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籍与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
——以辽宁省为例

2016-02-13娄明辉

图书馆学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古籍辽宁省

娄明辉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古籍与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构建
——以辽宁省为例

娄明辉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摘要]古籍是构建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辽宁省存藏的古籍为例,古籍的庋藏是辽宁地域历史中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其传承本身就是一部辽宁文化史的缩影;带有明显的辽宁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内涵;体现了古代先贤对地域文化的执着追求。做好古籍宣传、整理出版等古籍保护工作,对构建辽宁地域文化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古籍古籍保护地域文化文化价值体系

地域文化价值体系是以地域、时代所构建起来的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地域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体、精神文化体和制度文化体3个部分[1],共同构成了本区域的文化价值体系。

辽宁地区历史文化悠久,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摇篮之一,业已为考古发掘所证明。由此而形成的文化遗迹、风俗文化、政治和宗教等体制构成了独特的辽宁地域文化,是辽宁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对区域文化价值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如历史地理学、文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方面。以往的相关研究或多或少忽视了古代典籍对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笔者期望以此为视角,以辽宁省为中心予以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1 古籍是构建辽宁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石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典籍,如四川成都地区是我国雕版印刷最早流行的地区,在唐代时即有殿版书籍和书肆[2]。因此蜀地在宋代成为我国的三大刻书中心之一。长期以来,辽宁地区被认为是文化蕴藉不深厚的地区,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辽宁地处关外,清代以前文化相对落后,文化典籍在全国所占的比重甚微。如以地方志而言,辽宁地区最早的方志《辽东志》,也是成书于永乐年间。加之历代古籍文献毁于兵火者甚多,使得辽宁地区古籍文献不丰富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势。但事实上,辽宁地区有着极为丰富的古籍文献资源。

经过近年来开展的古籍普查,辽宁省统计共有古籍150万册左右,虽然古籍藏量逊于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古籍收藏单位,但文献质量较高,并有着鲜明的藏书特色,其中许多都是藏于石匮的国之重宝。在已经公布的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辽宁省共有485部珍贵古籍入选,古籍文献的丰富和珍贵性可见一斑。这也改变了辽宁历史上长久以来形成的“北俗虽豪缺风雅”形象,这是构建我省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增强我省文化凝聚力和文化自豪感的重要前提。

2 古籍与辽宁地域文化价值体系构建的关系

2.1古籍的地域传承本身就是一部辽宁文化史

古籍能够历经千百年来而流传至今,无不得益于公私收藏者的保护。同时,古籍文献的传承,也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也是古籍文献作为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原因。

据有关学者统计,目前尚存于大陆各古籍收藏单位的宋、元古籍约为两三千部,辽宁省共有近百部,主要得自于长春伪皇宫。其中包括了原清宫天禄琳琅的藏书。辽宁省图书馆所藏天禄琳琅藏书共计35部,是继台北故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天禄琳琅”藏书数量第三的机构[3];辽宁地区的清武英殿刻书,大部分来源于沈阳故宫,而且多为没有裁切的毛装书,保留了清代武英殿装订书籍的信息,成为一种独特的古籍装帧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辽宁地方志大概有230余种,现存170种,其中辽宁省图书馆就存藏150种左右,沈阳市图书馆、大连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也十分可观。

总之,这些琳琅秘籍能存藏于辽宁地区,既与中国近代史密切相关,也凝聚了数代爱书人、护书人的执着追求。辽宁地区的古籍收藏,凸显了鲜明的历史印记,并以其独具魅力的文物性、学术性和资料性,成为辽宁历史文化的精神标志之一,其流转递藏过程本身就是我省文化史的缩影。

