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汉字创好运(一)

2016-02-14刘培金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4期
关键词:气力正气学问

刘培金

原对外经济贸易部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 北京 100005

善用汉字创好运(一)

刘培金

原对外经济贸易部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 北京 100005

2016年2月6日,发出“丙申信念”:“乙未‘四全’已显效,丙申气势更趋优!民心相印共圆梦,金候聚魂创宏业。”新春贺词后,有同志问如何想出,因学悟汉字。

1、汉字是孕生与践行信念的指南

孕生与践行做人、做事的信念,都源自由德性能启动的学习、实践和总结汲取的道德学问内涵。学问是思维和言行的起点,并决定最终报应善或恶。

汉字是伟大先人实践经验理性认知的智慧结晶,体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学问,是全人类以文化心,泵动使用价值功能气力运动,捕捉智慧、机遇等,用武艺孕化新形态气物质实体使用价值功能的知识宝库。

汉字,字字载学问,句句含真理,并有三大功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形与无形气物质性能皆优的真正软实力,中华民族优良基因传承优化的本源。如能真诚又精准地理悟和实践道德、人、心;做事、艺、动等八字所载道德学问积极内涵,及其词组、同音字组合体和部首诸字间的互动功能优良辩证性,则自利孕生与践行正确信念,贡献社会利人民,则益自己活好。

1、道德。古人把气物质作用运动的三法则、三规律、一定律等,“阴阳自走”的客观性称为道;德是认识和驾驭道的主体,其组成结构警告后人,对道要慎重观察(ㄔ),反复多看(十目),认清和精准把握正气利公主流性的现实和趋势,力行“上善若水”,一心为公不动摇;道与德的关系互动性,是“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尊道而贵德”,以修炼正气为公德性能为根本,益做人、做事、做学问等(简称“三做”)成功而安享。

2、人。宇宙万物皆由气物质二重性要素相依成形,以对立统一主流性的品性正或邪定个性。人字组成结构既可说明万物本性,又是对形体是或不是人的界定。正气、为公、真诚等品性高尚(上),压住邪气、强私、虚伪等,则是人;相反,为入,先贤以其德能品性表现质量,分别认定为“披着人皮的狼”,或“形人而实鬼”。社会诸种良或劣现实,都是人性,或兽性或鬼性的使用价值功能气力运行表现。故,社会在“魔高一丈,道高一尺”的尺治丈法则中,以“反者,道之动”化解曲折,不断向上向前向更优良升华。

3、心。心为一身之主,信念孕生与践行质量,都以左、右心房、心室中的一点气物质性能启起。一点,即寓心中的灵魂,指挥身体活动的元神。一点的气物质性能差异,体现在信念正或邪有别,言行公私主从性不同,一切活动皆变异在“差一点”。坚持修心养正气,坚定为大公,是孕生与践行正确信念,“三做”优良的根本。

4、做事。做字有古、故、估三重道德学问启导性;事字,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形态固化。对客观存在和运行的一、二、三,由上下一气贯通的气物质二重性,决定事理有不同正或邪主流性内涵。做事应注重先人孕生和传承的大道理、公理和经验教训,从正气为公出发,正确认识和选准智慧、机遇与因缘事故生信念,权衡利害得失定决策,注重长期良性效应。坚持“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防止因邪气强私走小径!

5、艺。原体艺字由四部件组成,分别启导用气力“游于艺”的“三做”活动,要重视客观法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文武相宜用气力化实效,争取不断向上选用新科技,特别要注意选用气物质性能的正能量。把握准正气为公主流性,排除私心杂念和外部干扰,积极主动创宏业。注重词组导向,孕化德艺双馨;部首艹中诸字的客观存在性,和同音字组合体中适宜与私益、依优与劣意、博弈与图易、坚毅与钱移、医疾与造疫、精诣与怪异、典仪与争熠、义务与名屹、心怡与失抑、德馨与自缢等至少十大选择正确性,分别指引气力运行方向,注意形势客观性和气物质作用辩证法等。简化艺字,则失去了原有学问性,“游于艺”时要正确理悟和践行词组等三大功能的辩证积极性。

6、动。把重改为云,失去了chong和zhong的原有道德学问内涵。“三做”用气力,一定要遵从核心价值观、历史唯物观和辩证发展观“道法自然”。既要注意轻重缓急,更要注重保持一定连续性,切实做好一气呵成,保证健康持续善始善成善终,防止“云”性副作用。

2016年2月8日

2、汉字以文化心为本,导武化物为用

社会人皆是由以文化心修精神,导武化物养形体的气物质性能,决定“三做”的使用价值功能气力运行基本模式。因修炼的道德学问内涵差异性,孕生的欲念追求有别,孕积的自作自受报应善或恶完全不同。

汉字,是数十万年,甚至超百万年的历代先人,实践经验理性认知的智慧结晶,体载着中华民族的道德学问内涵,人类的共同灵魂,指挥“三做”的元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社会发展演化的根本软实力,秦汉以后一切精神内涵的孕生本源。

汉字所载的道德学问内涵,是先人对历史唯物论、使用价值论和发展辩证论等的学习、实践和总结升华的伟大智慧结晶。保护汉字,用好汉字,宣传汉字是车同轨、书同文、艺同道、和同德、道德学问归源的世界大同趋向需要。

