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困境与发展进路
——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
2016-02-15石琨石向群
□石琨,石向群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公安院校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困境与发展进路
——以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为例
□石琨,石向群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苏南京 210023)
治安学实训中心是公安院校专业教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然而,多年来其建设进程非常艰难,传统的专业边界、建设方向与特色、建设管理使用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困境阻滞着治安学实训教学中心的建设和发展。破解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发展难题,要以公安实践需求为依据和标准,正确认知困境,突破传统理念框框,走科技警务引领治安学实训的路子,以课程组专业教师为核心统合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
治安学实训;认知困境;发展路径;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尽管实体内容和建制形式各异,但治安学实训中心对于职业教育性质的公安院校是必不可少的。过去,公安民警培训总要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进行一些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学员回到岗位马上就能用,还要教会其他同志。如今,在公安院校专业教育体系中,校内实践性教学占有较大比重,治安学实训对于任何公安专业人才培养都是必不可少的。上世纪80、90年代形成并传承至今的传统治安学实训,主要以各种治安勤务和基层基础工作为主,例如模拟的入户走访、巡逻盘查、治安调解、户口迁移、接警受案等。如今,无论传统的还是非传统的治安管理业务工作,科学技术支撑和引领的时代特征越来越鲜明,警种界限越来越模糊,警务功能的综合性越来越强,因而公安院校治安学实训教学在迎来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自2014年开始,探索以“森林警务”和“科技警务”为引领的特色建设,尝试走一条创新的路子。至2016年初,治安学实训中心完成了校级重点实训室建设项目,软硬件配套,实训教学运行良好。笔者结合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建设治安学实训中心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学界和业界同仁们的思考、讨论和论证过程,就完善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提出一些思考意见,希冀给其他公安院校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治安学实训中心的必要性与建设困境
治安学实训中心的必要性可以从三个层面认识。第一个层面,公安工作整体格局的层面。传统观点认为,公安业务工作主要由治安行政和刑事侦查两大块构成,治安行政负责违法犯罪的事前防范和事中控制,即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刑事侦查负责犯罪情报和事后侦查破案。显然,公安机关事前事中的防控,无疑是人民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避免发生危害和减少损失的国家防线。从警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体系来讲,治安管理专业知识、违法犯罪防范控制能力对于公安专业的“预备警察”是十分必要的,而治安学实训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第二个层面,治安学专业教育的层面。规范的治安学专业教育教学,必须具备能够保障治安管理防范控制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特别是有贴近实战或引领实践的先进科技应用的条件。这些条件是治安学实训中心组织实施实训教学的保障,有了这个保障,治安学实训教学才能够取得预期的目标。第三个层面,公安警务工作的层面。尽管公安警务有许多划分法,但实际上大部分警务工作是综合型的,其包容性非常大,例如社区警务、110警务、应急警务、派出所工作、反恐怖工作等,其中治安管理防范控制能力不可或缺。培养包括治安管理在内的综合警务能力是公安院校治安学实训中心的份内工作。综上所述,治安学实训中心的设置应该是公安院校实践教学条件的标配。
就全国公安院校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的共性而言,观念、理念、机制和方法方面的困境普遍存在,并与其他困境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构成了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的复杂性困局,影响了建设格局、质量和速度。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在建设过程中,以下三个困境比较突出。
