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侨居地汉学中的汉语语法研究(1886~1901)*
——以《中国评论》为讨论的中心

2016-06-04张文国张俊阁

枣庄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张文国,张俊阁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侨居地汉学中的汉语语法研究(1886~1901)*
——以《中国评论》为讨论的中心

张文国,张俊阁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中国评论》是晚清时期一份出版于香港的英文期刊,是侨居地汉学最有代表性的期刊。据统计,1886~1901年间该刊刊登研究汉语语法的论文(包括专文、释疑等)约有九篇。这些论文在对汉语文言语法、汉语方言语法、汉语词语用法的发展演变和汉语语法著作等方面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与汉语的本土研究相比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

[关键词]侨居地汉学;《中国评论》;汉语语法研究;文言语法;方言语法

一、引言

侨居地汉学是指发生在中国及其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汉学,它是与本土汉学相对的另一种存在形态的汉学,因其研究者有直接生活在或更接近中国的便利条件,从而取得了与本土汉学相比更为巨大的成就。《中国评论》(China Review,or Notes and Queries on the Far East)就侨居地汉学最有代表性的期刊。据不完全统计,该刊中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论文(包括专文、释疑和翻译)有400余篇,约占该刊专文总和(900篇)[1]的44.4%,内容涉及到汉语汉字的各个方面。其中论述汉语语法的论文(包括专文、释疑等)约有20篇。该部分论文可以分为两部分:1872~1885年与1886~1901年。本文首先讨论后者。

1886~1901年期间,《中国评论》共发表了关于汉语语法的论文共9篇。其中,有3篇专文,6篇释疑;7篇专论汉语语法,2篇讨论方言,但也涉及到了语法问题。从其作者群来看,9篇论文共6个作者,作者相对集中。为便于讨论,现把该刊中1886~1901年的语法论文汇集列表如下:

作者论文名称年份卷期E.H.PARKER汉语语法ChineseGrammar1886JunVol.14No.6JOSEPHEDKINS代词的演化EvolutionofthePro-noun1887JulVol.16No.1JOSEPHEDKINS条件句的表达ExpressionoftheConditional1887JulVol.16No.1JOSEPHEDKINS说“兹”tsï,this,here兹tsï,this,here1887JulVol.16No.1W.J.“有”的用法Usesof有1889SepVol.18No.2FRANKP.GILMAN海南方言札记NotesontheHain-aneseDialect1890NovVol.19No.3J.DYERBALL澳门方言TheHongShanorMa-caoDialect1896JunVol.22No.2E.H.PARKER马建忠先生的汉语语法研究Mr.MaKien-Chung'sChineseGram-mar1900JunVol.24No.6J.EDKINS连词的来源OriginofConnectiveConjunctions1900JunVol.24No.6E.H.PARKER马建忠先生的汉语语法研究Mr.MaKien-Chung'sChineseGram-mar1900AugVol.25No.1E.H.PARKER马建忠先生的汉语语法研究Mr.MaKien-Chung'sChineseGram-mar1901AprVol.25No.5

这些论文在对汉语文言语法、汉语方言语法、汉语词语用法的发展演变和汉语语法著作等方面均有较深入的研究,与汉语本土研究相比具有较为鲜明的特点。下面就逐一论述。

二、对汉语文言语法的研究

域外汉学主要以经学为研究中心,而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逸等[2]。其研究范围决定了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尤其是中国古代儒家的经典。《中国评论》也沿承了这一传统,对汉语文言语法多有研究。

J.Edkins的《条件句的表达》一文指出与英语条件从句连词“if”相类的汉语中表示假设条件的连词却有多个:“任凭”、 “纵”、 “使”、 “虽”、 “错”、“尝”等,而且作者还观察到汉语中即使没有表示假设的连词句子也可以表示假设条件,此时在前的分句一般表示条件,在后的分句表示结果。在此,论文无意中指出了汉语语法的一个最为本质的特点,即“意合”。该特点到了1983年才由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A·奈达(Eugine A.Nida)在他的Translating Meaning一书中进一步阐述:印欧语言中,句子的从属关系大多是用连词明确地表示出来的,而汉语则是从句子本身的意思中体现出来,进而得出结论:“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与意合的对比(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3](P113)此说法得到了后世汉语本土语法学家普遍认可[4](P472)。两相比较,《中国评论》的说法则比奈达早了近一百年,由此可见J.Edkins学术眼光之独到。

