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民谣初探
2016-02-15周惠珍
周惠珍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
枣庄民谣初探
周惠珍
(枣庄学院文学院,山东枣庄277160)
[摘要]民谣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是一地民风民俗的反映,它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密切联系。研究民谣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和历史,对于语言文学、音乐、民俗文化研究, 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枣庄作为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其特定的文化底蕴也催生出为数众多,内涵丰富,有节气、劳动场景、婚嫁、童谣、风俗特色等,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反映了枣庄地区特有的风俗和人文特色。本文以枣庄民谣为分析对象,着重分析了民谣承载的文化内容和语言特点,指出它在方言研究及文化贮存方面的作用,以增强人们对枣庄民谣的保护和研究意识。
[关键词]枣庄;民谣;文化内容;语言特点
枣庄是一块古老的土地,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的繁衍生息。根据史志记载,夏时南部为鄫国,北和西北为滕国和薛国。明时北置滕县,南置峄州,解放后几经更易,建立枣庄市。几千年来,在这块土地上延续着中国的小农经济模式,以耕读为主,孔孟之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民谣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属于民间文学中可以歌唱和吟诵的韵文部分,篇幅短小,具有特殊的节奏、音韵、章句和曲调等形式特征和抒情的性质。民谣所涉及的生活面很广,有的是反映幼儿的游戏,有的记录了一些婚庆习俗,有的传递生产生活经验,有的是表现下层人民的生活现状,有的是对人生行为的规范等等,十分丰富。
民谣在反映生活的同时更注重寓教于乐,使人们浸蕴在一种朴素的文化氛围中,吸收着文学的素养,熏陶出入世的情怀,来直面现实的物质世界。这些民谣具有在生产劳动中指挥劳动和调节气氛的实用价值,有人际交往的礼俗价值,有民众生活伦理教化的教科书价值,同时还有节日与休闲的娱乐价值。
一、民谣展现了枣庄的风土人情
枣庄民谣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可分为以下五类。
(一)节气
1.节日
新年到,新年到,闺女要花儿要炮;老头子要个新毡帽;老嬷嬷要个新鞋套;儿媳妇光看不敢要。
这首民谣表现了春节过年的时候,人们换新衣要花要炮(鞭炮)的喜庆场景,把地位低下的儿媳妇的神态描摹的呼之欲出。
清明不插柳,死了变个狗;端午不插艾,死了变个怪。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袄横。
这首民谣也交代了清明、端午的时候,人们该做的事情,虽有些粗横,却也通俗易懂。同时还说明过了端午才彻底脱棉换单,说明节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横”是方言词,扔,脱。
2.气候
正月立春寒未消,二月风摆路两条,三月燕雀池塘柳,四月樱桃挂满稍,五月石榴红似火,六月茶花水上漂,七月寒虫报秋至,八月燕子回南巢,九月菊花重阳开,十月寒衣往外捎,十一月大雪拦管道,十二月行人过冰桥。
这首老峄县民谣《十二个月》把一年十二个月天气的变化描述得清清楚楚,而且用枣庄人熟悉的特产“樱桃”“石榴”进行说明,既形象又亲切。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首民谣把冬至以后的天气变化分成九个九天来描述,简单明了,而且准确地告知、提醒人们耕种的时间。
