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梁漱溟的儒家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2016-02-15张金营
张金营
(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曲阜 273100)
论梁漱溟的儒家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张金营
(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山东曲阜273100)
[摘要]梁漱溟被誉为中国“最后的儒家”,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一整套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念,开新中国建立前旧农村改造之先声,尤其是他的儒家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梁漱溟;儒家;乡村教育;意义
梁漱溟是20世纪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学早期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儒家”。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出了一整套乡村建设理论,并在山东邹平、菏泽一带进行了试验,在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综合改革,希冀通过乡村的建设治疗农村“愚、穷、弱、私”的病症。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念,开新中国建立前旧农村改造之先声,尤其是他的儒家成人教育思想对于当代的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其发展农村教育、全面培养农村人才等理论,对于当前中国推进“科教兴农”、“人才强国”等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 梁漱溟儒家教育思想的形成
梁漱溟在1924年辞去了北京大学教授职位,前往山东菏泽中学,致力于改革时下教育制度。通过改革,学生们可以从日常简朴的生活方式中培养道德,增进知识,防止他们追求贵族的生活。这是梁漱溟首次身体力行地涉足农村改革领域。1927年,他南下广州设立了乡村自治讲习所,强调在教育、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乡村进行改革,但由于未能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最后没有成功。梁漱溟1929年在河南建立了乡村自治学院,期间担任《乡村自治月刊》的主编,发表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标志着其乡村自治理论的系统化。在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梁漱溟1931年成立了“乡村建设研究院”,主要是为乡村培训建设干部。在1937年,山东全省107个县中有70多个县被指定为试验区,占到60%之多。这一活动对山东全省乃至整个中国都有着重要影响。
他提出在教育方面要建立“乡农学校”,在村建立“村学”,在乡建立“乡学”。在一百三、四十户农户的范围内组建乡农学校,自上而下,包括:校董事会、校长、教员和学生四个层次。校董事会的成员均是一些德高望重的当地长者,在其中推举出一位校长具体负责操办教育事宜,教师可以外聘,也可以由当地推举,学生则是本地以成人为主的农民。乡农学校的主要对象是当地的成人,既有成年男子,也有妇女,还有儿童,开办的课程包括识字读写、普通科学、家庭教育、军事技术等。
1931年,梁漱溟担任研究部主任,成立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并指定邹平周边为实验区。该院主要有三个部分:研究部、训练部和师范学校。其一,研究部:招收学员主要是大学毕业生,课程是《中国民族自救之最后觉悟》和《乡村教育和建设理论》,学习农业、合作社、自卫等课程,培养高级行政岗位人员,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被分配到实验县当科长或辅导员等职务。其二,训练部:招低一级的干部和人员,学习乡村政治、军事、经济和林、畜、水利等专业技术,学习的课程有乡村建设理论、乡村教育理论、农业知识、精神陶冶、农村自卫、武术等科目,毕业后回原籍担任各县的乡村教育和建设的骨干。其三,师范学校:在1935年,还成立了一个乡村教育和建设师范学校,招考初中毕业生特师班共6班约300人,乡师班共3班约150人,主要课程是普通师范的课程。
梁漱溟特别重视学员的精神陶炼:其乡村运动的方向并不仅仅是让学员了解肥料和手枪,而是让他们转变其人生思想及日常生活习惯。梁漱溟认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在人,因为社会改造时期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依赖于成人思想的转变,没有村民文化的提高,任何运动也开展不起来,新的生活方式的唯一路径则非教育不可。因此,民众教育的主要方面就是成人教育。梁漱溟特别主张举办包括妇女在内的成人教育。
二、梁漱溟儒家教育思想的内涵
1.以成年农民为教育对象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改造的过渡期。中国共产党发起的土地革命,动摇着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基础,中国农村经济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的压榨下濒临破产的边缘。“整个社会生活企图转进于一新方式,大多数成人虽届成人,而对于此新生活方式所需习惯能力则方为未成熟者,势非经教育者不可。”[1]梁漱溟认为农业大国是中国最基本的社会现状,中国的文化是以乡村为本的文化,社会是以乡村为本的社会,农业是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基础产业,农业发展状况的好坏、农民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解决基本民生问题的关键,是从事其他社会建设的根本前提。虽然中国社会发展道路上包含了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问题,但根本上还是一个文化问题,应该立足农村和农民,扎扎实实地做好乡村建设,通过乡村建设来改变农村现状,进而“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为中国开辟出新的发展道路”[2]。基于这一基础性认识,梁漱溟主张教育宜放长及于成人乃至终身,把成年农民视为教育的主体对象。
