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去掉锈迹剑更锋
——读顾友泽教授著《宋代南渡诗歌研究》

2016-02-15李成文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南渡时期诗人

李成文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



去掉锈迹剑更锋
——读顾友泽教授著《宋代南渡诗歌研究》

李成文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顾友泽教授所著《宋代南渡诗歌研究》一书由“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资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宋代南渡诗歌研究》着重从靖康之难到宋高宗禅位这一时期诗歌创作的整体状况,考察靖康之难这一巨大的历史事件对文学创作的具体影响,以及南渡诗歌对此前诗歌是个的继承与发展,南渡诗歌对中兴诗人的影响等问题。该书是在顾友泽教授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精心打造的一部断代诗歌史研究精品,这是对他近年来坚守学术研究阵地,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清苦生活的最深厚回报。他很谦虚地称这部本书为去掉了锈迹的剑,在我看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把剑因长期磨砺而更加锋利。通读全书,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视野宏通

顾著所要突破的主要问题既有纵向历史发展方面的研究,也有同一时期不同诗歌群体的横向研究,纵横交错,研究路径通达,视角新颖多变。

第一,南渡时期的士风与诗歌创作关系。政治与诗歌的关系是宋室南渡时期无法回避的话题,前人对此有所涉及。本书从士风的即时性与滞后性这一不太为人注意的角度考察士风的流变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分别对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后、秦桧专政后三个时期的士风作详细考察,揭示三个时期士风的整体状况。进而从历时性(靖康之难后与秦桧专权后两个时期)与共时性(在朝诗人与外任或在野诗人)两个方面探讨南宋初期诗歌品质的变化。

第二,南渡诗歌的主题取向。“靖康之难”是这个时期最大的政治事件,不仅改变了社会现状,也改变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及观察问题的角度,对诗人心灵冲击非常强烈。本文通过对该时期诗坛独具特色的时事、流亡、英雄、反思、中兴和隐逸六大主题的诗歌进行探讨,详论他人所未论,补充、修正前人已有之观点,揭示这些主题诗歌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及独特的表现方式,并尽可能运用比较的方法,指明宋室南渡后的诗歌与北宋末年诗歌在题材上的本质区别。

第三,南渡诗歌的艺术取向。这一部分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1.寻找南渡时期不同诗人各自的艺术渊源,总结出这一时期为多数诗人效法的诗歌榜样,并对南渡诗人借鉴前人的方法进行研究,由此窥见该时期诗歌的艺术价值取向。2.探讨南渡时期的诗歌理论,系统总结出该时期诗论的特点。3.挖掘南渡理学家诗论的独特个性并揭示其文学史意义。4.讨论靖康之难对诗歌艺术的导向,通过与北宋诗歌风格进行比较,总结该时期诗歌所具有的时代风格特征。

第四,南渡时期不同身份作家群的研究。南渡时期动荡的社会与复杂的政局,交织着复杂的学术与政治纷争,导致很多诗人的身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也随之变化。本文主要对南渡时期的贬谪诗人群、使金诗人群、武将诗人群、平民诗人群的创作展开细致的讨论,尤其对他们创作中表现出的不合常理的现象重点分析,揭示不同身份的诗人(尤其是身份逆转诗人)群体的创作共性,以及共性产生的缘由。

第五,理学与南渡诗歌创作。这一部分因可挖掘的内容不多,前人基本没有涉及。这部分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理学诗的基本特征;挖掘南渡理学家诗论的独特个性并揭示其文学史意义;南宋初期理学诗歌的独特个性;南宋初期理学对诗歌创作的影响及其文学史意义。

第六,南渡诗歌的历史地位。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宋室南渡后的诗歌形态往往采取描述的方式而不下判断。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诗歌与此前及其后的诗歌相比,特征不是非常明显,而且创作成就很高的诗人也不多,学界对此研究得还不太充分。本书在对这一时期诗歌全面把握的基础上,与此前此后的诗歌进行比较,找出其继承与新变的内容以及对后世诗歌的具体影响,从而对该时期的诗歌进行定位,并揭示其历史地位形成的原因。

从纵的方面看,这些重要问题的解决理清了南渡诗歌与此前的元祐诗坛、此后的中兴诗坛之间的承继关系,为北宋中后期至南宋中期诗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富有深度、广度的研究,填补了宋代诗歌史研究的一项空白。从诗歌本体来看,从士风的演变到作家的心态以至于文学书写的差异,详细论证了南渡诗歌的独特价值。从横的方面来看,该书涉及到学术思想变迁与诗学思潮演变之间的互动及对诗歌创作的影响。真可谓视野宏通,博而有约。

