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自学考试改革 服务首都发展需要
——纪念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5周年

2016-02-14陈玫

中国考试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学成果考试

陈玫

深化自学考试改革 服务首都发展需要
——纪念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5周年

陈玫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5年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面临新的形势,北京自学考试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提出了“三个转变”的发展思路,并取得成效。本文回顾了北京自学考试35年来取得的成绩,阐述了在“三个转变”引领下的改革创新,分析了今后自学考试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

北京自学考试;深化改革;服务首都发展

1980年,北京率先创建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这是我国教育体制的一项创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35年来,北京有900多万人次参加了自学考试,29.9万余人获得大学本、专科毕业证书。北京自学考试为广大自学者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铺就了一条自学成才道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用得上的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得到国际教育界普遍认可。经过35年发展变化,北京自学考试向社会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1 35年来取得的成绩

1.1 形成了一套运转高效的管理体制

建立了市、区(县)、主考学校的自学考试工作机构,各司其职,分别担负组织管理、考试实施,专业建设以及命题评价等职责,管理能力、执行能力与综合协调能力不断加强,形成机构健全、组织有力、管理得当、运转高效的运行管理体制。

1.2 锻造了一支作风过硬的考试管理队伍

稳定的、专业化的区(县)考试队伍是北京自学考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全市17个考区承担着自学考试任务,区县考试队伍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态度和认真细致、沉稳踏实的作风坚守自学考试一线,精心组织实施每一次考试,考试组织水平和科技考务水平不断提高。在日益严峻的考试环境下,经受住了考验,练就成为“过得硬,靠得住”的专业化考试队伍,有力保障了国家考试的严肃性、公平性和权威性。

1.3 聚集了一批高质量的主考学校和专家队伍

主考学校是自学考试事业发展依靠的重要力量,是北京自学考试“含金量”重要组成因素,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是立体质量观的践行者。目前,北京自学考试有22所主考学校,聚集了一批“高、精、专”的专家队伍,为北京自学考试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命题与评价、制定考核标准、实践考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有专业委员72名,课程委员735名,命题教师602名。

1.4 建立了一套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和较为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35年来,累计开设210个专业,其中,本科86个,专科124个。顺应时代发展变化,北京自学考试不断进行调整,“关停并转”了一些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专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开设新专业,调整旧专业,目前,开设专科专业46个,本科专业44个。专业结构更加趋于完善,课程设置更突出专业核心课地位,增强选考课程灵活度,加强对应用实践能力的考查。考核评价标准由单一的学科型标准向学科型与应用型的立体质量观转变,考核形式由一次性终结考试向终结性考试、实践环节考核、学习成果认证相结合的多元评价转变,考核评价更加科学。

2 近5年以来的工作回顾与总结

2010年,是北京自学考试制度建立30周年,也是北京自学考试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机遇迎接挑战深化改革关键性的一年。随着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形式多样化,自学考试作为单纯学历教育补充的功能逐渐弱化,困难与问题不断显现,面临着生源下降,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考试内容与形式相对滞后,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教育功能发挥不够,服务急需加强等诸多问题。面对问题与困难,北京自学考试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以维护考试安全为第一要务,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圆满完成各项考试任务,顺利实施各项改革措施。

2.1 与时俱进,发展方向和目标更加明确

2010年,北京自学考试提出了“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和发展主体”的“三个转变”,即发展理念由单一的学科型向不同类别、层次高等教育的立体质量观转变,发展定位由单纯的学历教育补充,向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支撑并举转变,发展主体由继续保持现有主考学校不变,向职业教育类高校转变,“三个转变”的提出标志着北京自学考试迈向新的转型发展期。5年来,北京自学考试努力践行“三个转变”并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对象更加明确,服务面向更加广泛,服务首都的特色更加鲜明,在北京市长期生活工作的考生已占到80%以上,扭转了外地高考落榜生占绝对比例的局面;人才培养体系更加科学合理,在19所普通高校基础上,引入3所示范性优质高等职业学校作为主考学校,落实立体质量观标准;本科与专科结构合理,兼顾传统专业与应用型专业,专业设置总体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考核评价体系更加多元,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科学反映自学考试制度的内涵要求。

