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互联网与老年群体研究

2016-02-14■文/张

中国传媒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使用率群体老年人

■文/张 冲

移动互联网与老年群体研究

■文/张 冲

20世纪末,全球人口结构遽变导致的高龄化已蔓延至中国,且随着我国高龄化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老年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当移动互联网遇到了老年群体,一场“银色浪潮”正在掀起。从当前老年群体的移动互联网掌握情况来看,城市老年群体是移动互联网媒体使用率增长最快的群体。农村老年群体在传统网络媒体上的使用率偏低,但移动互联网的使用率却较高。同时移动互联网对老年群体的影响也越来越积极。

移动互联网;老年群体;新媒体

信息时代的社会结构逐渐被网络组织起来,网络构建了人类新的社会形态和传播关系,改变了我们的生产、消费、权力和文化的内容,同时也使特殊群体朝着新的形态发展。当下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形式对中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0世纪末全球人口结构遽变导致的高龄化已蔓延至中国,且随着我国高龄化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快,老年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尤其是当移动互联网遇到了老年群体,一场“银色浪潮”正在掀起。

1.概念界定与研究领域

移动互联网是随着互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的革新,尤其是在移动社会网络(MSN)和定位服务(LBS)的新媒体应用发展之后,我们便进入了具有移动化、结构化和互动化特点的移动新媒体传播时代。所谓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简单来说就是将移动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体。[1]据《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搜索用户数达4.54亿,使用率达76.5%,用户规模较2014年底增长2520万人,增长率为5.9%。

老年群体的定义比较模糊,不同文化圈的人对老年人的定义是不同的。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老年人是60岁以上的人,而有些西方国家则认为老年人是65岁以上的人群。中国自古有50而“知天命”一说,认为50岁以上的群体为老年群体。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老年群体的范围也在逐渐向后推延,如今50岁已不再属于年老的人群范畴,50岁的人群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正是中流砥柱,在社会的发展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城市和乡村老年群体的范畴也不同,城市中脑力劳动者所占比重较高,50岁以上的人群大部分还未退休,不会被划入老年范畴之内;而乡村中体力劳动者所占比重较高,50岁以上的人群已开始在体力上明显衰退,很多会被不自觉地划归老年群体的范畴,尤其是乡村中的女性群体,由于常年体力劳作,体力下降明显,很多在55岁后便被贴上老年的标签。

2.老年群体的移动互联网掌握情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载体。虽然各类新兴媒体均以年轻群体为主力军,但不可否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群体在这场媒介革命中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老年人对移动媒体的攻占从城市开始逐渐转移至农村。

2.1 城市老年群体的移动互联网掌握情况

城市中的老年人是移动互联网媒体使用中增长最快的群体,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难民”,他们在退休后更多地喜欢使用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媒体进行阅读或交流。根据《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一文的研究发现,城市老年群体在使用新媒体时主要有主客观两个影响因素,客观方面主要有人口学因素、经济状况、身体条件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主观因素主要是自身的态度和观念。[2]

这里的人口学因素一般指老年群体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移动媒体使用情况的不同。大量案例通过城市内老年群体的调查发现,男性老年群体的新媒体使用率较女性老年群体要高。这是由于男性群体本身在使用电子设备方面的敏感度就高于女性群体。年龄方面一般年龄较低的老年人,比年龄高的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比重要高,这是由生理因素造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的思维敏捷度每况愈下,对于新事物的掌握情况会大不如从前。经济状况也是决定老年人使用新媒体的重要因素,在张勋和陈功的研究调查中表明:“存款低于3万元的老年人有19.5%使用新媒体,而存款在15万元以上的这一比例为44.6%”。[2]由此可见城市中经济状况好的老年人新媒体使用率明显较高。

此外,就身体状况而言,身体状况较好的老年人或心态较年轻的老年人更愿意接触新媒体。由于视力客观因素限制,许多老年人在新媒体面前望而却步,如果在面对新兴事物时比较消极,心态彻底衰老则不会对移动媒体感兴趣,学习的欲望也会减退。相反,如果心态年轻,晚年生活积极且对新兴事物有较强的学习欲望,则会在移动新媒体的使用上更为积极,此类老年人的新媒体使用率也较高。

2.2 农村老年群体的移动互联网掌握情况

农村老年群体在知识水平上明显低于城市老年群体,因此网络媒体的使用率是各类群体中最低的。加之农村老年群体收入普遍偏低,经济状况不如城市老年群体,他们往往会将有限的资金放在子女和养老等方面,基本不会将钱花费在“可有可无”的新媒体上。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农村老年群体也开始逐渐涉入其中。在传统互联网时代,人们接触网络主要通过PC端,各类计算机的昂贵价格使得农村老年人望而却步。当手机这一通讯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农村老年群体便跳过传统互联网,直接与移动互联网相交。在农村我们会发现一位拿着手机刷微信的老年人,但他可能并未使用过电脑上网。

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手机作为必要的通讯工具早已普及,无论上网与否人们都需要手机与外界沟通。农村老年群体的手机使用率较10年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智能手机的价格变得更为低廉,老年人在选用手机时也侧重选用屏幕大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载体,基于此原因老年人的移动互联网使用率必定提高。其次,空巢老人大量出现几乎成了所有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进城务工人口日渐增加,农村子弟成人后定居城市,是农村老年群体迫切掌握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另一个主要因素。老人基于心里需求,一方面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了解到子女的近况,另一方面为扫除晚年寂寞希望通过移动互联网增强与外界沟通。最后,传统媒体的引导,也是农村老年群体使用移动新媒体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电视媒体的受众中,老年人占了主要部分。如今的电视节目普遍都会与新媒体结合,例如央视综艺节目《开门大吉》,在节目中就使用二维码让观众参与游戏互动,节目播出第一期就有4万人参与了二维码扫描,这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既扩大了节目的影响力,又增加了观众的黏性。[3]依赖电视媒体的农村老年人会在这些节目的引导下逐渐对移动媒体产生兴趣,进而在子女的帮助下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人群。

3.移动互联网对老年群体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在老龄化的社会构建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口号时,我国就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格外重视。所谓“积极老龄化”是指不但要提高老年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保障老年人的各项权益,完善老有所养的各项制度,还要提高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质量。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互联网也同传统媒体一道,肩负起为老年人提供积极晚年生活的任务。

通过移动互联网的使用,老年人开始逐渐融入如今的网络环境。丰富了晚年生活,同子女有了新的交流渠道和话题。通过微信等APP与他人的沟通更加顺畅,解决了由于行动不便等身体原因造成的与外界联系减弱等问题。同时移动互联网上也专门针对老年人设计了相关移动互联网产品,如健康类的公众号、传统戏曲类的社群等。由于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种类和质量的锐减,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依赖新兴媒体,这类媒体中的产品质量也将成为影响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1] 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168245.htm.

[2] 张硕,陈功.中国城市老年人新媒体使用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D].北京: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2013:66-72.

[3] 谷虹.品牌智能:数字营销传播的核心理念与实战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200.

(作者单位:合肥师范学院)

F626

A

1671-0134(2016)11-056-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6.11.023

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SK2016A0758:《安徽省新媒体产业发展研究》);合肥师范学院产学研合作单位招标课题(2016CXYZB002:《“艳九天”草莓新媒体营销策略及应用》)

猜你喜欢

使用率群体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如何预防磁盘使用率过高?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2018年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为3.97亿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基于服务学习方法提高青少年安全带使用率
胃肠外科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