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视光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6-02-14

镇江高专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技能校企合作

井 云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丹阳师范学院,江苏 丹阳 212300)



眼视光技术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井云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 丹阳师范学院,江苏 丹阳212300)

摘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分析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现状,阐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结合丹阳本土资源,加强校企合作,搭建职业教育平台,寻求眼视光技术专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关键词: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职业技能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已成为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的必由之路[1]。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和周边的群体资源,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

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操作能力的人才是中国眼镜行业眼视光技术突飞猛进的关键因素。专业化、实用化的人才越多越有利于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发展和眼镜企业的创新。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依托“眼镜之乡”——丹阳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丹阳眼镜生产基地的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培养满足眼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1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能够满足社会、企业需要,充分实现高校办学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鲜明的特点,学校和企业是办学的主体,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不仅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链接,使学校培养的人才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时效性,而且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整合利用,节约教育成本和企业成本。校企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方式方面,可以选择“订单式”“冠名式”“定向式”“2+1”“3+2”等模式;内容方面,可以选择“技术合作”“资本合作”“人力资源合作”等。校企合作的形式可以是“工厂模式”“门面模式”等。校际合作可以节省资源,缓解教学资源紧缺的矛盾。采取校企合作模式办学,不仅要建立校企联盟,还要建立校际联盟,交流经验,共享资源,以充分实现“合作共赢、互惠互利”[2]。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平台,分工明确,在学校,教师针对企业的反馈与需求,改革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教授理论知识,强化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完成学历教育;企业成为校外实训基地,提供设备、原料、实习岗位,让学生真正融入眼镜业,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学做合一”,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听课、实验获得专业知识,取得大专文凭,还可以通过“专接本”“专升本”等形式到一些本科院校如金陵科技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深造,取得本科文凭和学士学位。学生通过企业实习,了解企业需求及企业文化,熟悉工作流程,体验岗位职责,锻炼动手能力,培养职业素养,提高竞争力,以使自己毕业后可以快速进入岗位工作,并具有发展的潜力。

2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适应眼镜业对人才的需求,可以为眼镜业培养合格的眼视光技术专业人才。高职高专院校眼视光技术专业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深入眼镜业进行调研,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和内容,力求办学形式多样化、教学方式层次化。

我国眼镜业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参差不齐。眼镜业要想做大做强,急需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能力,补充优秀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开设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高专院校拥有良好的教育资源和人才储备,具有招生优势,可以通过高考录取优秀学生进入眼视光技术专业学习。这些学生具有专业技能,毕业后进入眼镜业,可以成为专业人才。眼视光技术专业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也具备与企业合作的有力条件和时机[3]。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立足地方经济发展,从社会需求出发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生产一线技能人才。丹阳眼镜行业的迅猛发展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丹阳的眼镜企业为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设备、资金支持,如在学校投资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向学校捐赠设备,提供奖学金,接收实习生、指导学生实践,参与学校专业建设等。

3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3.1课程设置与教学大纲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迫切需要[4]。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眼镜业的专业技术人才,有其特殊性,其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也必须适应这一特点。

课程设置要科学、规范,理论课时和实训课时的安排要合理,教学内容要实用、新颖、专业,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眼视光技术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所以实训课程的安排必不可少,而且是重中之重。实训课程可以分两部分完成,一部分课程在学校完成,一部分课程在企业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眼镜行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安排实训课程时,也要对应企业的特色进行合理选择。丹阳是“眼镜之乡”,眼镜行业发展迅速,眼镜生产、销售企业非常多,而且类别比较齐全,各具特色,拥有更多的有效资源,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在实训课程的安排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如果要学习镜架材料知识,可以选择江苏万新光学有限公司,现场参观原材料及半成品,观看眼镜架的制作、材料的合成,对成品眼镜架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不同材质眼镜架的质量、舒适度。

