教育工作的贡献

2016-02-15崔思朋陶继波

中国地质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九三学社贵州大学重庆大学

崔思朋,陶继波

1.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2.内蒙古大学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地学人物

丁道衡先生对我国早期地质矿产调查与地质教育工作的贡献

崔思朋1,陶继波2

1.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生院,北京 102488;2.内蒙古大学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丁道衡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古生物学家及社会活动家,对我国的近代地质勘探与教育事业的起步和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也是贵州省第一位九三学社成员,对于团结民主党派及我国统一战线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丁道衡先生短暂一生功勋卓著,在教育、科研、地质勘探等方面的影响功不可没。

丁道衡;科学考察;教育工作

Ding Daoheng;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education work

丁道衡(1899-1955),是我国近代科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人物,其对我国地质勘探事业、资源开发、野外科考、教育事业、民主建设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初知丁道衡先生源于本科学习时对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研究,本科阶段笔者崔思朋以第一作者身份主持大学生创新项目《时代记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洋人眼中的内蒙古—以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考察活动为线索》,在此阶段接触了一些丁道衡先生的生平事迹与成就,书此纪念文章,缅怀先生的卓越功绩,感悟其伟大的人格魅力。

一、追昔抚今:丁道衡先生平生事迹的回顾

丁道衡先生生于1899年,当时恰逢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中国受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及西方列强入侵。其幼年时正值中国贫弱与被奴役的历史时期,生长于军阀混战及被日本侵略的动乱社会中,也曾受到国民党政府的迫害,新中国成立后便积极投身到祖国的科学事业中,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天不假年,1955年因突发脑淤血医治无效去世。

家庭背景:丁道衡先生出生于贵州省织金县牛场街,字仲良,出身官僚世家,书香门第。其祖上是晚清名臣丁宝桢,曾任清时山东巡抚及四川总督之重任,为官清廉有为,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其祖父丁梅村曾任知府(湖北黄州),其父丁体文也任过知县。丁道衡先生自6岁起随其父母宦游江西萍乡、湖北等地,此游历时期也见闻了一些新的思想和知识,这对其成长和思想解放至关重要[1]。其幼年时的教育多由其父教读,此经历对其成长功不可没。

中学时代:丁道衡先生17岁时立志科学强国,于1916年考入贵州省立模范中学,其天资聪慧,读书发奋,且矢志不渝地坚持学习深造,然当时正值20岁,家中逼其完婚,但拒绝家庭所安排的婚姻而两次逃婚。1919年时,因其成绩突出,获得贵州省公费津贴入北京大学甲部预科深造。

大学时代:1919-1926年是丁道衡先生在北京大学求学时期。1919年,丁道衡先生冲脱家庭的重重阻挠而北上,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甲部预科学习。后经过严格筛选升入正科,1921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本科学习,1926年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因其成绩突出,学识渊博,毕业后即留校任助教。在北京大学求学期间,因支援学生参加反抗北洋军阀卖国行为而被捕入狱,后被释放。

北大助教及西北科考时期:1927年5月-1930年8月,参与了斯文赫定及徐旭生等组成的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中外联合西北科考活动,担任天山南麓的地质考察、地质矿产调查、古生物研究等工作。在西北科考的3年中,历经西北内陆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等400多万平方千米,尤其是发现的白云鄂博大铁矿对于建国后包头钢铁基地的建成贡献突出,西北地质图的绘制、地质资料的收集也是功不可没。1987年,白云鄂博矿区举行主矿发现60周年纪念大会,为纪念丁道衡先生之功绩,在矿区街心为其塑像,供人瞻仰、纪念。