2.2 科学发展,自学考试事业取得持续进步

2.2.1 考试各环节安全平稳

北京自学考试始终把考试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加强考试各环节监督管理,落实确保考前试题绝对安全,确保考中杜绝有组织集体舞弊,确保考后评卷统分不出错的“三个确保”工作目标,保证国家考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考务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强化制度建设,加强对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教育,做到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确保试卷安全保密;做到“人防”和“技防”并举,严防群体性舞弊事件和高科技舞弊行为的发生,严肃考风考纪;发挥教育考试局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作用,齐抓共管,群防群控,共同治理教育考试综合环境,确保考试组织安全平稳。试卷评阅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评卷教师选拔机制,加强对评卷教师的安全保密教育,严格密钥、密码保管,实施评卷过程监控,形成以抽查率、双评比率和仲裁率为支撑的评卷考评机制,持续保持评卷良好水平;加强网络环境安全监控,实行评卷局域网与外网物理隔离,实行远程评卷CA数字证书认证,软硬加密,定期异地备份评卷数据,保证试卷评阅安全科学公正。毕业审定管理与技术并举,建立区县初审和区县与主考学校复审的“双保险”制度,工作程序科学,分工合理,职责明确,审核严格,守住自学考试最后一道质量关口,保证毕业审定严肃公正。考籍管理强化规范管理和风险防范,责任落实到人,加强过程控制,建立问题倒查和危机预防机制,排查隐患,由经验式管理向科学化管理转变。

2.2.2 改革任务平稳实施

在“三个转变”思想指引下,北京自学考试不断丰富改革发展内涵,提出了“一个体系”、“两个工程”、“三个衔接”的发展规划布局,即建立完善一个自学考试综合服务体系,建设“职工素质提高工程”和“学习成果认证工程”,实施自学考试应用型专科与中职全日制在校生、应用型本科与高职全日制在校生、在校生本科第二学历衔接。

(1)“两个工程”稳步推进

①“职工素质提高工程”。2011年,北京市总工会等11个委办局联合下发“首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提高职工素质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自学考试开放灵活的特点非常适合在职职工的学习需要,北京自学考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积极与北京市公交集团、北京市农委和北京市商委等合作,打造为北京市职工提高职业素养和文化水平的“职工素质提高工程”考试服务项目。

量体裁衣,开设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深入调研,多次与市公交集团、市农委和市商委等座谈,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以需求为导向,为行业量身开设企业管理(公共交通方向)专业(独立本科段)、城市公共交通营运管理专业(专科)、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合作社方向)(专科)等三个本、专科专业,受到企业与职工欢迎。目前,经公交集团人力资源部筛选,推荐1 638名职工参加了自学考试学习,在密云县试点的与农委合作的考试项目中,有农村合作社95名职工参加了自学考试学习。

创新理念,重构应用型专业课程体系框架。根据行业的人才质量标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变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强调学科系统完整性的专业设计思路为以国家和行业对职工素质要求为中心的专业设计思路,提出以基本素质课(国家对职工的素质要求)和岗位技能素质课(行业对职工的素质要求)结合的“双核心”课程设置概念,对完善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建设,落实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人才培养目标迈出创造性的一步。

因材施教,开发适宜在职职工学习的素质课程。依托北京师范大学优质师资资源,运用教育技术的科学方法,通过整合与研究,开发出8门素质提高课程,编写了通俗易懂、与工作生活紧密相关、兼顾知识性与趣味性、适合在职职工学习的教材,职工素质教育的内涵系统化、具体化。

注重特色,创新考核方式和评价方式。针对一线职工工作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在考核方式上,增加笔试+实践的形式,增大实践课考核的比例,突出对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应用。在评价方式上,变传统的一次性终结考试为终结考试、实践环节考核、学习成果认证相结合,客观实际反映在职职工动态学习过程,符合自学考试教育本质要求。

②“学习成果认证工程”。《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改革自学考试内容,方便市民个性化学习和弹性学习。探索宽进严出、自主学习、学历与资格证书并重的开放式教育制度,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和‘学分银行’制度,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步伐”。自学考试灵活开放的特点,能够在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中发挥积极作用。多年以来,北京自学考试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对国民教育一系列成果的认证规则,部分实现了对高校课程、社会权威证书等的认可,并不断探索深化成果认证机制。