(二)劳动场景
种田、割麦、挖地、磨磨、杀猪、绣花、做鞋等生产劳动场景在民谣中都有表现。每一首劳动歌都有与劳动相配合的节奏,凝聚了生活中的劳动节奏,它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如“抗(kàng,扛)着耩(jiǎng)子,牵着牛,东南湖里耩芋头;耩的芝麻他不下,耩的芋头他下的稠。”
这首民谣表现了人们劳动的场景,有劳动工具,还有特定的劳动场所,方言词“湖里”指田地里。“芋头”指地瓜。
(三)婚嫁
1.亲事
老绵羊,爬山墙,不要爹,不要娘,要个媳妇挠痒痒。
小二妮,拔草根,拔了草根喂驴驹儿,驴驹儿长大了,会给(gei跟,和)二妮说话了,二妮俺也出嫁啦。
你也扭来俺也扭,一扭扭到十八九,俺娘不给俺说婆家,俺就跟着情哥走。
爱情是民谣中经常表现的主题,相亲成家娶媳妇是人之常情。这些民谣表现年轻男女在婚嫁上的心理活动,语言轻松活泼,诙谐有趣,颇有别致之处。
2.哭嫁
哭嫁是鲁南传统婚礼的风俗之一。《礼记·曾子问》载:“嫁女之家, 三夜不息烛, 思相离也。”正是为了纪念这种依依惜别之情, 新娘在登轿之前必须哭一番,不肯上花轿,表现恋恋不舍之情。
说婆家,嫁姑娘,嫁个好郎陪嫁妆。叫声岳母你莫哭,你的女儿在我屋,一辈子生活不受屈;睡金床,盖银被,美观的箱子有大柜;金擀杖、擀面杖,金石磙、压道场,金竹杆子晾衣裳。
新媳妇,你甭(bāi)哭,你跟新郎你享福;大面子床,大堂屋,不过三年小孩哭。
这两首民谣是劝新娘家的。劝岳母用金银,说明女孩不是赔钱货;劝新媳妇用小孩,说明婚后家庭辛福,其乐融融。
3.撒帐
“撒帐”是指在婚礼上由赞礼人向新郎新娘及婚床上抛掷花生、瓜子、枣子、板栗等干果, 取“早生贵子, 早早得力”的谐音,表达人们的祝愿祝福。
一把栗子一把枣,明年得个小胖小(胖儿子),一把麸子两把面,明年吃你红鸡蛋。一把栗子一把枣,先有妮来后有小,这个屋里藏不了,往他爷爷奶奶屋里跑。
这首民谣表达人们传宗接代的美好愿望。“小子”就是指男孩子。
(四)童谣
童谣的内容丰富多彩,游戏、教诲和绕口令往往互相交叉渗透。
小孩小孩你甭(bai)哭,你娘有两个漏兜噜(奶子)。嘴说你娘不疼你,填到嘴里就(zoù,奏)不哭。(喂奶谣)
嗷嗷嗷,小孩睡了,娘砸碓(duì)了;小孩醒了,娘来哄了;小孩哭了,娘到屋了。(催眠谣)
天皇皇,地皇皇,俺家有个夜啼郎。行路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光。(哄小孩不哭闹)
红眼绿鼻子,四个毛蹄子,走路啪啪响,要吃哭孩子。(吓唬小孩不哭)
拉拉,扯扯,扯到官家,不给饭儿吃,给个驴屎蛋儿吃;驴屎蛋儿,包蝎子,蛰个小孩儿撂角子(乱踢,乱蹦)。(逗小孩玩儿)
(五)时政谣
说枣庄,道枣庄,枣庄是个好地方。龙头路,人民路,路路不通。东盛路,青檀路,该修不修。解放路,君山路,补丁满地。
七级工,八级工,不如农民一沟葱。
劳动人民有感于切身的政治状况,用怨刺的方式,既痛快直刺又谐趣婉讽,超越了一般文学温柔敦厚的传统标准。
(六)风俗特色
民谣展现了一幅较为完整的具有枣庄特色的农家生产生活图景。猪、牛、鸡、鸭、猫、狗、老鼠、乌鸦、萤火虫、乌龟、桃树、玉米、黄瓜、芥菜、萝卜、花生、芝麻、棉花、大麦等枣庄农村常见的动植物经常出现在民谣中,勾勒出一幅乡村日常生产生活图景。
四大香:秫米饭,羊肉汤,烟袋锅子,拉魂腔。
四大慌:火上了墙,水泡了房,八十的老头(老爷爷)碰见狼,小孩爬到井台上。
四大热:铁匠炉,鏊子窝,耪豆垄子,钻秫秳。
四大松:缦披绳,破茅蓊,拔棚的殡事,打退的兵。
这首老峄县的“四大”,简明地概括了枣庄人生活的状态、风俗习性。吃的、喝的、吸的,听的,做的等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加以精炼的高度概括,地方特色浓厚。
(七)生活现状
小黄兔,上南山,上了南山断盘缠:卖公鸡,肯打鸣;卖草鸡,肯犯蛋;卖小孩,忒可怜;卖老嬷嬷(ma),不值钱。看看黄兔可怜不可怜?!