留学时代:1934-1937年,因其在北京大学任助教时期成绩突出而获得北京大学资助赴德国留学,在柏林大学修习构造地质学,后入马堡大学随鲁道夫・卫德肯修习无脊椎动物化石。在此时期完成了古杯海绵、波哈贝、方椎珊瑚等的研究,其文章《古杯的更订》(载《矿物、地质、古生物年鉴》)一文解决了当时争论了90余年的问题,获得博士学位,并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留学归国至新中国成立前时期:1937年,恰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祖国生死存亡之际,丁道衡先生毅然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归国。1937年底聘任云南省建设厅总工程师(技正),1939年参加了“川康科学考察团”。1940-1942年期间,应聘到武汉大学矿冶系任教。1942-1949年期间,回到家乡国立贵州大学工作。曾在安顺创办工农学院,并附设工业职业学院,自任院长,后并入贵州大学。1949年之后的数年间在重庆大学讲学,支持重庆大学师生的“反饥饿运动”,在贵州大学时批判国民党反动统治,鼓舞广大师生举行游行活动而被捕。

新中国成立后时期:1950年起担任贵州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委、西南文教委员会副主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当选贵州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等职务。1951年,当选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与贵州省政协15名常委之一。1952-1955年期间,院系调整之后,调重庆大学地质系担任系主任;1953年,担任重庆市政协常委、西南行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西南行政委员会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1955年,国家地质部委派丁道衡先生到地质部古生物司工作,同年2月21日,因突发脑淤血,经抢救无效去世,时年56岁。同年2月23日,丁道衡先生公祭大会在重庆市举行,陈筹(时任重庆市副市长)、杨松青(重庆市统战部部长)、周钦岳(重庆市政协副主席)、谢立惠(九三学社重庆市分社副主任委员)、郑思群(重庆大学副校长)、重庆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重庆大学地质系全体同学两千余人到场悼唁。

二、历史遗痕:丁道衡先生科教工作的回忆

1.丁道衡先生的科考活动

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1927-1930年参加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顶风冒雪、翻山越岭、风餐露宿、严寒酷暑、日夜操劳,战胜了各种困难险阻。历时三年,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勘探白云鄂博大铁矿。据载:“1927年7月,那林率领的北队(那林任队长,北队由丁道衡等11位人员组成,带有27峰骆驼与3顶帐篷)到达此地。次日凌晨,丁道衡对白云鄂博进行考察,沿途发现铁矿砂,至山南坡均为矿体,便向大队汇报,得知此消息后,大队便派人支援[2]。”白云鄂博铁矿的发现也被列为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古科考活动三大发现之一(另两大发现分别为:巴音善岱庙的恐龙化石、额济纳河流域的居延汉简)[3]。考察之后,写成《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并提出了一整套开发白云鄂博铁矿的设想,并预言假如能够对此地进行大规模开采,必将成为工业的主矿区,并促进中国的大发展[4]。然而当时受到社会动乱之影响,并未把此列入议事日程。且在当时,论资排辈,丁道衡先生没有得到当时地质界权威人士的认可[5]。国民政府的地质机构也没有给予重视,除1947年夏天北平地质调查所所长等人在无上峰授意下前去矿区勘察之外,从未组织过任何一次深入的考察活动[6]。白云鄂博大铁矿储量丰厚,据专家的大胆估计,其储量约为3400万t,已探明的铁矿储量为14亿t。其矿石所含元素多达71种,矿物170余种,也发现了鄂博矿及白云矿等十几种新矿物[7]。白云鄂博大铁矿的发现,使一座钢铁城市“包头”由此而立,并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工业基地,富含稀土也使其举世闻名,这一发现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李健初也认为丁道衡一生最伟大的贡献便是发现了白云鄂博大铁矿[6]。除白云鄂博大铁矿的发现外,丁道衡先生也极为关注天山南麓的地质构造运动,对天山逆掩断层的分布区域、水平运动及发生时代等都加以研究,并进行区域划分、绘制剖面图。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观点[8]。