(一)划分专业边界的困境。在专业教育教学的框架下,无论是掌管全局的领导,还是相关专业、甚至本专业的同行,都会质疑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的实训项目内容和所需装备等条件,属不属于治安学专业,该由谁来做?对照治安管理实践,治安学专业的边界到底在哪里?不能确认亦不能否认是治安学专业的,治安学专业该不该做,能不能做?比如公安应急管理的应急准备、安全防护、危险识别、危险源排除、现场急救、现场执法记录仪取证、手机现场取证、综合取证系统使用、视频监控系统、视频智能系统等实训内容。这种质疑不是没有道理的,而且看上去是专业性、学术性的。表面上看,不论证清楚这些实训内容的专业属性,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就会失去专业的边界,就会切分了其他专业的“蛋糕”。然而,如果顺着目前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下设的五花八门的专业去论证,势必是一笔糊涂账。因此,这种质疑实质上是否定性的。标准不清、界限不明,这样的建设怎么能搞下去?尽管公安一线的对此需求极其迫切。
(二)科技能否引领的困境。在凸显学校和专业教育教学特色的办学理念和要求下,凝练专业特色、特长并努力建设的任务,也自然会落到治安学实训中心的建设上。以增加课程和实训的科技含量为内容,培养学生治安管理科技知识与技能为重点的“科技警务”特色建设,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学实训中心的建设理念和建设重点。然而,有质疑治安学专业“科技”能不能成为特色?与“警务”关联后,其边界在哪里?治安专业学生科技警务能力的说法能否成立?是不是治安学专业教学实训能包含得了?这些质疑对治安学实训中心的建设方向也是否定性的。目标不明、思路不清,这样的建设又怎么能搞下去?尽管公安一线对科技警务人才需求十分急迫。
(三)实训室建设使用管理运行机制的困境。众所周知,校内实践性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实训项目和场所设计,实训设施施工,实训设备购置与维护,实训课前准备,实训教学组织,实训过程控制,实训室日常管理等等,很难由一个部门或一个教师完成,无论哪一个环节不到位,都会影响实训效果,甚至发生阻滞和中断。特别是当管理机制系统尚不健全时,相互衔接和支撑就会出现问题,影响整体的运行。因此,这也是一个学校最容易发生扯皮的薄弱环节。
在学校专业教育和科层制管理的背景下,以及所形成的思维框架下,上述困境的产生以及相关问题的提出是合理的,在全国公安院校也比较普遍,有一定的代表性。许多院校相互交流的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对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困境的认知
目标不明、思路不清、逻辑不顺,必然导致治安学实训中心的设计理念、结构和功能的模糊、扭曲。对于花钱费力的实训中心建设来说,要做好顶层设计,必须正确认知面对的困局,解决好设计思路的逻辑难题,破解思想上、机制上的建设困境。
(一)划分专业边界不应该成为划分专业禁区。为了真正搞清楚究竟哪些技能是治安学专业的,找到治安学专业实训内容的边界,研究人员向一线实践单位各层级的民警进行了调研。民警们很迷惑:“怎么会有这样的问题?警务工作要拆开来做吗?”反思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前提,发现学校教育的专业划分和专业边界问题,对于民警的工作并没有实际意义和影响。因为许多警务工作是整体性的,该做什么没有选择,绝不会因为学校教育专业的划分和边界问题而有所选择,比如社区警务、110警务、应急警务、派出所警务、反恐怖警务等,即便是传统的场所行业管理等业务也是综合性的。作为以职业教育为特征的公安院校,划分专业进行教育无可厚非,可非要让公安工作、警务实践“削足”,去“适”公安专业教育这只“履”,就会闹出匪夷所思的笑话,就会将因果本末倒置。所以,公安院校专业教育,包括实践教学要顾及实际公安警务工作的整体性,做好专业之间的教育衔接,甚至要打破专业壁垒,相互交叉融合。因而,对于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来说,硬要将警务工作分解开来,按照清晰的专业划分分别进行实训教学的想法和做法,显然有失偏颇。而且,证据能力、防护能力、防范能力、应急能力等都是民警的基本能力,各专业学生都应当学习和训练。所以,专业划分只是我们分解、分类认知世界和传授知识的一种方式,而非认知和传授的界限与禁区,对于专业划分还不够完善的公安专业教育更是如此。
(二)科技引领警务是时代特征。“科技警务”特色建设理念,是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学专业特色建设的理念之一,也是治安学实训中心特色建设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是根据现实公安工作对提升科技警务能力的迫切需要,和对治安学专业教育和实践教学的热切期待。当今时代是科技主导、科技引领的时代,利用现代科技的新型犯罪花样越来越多,犯罪手段科技化水平越来越高。相比之下,在治安管理实践领域,无论大数据系统收集、治安信息分析研判、治安视频智能监控、治安信息共享利用等宏观治安防控科技应用,还是治安监管科技装备、治安检查科技装备、治安执法现场取证装备、治安执法安全防护装备等微观治安防控科技应用,都没有建立起系统、高效、不断更新的运行体系。特别是技术和装备方面的短板,难以形成对整体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政策、法律、制度、方法等难以落实。面对瞬息万变的治安形势,往往反应迟钝,应对迟缓,效果不佳。公安机关对网络和信息诈骗犯罪的应对就非常典型。因此,科技强警的理念和措施应当落实到每一项警务建设中去,成为公安业务建设的重要引领。
与公安机关相比,公安院校治安学专业科技化的总体水平并不理想。传统治安管理思维、工作习惯和专业教学惯性维系着治安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常态运转。治安管理实践中许多鲜活的科技应用并没有进入课堂和实训场所,如治安信息分析研判、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现场执法手机取证等;许多运用科技手段破解难题的方法没有成为教学的重点内容,如现场危险源识别与处置、非金属类违禁物品安检、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民警安全防护等;公安科技许多领域少有专业和课程问津,如公安科技思想与系统、警用科学技术与装备、证据科学在治安管理的应用、科所队基层执法单位证据的系统采集等。
