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媒体走出国门的现状及未来文化输出战略
2016-02-14李宛义
■文/李宛义
浅析中国媒体走出国门的现状及未来文化输出战略
■文/李宛义
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数量增多,世界上著名的媒体集团开始纷纷走出国门跨国经营。中国媒体市场开放,媒体集团实力日益增大,面对竞争的现状、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国对外交流的需要,都让中国媒体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海外市场。
中国媒体; 文化
1.中国成功走出国门的媒体——以新华社为例
新华社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新闻机构,另一方面也是世界性的国家通讯社。如今新华社有多重业务,例如电视台、网络通讯、纸媒通讯等,并且开展的各项通讯都有着非常好的成果。正是这样,新华社的地位在国内媒体行业不言而喻。我将新华社的成功总结如下几个方面:1)强化和体现现代通讯社,特色上取得新进展。新华社处理紧急新闻、突发事件的能力有着非常大的提高。不断完善并创立了新的应急报道组指挥环节与运营方式,注意把握报道的“流向”“流量”“流程”三个方面。汶川地震报道时,新华社的报道形式和内容、深度、广度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比过去的舆论声势有很大程度上的加强,也大大提升了国家通讯社的品牌和影响力。在乌鲁木齐“7.5”事件报道中,新华社及时对事件进行了报道,做到了真实、迅速的报道,从而避免了西方媒体的炒作空间。2)向多媒体产业迈进。现如今新华社改变了原有的报道方式,从传统纸媒报道发展到现在的视频、音频、文字“三管齐下”的多样化方式,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化媒体发展趋势,与世界接轨。目前,新华社与亚太伟星集团共同制作全球性电视节目,不仅在国内与上海文广传媒合作开发IPTV、多种新型媒体业务,并且新华社也在世界范围与国外其他的优秀媒体进行合作,这样就更加扩大了新华社的报道影响范围。新华社现已使用报纸、电视、网络、移动媒体同时发送报道,实现了多媒体新闻采集、编辑、发送运作的工作,并且在每个环节上都有创新与提高。3)分析受众心理做新闻。新华社着力明确每个分支的受众人群,并且有针对性进行发展。如《新华每日电讯》的着重点就在于报道中央政策传达的方面,每日发行量多达36万份,由于该报纸对受众关注点分析的准确,从而大大提高了发行量。《参考消息》改变原有的方式进行海外舆论报。而在新华网的改变中,我们可以看到,内容不断增多,形式也不断多样化,并且对每个事件都进行了全面、综合的报道。4)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新华社主动地关注国际的热点,并且主动提出议题对事件进行报道。新华社借助了北京奥运会的契机,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沟通,与BBC、CNN、美联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谷歌等9家机构作为峰会共同主席。在中央的高度重视下,指定了多种工作方法,完善细化各个环节,提高加固各项工作流程,加大与海外媒体的合作力度。截止目前,与海外各大媒体均有成功的合作案例,并且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上有133家境外机构。
2.中国媒体存在的问题
2.1 宣传味浓
中国媒体大多数都是把需要报道的东西做一个简单的直译,没有深度地挖掘报道的背景,跟进报道的未来动向,而且在新闻编辑制作、最终播出中有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最重要的一点并没有抓住受众的心理。这样的报道是苍白无力的,同国外生动写实的新闻报道相比,逊色了许多,这也就无形地阻碍了中国媒体的发展之路。肯尼迪学院的托尼·赛琪教授曾针对中国媒体的经济报道做出评论:“一般的国外公众并不关心一家钢铁厂或者一家采矿公司的产量。他们希望看到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故事。如果想要吸引他们,就必须传递优质的信息。”
2.2 反应缓慢
中国媒体与国际同行相比,对新闻点的及时反映能力较弱,不能及时地对事件进行有效的报道,并且在重大突发性新闻中存在着报道不彻底、不深入、不及时的问题。正是因为这样,给国外一些媒体有了可乘之机,他们的报道有可能歪曲了事件的本身,由于中国媒体错失了最佳报道时机,所以只能被动地进行辩护,在辩护的同时才还原了事件的本身,陷入了事倍功半的境地。
2.3 渠道有限
中国媒体与外界进行沟通的时候,信息来源一直是几个固定的渠道,这样一来是十分限制发展的。这在当今文化交流沟通合作紧密的世界是远远不够的,中国作为人口第一大国,由于最近几年经济实力与文化的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在国际上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正是因为如此,反衬出我国的文化传播渠道极为有限,需要我国媒体及时地拓宽传播渠道,建立国内外沟通合作意识,合理地开发利用好互联网(视频、音频)等一系列新兴媒体。
2.4 人才匮乏。