川康科学考察团及其他科考活动:川康科学考察团始于1939年,也即丁道衡先生留学归国后,应聘于云南建设厅时期所参与的科考活动,其主要目的是在西南地区的处女地寻找矿藏,并率先在当地发现了铝土矿。丁道衡先生不顾当地高山严寒、空气稀薄等恶劣的自然条件,虽然自身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但仍坚持工作。在四川理化县时遇到土匪抢劫,衣物被洗劫一空,仍泰然处之,没有影响到他的工作。丁道衡先生任教时期,除讲学授课外,也带领学生到野外进行实习考察,其辛苦可想而知,但仍旧不辞辛劳地坚持科研工作。

2.丁道衡先生的教育工作

北京大学任助教:1926年,丁道衡先生从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因其学识与能力留校任助教,在此期间勤恳学习,从事科研工作。次年,便参加了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当时正值中国饱受侵略时期,自1840年以来,时有外国探险家来华探险考察,他们的活动是不允许中国人参与的,所得成果也带回国内研究,成果也刊发在国外,中国政府只是负责保护其安全和考察活动的正常进行[6]。然而中瑞合作的科考团却一改以往之不平等,此次考察所得均留在中国,这也是当时学界先贤们努力奔走的结果,这也是丁道衡先生在北大任助教时期的主要贡献之一,也是其一生功绩中最为突出的。

武汉大学任教:1940年调入武汉大学矿冶系任教,后虽武汉大学迁到四川省乐山,其条件极为艰苦,系里缺少专任教师,整个矿冶系除了一名测绘人员外,全系的六门主修课均由丁道衡先生一人担任。除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学生的野外实习考察与实验课,在当地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工作,又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多次昏倒,但仍旧坚持工作。武汉大学任教期间,与该校历史系毕业生黄曦光结识成婚,比其年长13岁,育有5个子女。

贵州大学任教:1942年,丁道衡夫妇回到家乡工作,担任国立贵州大学矿冶系主任、教授、文理学院院长等职务。1945年,贵州大学成立地质系并任系主任。在校期间,威信颇高,被推举为贵州大学教授会主席。1950年,担任贵州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委及贵州省政府内职务(前文已有提及),对于团结文教工作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重庆大学讲学时期受到重庆大学师生反饥饿运动鼓舞,回到贵州大学后,以校教授会主席的身份向全校师生宣传,鼓舞师生斗争,在贵阳市也组织游行活动,组织罢课、罢教活动。但被国民党以“煽动学潮和宣传共产主义”的罪名逮捕,被监禁了三个月,后被社会各界和亲友所营救,以“联名保释、随传随到”的形式获得“取保外释”。

重庆大学讲学及长期任教:1942年后,除在贵州大学任教外,也在重庆大学讲学。每年要有两个月在重庆大学讲学。在重庆大学讲学期间,目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又痛斥国民党与支持重庆大学四千余名师生的反饥饿运动。在重庆大学讲学期间,因其学识渊博、高风亮节、不畏权威,深受学生和社会各界爱戴,被学生誉为“教授之花”。1952-1955年期间调入重庆大学地质系任主任,长期在重庆大学担任教学工作。

3.丁道衡先生为祖国统一战线作出的贡献

九三学社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45年9月3日)而命名的,其前身是民主科学座谈会。会员中多为学界的高、中级知识分子,成员多来自医师、工程师、教师等。1949年1月,九三学社响应中共号召与毛主席的八项和平主张,同年9月,参与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参与制定了《共同纲领》及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政党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九三学社积极参与中共的各项工作,在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文革”期间,因受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九三学社一度被迫停止活动。至1978年拨乱反正后,九三学社重新开始活动,为祖国的统一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9]。

丁道衡先生于1952年,经他的老师孙云涛及杨钟健两位先生的介绍加入了九三学社,成为当时贵州省第一位九三学社社员。在贵州大学期间,又发展罗登义教授(原贵州大学农学院院长、贵州省农林厅副厅长)、王庆延教授(原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化系主任)相继加入九三学社,为九三学社在贵州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奠基作用。可以说,丁道衡先生是九三学社在贵州省的第一人,是九三学社在贵州省的创始人和开拓者[5]。罗登义教授长期担任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王庆延教授也担任九三学社贵州省委主委、贵州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丁道衡初入九三学社时,正值九三学社初创时期,其对九三学社在贵州省的发展和九三学社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重要影响。1953年起,丁道衡先生担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重庆分社副主任委员和重大支社第一届主委等职务[1]。丁道衡先生为建国初期九三学社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为团结民主党派人士、知识分子等为新中国的建设与新生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对我国统一战线的建立和维护影响深远。