承接“市民学习成果认证实验项目”研究。2011年,北京自学考试承担了市教委“市民学习成果认证实验项目”研究课题,将拥有10万职工的北京市公交集团作为实验田,以此为契机,推动对自学考试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功能的研究。对公交集团下属11个分公司抽取了5 429个样本,对公交集团职工现有的人员组成、受教育程度、学历层次、学历类型、各类非学历证书、培训经历、获奖情况、奖励机制等进行调查摸底,通过统计与分析,掌握了公交职工现有学习成果状况,确定了用于实验研究的学习成果类型。在理论上,运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统计分析、类比等方法论证学习成果认证的可行性、科学性。通过学习成果内涵、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知识技能体系等几个方面,探寻公交集团职工学习成果与自学考试之间的内在联系,达成“保障质量、合理激励、维护专业核心课程地位”的认证共识。在实践上,收集并整理用于认证的学习成果大纲、教材,成立由主考学校专业委员、课程委员、行业人力资源部门及行业教育培训部门专家等组成的专家组,应用教材章节比对方法,对学习成果与自学考试课程的匹配度逐一比对,得到学习成果与自学考试课程之间的匹配关系,确定了0.6为认证匹配系数,最终,形成对公交集团学习成果认证规则。其中:公交职工学历类成果能认免自学考试公交专业本、专科公共课程9门、专业核心课程6学分、选考课程15学分;36个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获奖证书能认免公共政治课及选考课2~6个学分;12种职业技能(职称)证书能认免7门专业核心课中一门,25种职业技能(职称)证书能认免选考课专科3~10学分,本科1~6学分;企业培训30个学时能认免选考课1学分。

扩大“市民学习成果认证试验项目”成果。在对公交集团学习成果认证工作基础上,延续严谨的工作程序,进一步扩大认证范围,扩展认证空间。组织专家对英语(专科)、现代农村经济管理(合作社方向)(专科)、连锁经营管理(专科)等6个专业16项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形成了8项自学考试课程与英语口语证书、英语口语等级考试等学习成果之间的认证规则。

“学习成果认证工程”通过科学的研究与实践,与其他教育形式、各类学习成果之间建立起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在联系,摸索出一套严谨的认证方法和工作程序,形成了一系列的认证规则和考核体系,打通了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壁垒,避免重复学习,降低学习成本,有力促进自学考试与不同教育形式间的沟通与衔接,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展现了自学考试作为构建学习型社会重要支撑的强大功能。

(2)“三个衔接”初见成效。北京自学考试开展了部分应用型专科与中职全日制在校生、部分应用型本科与高职全日制在校生以及本科第二学历的“三个衔接”工作,鼓励学有余力的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拓展知识面,提高学历层次,增强就业竞争力,满足个人兴趣爱好需求。“三个衔接”打通了中职、高职在校生进一步提升学历的通道,满足了本科在校生多样化学习需求,融合贯通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为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有力支撑,推动了自学考试与其他教育形式的沟通衔接。目前约有6 800名在校生参加自学考试学习,1 117人已获得毕业证书。

(3)“一个体系”不断完善。建设并完善自学考试管理信息系统,夯实事业发展基础,提供事业发展保障。应用现代化科技与新媒体技术,开通“北京自学考试综合服务平台”和官方微信,用个性化网页形式提供即时消息、个性化信息,拓宽服务的渠道和内容。发挥考试院网站和北京考试报两条宣传主阵地优势,积极引导主动发声,及时向社会传递自学考试信息。咨询信访反馈及时,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人为本,为监狱考生和残障考生单独设置考场。满足考生需求,拓展教材供应渠道,开展“学子网上书店“教材网络销售服务。加强调研,与主考学校、区县、考生进行座谈,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及时完善改进。

2.3 命题质量与管理水平持续提高

自学考试标准化题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管理信息系统成功研制,实现了由计算机生成试卷,试卷质量稳步提升。在自学考试中实施了诊断性评价,通过数据分析为考生提供了学习反馈报告。尝试运用现代化的测试手段开展了部分课程的计算机化考试。命题管理由业务参与型向业务主导型转变,由有序化管理向系统化、精细化管理转变,命题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转变命题方式和工作机制的探索取得新进展,命题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结构更加合理。

2.4 管理日趋精细化

按照考试院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基于规则、重在执行、持续改进”的管理理念,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全面梳理和规范岗位职责、工作程序,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编写《部门工作手册》,严格依据《部门工作手册》开展工作,并根据发展变化不断修正完善与改进,促进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目标。深挖重点领域存在的风险与隐患,完善风险防控措施,制定《自学考试质量管理实施方案》和《自学考试廉政风险防控实施方案》,为保障自学考试工作安全平稳打牢基础。