2.以技能培训为教育内容
梁漱溟反对教育与现实技能和大众的真正需要脱节。他曾说:中学毕业者不能从事农业和工业……其毕业者舍求差谋事外,一无可为焉。梁漱溟倡导的乡村教育特别重视知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这与基础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受教育者能够胜任农业、工业、商业各行业的基本要求,具备灵活的操作能力,要与他们的全部人生道路联系起来。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办教育的目的就是“与青年为友”,一是领着他走路,此处的走路不仅是指理论知识,而且指学生践行自己的“人生道路”。在梁漱溟看来,传统的封建教育和当时新式的学堂,教育出来的学生多不能从事农工商业,是精神的贵族,除了谋些差事做之外,一无所能。
3.以农民利益为教育先导
实验农场是研究院的技术分支,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家畜育种、饲养实验。1931年,农场引进了三头纯种波兰支那种猪和本地猪杂交,300多斤重,改良了邹平猪的品种,平均每头比本地猪重50斤。仅一代改良猪就使邹平养猪户的收益增加了144914元。1932年前后办了若干次农品展览会,主要是介绍农业技术、种子、农业设备。还成立庄仓合作社、信用合作社、林业蚕业合作社、棉花运销合作社,目的是“以合作方式,增加生产,节省乡村消费,并建立共营共享共有之社会资本及经济制度”。从1931年到1936年,邹平开办了棉花运销、蚕业产销、林业生产、购买、机织等6种合作社,社数总计307所,社员达到8828户,缴纳股金12422多万元,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办医院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农村风俗习惯的改善,“邹平模式”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并得到积极推广。
4.以文化熏陶为教育手段
梁漱溟认为,现代化的根本是文化,一个民族的强弱取决于民族文化。而文化的发展是“绵续文化而求其进步”,既不能让文化失传,也不能让文化停滞不前。乡村建设就是“知识分子领导民众完成文化改造之运动……开出一个新文化之时,非运用教育功夫不能完成。”梁漱溟指的乡村建设,就不仅是单纯的乡村经济建设或政治建设,而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建设。在中西文化冲突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出路就是“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文化来”。
近代以来,中国人盲目地学习西洋文化,造成了乡村风气的改变,进而引起乡村的旧有文化被破坏。中国的文化被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摧残得支离破碎,正处于“礼失而寻诸野”迷茫阶段。而梁漱溟认定,尽管东方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这是暂时的,中国文化不仅仅不应该断绝,也不会断绝;中国文化不仅仅会在中国复兴,实现中国的富强,更是会走向世界的。梁漱溟自信是在危难关头复兴孔子思想的人,1942年为避日军由香港到广西后给儿子的信中,他说“孔孟之学,现在晦涩不明,而弘扬重光之任,除我外,当世亦无人能做”。正是本着这种文化自觉和社会责任,梁漱溟看到了在中国乡村中保留着众多深厚的文化传统,立足乡村这一中国文化延续、传承的固有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办乡学、发展合作社等乡村社会建设。
5.以生命意义为教育目标
梁漱溟认为人要认识生命就要找到一个切入口,以沟通个体生命与社会生命,这个切入口便是教育。一方面,个体生命需要从社会生命中吸取营养,另一方面,社会生命的扩大需要通过教育吸收个人生命的交往经验。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指出:中国文化不但在精神上高于西方文化,而且与现代化是一致的。文化作为一个整体表现了意欲采取的独特的基本方向,那么特殊的文化成果就不能被拔去或添加。[3]
在人类社会发展到基本上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时,意欲要求转而关注个体身心的平衡以及内在的精神需求,尽力要与环境相适应,以享受内心的生活乐趣,这正是中国文化的特质,中国以意欲向自身的调和持中为标志,意欲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4]这种重视个体与环境融合的和谐思想,促成了中国人数千年以来的宁静安祥的田园牧歌式的恬淡生活场景。
三、梁漱溟儒家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1. 树立成人教育意识,培养终身学习观念
梁漱溟认为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使得人生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随以倍增”,不是一个人学生时代就能学得完的。因此,教育应延长至终身,方能赶得上时代的步伐。[1]一个学习化社会的标志是全民学习意识的形成。著名学者许纪霖在谈到梁漱溟时有过这样一段评价:放着北大教授不做,梁漱溟居然去进行乡村建设的尝试,这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在他看来,儒家的义理不是在课堂谈谈就可以,而是要在生活中特别是乡村生活里去实践的。
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人群是成年农民,对他们进行教育不能仅仅局限在成熟技术的传授与掌握,还应使他们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营造人人学习促发展的氛围,开设实用性课堂,让农民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学习当中切实受益。在当代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只有抱着虚心学习的精神,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才能跟得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2. 提高农民职业意识,加强职业教育培训