三、精神永驻:丁道衡先生人格魅力的追思

1.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有其法,学有所成

丁道衡先生的中青年时代是中国大地最黑暗的时期,当时的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列强“三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尤其是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中国饱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反复蹂躏[10]。然这并没有阻碍其发展,参与西北科学考察时,西北地区是中国地质工作的空白区,这也与当时复杂的学术及社会原因密不可分。当时中国西北交通阻塞,社会治安不靖,中国地质事业刚刚起步,缺乏足够的专业人才[8]。然丁道衡先生当时作为初出茅庐的地质界青年学子,却敢担重任,参与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西北科考,共同填补了西北地区地质调查工作的空白。近代中国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方法不得当,罗见今等就当时科学研究落后情况指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之一在于不重视科学的方法论。”[3]丁道衡先生提出学习的六要点:“为学要专一、为学要好学、为学要有毅力;为学要谦虚、为学要有系统、为学要有创作[1]。”陈履安等对丁道衡先生评价为:“科学研究,求实创新。不畏艰难,成果丰厚[11]。”即便是担任了众多政治职务,也在繁重的工作之余,编写大量的讲义、论文集报告,现有二十多篇重大影响力的文章传世。其代表性著作包括:《方椎珊瑚研究》、《十字珊瑚构造之意义》、《新疆矿产志略》、《关于珊瑚的讨论》、《中国标准化石●无脊椎动物》(第一、二分册)、《关于波哈贝与鄂头贝的内部结构》、《蒙新探险生涯》、《绥远白云鄂博铁矿报告》、《下寒武纪三叶虫之进化概观》等。

2.学为人师,身正示范,承前启后,治病救人

有学者指出丁道衡先生:“教书育人,呕心沥血。谆谆教导,桃李满天下[11]。”可见丁道衡先生一生从教,为人师表,正气凛然。重庆大学讲学时,在国民党统治区敢于批判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不畏强权,在贵州大学时敢于批评时政之弊,敢于反抗。可见其正义之心、坦荡胸怀。丁道衡先生青年时代立志求学,科学救国。他的学习目标是通过求学探寻救国、救民,振兴中华的道路。观其一生,寻来了近代科学的种子,并同当时的科学前辈们一同建立起来了中国现代科学技术大厦,为中华之崛起奠定了基础。同我国第一代地质大师们一起承前启下、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培育新人[10]。不难看出,丁道衡先生为我国近代地质事业发展所起到的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不慕功名,高风亮节,赤子之心,可昭日月

丁道衡先生终生淡泊名利,学者之风范,高风亮节,不慕虚荣,严格要求自我,待人宽厚[11]。丁道衡先生不计较个人得失,为祖国奉献自己的青春。对祖国的热爱、奉献是后辈学者少有人能够迄及的。西北科考期间,正值中国落后时期,丁道衡先生以学者的锐气和勇气响应国家号召,不辜负中国学术团体要为中国争气的愿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出色地完成科考任务[6]。丁道衡先生崇尚民主科学,热爱祖国家乡,对党和人民一片赤诚之心。丁道衡先生是爱国战士,是民主之先锋,学术界之精英,也是业界楷模[11];是九三学社在贵州的开拓者,是我国统一战线的代表人士。新中国成立后,同年11月解放贵阳,丁道衡先生也立志要在有生之年为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丁道衡先生对西北科考的卓越贡献,反对国民党、反抗独裁统治,在教育工作中的贡献等,使其深受党和政府的信任,并被党与政府委以重任[5]。可以看出,丁道衡先生对功名利禄淡然处之,对祖国人民的无限热爱。作为九三学社的一员,也为九三学社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功绩,对于团结民主党派人士、团结知识分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拳拳赤子爱国之情怀,值得后人学习。