这首民谣暗喻了百姓的生活艰苦,左右为难。其中的方言词有特定的读音和意义,“肯(kěn)”,特别能、“犯(fan)”,下。
新打茶壶亮光光,新买小猪不吃糠。新娶媳妇不吃婆家饭,眼泪汪汪想亲娘。割完麦,打完场,带点东西去看娘。走一里,过一坡,望见哥嫂去买锅。哥哥忙着接妹妹,嫂嫂慌着迎姑娘。迎接姑娘堂前坐,问声姑爷有多长?(多高)不提姑爷还不恼,提起姑爷哭三场,站着没有板凳高,睡下没有枕头长,茄子栝(kuǒ)下跑开马,韭莱根边能乘凉,灯盏盘里去洗澡,搓板(洗衣板)底下换衣裳。
这首民谣把一个新媳妇无奈委屈的生活描摹的栩栩如生。方言词“姑娘”指孩子的姑姑,“长”指高等。
二、民谣反映枣庄人的文化品性
在艰难的生活中这些生动通俗的民谣,不仅有娱情作用,而且对人精神气质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民谣为人们展示了枣庄的民俗风情,随着人们的不断传唱,这些风情渗透到灵魂深处,引导规范着人们的言行举止,立身处世。在传递酸甜苦辣的同时,也深深地将传统的一些行为规范凝固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脉里。民谣在教化、贮藏本地文化上也有很大贡献。透过民谣这个窗口,可以了解枣庄人的传统美德、审美情趣和精神气质。
1.务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德。
东来燕,西来燕,都来吃俺巧米饭。给俺针,给俺线,俺要织出绸和缎。
枣庄人素来重入世,以实用为尚,能够务实勤奋,这首民谣就反映了女孩在乞巧节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织布的老妈老身光,卖盐的老婆喝淡汤。为人不做活(做工),吃穿在哪何(何处)若要吃穿全,还得勤俭廉。
庄稼钱,万万年,买卖钱,六十年。衙门钱,纸糊的船,差使(当差)钱,当时完。
在传统中国社会中,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决定着人们的择业观念,即以农为本。这一点在民谣中表现得相当突出,男耕女织,勤于田稼,是传统社会中一般民众的首选职业,做买卖,当差都不如老老实实种庄稼。
2.敢于反抗、爱憎分明的精神。
二月二,敲锅拍(pěi,锅盖),日本鬼死在黄河北。二月二,敲破烂儿,日本鬼死在黄河崖(yai),你不信,朝南瞅,死在临城和沙沟。你不信,朝北看,死在滕县两下店。
拖拉机,来开荒,大小干部都沾光,大干部吃小干部尝,饿的社员骂他娘。
在残酷的环境中,枣庄人养成了顽强不屈的性格。这两首民谣既有对鬼子的愤怒与诅咒,又有对我们干部的不满。
3.重视家教的优良传统。
枣庄人向来知书重教,“没有家教”是一句很重的骂人话,而怎样教育,教育什么,流传在百姓口头上的歌谣代表着枣庄家教的一个方向。
山咯啦子(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把(bai)娘搁(放在)了草棵(kuǒ括)里,把(bai)媳妇搁了被窝里。 老娘想吃黄瓜梨,儿子骂娘没出息。媳妇想吃黄瓜梨,冒着雨,拔(踏,踩)着泥,又买黄瓜又买梨。
他娘想吃苏州梨:“哪有闲钱买梨吃?!”媳妇想吃苏州梨:“明的(天)就(zoù奏)去杨庄集!”买着火烧(烧饼)带着梨,买了搁(放)在袖筒里:“媳妇你咬口火烧就口梨,甭(bai)叫火烧噎着你;可甭(bai)叫咱娘看见的!咱娘看见莫小可,老天看见打雷劈!”