数千常用汉字所载的根本道理性,大体有三重分别性。如能严肃诚实地正确理悟和认真践行,必益“三做”有成而心身健康。

1、绝对真理性。如日、月、卡等字,看形知意,一目了然;不上不下,不通自卡。此重字性,启导气物质性能孕化的万物是客观存在,要注重认清事(史)实明真理,端正追求做好事。

2、相对真理性。如贸、贪、贫等字,稍知贝为钱,即不难明白时间是“金钱”,要“三做”善用“卯”;如只重今日捞钱不计远,时到罚没被(贝)分流,自有一定负效应。此重字性,警告使用价值功能泵发气力孕化的诸成果,都有一定相对性,随时间演变会转化。一定要明白贪财抢物难久享,善舍钱货益平安。

3、辩证真理性。如公、私、好等字,同大量汉字所载的道德学问内涵一样,都具有二重性。公上私下本一体,日长时久私复公;禾肘为私善用七,外拐三成益自己。贵在不搞七上八下肥自己,安在防止乱七使八糟!此重字性,启导确定欲念追求要注重辩证性,以正气利公为导向,公私分明静心性,确保力行在阴阳积极和谐演化中孕积真好!牢记修心强正气,养身为大公,发挥使用价值功能正能量创良效,才是“三做”成功益安享的根本。要深信善恶报应定律。

成事在天人谋断,人不决策天枉然。

创新为公善超前,人性合天孕美传;

为利捞名不计远,兽性发作引人厌;

害公损业强私利,鬼性作怪自受惨!

2016年2月22日

3、善用舍、得、失的正道理是福

道理者,气物质性能及其客观作用法则、规律、定律等,基本道理内涵皆在成就事业和自己的中华道德学问中。古人简曰:“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社会人的幸福或祸患,皆在理悟和践行某种道理中自然或必然孕积而成,即常说的自作自受。所以有善或恶不同报应,皆因气物质的二重性决定道德学问,即道理内涵有正道理和邪劣道理不同性。社会人的使用价值功能品性差异,孕生不同欲念追求,则选用和践行正或邪不同性道理。善用舍、得、失辩证演化的正道理,则益孕积幸福避灾祸,心身康泰少生病。

世人常说健康是福。权衡健康的内涵是无或少疾病。何谓病?“不通则痛,痛即是病。”社会人的生死皆为灵魂指挥的气性能导血、水运动,水占身体组成的70%。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以水为主流。三者运行坦然、平和、健康等畅通,则不易生病,又有能力抗疾病;相反,如运行不和又常激变,则会不通或孕淀严重不通因素,时间也到便成病。影响或孕积病变的重要途径,是在“三做”中如何处理舍得失辩证演化性。

舍、得、失辩证演化的实质,是以有形物体(如物、币)交换,带动无形性气物质(良性或病毒)随之交流。践行正道理为大公,则孕化或吸纳优良正气;选用邪劣道理为自己,则外泄良气而吸纳病毒气质,积累气、血、水流动不通的要素,时间也到即生病或成祸!此即是“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如在处理舍、得、失过程中,能保持想得开,不使坏,则心理平衡,气、血、水坦然流畅,吐污浊纳良气,不积病因;如想不开,便使坏,随之心态不宁,气、血、水流动失常,则会孕生病根,不能借势化解,可能积累成病;如不想开,硬使坏,为私利私情私追求等不知止,必气、血、水流通常波动,以急或缓骤然性,孕生又积累邪劣气质滞留终成病,或被法治天惩!因此,善用舍、得、失正道理辩证性即是福,既利化解自身孕病因,又有助抗衡外界强加人为“病”,更不怕坏蛋加罪名!此即“吃亏是福”的自然效应。

我们的伟大先人,特别是周、秦、汉时代的先贤,总结前人和世人处理舍、得、失辩证性的经验教训,借助规范其前人的文字,把实践理性认知固化于汉字中,导行正道理而积幸福,成为后人的瑰宝和正确“三做”享应得的指南。

舍,金文为房的侧面形。楷书规范为人、千、口,并加“扌”以深明舍的正道理性:用手劳动创财富,是为了人,重在利千口大众而不仅是自己!

得,甲骨文为手开贝形。楷化明确为ㄔ(chi)、日、一、寸四部件,警告世人对财物求获,必须慎重慢行,一天一寸足矣,不可贪得无厌不知止。贵在用好“一寸光阴”利大公。

失,金文为手形掉物状。楷化以歪道邪劲冲破天,明确地警告违天道必难享,又有可能受惩丢性命。

为孕积幸福化灾病,好好学悟《道德经》,“上善若水”即是正道理。要害在修炼正确的历史唯物观、使用价值观、辩证发展观等道德学问优良内涵,坚定以水本性践行舍、得、失的正道理,极力做到又行好:

自求心理常平衡,随缘顺势为大公;

世间多见苦奋争,“三做”贵化身后名。

2016年2月26日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气力正气学问
夏天养生要先养一身“正气”
长歌正气重来读,我比前贤路已宽
正气方天祥
基于重型装备室内搬运及移位的组合式气力搬运装置设计
比多少的学问
中医导引法——八段锦(六) 攒拳怒目增气力 背后七颠百病消
“一”的学问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中国古典舞作品《月满春江》的气息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