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儿童守护站 爱心还是别有用心
2016-02-14
失联儿童守护站 爱心还是别有用心
孩子找不到父母了去找警察,父母发现孩子不见了也找警察。这恐怕是一个常识。然而今年4月,一则非常有争议性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疯传:从4月30日开始,链家、顺丰等多家企业陆续传出将成立失联儿童守护站,为走失儿童提供帮助。消息立刻引发舆论的质疑。
相关的企业立刻出面做出回应。据《羊城晚报》报道,顺丰集团官方网站辟谣称,网传顺丰门店成为失联儿童守护站一事是假消息,并强调小朋友走失后应第一时间报警。美宜佳公司则回应称:“该活动属于个别门店的爱心举动,非公司官方组织的活动。”最先发起号召的链家网在官方微博上发布声明称,“失联儿童守护站”是由儿童失踪预警平台CCSER联合多家连锁经营机构共同发起的帮助失联儿童的线下活动。声明中表示,“失联儿童守护站”主要职责是帮助走失的孩子迅速与警方取得联络,从而获得警方的帮助。
针对链家的表态,警方迅速表态并且态度坚决。例如,江苏网警就公开质疑这种做法。他们认为:“儿童走失,应该向巡逻民警、警务工作站、派出所或拨打110求助,而不是找藏在小巷子里、成年人开导航都找不到的某企业门店,更不用谈你们的员工是否经过专业训练”。重庆网警也发布长文《链家,请停止错误的走失儿童自救宣传!这不是营销活动应该涉足的领域》来批驳这样的做法。总之,各地的警方的微博微信建议都是:如果一个孩子与家人走失,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选择留在原地,不要跟任何人走,直到警方和家人介入。
与警方的态度相反,一部分网友甚至还有一些大V和明星对这种方式表示了赞同并点赞转发。据西部网调查,不少网友认为虽然在公益表象的背后藏着浓重的商业利益,有炒作的嫌疑,但是毕竟也显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成立失联儿童守护站,在走失儿童救助方面来说,民间力量就成为了警方力量的补充,对于走失儿童来说,参与救助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好,也能给孩子们提供一种心理底气。
不过,多数家长还是对此持质疑态度。据《环球时报》采访调查显示,多数家长认为这样的做法有些欠妥,虽然企业是出于好心帮忙走失儿童,但该想法并没有从儿童角度去考虑,让幼小的孩童独自走街串巷去寻找企业店铺,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
那么,法律界人士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广东省律师协会未成年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郑子殷律师认为,儿童保护是一场全民战争,这次“社会-企业”(即CCSER-链家)参与失踪儿童救助,从法律层面上讲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企业如何各司其职,做到到位而不越位。郑子殷认为,从布局上看,链家的网店分布数量远远不及公安机关的派出所、治安点。从专业上,链家的职员不具备儿童保护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角度,CCSER平台是否能有效保证庞大的信息不被泄露。因此链家无法取代公安机关的地位,成为走失儿童保护的真正实体。所以,从儿童保护视角看,这个项目在设计上确实是营销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长江网提出了一个建议:链家如果真有心关注失联儿童问题,倒不如拿出他们全国6000家门店的“宝贵”橱窗空间,为那些失联儿童张贴寻人启示。这可能是检验企业“爱心”还是“别有用心”最好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