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思维探索传统报业突围之路
2016-02-14刘润发
□刘润发
(赣南日报社,江西 赣州 341000)
以战略思维探索传统报业突围之路
□刘润发
(赣南日报社,江西 赣州 341000)
转型、转身、转世,在媒体融合大势下,传统报业纷纷结合各自实际,使出浑身解数,寻求突围之路。
“突围”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涉及报业理念、思维、结构等方方面面,它不是修修补补,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颠覆与革命。“突围”既需要科学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可行的实现路径。近年来,江西赣南日报社从实际出发,在媒体转型、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并提出了“一体两翼、全媒融合、巩固主业、多元发展”的发展战略,也可以视之为“突围战略”,以期在媒体融合情势下,致力打造区域性传播品牌。
一体两翼
“一体”,即《赣南日报》。目前,赣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拥有《赣南日报》、《赣州晚报》及“两微一端”等媒体,以及若干经营实体。在集团的构成中,《赣南日报》既是主体,也是母体,集团现有的一切,都是从这个主体和母体衍生出来的。无论媒体格局怎么变,《赣南日报》都是集团的核心、全媒体的核心,甚至是赣州媒体界的核心。这个定位,是由《赣南日报》历史地位和现实影响力决定的。这个定位不能变。一旦发生变化,发展方向就可能产生偏离。
“两翼”,即《赣州晚报》和新媒体。报纸影响力日趋式微,没有任何扶持的《赣州晚报》面临创办以来最为艰难的选择和转型。作为一张运营市场化、办报行政化的都市类报纸,其间的两难境地,非局中人难以理解。创刊至今,不过21年,但世间局势已经发生天地之变,大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恍惚之感。不是危言耸听,在纸媒停刊、减版的大势之下,作为都市类的晚报,已经到了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在这种背景下,不仅我们决策层统一思想、科学决断,也需要执行团队披坚执锐、背水一战。目前,晚报团队在综合市场、读者、媒体格局等诸多要素的基础上,精准定位《赣州晚报》的办报思路,着手新一轮改版,努力在媒体纷纭、舆论丛生的时代,办一份赣州市场不可稀缺、无可替代的媒体。
作为另外一翼的新媒体,我们将之定位为支撑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媒体融合还是报业转型升级,新媒体既是平台也是对象,更是成员。由于现实状况,在新媒体发展布局方面,目前《赣南日报》存在明显短板,因为网站的分离,在平台方面,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依托,这种情况在全国党报系统也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我们将竭尽全力弥补短板,着力构建完备的新媒体格局,力争在新一轮媒体革命中不落伍。目前,客户端已经上线运行,新网站也在筹备之中,年内完成新媒体整体布局后,新媒体形态将日益丰富。
全媒融合
有一个公认的观点:自从媒体融合成为头等大事,传统媒体的互联网焦虑症就越发严重。
焦虑从何而来?一方面是生存的困境、融合的压力,另一方面是缺少成功案例可模仿,没有清晰路径可借鉴,前路一片迷茫,内心充满彷徨,焦虑由此产生。
但是,新兴媒体的强势冲击,传统报业的转变已经不可逆转,大规模的媒体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作为地方媒体,虽然在互联网时代受的冲击不如发达地区、中心城市明显,却同样感觉到了其中的寒意。
作为未来发展战略之一,我们在规划融合路径时,重点做好四个方面融合:渠道融合、内容融合、管理融合、经营融合。
第一是渠道融合。技术的进步,导致传播渠道的改变。媒体融合,首先是传播渠道、传播途径的融合。纵观古今,每一次技术进步,都催生新的传播载体,并由此带来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变化。其实所谓渠道,从广义来说,就是媒介本身。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从技术层面考量,都是技术革命的结果。有一句话说得很好,柯达胶卷破产案说明,用户真正留恋的并不是胶卷,而是拍到好的照片。就像纸的发明必然淘汰竹简一样,报纸、电视必将让位或者让出更大的份额于更加便携的载体。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使传播渠道大增,而且也让传播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将主动适应这种变化,首先在技术上完成流程再造,建立中央厨房,年内完成全媒体采编系统建设,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实现信息传播由“加法”变“乘法”,彻底打通各媒体之间的传播路径。
第二是人才融合。在各种融合中,最关键的是人才融合。不管技术怎么进步,技术都是物理性的、静态的,皆需要人来操作。
被评为2014中国新媒体影响力蓝皮书第六名的壹读传媒总裁林楚方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壹读不是杂志,不是视频,不是微信,不是微博……而是一群人,这群人的素质、能力,决定了他们能做什么。林楚方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道明了人才融合方为媒体融合的关键所在。