这两首民谣用讽刺的笔法对于不孝子弟丑恶嘴脸进行详细的描述,并告诫教导子弟重视亲情,要知恩感恩。大量民谣是从警示、讥讽不孝入手的。
三、枣庄民谣的语言特点
枣庄民谣同样是口语化的,明白晓畅, 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质朴、自然、通俗,读起来很顺口,容易记住,便于流传。由于受地域人文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枣庄民谣在构成方面既有对传统民谣的继承,同时也呈现出了一些地域特点:
(一)浓郁的方言特色
枣庄民谣基本是由文化程度不高的普通老百姓创作,并以方言来传唱的,里面方言土语很多,这使得枣庄方言在民谣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也正是这种质朴而“土得掉渣”的语言形式,让后人在传唱这些民谣时倍感亲切。
乌螺牛(蜗牛),爬墙头,开花—打纽—结石榴
洗碟子,拉风箱,烧了一锅羊肉汤。东一碗,西一勺,洗碟子的没捞着(喝着)。
小大姐,瘸是瘸,身上穿着半尺罗;半寸的裤子提不上去,二寸的褂子到脚跛;她婆婆叫她去刷锅,她搬着个椅子去刷锅;她婆婆一看心有气,一巴掌呼(hǔ扇)得找不着;她爹说:“三天以里找不着瘸闺女,闯进衙门定干戈;老公公就用竹筛子筛,老婆婆就用细箩来箩;一箩箩个小烟盒:她呠(pèn正)呆(在)小烟盒里揍(做)生活!
小鹦哥,树底落,一落落个青蛙窝;青蛙想跟鹦哥过,鹦哥嫌他个赖呆货(邋遢):一身疙瘩不长毛,成天张着个大嘴嚎(叫)。
喝棱挑子(就是用扁担担着、手里摇个小鼓、走村串巷卖针头线脑小玩意儿的,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破铁烂铜碎布条塑料鞋底等废品兑换)你别走,买你的针买你的线,买你的小刀割你的蛋。
(二)巧妙的修辞策略
民谣虽以民间最自然、朴素的语言来写情言志,但同时也十分注意语言表达的技巧,这主要体现在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来表现情态。这些手法的使用,或是强调突出,或是烘托描绘,或是含蓄委婉的影射,或是大胆任性的讥刺,或是浓彩艳丽,或是淡雅宜人……无论怎样,都使得民谣多彩多姿,民俗风情呼之欲出。
这种语言文化现象,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民间语言表达的机巧与佳妙,更清晰地领会它们的意义和神采。
1.设问:一问一答,警醒了读者,回答也显得格外鲜明、清晰。再配合同一个问题的反复、排比,一唱三叹,气势更加盛烈,抨击更有力度。
“雪榔雪榔树,你呆哪里住?”“俺呆黄瓜园里住。”你吃什么?”俺吃黄瓜。”黄瓜老了,骑着白马跑了。跑到哪里?跑到山上,掉了干粮;跑到卜岭,掉了洋桶;跑到洪洼,掉了白褂;跑到沙河沿儿,掉了一只绣花鞋。
小针扎,绣梅花;亲家婆,来到家;问你“小鸡杀不杀?”那鸡说:“下蛋累得咯咯哒,你怎不杀那个鸭?”那鸭说:“下蛋累得脖子长,你怎不杀那个羊?”那羊说:“四条银腿往前走,你怎不杀那个狗?”那狗说:“看家累得喉咙哑,你怎不杀那个马?”那马说:“背上鞍子有人骑,你怎不杀那个驴?”那驴说:“推大磨,拉大麸,你怎不杀那个猪?”那猪说:“一年吃你二斗糠,拿着小刀见阎王!”