四、时代记忆:丁道衡先生道德精神的启示

1.各取所长,合作共赢

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长期落后,丁道衡先生等也多是出国深造学习,学有所成后归国报效。在当时国家危亡、动荡时期,其能有所成就也在于国家的大力支持。这也呼吁现代社会、国家应加大对海外归来且学有所成的科技人才予以重视,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奖励其开展科研工作。同时也要积极开展与国外的交流合作,完善我国的科研机构团体组织,形成规模,为将来的学术科研事业做准备工作。欢迎外国科学家来华合作,建立友谊,与国际接轨[3]。丁道衡先生自北大毕业后便参与了中外合作的考察活动,与外国人能友好的相处,并在考察活动结束后亲赴外国留学。可见,交流合作、取长补短的学习方式意义非凡,可以有效地补充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之不足。近代中瑞合作先驱为现代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先例,其取得的巨大成果也启示后人应效仿先辈之经验,获科研事业之发展。

2.科学研究,宁静致远

陈颖指出:“学术研究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现象的超功利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幸福。学术研究的本源是无功利或者超功利的创造性活动[12]。”丁道衡先生等老一辈学者为科研事业奉献终身,不求回报,敢为人先。钱学森作为举世瞩目的科学家,他更是一生不谋权位,对官职不在意,不贪图功名。他对事业极为热爱,对工作积极投入,体现了一代大师的崇高风范[13]。用自己的一生去诠释学术的真谛,感悟科研的魅力。当下的学术科研缺少了先辈学者们的无私奉献,更多的带有功利性目的,相当一部分从业者不是以造福人类为目的。当前高校与科研机构中,“淡泊名利、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等这些学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多已丧失,高校中时常出现的教师弄虚作假、追逐名利、浮躁浮夸等现象频现,敬业精神每况愈下[14]。这对中国学术界的发展影响深远,也是制约我国学界取得长足进步的瓶颈。因此,更应该发扬和继承老一辈学者的风度,平静淡泊地处事。

3.教书育人,专心致志

丁道衡先生一生始终坚持教书育人,即便是其担任了政府职务或社会职务,也未曾丢失其教学的使命。在前文中论述其在武汉大学、重庆大学、贵州大学等无私奉献地教学与带领学生科考,不辞辛劳地为国家培养人才,都是其教书育人的卓越贡献。现在的高校中,人们热衷炮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却无心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出现教师职称虽高,但教学能力低下的现象[14]。这也导致当下学术期刊界的发展出现一种非常学术、或者说是超学术的评价机制,导致学术期刊自我膨胀,高高在上而不可逾越,抑或是自轻自贱,唯利是图[12]。大学教师将原本天经地义的教学任务逐渐淡化,重视程度节节败退[15]。这也与我国现行的高校评价机制有关,社会上多以科研对高校进行排名,评定职称也以科研文章为主,造成了重科研轻教学的痹症[16]。因此,现代社会需要更多专心教学,为祖国培育新人的人民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国家建设和发展培养新人[17]。在此也期望国家及相关机构能够对当下评价机制有所引导,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新路。

4.爱国之心,终身之责

丁道衡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对祖国的热爱溢于言表,在国外留学学习完成后,放弃了国外优厚的待遇和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到贫弱、动荡的祖国,其爱国之心、报国之情可想而知。不仅丁道衡先生,钱学森先生等当时一大批学界前辈都寻求报效祖国。张劲夫曾说道:“钱学森是一位爱国主义科学家,他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人民。所以,在他得知祖国即将解放,新中国即将诞生时,就坚决要回国。受美国当局的阻挠,他回国的历程长达5年[18]。”此外,还要受到美国的监禁,也坐过牢,还要受美国政府的审讯,可见其归国的艰难和对祖国无限的热爱。现代学者在外国学习,与外国交流较之当时更加方便与全面,这也呼吁学者们学有所成后不要忘记自己生长的这片热土,那些关心、珍惜自己的亲人朋友,报效祖国,奉献自己。丁道衡先生作为民主党派人士,始终牵念祖国,新中国成立后也立志要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值自己的力量,也为新中国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工作者,更为团结民主党派人士、知识分子,发展和巩固统一战线作出了卓越贡献。