但目前传统媒体普遍面临的现实是:原有的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对传统媒体拥有深度认知,却缺乏对新媒体技术和规律的认识;而拥有新媒体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却又无法深度认知传统媒体。所以,媒体融合的当务之急是人才的融合。
对于报业等传统媒体而言,融合时代,首先被淘汰的,就是那些不能被融合格局选择的人。因此,成为既了解传统媒体的特点和规律,又要懂得新兴媒体的特点和规律,都能够熟练地在传统与新媒体之间自由转换的复合型员工,是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共同努力的方向。比如,在内容方面,既能充分利用母体既有的各种资源,以另一种方式梳理和表达,又不失新媒体的有趣、生动和小清新;既有传统的深度,又有现代的灵动。再比如营销,这里说的营销不仅仅是一种经营活动,也包括新闻活动,传统报业应注入互联网思维,像用户思维,即时刻以用户的需求为核心,传递用户所需要的新闻;简约思维,即媒体提供的信息在形式和内容上尽量简约,以便于用户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抓取到最有用的信息。总而言之,融合的大势,已经对我们这些在传统媒体浸润多年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媒体而言是融合,对于个体而言,就是转型。
第三是内容融合。2015年6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学习小组公众号连续推出了几篇关于赣南扶贫攻坚的稿子,同样的题材,因为角度不同、表达方式不同,效果大不一样。这个案例足以说明,内容融合不是简单地将报纸的内容平移到网络、两微一端,而应该是对新闻事件和信息通过再创造,以全媒体矩阵形式多维度、宽视野、全景式展示。内容融合,既是采、编、发环节的流程再造,也是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但有一点不会改变,无论将来“融媒体”以何种形态出现,其传播信息的基本功能不会变,对优质内容的需求不会变。变化的是呈现内容的媒介和方式。说穿了,在全媒体时代,要学会相同的内容不同的呈现,以实现传播力、影响力的最大化。尤其是作为地方性新媒体,无论是微信还是客户端,内容要更加本土化、更加接地气,只有这样,才有生存的一席之地。
第四是管理融合。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对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我们积极探索,对相关制度进行重新设计,努力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打通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绩效考核评估体系,不断完善薪酬分配机制,形成与融合发展相适应的新的管理流程。与此同时,适应融合的需要,对报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经营机制进行改造和完善,建立起真正适应全媒体格局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架构。
巩固主业
赣南日报社像大多数报业传媒一样,在总体收入构成中,占主导的还是传统报业,广告与发行各占半壁江山。因而,在新的主营渠道没有建立之前,这两块收入依然是报业的生命线,是我们要花大力气巩固的主业。
然而,全国报业传媒的主业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且这种困境会愈来愈严峻。比如,广告经营,用一个不太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可谓“哀鸿遍野”,几乎没有一家不感到寒意透心。对于未来预期,我们一点不奢望增长,能够保持稳定或者小幅下降就心满意足了。
发行形势同样不容乐观,党报由于其特殊性,或许还能勉强支撑,都市类报纸,生存空间已经越来越小。眼下,可能没有哪个城市、哪个区域的都市类报纸,还会不惜血本,再去拼发行量。可以想象,缩减发行量、减少版面,将成为报纸降低运行成本的常规做法。愈来愈严重的广告“脱报”现象,预示着都市类报纸拐点的到来。所以,在报纸广告大幅度滑坡的情况下,晚报的发行已经不再是以冲发行量为目标,因为在眼下这种情形下,发行量再大,它所能承载的广告量也极为有限,而寄希望发行赢利,更是天方夜谈。
多元发展
传统主业面临的艰难困境和严峻挑战,迫使传统报业必须拓展渠道,实现转型发展、跨界发展、多元发展。
所谓转型,既指新闻宣传转型,关键是与新媒体的融合,也指报业经营转型,关键是以新的思维,塑造新的盈利模式。同时,加大跨界发展的步伐,为转型找到新的依托和抓手。
于我们而言,转型发展、跨界发展、多元发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成为了一种实践。目前,我们重点发展方向是“互联网+”、户外广告、图书出版策划、体育产业、商贸等领域。围绕这些行业,以独资、参股和资源合作的形式,已经组建了四个公司,希望借此找到可以真正替代或者基本替代传统报业经营的创收点、增长点。报业转型的关键,其实是人的转型。这种转型,既包括办报理念、新闻宣传理念的转型,也包括报业发展思路的转型。为此,最近报社对员工创业意愿进行了调查,发现不少员工不仅有创业想法,而且有创业意愿。对此,报社将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报社员工创新创业。
战略既需要顶层设计,更需要稳步推进。在媒体格局多变的时代,只有更新理念、转变思路,方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作者系江西赣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