梁漱溟认为:要加强产业开发,否则现实问题都得不到解决,他认为知识分子应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当今要加快我国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利用,应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着手,即农业高新技术与农业发展相结合。其一,农业科研院所、培训机构要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主,向科技示范户、骨干农民典型进行推广,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知识政策,传播应用技术和管理经验。其二,培训农业骨干和带头人。由于农业专门人才匮乏、农村建设人才匮乏,如果对广大初、高中毕业生进行中短期的农业知识培训,授之以渔,进而让他们自主创业,在农村有一片广阔的天地,则可以大有可为。其三,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推行校企合作、发挥三农服务中心和各类农业协会的作用,推动学校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实现农民职前培训与职后创业的有机结合。
3. 建立信息资源网络,创新人才培训模式
政府组织、建立职业培训机构与劳动中介机构信息平台,丰富服务职能,扩大服务范围,建立起信息传播、科技培训、生产示范、项目推广的立体资源网络服务体系。及时了解农民的富余劳动力数量、求职意向等情况,对培训进行及时调整。通过了解紧缺岗位和专业,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工种。在农业的培训过程中,发挥农业广播电视网络等远程教育的作用,建立覆盖广泛的培训系统。利用要根据农民的文化层次和技术水平、年龄结构及行业特点,开展不同的职业培训,可以通过举办夜校、短期培训班、田间地头现场授课等方便农民接受的形式开展培训,注重培训的实效性。建立农业实验基地,农业推广技术员可以以现场示范的方式传授相关的生产技术,为农民技术的提升树立技术推广典范。
4. 建设双师教师队伍,保障教育坚强后盾
双师型的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是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核心,建立一支稳定高效、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使他们成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坚强后盾。加强对各类职业技术学校资源的整合利用,与地方新型农业特别是高效农业示范园有机结合,推动学校资源与地方实践技术的高效融合,实现教学能手与技术能手的互通互动。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吸引涉农企业和社会团体参与办学,实现办学经费投资的多元化;建立完善教师教育发展激励机制,改变理论教学的单一体制,推动教师走出校门,主动走进农村市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吸引农民大众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学习科学技术,成为乡村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丰富教育教学形式,采用专项技能培训、远程教育教学、网络在线辅导、现场教学指导、技能大赛等方式方法,建立集产、学、研于一体的农村教育体系,锻炼农业工人,推动新型农村建设;同时培养一批教学骨干,壮大农村成人教育教师队伍。
5. 注重文化氛围建设,引导生命价值追求
正如梁漱溟所言:中国文化的老根在农村。一种文化如果没有的人们现实生活的支撑,它必然会走向衰亡。梁漱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中国现代化应该从文化开始,把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放在首位,通过改进不足,返本开新来创造新的文化。[5]在我国,农村还保留着中国传统的人际伦理、生活态度、交际原则和生活方式,由于市场经济和西方文化的渗入,使得人们对于传统的东西不再感兴趣。乡村建设不是单纯的乡村救济,而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建设,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中对于中国文化出路的选择。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建立农村图书馆,开办合作社,营造农村的文化氛围,立足农村文化的社会实践,进而引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风尚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农村这块沃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夺目的光彩,中国社会也会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交流中更加健康、快速地发展。建国后国家在扶贫开发的探索历程也有过曲折。从一开始偏重于物质帮扶为主的农村经济建设,到最终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和科学技术指导,特别是三农政策的出台实施和新型农村建设等,帮助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这其中就充分体现了梁漱溟乡村建设的精髓要义,实质上就是儒家利民富民的民本思想在农村的有益探索和成功实践。
参考文献
[1]胡彩霞.梁漱溟农村职业教育思想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
[2]黄群.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张耀武.文化选择与现代化——梁漱溟新儒学文化观与乡村建设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
[4]杨必仪.梁漱溟文化模式论及新儒学的现意义[J].汕头大学学报,2005,(2).
[5]张耀武.文化选择与现代化——梁漱溟新儒学文化观与乡村建设 [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2).
[责任编辑:杨全顺]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16)03-0072-04
[作者简介]张金营(1977-),男,山东新泰人,曲阜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文博馆员,主要从事儒学与文博学研究。
[收稿日期]①2016-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