如果要学习眼镜镜片知识,可以选择江苏明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认知镜片的种类、镜片的加工工艺流程。熟知镜片的加工制作流程,才能更好地把握镜片知识,在与顾客交流时,才能帮助顾客挑选合适的镜片。

如果要学习眼镜营销方面的知识,可以选择丹阳市开发区吴良材眼镜店。进入实体店进行考察,从销售开始,向店内的员工学习,零距离接触顾客,了解顾客的需求和困惑,将自己磨练成出色的“眼镜人”。

如果要学习隐形眼镜知识,可以选择丹阳海昌隐形眼镜有限公司。

3.2教学方法

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验光的技能,还要求学生掌握加工、销售、管理的技能。采取校企合作模式,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强调高校、企业、学生三方合作,实现三方共赢[5]。

理论教学主要采用教授法,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实验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实训方面,眼镜行业有其特殊性,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要求很高,需要经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循环过程, 所以主要是让学生去参观、去操作、去体验。

另外,还要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要深入眼镜业考察,了解现实生活中眼镜业所需求的人才的规格和标准,调整教学内容。还要虚心向眼镜业的技术人员请教,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

3.3校企合作方式

加强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可以弥补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缺陷,更好地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上实现深层次合作,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教学管理,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组织环境、运行环境,可以取得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合作双赢的效果[6]。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可以使眼视光技术专业的教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理论和实践环节紧密结合,培养的人才可以快速上岗工作,快速融入企业环境,并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师资队伍、研究相关课题、申请专利、举办活动等,共同促进眼镜行业的发展。

实践出真知。学生到眼镜企业参观、调研、实习,才能真正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操作技能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人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更好地服务眼镜业。学校可以聘请眼镜业的专家、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承担一定的实训教学任务,或定期作专题讲座,如聘请北京博士伦眼睛护理产品有限公司的企业经理介绍他们的企业文化、隐形眼镜的最新产品及销售技巧等,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岗位需求、企业生产流程、企业生产理念等,提高学生对眼镜业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学生热爱眼镜行业,愿意做一名合格的验光师和配镜师。

学校和企业可以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眼镜企业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需求向学校提供人才培养订单,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本土化,更符合自身的要求。同时,眼镜企业为合作学校提供真实的实训基地和职业环境,为学生的实习打分,并在其中发现人才,从而降低招工和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

学校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才能吸引更多的眼镜企业与之合作,实现合作模式的多元化。在教学中要重点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抗压能力、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结束语

校企合作有利于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利于丹阳眼镜行业产业链的有效重组。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真正学到了实践知识,并取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中级验光员”“中级定配工”“高级验光员”“高级定配工”等,企业得到了想要的优秀人才,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校际合作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拓宽了途径,学生可以到更高层次的学校深造。校企合作使企业拥有了优质的人才储备,丰富了企业文化,也为学校带来了新的机遇,更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校企合作模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要不断创新思路,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张茂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89-90.

[2] 马春红,钟守冰,李国治.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3(6):92-93.

[3] 王建林.推进中职校企合作,培养企业适用人才[J].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11):14-15.

[4] 郑益仙,胡俊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3):8.

[5] 隋维林,隋月.对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7):142.

[6] 祝伯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4):178.

〔责任编辑: 卢蕊〕

收稿日期:2016-01-10

基金项目:镇江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度校级课题(GZ2015120708)

作者简介:井云(1983—),女,江苏徐州人,验光高级技师,硕士生,主要从事眼视光技术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8148(2016)03-0104-03

A study of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Optometry Technical Specialty— Taking Zhenjiang College for example

JIN Yun

(Danyang Normal School, Zhenjiang College, Danyang 212300, China)

Abstract:Training skilled talent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tatu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Optometry Technical Specialty and demonstrates the necessity of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ocal resources in Danyang, this thesis aims to strengthe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uild plat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ek the characteristic way to develop Optometry Technical Specialty.

Key words:Optometry Technical Specialty;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vocational skill

猜你喜欢

职业技能校企合作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职业技能竞赛推进高职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