Joseph Edkins的《连词的来源》一文对汉语连词的分析没有局限于汉语来论述汉语连词,而是把汉语连词放在世界语言的连词系统中去考察,认为汉语连词主要有“又”、“也”、“但”、“既”、“然”、“因”、“是”、“以”等,它们来源于代词;又说实义动词、连词、代词之间没有根本性的区别,有些连词来源于实义动词。在其另一篇论文《条件句的表达》一又说:“If so,then the conditional force of these particles is given by the mind and is not in the roots which are simply pronouns.”这句话似乎是说汉语中假设条件连词“任凭”、“纵”、“使”、“虽”、“错”、“尝”等都来源于代词,又说假设连词“即”和“就”也是如此。这些结论虽然新颖,但是由于只是与印欧语言的简单比附,而脱离了汉语语言事实厚实的土壤,其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至少,论文对汉语连词的来源具有模糊性,到底哪些来源于代词、哪些来源于动词作者并没有明确的分析和说明。

另外,W.J.在《“有”的用法》一文中认为在“明星有爛”和“庭燎有煇”诗句中“有”是表示过去时的标识。J. EDKINS在《说“兹”tsï,this,here》中从语音的角度分析了代词“兹”和“此”,指出“兹”是一个以清音开头的上平声,在舜的时代应该是一个纯口语词。“此”最早见于《五子歌》,送气、升调。语音的变化推动代词的更迭。作者认为至少在舜的时代清音就已从浊音中分化出来。而且这些词在历时发展中也有变化,如作者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尔”成了一个表示第二人称复数的代词。论文的这些观察和分析都是非常细腻的。

三、对汉语方言语法的讨论

侨居地汉学的一大优势是能够使西方汉语研究者深入到中国内地,“直面”中国的语言文字,获得第一手的汉语研究资料,其中包括当时活的语言——各地的方言。研究表明,《中国评论》中的汉语方言研究达到了相当的高度,被当时的西人誉为“研究中国方言的最高权威”[5](P183)。此类论文虽然主要研究各地方言的语音系统,但也有些涉及方言语法。1886~1901年间的《中国评论》就有FRANK P.GILMAN的《海南方言札记》和J.DYER BALL的《澳门方言》两篇。

前文在讨论海南方言的语音系统的同时,还顺便讨论了该方言代词的一些特殊用法,主要有两点:一是,海南方言中表示“他们的”用“那们的”,即“指示词+们”表示第三人称复数的用法;二是,海南方言中有两个表示复数的词尾“们”和“枚”,而且都可以用于一切事物。宋金元时期蒙汉译文和汉语本土文献中,也出现了“指示词+们”用来指代第三人称的复数的现象,“们”又写作“每”,这种现象是“汉语与阿尔泰语相互影响相互妥协的产物。由于汉语有专门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及复数表达形式‘他们’,‘指示词+们’指代第三人称复数的形式并没能为汉语所接受,没能真正融入到汉语当中去,随着元代统治的灭亡,阿尔泰语对汉语的影响迅速减弱,这种第三人称复数表达方式在汉语中(本土文献)也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了。”[6](P78~80)而海南方言中“指示词+们(枚)”表第三人称复数是不是宋金元时期文献中“指示词+们”表第三人称代词的遗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后文对澳门方言的研究中也涉及到了一些语法现象,如文章指出表示所属关系的词,粤语用“嘅”,而在澳门话中则用“個(ko’)”。而且在澳门话中指示词“那”做“这”用,而用“口矢又”表示“那”。反身代词“自己”比“自家”在澳门方言中用得更多。与英语“what”相对应的疑问词则有“吥哪”、“呀哪”、“口霞”。这些方言语法的描述对汉语史及汉语方言语法史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四、对汉语词语用法发展演变的探讨

对词语用法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是《中国评论》语法论文的一大特点。

(一)探讨同一词语的发展演变

综观前面表格中所列《中国评论》的九篇文章,对同一词语的发展演变进行探讨的首先要数E.H.PARKER发表于1900Aug Vol.25 No.1 的《马建忠先生的汉语语法研究》这篇论文。该文在着重讨论“所”的用法的同时,对关系代词“所”的来源做了尝试性的探讨。作者认为代词“所”应该来源于表处所的名词“所”,同时作者指出要证明这一论点必须遍寻中国一个又一个世纪的文献。但是要穷尽这浩如烟海的中国文献仅凭个人之力是不可能的,而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马氏文通》上面的例子来证明了他的这一观点:“狐狸所居”、“马之所生”,认为这两个例子中“所”都是表示“处所”义。作者认为由于汉语缺少时态变化,而且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之间也没有形式上的区别,造成“in which”与“which”意义相同,于是通过扩展,“所”也就由名词变成了副词,并进而由副词变成了指代词。可以说E.H.PARKER对代词“所”的发展路径的分析是存在合理性的,但还是存有体现发展链条的实例少而想象的成分多之嫌。