二、创新精神

顾著研究内容的设定及其突破,具有极大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补前贤研究之未周,顾著着重关注南渡诗歌的艺术特征,为该时期的诗歌作一合理的定位,具有一定原创性。在此书出版之前,已经有三部专著和一些博士论文关注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整体风貌。其中,沈松勤《南宋文人与党争》主要关注文人党争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侧重于政治、学术思潮的演变对文学的影响,立论深远,但对诗歌整体创作及其艺术新变所论甚少。汪俊《两宋之交诗歌研究》主要着眼于苏黄对地域文学的影响,切入的点很新颖,但所涉及的面却很狭窄、钱建壮《南宋初期的文化重组与文学新变》从文学文化学的角度理清文学发展的文化背景出发,探讨文人的生活境遇与文学(主要指词)之间的相互影响。白晓萍的博士论文《宋南渡初期的诗人群体研究》对南宋文化带来的地域文学特色做了初步的研究工作,有待进一步地深化。姚大勇的博士论文《宋南渡前后诗歌研究》主要讨论了徽宗、钦宗、高宗三朝60年的诗歌。这些成果各有特色,如何突破重围,自树一帜就成为摆在顾友泽教授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他冷静思考,分析这些成果存在的共同问题,指出因靖康之难带来的政治学术与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入,对南宋初年诗歌本体研究有待深入。他就从这两个“有待深入”入手,深刻把握南宋初期诗歌与文化政治之间的关系,分析此时诗歌发展的脉络。这是富有开拓性的选择,将对宋代文学史乃至整个文学史的重写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第二,文学创作与士风关系的研究,注重士风延续性的考察,充分注意士风多形态杂糅与形成的复杂性,注意文学品质与士风之间既有所对应又不同步的关系。南渡时期政局的变化导致政治、学术转型,士风随之变化,靖康之难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北宋末年恶劣的士风虽在南渡初年仍然有所蔓延,但因朝臣替换、统治者的有意纠正等因素,士风逐渐往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秦桧专权后,整个士林的风气又趋于孱弱、浇薄。士风的变化在诗歌创作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南渡初期诗人们的作品虽然沿袭北宋末年的创作惯性,对现实的关注不是太多,但毕竟还有一定数量表现现实题材的作品,而到了秦桧专权时期,这种类型的题材几乎在诗坛绝迹(即便偶有诗人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也都窃寓于诗,以隐晦的手法表现),取而代之的是整个诗坛阿谀奉承之词盛行,鼓吹及时行乐与隐逸之作层出不穷。

第三,注意到不同政治、学术背景下不同群体诗人的创作个性,尤其对一些看似不合理的创作现象进行详细论述。靖康之难对诗歌的主题与艺术取向都产生了影响,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宋代诗歌自身发展的走向。具体而言,北宋末年(甚至整个北宋时期)很少表现的题材如对英雄的赞美等出现于诗人的笔下,长久缺席的慷慨激昂与沉郁顿挫两种诗风也成为诗坛的强劲之音。而且,不少诗人的人生轨迹在动荡多变的社会中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些诗人因为生活际遇的相似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多个诗人群体,创作了不少看似不合理实则颇为符合时代特征的作品。

第四,特别留意将处于萌芽阶段的文学与理学结盟的情形与意义揭示出来。南渡时期的理学诗成就不算很高,但理学家对诗歌理论的探讨却有自己的特点,具体而言,这些理学家在对诗歌进行评价时,除了运用理学的评判标准,还对诗歌的艺术特征等方面给予关注。另外,南渡时期的理学对一般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现象说明南渡理学家的诗歌理论与诗歌创作为南宋中后期乃至元明清时期理学诗歌的发展及文学家与理学家身份合二为一现象的先导。

南渡诗歌的成就不如此前的元祐与此后的四大家诗歌,这一现象与诗歌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关,也与北宋末年的国家政策及南渡时期的政治等外在因素有关。南渡时期的诗人们一方面继承北宋诗歌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力图挣脱北宋诗歌的束缚,转而自觉地寻找唐代诗歌资源并用以指导创作,有向唐诗靠拢的倾向,成为中兴四大家等诗人直接的诗歌渊源,具有先导意义。

三、实证意识

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程千帆先生极力倡导文献学与文艺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主张对任何文学作品的审美解读,从艺术表现的方式到作家思想感情的传达,从文体的选用到作家的个性,都离不开扎实的文献学基础,离不开对作品真实性的考证。这样,作品的解读就有坚实的基础,作为论证的证据也就更确实有效。

