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破茧成蝶》的造型特色及文化艺术

2016-02-14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树桩壶把成蝶

吴 震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浅析《破茧成蝶》的造型特色及文化艺术

吴 震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破茧成蝶》壶身泥质细腻、光滑,壶钮上蝴蝶造型栩栩如生,色彩缤纷。壶嘴、壶把饰以树桩造型,树桩藤缠绕蜿蜒,树节明显,显示出生命的韵味。提梁根部长出树叶及松枝,捏塑得栩栩如生。作品形制及装饰就是从自然的造型之中提炼出来的,融合了时代性的艺术,达到深厚的艺术感触。

破茧成蝶;造型;艺术;特色

宜兴紫砂壶制作非常精细,轮廓周正,比例恰当。通过造型结构和自身特有的装饰工艺来表达其外在的美。每一把壶的设计都蕴含着许多美学思想,匠心独运的表现形式。

紫砂壶的实用价值,首先便体现在泡茶、品茶的功效上。玩味者只需端过那壶,稍稍一倾,一股饱满丰盈的水柱就从口中流畅地泻入器皿,手指在壶盖的小眼上轻轻一压,水柱又魔术般停止。由此而知,在壶的设计上,如若容量过小或过大,均满足不了品茶者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密及出水流畅的实用需求。其次,便体现在把玩者的手感之功效上。把玩者用手拿起壶把根据自己习惯用一手指按盖上看是否舒服,而且其他手指不会触及壶身,如果有其他手指触及壶身会因泡茶时烫手而拿不住壶。同时,要考虑壶盖与壶身是否有间隙,间隙太小壶盖则太紧,泡茶时会有茶梗卡在里头拿不出来,间隙太大在倒茶时壶盖容易掉落。由此观之,这设计上,需根据把玩者的手型大小,设计壶身与壶把,更需左右摇动听壶盖与壶身轻微撞击声,切准两毫米的间隙盖边线跟壶口线要整齐服贴成一线,转动时不会出现太大的距离。

《破茧成蝶》壶身泥质细腻、光滑,壶钮上蝴蝶造型栩栩如生,色彩缤纷。壶嘴、壶把饰以树桩造型,树桩藤缠绕蜿蜒,树节明显,显示出生命的韵味。提梁根部长出树叶及松枝,捏塑得栩栩如生。作品形制及装饰就是从自然的造型之中提炼出来的。融合了时代性的艺术,达到深厚的艺术感触。

作为我国民间工艺的一大门类,紫砂陶形成了多彩多姿的器物造型,更由于它的实用功能和陈设性的结合,逐步演变成别具特色的艺术品,与瓷器、刺绣、剪纸、刻花、扎染等其他民间工艺相比,其综合优势是明显的,突破了其他民间工艺品只在工艺美术范畴里运作的局限,直逼艺术殿堂。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式样繁多,千姿百态,能集造型之美于一体,减之一毫则太瘦,增之一毫则太腴,在林林总总的工艺美术品类中,恐怕无出其右者;文人的参与,定制、设计、绘画、撰写壶铭、书画篆刻、著书立说,赋予其独特的艺术风骨和丰厚的文化内容,因而更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精髓,也是其他工艺门类所不具备的。

紫砂茶具不仅仅是一种喝茶的器物,更是一个富有神韵的天地。壶的背后是历史悠远的中国茶文化,而壶的本意则是让人心平气和。古往今来,紫砂铭壶质地古朴纯厚,不媚不俗,与历代文人雅士气质十分相近,文人玩壶视“雅趣”参与其事即成“风雅之举”,当文人与艺师结合的时候,紫砂文化必将焕发新的艺术生命力。壶艺之精湛、质朴而高古的艺术气韵,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回归文人雅士返璞归真的境界,达到了心境的融合,也使得文人紫砂壶升华为融合多种文化的载体,紫砂壶从此便以纯粹文人化的身份而跻身于艺术珍品之列。

[1]《宜兴古陶瓷鉴赏》台湾静观堂 李瑞隆

猜你喜欢

树桩壶把成蝶
一截“小树桩”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树桩屋
紫玉飘香
——生活中的一点诗意
破茧成蝶
破茧成蝶,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老板轮换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