(二)探讨一类词语的发展演变

代表性论文是Joseph Edkins于 1887Jul 发表于Vol.16 No.1的《代词的演化》。这篇论文从语音的角度探讨了代词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根据作者的分析可将指示词演变过程描述为:手→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汉语本土学者通常按汉语史的分期对各个时期的代词系统进行描述,而Joseph Edkins在此篇论文中对汉语代词系统的描述则是以语音为线索。论文指出汉语的指示代词主要有“彼”、“时”、“是”、“第”、“此”、“兹”、“他”、“斯”、“伊”、“其”、“厥”、“这”,它们在语音上分别是唇音、牙音、齿擦音、上颚音、喉音;疑问代词主要有“谁”、“孰”、“何”、“岂”、“胡”、“曷”、“奚”、“畴”等;关系词主要有“所”、“何”、“者”;反身代词有“自”、“己”;表分配的代词“每”;无定代词“某”;人称代词“余”、“我”、“吾”、“俺”、“尓”、“你”、“如”、“侬”、“朕”、“予”,另外还有一个“麽”,但并没有指出“麽”属于哪一类代词。作者认为“手”和“指示性”是所有代词的根源,“手”成为指示词是因为手所指的物体不断地变化。任何一个事物都需要一个词语来表示,指示词变成疑问词是因为思维有时迟疑,因而需要表示迟疑的代词,这就是疑问代词。关于某物的问题的答案已被接受而物体又被提及,疑问代词也就变成了关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以及反身代词只是一个指示词根的修改。作者还进一步指出代词在中国文献中出现的最早时间:《书经》、《易经》中常出现的代词是“彼”、“予”、“畴”、“厥”、“兹”、“时”、“自”、“己”、“何”、“其”、“汝”、“尔”、“朕”等;“我”最早见于《尚书》;“此”最早见于《五子歌》。虽然其结论还值得进一步推敲,但其采用的角度对汉语语法史的研究却是很有启发性的。

五、对汉语语法学著作的评述

对汉语语法学著作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马建忠《马氏文通》的研究上。一般认为,《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学著作,刊行于1898年。仅仅过了两年,《中国评论》就分四期连载了署名为E. H. PARKER的评述《马氏文通》的论文《关于马建忠先生的汉语语法研究》。由此可见,侨居地汉学“近水楼台”的便利条件使之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捕捉到汉语语法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

该论文四次分别评述了《文通》对四个虚词的研究。它们是:“焉”(1900 Jun,Vol.24 No.6)、(第二部分空缺。)“所”(1900 Jun,Vol.24 No.6)、“夫”(1901Apr,Vol.25 No.5)。论文首先对《文通》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简短的叙述,然后旁征博引,对《文通》的观点进行了深入而又不乏新意的总结评价。比如“焉”字,论文首先概述了《文通》对“焉”字意义的说明,然后又选择了《文通》对五个例句的分析做了叙述,最后总结了《文通》对“焉”字用法的研究:相当于“於+代词”(於是、於此、於之)、煞句作用、比较作用(相当于“than this”)、句尾语气词等。

在此基础上,论文首先指出了对“焉”字的总体看法:“不可否认的是,虚词‘焉’是一个拥有很强文学效果的词:有时,的确是一个很感人的词,与完美地使用在诗歌中,意义是‘and then’的句尾语助词‘兮’相同。”论文的观点明显不同于《文通》,因为在《文通》中,“焉”是被看作一个“有事理可解”的实词,即代词的。另外,论文还认为要准确地定义该词的意义是不可能,因为它“只不过是为了代替或许无法写出来的音”罢了。论文的这种看法倒是与我古代小学家对“实字”“虚字”的看法相一致,古人云:“实字其体骨, 而虚字其性情也。”(《助字辨略》)因此,“实字易释,虚字难训。”论文还进一步驳斥了王引之“焉”只有“於+代词”(於是、於此、於之)的说法。在这一点上,论文举出了两个很典型的例子:“于此有人焉”、“兹当……于焉”等,指出例中“焉”不可能是“于此”。因为作此种解释,很明显两个例句中就存在重复:例中开头的“于此”“兹”与句末的“焉”就自相矛盾了。这种论证是无可挑剔的。因此,论文得出结论说,此时的“焉”应是表假设的虚词、是“于此”的回声,并举了大量例子说明“焉”的这种功能。最后,论文还对形容词后的“焉”与“然”做了非常细致入微的比较,认为二者相比,“焉”比“然”的“总结”、“结束”之意略微明显一些。总之,论文的这些研究是建立在与英语相比较的基础上,并对古代汉语的文本做了充分的解读而得出的,较之汉语本土语言学家的研究更为细腻。

