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2016-02-15吴向华高军马鹤语仇艳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治疗

吴向华 高军 马鹤语 仇艳君



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和治疗体会

吴向华高军马鹤语仇艳君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 根据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的71例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研究,总结临床治疗和诊断结果。结果 通过对脑脊液改变不典型患者进行治疗,共有68例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临床存活率95.77%,临床死亡率4.23%。结论 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风险程度比较高,应该有所警惕,尽快确诊患者的病情,积极提供治疗,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升临床治愈率,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治疗

作者单位:150500哈尔滨,黑龙江省传染病院

目前全世界的结合分枝杆菌感染人数占总人数的1/3,中国是该疾病的高发国家,感染率为44.5%,并且新发病例数量越来越多,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结核性脑膜炎是结核病的重症疾病,患者受到的危害会更加严重。由于部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CSF常规不典型改变,患者的临床症状也缺乏典型性,在治疗上存在很大的障碍,导致患者的治疗受到影响,患者预后效果不佳。临床中提升诊断准确率,积极的治疗,有助于患者的生存改善。我院此次对71例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对其治疗进行回顾,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8月~2013年8月我院71例不典型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其中男性36例,年龄14~63岁,病程2~63 d;女性35例,年龄16~67岁,病程4~75 d,所有患者均无结核病史。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属于慢性起病或亚急性起病,28例头痛,11例恶心呕吐,2例存在意识障碍,29例发热,6例有四肢抽搐表现,6例有外展神经麻痹症状,24例有脑膜刺激征。

1.2 方法临床治疗

(1)抗结核:根据患者年龄使用药物进行抗结核治疗,低于18岁的患者使用利福平和异烟肼静脉滴注治疗,可适当增加异烟肼剂量,避免使用左氧氟沙星。(2)激素: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滴注治疗,患者的CSF化验显示有所改善后,根据情况减少使用剂量,持续治疗2个月。(3)降颅压:如患者颅内压较高,需要使用20%甘露醇进行滴注缓解颅内压,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进行剂量的调整。(4)鞘内注药:给予患者0.1 g的异烟肼与2 mg的地塞米松进行鞘内注药治疗,注药2次/周,直至CSF化验结果恢复正常值。(5)对症治疗:对患者采取常规对症治疗,提供保肝措施,平衡体内电解质,监测肝肾功能,治疗前2个月要求患者卧床休息[1-2]。

1.3诊断依据

(1)检查患者的肺结核症状和胸部X线结果。(2)CSF、结核性脑膜炎等变化无典型性。(3)颅脑CT结果。(4)CSF中ADA增高。(5)CSF中抗体阳性。(6)试验性抗结核治疗有效。(7)病理显示有结核病变存在。满足第7项或前面共有3项符合,则可以进行诊断。

1.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临床效果

治疗后,共有68例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占总数的95.77%,患者的CSF检验结果和脑压均恢复正常,临床存活率是95.77%,死亡率为4.23%。

2.2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6例有肝损伤症状,占总数的8.45%,2例胆红素过高,占总数的2.81%,3例在接受地塞米松治疗后出现了恶心等症状,积极处理后均缓解;1例停用地塞米松有反跳症状,增加剂量后可以缓解。

3 讨论

此次研究过程,所有患者接受检查后均未发现结核菌,因此,临床中使用“金指标”进行诊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此次研究我们还用了以下方式进行诊断。(1)不仅使用了CSF生化和常规检查,还提供了疱疹、巨细胞、EB、ADA、PPD等检查项目,对普通脑膜炎进行排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2)对患者进行颅脑CT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3)进行X胸片检查,结合CT来寻找肺外结核的证据[3]。对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CF改变、症状和检查结果等指标进行综合的判断,能够帮助临床中更加精确的进行诊断。通过对患者提供抗结核、激素、降颅压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后,68例病情改善,存活率95.77%,死亡率4.23%,主要死亡原因是呼吸衰竭、重症结核病、肺部感染。治疗该疾病可以使用典型结核性脑膜炎基础用药治疗,安全性比较高,本次研究结果和余秉真[4-8]的研究相同。为患者提供了早期诊断,针对性治疗,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获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研究中共有16.9%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是肝肾损伤和恶心、食欲减退,治疗过程中应该视情况为患者进行药物剂量调整,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综上所述,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非常危险,应尽早诊断和合理治疗,临床中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治疗有效率。虽治疗有效率高,但是也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患者的治疗不利。因此,应该尽量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斟酌用药,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 闫世明.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J]. 传染病信息,2011,29 (4):43-44.

[2] 薛承岩. 实验室诊断结核性脑膜炎6种方法的比较研究[J]. 临床检验杂志,2012,18(3):102-105.

[3] 张金福. 结核性脑膜炎的MRI和CT影像表现及其比较[J]. 中国防痨杂志,2010,12(9):78-79.

[4] 余秉真. 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及临床意义[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19(2):33-35.

[5] 刁珊珊. 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和治疗[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30(33):16-17.

[6] 康继玲. 60例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22(15):19-20.

[7] 王凤. 49例结核性脑膜炎临床及脑脊液特征分析[J]. 吉林医学,2014,9(34):18-19.

[8] 高建超. 噬菌体生物扩增法与常规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意义对比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4,9(22):36-37.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Atypical Tuberculous Meningitis

WU Xianghua GAO Jun MA Heyu QIU Yanjun, Heilongjiang Provincical Hospital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Harbin 150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typical tuberculous meningitis. Methods Selected 71 cases of atypical tuberculous meningitis from August 2011 to August 2013 in our hospital as object studied,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diagnosis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Patients were treated by the change of the cerebrospinal fluid, a total of 68 patients were improved, the clinical survival rate was 4.23%, the clinical death rate was 95.77%.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risk of atypical tuberculous meningitis patients is relatively high, it should be vigilant, to actively provide treatment, the patient's condition as soon as possible to help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cure rat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Atypical, Tuberculous meningitis, Clinical diagnosis, Treatment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2.088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2-0122-02

【中图分类号】R515.2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治疗
CT、MRI在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中的应用
CT与MRI对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诊断分析
高通量血液滤过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联合鞘内注射给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疗效探究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结核性脑膜炎所致精神障碍的预见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