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6-02-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33期
关键词:砂粒单发实性

沈 刚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 沈阳 110023)

研究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沈 刚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影像科,辽宁 沈阳 110023)

目的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研究,给予手术病理检查,分析其多层螺旋CT表现、CT灌注参数及CT诊断效能。结果80例患者髓样癌、滤泡癌、乳突状癌、甲状腺炎、甲状腺囊肿均有病例,单发63例、多发17例,甲状腺结节总计97个;良性结节患者在密度、囊变、病变边缘、砂粒样钙化、结节强化、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与恶性结节患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价值。

多层螺旋CT;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诊断应用

目前,医院里主要采用多层螺旋CT来诊断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因为多层螺旋CT准确性较高,应用性较强,所以笔者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研究分析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临床资料不全者、生命体征不稳者、非甲状腺结节者、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皆不在入选之列。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初诊时均经过多层螺旋CT诊断及确诊,男患者27例,女患者53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4.5 23.5)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55 2.45)年;结节大小:0.53~8.91 cm,平均(4.72 4.19)cm。80例患者基本资料以及入选标准差异不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给予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①运用GE Bright Speed 16层螺旋CT行CT平扫、双期强化扫描,主要对下颚角至胸骨部位进行扫描,先行平扫,后行强化扫描;②运用高压射射器于肘前静脉团注95 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350 mgI/mL)[1],每秒注射2.4~3.6 mL,注射过程中动脉期为28~30 s,静脉期为60~70 s。③螺旋CT电压、电流设置为120 kV、300 mA,FOV 25 cm,扫描层厚、重建层厚设置为3.75 mm、0.625 mm,矩阵设置为512×512,本研究所有扫描数据全部传输至GE AW4.3 Station进行处理。

1.3 观察指标:各个病灶均测3处以上,CT扫描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后,记录患者血流量与血容量,表面通透性、达峰时间及平均通过时间,对良恶性结节的多层螺旋CT表现、CT灌注参数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结节进行效能分析。

2 结 果

2.1 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手术病理检查:经检查,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多发为17例,单发为63例,总计有97个甲状腺结节;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19例(总计有27个甲状腺结节),良性结节61例(总计有70个甲状腺结节);恶性结节患者中,2例髓样癌,4例滤泡癌,13例乳突状癌;良性结节患者中,5例甲状腺炎,56例甲状腺囊肿。

2.2 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8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含61例良性结节和19例恶性结节,良性结节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为:38例密度表现为不均匀,47例囊变程度属于囊实性和实性,25例病变边缘表现为规则,12例属于砂粒样钙化,57个良性结节强化程度高于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多层螺旋CT表现为:12例密度表现为不均匀,19例囊变程度属于囊实性和实性,3例病变边缘表现为规则,11例属于砂粒样钙化,25个恶性结节强化程度低于甲状腺;80例患者甲状腺结节在密度表现、囊变程度、病变边缘、砂粒样钙化、强化程度等多层螺旋CT的表现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 良恶性结节CT灌注参数比较分析:良性结节患者血流量为BF(125.39±11.95)mL/(100 g·min),平均通过时间为MMT(8.43± 1.12)s,与恶性结节患者血流量BF(63.24±10.57)mL/(100 g·min)、平均通过时间MMT(15.42±1.31)s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良性结节患者血容量为BV(34.01±3.53)mL/100 g,表面通透性为PS(34.04±4.24)mL/(100g·min),达峰时间为TTM(15.49± 1.65)s,与恶性结节患者血容量BV(32.51±3.14)mL/100 g,表面通透性PS(36.12±4.37)mL/(100 g·min),达峰时间TTM(14.22±1.73)s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甲状腺结节有单发,也有多发,单发结节相较于多发结节,前者发病率较高,后者致癌率较高。甲状腺结节能够在各类甲状腺疾病之中并发,例如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肿瘤都能够并发甲状腺结节[2],而这些疾病单发、多发均有,一般只对其进行良恶性比较。其中,良性结节主要有甲状腺肿、甲状腺瘤,恶性结节主要有甲状腺癌、甲状腺淋巴瘤及转移瘤。

甲状腺结节一般是甲状腺出现一个及多个组织结构产生异块而引起,其诊治方法不尽相同,结节性质也各种各样。对于良恶性结节,临床上出现误诊的概率比较大,对患者的治疗产生了不良的影响[3]。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诊断效果较好。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运用多层螺旋CT进行诊断,其特异度为92.5%,敏感度为87.5%,准确性为90%,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价值非常高。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与鉴别诊断价值。

[1] 周荣华,姚尉,李成杰.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四川医学,2014,35(3):394-396.

[2] 陆峰,马震.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4):628-631.

[3] 高飞,程涛.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1,14(6):596-599.

R736.1

B

1671-8194(2016)33-0051-01

猜你喜欢

砂粒单发实性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下降管蓄热器中沙漠砂流动性数值分析
主动出击
保护措施
老年单发早期胃癌内镜私膜下剥离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一种单发直升机直流供电系统构型
用于粒子分离器的砂粒反弹特性实验研究
儿童实性颈部异位胸腺的影像分析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4例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