作为程门再传弟子,顾友泽教授秉承莫砺锋师的治学态度和方法,严谨求实,奉行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不故意夸大,也不故意贬抑,争取客观地评价南渡时期不同诗人群体的价值追求、创作特点和贡献。他所得出的结论都建立在实证的基础上,有很强的说服力。在本书的附录中,顾友泽对郑刚中集中的《议和不屈疏》等七篇奏疏是否为郑刚中本人所作提出自己的意见,他从《三朝北盟会编》的编辑,郑刚中对秦桧的态度等方面,主张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前提下,不应轻易否定郑刚中是这七篇作品的作者。对南宋初期文人程敦厚,前或褒或贬,意见分歧很大,后世赞扬的远远超过批判的,程敦厚的身世及其政治态度模糊不清。作者广泛搜集材料,经过缜密考证,得出了程敦厚先阿附秦桧,后又为秦桧所不喜的结论,否定了程敦厚为反秦桧投降路线的正直之士的传统定评,恢复了本来的历史真实。这些考证看似无关宏旨,但对南宋初期文人的心态和政治取向的判断极为重要。

顾著第三章第一节“南渡诗歌的多重艺术渊源”的第一部分杜甫对南渡诗人的影响,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黄庭坚、陈师道这两位江西诗派诗人,作者都能分别列举杜甫、黄庭坚、陈师道的原作,再把受到影响的诗歌或者诗句列在相应的位置上,分析他们的继承、演变之迹,尤其是南渡诗人分别从章法、句法、字法、诗歌意象等多方面接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作者不避琐屑,仔细爬梳,细心分辨。这样的分析,不仅说服力强,而且引导读者随着作者的思路和他一起细心比较这些作品的异同,激发了读者主动参与艺术鉴赏的热情,从而提高了读者的艺术鉴赏能力。

更重要的是,杜甫、黄庭坚、陈师道被封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三宗中的另外一位诗人是陈与义),南渡诗人对他们的接受有什么不同?顾友泽教授经过精到的分析指出,南渡诗人取法杜甫、黄庭坚、陈师道,侧重点是不同的。南渡诗人接受杜甫的影响侧重在将杜甫诗句经典化,将杜甫写时事政治的近体诗进一步发扬光大,将沉郁顿挫的风格提升为南渡时期的时代风格。而对黄庭坚、陈师道的接受较为复杂,“南渡诗人中江西诗派或江西诗派后学对黄、陈诗法的继承较多,而非诗派中人则接受较少。如果忽略诗人的个性特点,南渡诗人对黄、陈诗法中用典与章法继承较少,而对语言和句法继承较多,对黄氏夺胎换骨的创作理念虽争论很大,但继承也最明显。再就黄、陈的影响程度而言,黄庭坚的影响远远超过陈师道。”[1](P100)作者从是否为诗派中人,继承的艺术技巧和创作理念以及黄、陈的影响程度几个方面,论证黄、陈对南渡诗人的不同影响。这样的分析既避免了笼统、含混的弊端,又准确而又深刻地把握了黄、陈对南渡诗人的不同影响。

文献学的考证不仅仅是一种治学方法,求知识之真,而且是诗歌历史化的基础。诗歌创作是诗人心性的自然抒发。时代不同,诗人的价值追求和艺术取向也会呈现不同的面貌;同一时代,随着诗人的家庭出身、文化背景、审美情趣等主观因素的不同而呈现出丰富复杂的个性差异。表现出诗歌创作的丰富性特点文学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利用能够搜集到的史料,还原特定历史时期诗歌创作的本来面貌,构建诗人活动于其中的生存空间,然后将这些诗歌文本放置到这一典型的生活环境中,从中抽绎出富有规律性的结论。顾友泽教授就是循着这一思路,展开研究工作的。本书的第一章分别对北宋末年、靖康之难后、秦桧专政后三个时期的士风作详细考察,其目的是为南渡诗歌的生成提供内在的原因,进而揭示南渡诗人生活时代的典型特征。这是整部专著的出发点。第二章“南渡诗歌的主题取向”,根据不同的价值取向,诗人对主题的选择也会呈现多元化的趋向,顾友泽教授也关注诗格和人格不尽一致的错位现象,并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从这个意义上说,阐释诗歌不是单纯地解读诗歌文本,而是透过文本,以自己的生命热情去体验诗人的生命体验,“诗揭示出生活的本质,通过艺术体验去把握生命的价值,通过艺术活动穿透生活晦暗不明的现象,揭示生命的超越性意义”[2](P181)。但是,通过艺术体验生命的超越性意义只能建立在诗歌历史化的基础上,否则,就会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坑里。

总而言之,顾友泽教授所著《宋代南渡诗歌研究》一书的三个特点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宏通的视野保证了专著整体框架的的博大和局部论说的细腻精深,确保对南渡诗歌整体走向的宏观把握。创新精神是这部专著区别于其他同类专著的根本之所在,也是其独特的学术价值之所在。宏通和创新又必须立足于对文本、对诗人真实性的的确认上。

参考文献

[1]顾友泽.宋代南渡诗歌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吕艳]

[作者简介]李成文(1967-),男,山东枣庄人,枣庄学院文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①2016-04-29

猜你喜欢

南渡时期诗人
他睡在九月的昙花里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我理解的好诗人
清代时期
诗人猫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诗人与花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