3 未来的改革与发展

今后,北京自学考试将秉承“继承、完善、创新、发展”的理念,坚持走北京特色的发展道路,继续落实“三个转变”的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一个体系”、“两个工程”、“三个衔接”建设。

3.1 全面深化自学考试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1)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具有北京特色,服务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建设学习型社会需要的多层次立体型人才培养模式。以“职工素质提高工程”为抓手,结合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功能圈发展战略,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服务人才培养需求,建立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调整并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继续强化以基本素质课和岗位技能素质课相结合的“双核心”应用型专业课程设计理念,开设新专业调整旧专业。在理论够用的基础上,强化实践应用能力与职业技能培养,增加课程灵活度,增强应用型专业的职业适用性;继续保持北京传统专业品牌特色,发挥主考学校学科优势,调整修订专业计划,植入主考学校特色课程,丰富学习资源,优化自学考试课程体系,不断增强北京传统专业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

(3)革新考试内容、形式和手段。制订、修改大纲与教材,科学合理制定考核标准与考核内容。解决以往教材枯燥、高深难懂、陈旧过时等缺点,编写出符合自学的、与工作生活联系紧密的大纲与教材。考试形式与手段多样,笔试与实践有机结合,体现知识够用、突出实践原则。研究和试点部分科目计算机化考试,改造和创新题型,增强考试内容的现实感,建立与计算机化考试相适应的题库,不断提高考试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

(4)建立多元评价制度。注重学习过程,发挥教育功能,客观反映学习全过程,给予学习过程相应评价,构建终结性考试、实践环节考核、学习成果认证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制度,不断提高评价检验的科学性。

(5)探索筹建学习服务体系。发挥主考学校在教学、硬件及软件等方面优势,在互联网+模式下,利用成熟的互联网技术,开发新颖生动有趣、适宜自学的课件,探索并筹建主考学校主导下的学习服务支持体系,开展质量有保证、过程有监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助学活动,提高学习效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3.2 加快自学考试与各级各类教育形式的沟通衔接,搭建终身学习人才培养立交桥

2011年刘延东同志在全国纪念自学考试制度建立三十周年大会上指出,“自学考试要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北京自学考试将充分发挥其教育属性和制度特色,以“学习成果认证工程”为推手,继续深化学习成果认证。在已经形成的学习成果认证程序和方法基础上,继续探索自学考试对各级各类学习成果认证机制,逐步完善学习成果认证规则,在维护自学考试质量信誉,保障自学考试制度权威性的同时,按照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学习成果认证空间,为终身学习搭建激励认可的平台。以“三个衔接”为桥梁,深入推进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横向沟通纵向衔接,以社会成员学习需求为导向,拓宽学习通道,共同构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3.3 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要求,加强与天津、河北在教育考试资源规划布局上的协调对接

根据产业升级转移带来的产业结构变化、人员群体变化,转岗升级变化,立足各自比较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尤其在京津冀实现交通一体化、建设高效密集轨道交通网、推动自学考试向农村发展等方面,加强与天津、河北合作,突出区域特色,推动资源共享,谋求在自学考试专业共建、题库共建、学习成果互通等方面协调发展,共同拓展自学考试发展空间,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35年弹指一挥间,北京自学考试经历了建立的艰难,巅峰的辉煌,改革的阵痛,将迎来发展的机遇。继往开来,北京自学考试将紧扣改革发展的主题,把握时代变化的脉搏,通过改革与创新,不断赋予自学考试新的发展内涵。推动自考事业全面升级发展,服务首都发展的需要。

Deepen the Reform of Self-taught Examination System and Serve the Needs of Capital Development

CHEN Mei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Self-taught Examination system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35 years.It has cultivated a large number of talents for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ountry.It also has promot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Facing the new situation,Beijing Self-taught Examination determined to reform and innovate.It proposed the“three changes”thought in 2010.This paper reviews the achievements which has gained in Beijing since 35 years,describe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three changes”,and it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target and general idea in the future of Beijing Self-taught Examination.

Beijing Self-taught Examination;Deepen the Reform;Serve the Needs of Capital Development

G405

B

1005-8427(2016)02-0058-6

陈玫,女,北京教育考试院自学考试办公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83)

猜你喜欢

自学成果考试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你考试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