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强化培养民警和在校学生的治安管理科技理念、知识和技能。在现有学科、专业和课程框架中,需加大教学和实训内容的科技含量,丰富科技内涵,改造和创新课程体系。对此,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近几年来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建设管理使用一体化的运行机制。实训中心运行机制包括建设、管理和使用三个主要环节。类型主要有两种:学校统管和专业分管。涉及部门因校而异,人员主要有四类:课程组专业教师、专职实验员(兼管理)、资产管理员、采购员。这四类不同部门的人员在建设、管理和使用三个环节中的相互支撑和配合,是治安学实训中心高效运行的基础和前提。由于三个环节的人员分属不同的部门,因而需要强有力的一体化机制作保障才能高效运行起来。所谓一体化机制,就是实训中心要实现上述三个环节、四类人员在校内的统一管理。其中,教研室和课程组的专业教师要有统管的权威,不仅要有使用权,还要有建设权和管理权,特别是要有权决策实训项目内容及其所需设施设备,决策设备购置选择、工程施工指导、设备养护维修等各个环节工作。其他部门及其人员要服从服务于教研室和课程组专业教师的统合协调,避免扯皮。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教学部门和专业教师是学校实践教学的组织主体和实施主体,是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的具体工作者,是实现治安学实训目标的直接承载体,他们的决策应当具有权威性,因而是实训中心建设、管理、使用的决策者。
三、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的路径及其思考
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创新,必须建立在对实训中心清醒、正确的认知基础上。有了正确的认知、明确的目标,就要百折不挠地寻求、选择和创新有效的路径,实现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的目标。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针对上述建设困境,选择和创新了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的路径。
(一)治安学实训项目以一线警务需求为依据和标准。以一线警务需求为依据和标准,就是在选择和设计实训项目时,要将着眼点放在一线民警警务实战需要什么,而不是这个具体教学内容是属于哪个专业的,该由谁去做。如现场执法记录仪使用、现场手机取证仪使用等现场取证项目,如果按照专业划分,可以由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负责,但是在治安管理“110接处警”这个教学内容中,民警在执法现场如何选择恰当角度、位置以正确使用执法记录仪设备是实训项目的核心;如何针对不同对象依法正确提取现场相关人员手机信息是实训项目的重点,而不仅仅是设备如何操作。虽然也可以将设备操作与执法现场使用分开来实训,可这样做显然将一个完整的过程人为碎片化,过程加长,费时费力,并不可取。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遵循“治安学实训项目以一线警务需求为依据和标准”的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发挥教研室、课程组和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在实训项目设计方面积极创新,将许多一线民警需要、实用的项目引入了教学和实训(见表1)。许多项目交叉融合了多学科知识技能,突破了传统专业教育教学的界限和壁垒,有利于学生按照“警务工作”整体性理解完成具体工作。有些实训场所建设按照业务类型,将各独立项目组合成为项目群,便于进行多项目综合实训和组合实训。如多功能安全检查线,具备利用设备检验检测各种类型违禁品(炸药、毒物、毒气、化学战剂、放射线等;金属、非金属、液体、气体、放射线等)的功能,向违禁品“零通过”的安检目标努力。
表1 南森警院治安学专业课部分新增实训项目
(二)治安学实训内涵要强化科技警务导向和引领。强化治安学实训内涵的科技警务导向和引领,其根据是传统治安学知识技能体系科技含量不高的现状与现实治安管理对科技水平越来越高的需要不相适应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最终要靠提升民警的科技警务理念和能力。在现有学科、专业和课程框架中,加大教学内容和实训的科技含量,改造和创新课程体系,是公安院校提升民警科技警务理念和能力的关键。
这项工作的难度,在于要解决好两个难题:一是学校和院系不墨守陈规,有鼓励和支持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政策,完善、创新治安学学科知识技能体系的机制和平台,以及有实实在在的资金投入和持续的资金跟进。二是作为课程教师,要熟知治安管理科技警务实际和前沿,具备科技警务学习和运用的能力,同时,有把科技警务知识技能引入课程教学与实训的自觉和能力。前一个是条件,后一个是动能,缺一不可。许多时候和一些学校之所以难以推进这项工作,常常都是因为二者缺一,或者二者皆无。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在学校全力支持下,各课程组专业教师深入调研,积极思辨,勇于探索,采取了“正向推进与反向倒逼相结合”的建设方式,课程实训改进效果逐步显现。“正向推进”的具体做法是:专业负责人组织各课程组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规划实训中心的建设发展目标,根据实际警务工作需求和学校专业教育教学实际,精心设计符合警务实战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训项目和项目群,作为具体实训室功能建设的依据;根据各实训室功能设计和课程教学目标,具体设计实训项目能力培养的目标、规格、程序和考核等教学过程,之后运用于课程教学。然而,由于课程和教师的实际情况各异,正向推进的进度和质量并不均衡。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借鉴中国电子科学研究所的相关经验,在“正向推进”的同时,采取“反向倒逼”的建设方式,“以设备推动项目,以项目推动课程,以课程推动专业和学科”,取得了较好的综合效益。具体做法是:根据实际警务工作需求和治安学专业教育教学需要,直接购置相关实训必需的主要设备(见表2);使用设备进行实训教学备课,直接推进相关教学内容调整,开展相关实训;由课程内容的调整带动科研和教研,推动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反向倒逼”的建设方式有“短、平、快”和“综合效益”的建设效果。在实训中心建设结构确立之后,采取这种方式可以实质性地高效推动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有效提升教师队伍的科技警务素质,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质量,加快治安学专业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表2 南森警院治安学专业课部分新增设备