五、结语

丁道衡先生的事迹笔者在本科学习阶段便已了解,经过数年的学习和积累,对先生丰厚的学术造诣、崇高的人格魅力、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深表敬意。本科阶段所主持课题由于时间限制已经结项,但是对其研究尚未终结,先生作为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的重要成员,也是取得内蒙古考察活动三大发现之一的缔造者,对其考察活动贡献研究尚待进一步发掘。

参考文献:

[1] 姜刚杰.丁道衡传略[J].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1):62-64.

[2] 王忱,徐恒.西北科学考察团六十年祭[J].科学,1987(2):127-133,158,160.

[3] 罗见今,董杰.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古活动与科学贡献—读《徐旭生西游日记》[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7-11.

[4] 张玉英.白云鄂博,一个美丽的名字[EB/OL].[2009-09-27].wenda.tianya.cn.

[5] 刘家仁,陈履安.爱国进步楷模为学做人典范—纪念丁道衡先生逝世50周年[J].贵州文史丛刊,2005(3):95-97.

[6] 李健初.丁道衡—中国地质找矿的先行者[C]//地质学史论丛.中国会议.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122,124-126.

[7] 钟华邦.地质素描—内蒙古白云鄂博矿[J].地质学刊,2012(1):106-111.

[8] 张九辰.20世纪20—30年代的西北区域地质调查[J].中国地质教育,2008(1):46-52.

[9] 百度词条:九三学社[EB/OL].[2015-10-20].http://baike.haosou.com/doc/809806-856538.html.

[10] 刘家仁,廖莉萍,陈履安.缅怀先贤的丰功卓绩,展示近代地学在贵州的风采[J].贵州地质,2011(1):80.

[12] 陈颖.评价与被评价:当下学术期刊学术功能异化的一个视角[J].现代传播,2014(1):61-63,67.

[13] 汪长明.爱国、奉献、求真、创新—解读钱学森精神[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50-154.

[14] 董志霄,邢红.对学术腐败问题原因及对策的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07(3):117-119.

[15] 谈琳,操秀英.大学“重科研,轻教学”,谁之过?[EB/OL].[2015-10-20]科技日报,china.com.cn/info.

[16] 汪增相.大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原因及对策[J].管理学刊,2010(5):83-85.

[1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N].中国教育报,2010-3-1(03).

[18] 张劲夫.爱国爱党的科学家钱学森[J].学习月刊,2007(9):50-51.

G642

A

1006-9372(2016)04-0005-06

2016-05-25;

2016-10-17。

崔思朋,男,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清史、内蒙古地区史、生态环境史等。

陶继波,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内蒙古地区史。

投稿网址: www.chinageoeducation.net.cn 联系邮箱:bjb3162@cugb.edu.cn

崔思朋,陶继波.丁道衡先生对我国早期地质矿产调查与地质教育工作的贡献[J].中国地质教育,2016,25(4):5-10.

Title: Contribution of Ding Daoheng for Our Country's Survey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and the Geological Education

Author(s): CUI Si-peng, TAO Ji-bo

猜你喜欢

九三学社贵州大学重庆大学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贵州大学 喀斯特区耕地地力提升与培育团队 王小利 课题组
Who Is The Master?
重庆大学 区B法学院办公楼
重庆大学将用人脸识别技术监考
校徽见证贵州大学百年历程
百年贵大生生不息
“精益管理五原则”在高校图书馆社区服务中的应用——以重庆大学城为例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