2.反复、重叠:有意把某些字、词进行重复,表达强烈的感情,使语言增韵生辉,神采飞扬。
月姥娘,圆又圆,里面坐个花木兰,花木兰会打铁,一打打个爹,爹、爹会扬场,一扬扬个娘,娘、娘会割草,一割割个嫂,嫂、嫂会揍饭,一揍揍一锅驴屎蛋。
这首民谣的反复、重叠不显罗嗦,也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给重要的内容以有力的强调和突出,加强了声音上的节奏感,取得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3.顶真:用前一句结尾的词语来做后一句的开头,使相邻的句子首尾蝉联,使句子简洁、短促,有力、有趣。
卖、卖,卖锁来!什么锁?簧开锁。怎么开?左手拿着右手开;开不开,上唐街。唐街有你什么亲?有俺干哥老丈人。姓什么?姓潘。攀攀棂子俺看看:几丈高?万丈高。骑白马,跨洋刀。洋刀快,切白(bēi)菜。白(bēi)菜老,切棉袄。棉袄棉,切籽棉。籽棉籽,且麻籽。麻籽麻,且板铡(喂牲口切草用的一种大铡刀)。板铡板,切黑碗。黑碗黑,切锅配(pěi锅盖)。锅配硬,切不动。打起锣鼓下正东。
这首儿歌的特点是首尾相接的文字游戏,你可以无限地往下接龙,但是一定要用“打起锣鼓下正东”结尾。
耩(jiáng割)了麦,炒鸡蛋。鸡蛋香,吵干姜。干姜苦。吵老虎。老虎一瞪眼,七个碟子八个碗。
4.颠倒:
满天月亮一个星,树枝子不动刮大风,一根鸡毛没刮动,火车头刮的上天空;吹着铜锣打喇叭,马棚拴在马底下,我说这话颠倒嘴,抹了个腚帮毁(打)鞋底。
颠倒话,话颠倒,石榴树上结樱桃。蝇子踢死马,蚂蚁架大桥。丫丫葫芦沉到底,千斤秤砣水上漂。我说这话你不信?老鼠衔只大狸猫。
5.对比:把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对照,便于说明一定的道理。
花喜鹊,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媳妇要吃糖水梨,跑东集,跑西集,买回二斤糖水梨,坐在门口削梨皮:“慢慢嚼,慢慢咽,白叫梨胡噎住你。”
这首民谣是反比,把儿子和老娘两种不同行为放在一起加以对比,批评了儿子不孝的行为。
6.夸张:借助丰富的想象,故意扩大或缩小描写某些特征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使抽象的事物描述得生动、形象。
说胡拉(la,说),就胡拉,寒冬腊月种棉花。锅台上头撒种子,鏊子底下发了芽,拖着几根葫芦秧,开了一架芸豆花,结了一个大茄子,摘到手里是黄瓜,舀到碗里是芝麻,吃到嘴里是豆腐渣。
以上是对枣庄民谣的一些浅显解读,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它源于社会底层,对群众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充分的反映,并利用方言来口耳相传,有利于当地方言文化的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当地的风俗和历史,体现了很强的地域的特色,事实证明,进一步地搜集、整理、研究民谣,无论是对当地民众的教育还是传承地域文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化艺术极有可能失传,形成文化断层。无论是社会学的民俗研究,还是文学上的诗歌研究,乃至音乐学上的曲调研究,民谣都有很高的资料价值和认识价值,作为一种原生态的“活化石”,我们应该尽快深入挖掘整理,一旦失传,必将成为地域文化研究以及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一大憾事。
参考文献
[1]凌晓星. 歙南洽河民谣初探[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4).
[2]杨文全,李治儒.试论当代中国民谣语的语言特点及修辞策略[J].新疆大学学报,2003,(2).
[3]汪毓.浅析桐城歌谣的地域文化特色[J].文教资料,2008,(32).
[4]牛敬忠.从民谣看儒家文化对传统社会的影响[J].内蒙古师大学报,1999,(6).
[责任编辑:吕艳]
A Look into the Folk Music of Zaozhuang
ZHOU Hui-zhen
(Faculty of Arts, University of Zaozhuang, Zaozhuang 277160,China)
Abstract:Folk music, a type of social linguistic phenomenon, is a reflection of the custom and culture of one region an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life. Folk music, the real "literature of the mass", tending to be realistic and allegorical, is the outflow of human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the best to display a folk's ideology and local features. Studying folk music helps us form proper opinions towards the society and history, also makes great difference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 literature, music, custom or culture.As a city famous for its culture and history in Shandong Province, Zaozhuang possesses a specific culture background, which engendered plenty of folk music in various subjects and categories, such as the solar terms, wedding ceremonies and nursery rhythms. The widely extended folk music that almost covers every aspect of social life can be used to guide one's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thoughts and concepts behind.This paper analyzes Zaozhuang folk music, especially the culture content and language features it exhibits, trying to reveal its significance in dialect studies and culture reserve, so as to arouse people's awareness in protecting and studying it.
Key words:Zaozhuang; folk music; culture content; language features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77(2016)03-0050-06
[作者简介]周惠珍(1966-),女,山东微山人,枣庄学院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方言和现代文学研究。
[收稿日期]①2016-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