设备名称主要用途实训项目手持式核素识别仪便携式化学战剂及工业毒气气体分析探测仪便携式X射线检验仪爆炸物定时器探测器电子引爆装置探测器便携式爆炸物检测仪排爆机械臂多功能机器人水炮防爆罐、毯手机司法取证器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采集工作站执法记录仪信息管理系统人员信息一体化采集平台人体扫描安全检查系统手持、台式液体检验仪自杀式炸弹训练箱鞋底金属检验仪心肺复苏练习器测试放射射线是否存在和强度测试化学战剂及工业毒气是否存在检验爆炸装置等危险可能性是否存在探测可疑常用定时装置是否存在探测可疑常用定时装置是否存在测试炸药成分是否存在现场安全检查移动、转移可疑爆炸装置排爆等危险作业可疑爆炸装置摧毁可疑爆炸装置放置与运输提取手机信息证据现场执法证据采集现场危险源识别可疑爆炸装置处置物品安检X光机执法记录仪充电、数据传输对执法记录仪采集的信息进行传输、管理、使用的软件基层科所队规范采集人员图像、手印、生物等信息平台多功能人体物品安检:体内藏毒、非金属违禁物、炸药、爆炸装置等违禁液体成分鉴别用于安检训练的各种伪装爆炸装置检查行李物品的固定通道式检验设备检查鞋底金属物心肺复苏练习和考核现场证据与执法证据提取常规安全检查特殊项目安全检查现场急救
(三)治安学实训中心运行管理要让专业教师当主角。实训中心运行管理的关键是管理机制的问题,管理机制的关键是谁在多部门、多层次、多类型人员的格局中说了算的问题。尽管有各种理论和实践足以说明系统性、整体性、功能性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是,复杂格局中的管理机制,核心是决策权的问题。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的经验表明,治安学实训中心运行管理要让课程组专业教师当主角,这是中心持续运行、建设的关键。因为专业教师是实训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和责任承担者,只有职、责、权、利科学对应,才能保证运行管理的高效性。让课程组和专业教师直接领导、建设、使用实训室,协同实验教师共同管理实训室,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财物和组织资源的作用,有效减少各种内耗,最大限度地实现专业实训教学的目标。
目前多数公安院校在行政科层体制下,实训中心与相关部门的关系和分工问题,专业教师地位、责任和报酬问题,特别是持续性建设发展机制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治安学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总体上难以发挥专业教师的积极作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学实训中心在2014年至2016年学校立项重点实训室建设阶段,实施的是由课程组专业教师主导,实训室管理员和资产管理员协调配合的建设、管理和使用制度。教师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科学设计布局,积极配合采买设备,亲自监理施工,安装调试仪器,购置实训耗材,协调厂家维修,管理安全卫生,组织实训教学等,建设、管理和使用一体化由课程组专业教师负责到底,有效地解决了扯皮、拖沓、脱节等问题。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专业教师们都是无私奉献,加班加点没有补助,顺利完成了任务。然而,虽然教师们无私高尚、精神可嘉,但短时间突击解决一些难题还可以,如果长此下去,不用科学配套的管理制度规范形成长效机制,就很难保证其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建立完整、科学、公平合理的,与之相对应的职、责、权、利明晰的制度体系,靠良性制度维持治安学实训中心的持续健康运行。
另外,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想要在传统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前景,就必须突破传统格局,走创新之路。其实,对于治安学实训中心这个特殊建设对象来说,发展路径之所以抉择艰难,建设过程之所以举步维艰,主要困境不是资金问题、场地问题、缺人问题,而是理念与观念、思路与进路、方式与方法问题,归根结底则是态度问题。有对治安学深厚的感情,就能够突破传统而创新理念,就能够探索进路而创新思路,就能够完善方式而创新方法,就能够把治安学实训中心建设好。
[1]梁春燕,聂鹏,郁欣.治安学实训课程设计思路研究[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3(4).
[2]张胜前.治安学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41).
[3]邱志勇.治安学专业课程能力训练内容与方法研究[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6(1).
(责任编辑:郭建华)
D631
A
1674-3040(2016)06-0102-05
2016-10-31
石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治安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治安学;石向群、该学院治安系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治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