再如“夫”字,如同中国传统语法一样,《马氏文通》认为“夫”是一远指指示代词,并由指示代词的用法发展出句首语气词的用法。但E.H.PARKER对《马氏文通》所举例子“彼且……故吾得”与“夫将……故吾得”比较,指出二者有很大不同,前者是“Were he to…”后者是“And did he…”或者“And now did he…”,并指出《马氏文通》中旨在证明“夫”相当于“彼”的例子“夫何敢是将为乱乎”、“夫独无族姻乎”等例子中,虽在理解的时候含有“他”,但并不意味着“夫”包含了“他”或者“彼”的意思,并认为句中的“夫”也是如此,但意思与相连的词融合在了一起,如“原夫立法之意”、“故夫……”。可以说这些理解都是非常准确的。如此周到的分析在“所”字篇也是屡屡出现,如论文在分析“所以”时,明确指出这是两个词的组合,“以”为介词,意思是“目的”、“工具”、“原因”(“for”、“with”、“because”),汉语中“所以”通过扩展等方式也具有了表示结果的功能,因此论文指出汉语的“所以”与欧洲语言表结果的“therefore”、“wherefore”并不相同。这实际上既注意到了“所以”早期的组合形式及意义,又注意到了“所以”在汉语中的历史发展。研究表明,现代汉语中连词“所以”正是由古汉语中“所以”这一表原因的结构形式发展而来的。

但是,论文中存在有对词语用法理解不够准确的地方,如认为与“夫”对应最好的英语词是“then”,而实际上,“是则鄙人之万幸也夫”、“殆犹……也夫”等用例中句尾的“夫”,与句首的“夫”用法明显不同,不可能与英语的“then”对应。另外,论文认为“未闻者”与“所未闻”意思相同:“‘所’与‘者’完全相同,只是‘所’位于开头而‘者’位于结尾。”而实际上,“者”与“所”两个特殊代词的表达功能明显不同[7](P491~496)。论文只根据《马氏文通》所引少数例句就对它们加以分析,未免以点代面,挂一漏万。

《中国评论》一方面沿承了本土汉学的文献研究法,对汉语文言语法、汉语词语用法的发展变化与汉语语法著作做了大量的研究,一方面又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对汉语方言语法做了一定的探讨。其研究大都建立在与印欧语言的对比之上,采用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视角,故而无论其研究结论,还是研究方法,对汉语语法学的进一步研究都具有较高的启发性。但是,不可否认,其研究在材料的充足性方面尚应进一步加强,语文的对比大多也流于简单类比,因此结论往往带有较大主观臆测的毛病。

参考文献

[1]王国强.试论《中国评论》在西方汉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J].史林,2008,(3).

[2]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

[3]转引自冯树鉴.实用英汉翻译技巧[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4]王力.中国语法理论[A].王力文集(第1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5]J.D.Ball,Things Chinese; or Notes connected with China,Kelly & Walsh,1925.

[6]张俊阁.明清山东方言代词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

[7]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责任编辑:吕艳]

A Study of Chinese Grammar in Extraterritorial Sinology(1886~1901)——China Review as the Center of the Discussion

ZHANG Wen-guo, ZHANG Jun-ge

(Chinese Department,Shandong Teachers Universty,Jinan 250014,China)

Abstract:Chinese Review which is an English periodicals published in Hong Ko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Extraterritorial Sinology.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nine papers (including proper articles, notes and queries, etc.) on Chinese grammar in the periodicals from 1886 to 1901 were published. Compared with the Chinese local research, these papers on Chinese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dialect grammar, word usages of Chinese words and Chinese grammar works have more in-depth research, have a more distinctive features.

Key words:Extraterritorial Sinology; China Review;studies on Chinese grammar;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dialect grammar

[中图分类号]H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16)03-0056-05

[作者简介]张文国(1967-),男,山东沂水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张俊阁(1976-),女,山东荷泽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语法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3YJA740077);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DYC13005)。

[收稿日期]①2016-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