跟据调查现实,中国媒体工作者中不乏经验丰富的记者,但是熟练掌握其他国家语言、掌握国际新闻传播规律的人严重不足。有很多媒体从业者的英语水平是有的,但是缺少的是关于新闻采访、编辑、报道中的外式思维与报道方式,这样一来就影响了我国向海外报道的影响力。在国内从事国际报道的机构,通常都会雇佣需要报道的国家的媒体专业人士,虽然这种做法可以提高新闻报道水平,但是中国如果没有自己报道的专业队伍的话,是无法讲出自己想说的话,达到真正报道的目的。
3.中国媒体如何提高走出国门的能力
中国媒体要想成功地“走出去”,首先要尊重媒体的传播规律。需要媒体时时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了解受众心理,并且进行有指向性传播的同时,要尊重国际上的新闻传播规律,同时也要注意,如果是政治宣传就需要更加注意他国的传播规律与传播习惯,并且也应当提高我们报道的及时性、独家性、权威性,要做到准确而无遗漏。例如,CNN在报道海湾战争的时候就掌握了非常好的时机,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向世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由于其报道的速度快、准确性高,并且有深度,CNN成功地吸引了全世界受众的目光并一定程度上带领了舆论的方向。所以要想中国媒体成功地走出国门,就要改变自身原来的话语模糊、谨言慎行等问题,杜绝单向传播。从有政治目标和追求的方面上来看,我国媒体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报告风格,还要有足够的空间与自由度,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其他国家的传播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良好的公信度和博得一定的认同与共鸣。其次,需要与受众建立情感共鸣。媒体就是需要不断地宣传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与公信力。要想有一个良好的媒体形象,就需要与受众有着感情上的交流,寻找感情共鸣。媒体可以采用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这个方式,体现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与观众有感情共鸣,赢得好感与支持。分析国外的成功媒体,可以学到很多经验,比如BBC把做公益事业作为自己的常态,设立了旨在为全球做贡献的慈善机构,这个机构为全国各地提供信息,为世界各地的公民开展教育、健康、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也同时传递正能量促进人权,减少贫困,使人们更好地生活。并且BBC在全国设立了工作室,进行全球性的覆盖,让更多的人在信息服务之下,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BBC的知名度与公信力。 再次,要充分与观众互动激发参与热情。作为一个优秀的媒体,应该开通多种多样的互动渠道,让受众有效地参与媒体开发的各种活动,这样一来能够有效地拉近传播方与受众方之间的距离,产生一定的共鸣。这样一来,受众在不知不觉关注此媒体的同时,接收到了媒体很多的信息。众所周知,媒体可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打出自己的品牌,使媒体想要发出自己的声音传播到受众的一方。只有不断地强大自己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地扩大自己的地位,有更好的发展。
4.结论
中国媒体有着巨大的潜力与发展空间,我们应该在调整媒体发展战略的同时积极吸取国内外成功的媒体经验,并且加以创新形成符合国情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在重大的报道中更迅速、更好地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树立中国形象,吸引更多国内外的观众,真正做到中国媒体“走出去”,为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做出贡献。
[1] 胡文涛.文化外交与国家国际形象建构[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
[2] 金丹元,马楠楠. 2013年中国电视剧研究现状分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3).
[3] 张国涛,胡智锋. 2012年国产电视剧生产与传播盘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3(04).
(作者单位:格拉斯哥大学)
G125
A
1671-0134(2016)11-021-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6.11.005
李宛义(1993-),女,辽宁本溪人,格拉斯哥大学(university of Glasgow),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Media Communication & International journali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