2.2古籍体现了辽宁地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存藏于辽宁境内的文化典籍,许多都包含了众多带有辽宁地域特色和文化价值的内涵。其中典型的便是满族文献。辽宁地区的满文文献主要收藏于辽宁省图书馆和大连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满文古籍图书综录》一书中收录满文古籍266种,《大连图书馆藏少数民族古籍图书综录》收录满文古籍图书504种。这些满文文献或者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如顺治七年(1650)内府刻满文本《三国演义》,是该书的最早译本。或者具有很高的学术资料价值,如《太祖大破明师于萨尔浒之战书事文》,反映了萨尔浒之战的情况。或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如清乾隆内府精抄满汉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被称为世界艺术殿堂中的奇葩[4]。或者体现了东北地域民俗的文献,如《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是对满族萨满信仰礼俗的一次总结。从满文文献中就可以看出,满族是一个善于“拿来主义”的民族,这也体现了辽宁地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多元性和兼容性。

明清以来,许多无辜获罪的知识分子被谪戍到东北。由此形成了辽宁和东北地区特有的流人文化。“流人”在清代东北方志的纂修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铁岭县志》《盛京通志》《承德县志》等。“流人”积极从事著书、讲学活动,丰富了辽宁地区的文献典籍,同时流人文化与辽宁地区固有文化的融合,更加促使辽宁地域文化具有多元性和兼容性的特色。

2.3古籍中的乡邦史料与文化品格

文化典籍中包含了众多古今辽宁文化名人的乡邦著述,体现了辽宁人对文化的执着追求。如贺钦的《医闾先生集》记载了许多关于辽东的史料。金毓黻先生认为在东北古代史有三位学者“各臻极诣”、可为楷模的人物,贺钦便是其中之一[5]。在清初以诗歌著名者,有李锴、陈景元、戴亨“辽东三老”。此外又有号称压倒三江的王尔烈、清末的外交奇才张德彝等。此外如清代尚贤的稿本《甲午诗抄》,更有其独特的史料价值;刘廷玑的《葛庄分类诗抄》、纳兰常安的《受宜堂集》、刘春烺的《看云听涛馆诗》等,都证明了历史上的辽宁地区绝不是文化的蛮荒之地。

此外,由于历史的原因,辽宁地区存藏的清代辽宁文人诗文集甚多。据学者统计,仅辽宁省图书馆所藏就有八旗满洲诗文集138种、八旗蒙古诗文集27种、八旗汉军诗文集54种[6]。金毓黻先生的《辽海丛书》收书87种,其中许多为辽宁地区的古籍文献。《风流人物耀神州:辽河流域英杰群体》一书中收录的有较大影响的辽宁人物就有60余人。

总之,辽宁省境内目前存藏的古籍文献,记录了当时辽宁地区的人文、风俗、自然地理等史料信息,既是辽宁的文化先贤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财富,也体现了辽宁地域文化的久远性、开创性和赶超性的文化品格。

2.4古籍宣传是构建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的场合几次提到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籍是文明延续的实物,是体现国家文化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和2014年,辽宁省分别举办了“辽宁省珍贵古籍特展”和“清宫遗珍——天禄琳琅”“石渠宝笈典籍书画展”,充分展现了辽宁作为古籍大省的丰厚资源和古籍保护的丰硕成果,让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走近古籍、了解古籍、爱护古籍。从观众的热烈反响来看,保护、宣传好古籍,是构建我省地域文化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也是推动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由之路。

3 结语

当然,古籍保护工作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即使是从全国范围来看,对古籍文献的宣传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宣传的手段比较单一、平面化、同质化;还没有形成叫得响的宣传品牌等。笔者建议要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制定辽宁省中长期的古籍发展规划,形成以电视、报纸、网络合一的立体式宣传平台,创新宣传手段,形成政府、图书馆、高校、博物馆、民间力量相结合的宣传合力。这也要求古籍保护工作者创新古籍保护思路,拓宽古籍保护路径,加大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让古籍在构建地域文化价值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易宇.区域文化与中华文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141.

[2]袁行霈.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辽宁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8.

[3]戴立岩.古籍的地域收藏与传承——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10):36-37.

[4]卢秀丽.关于汉满合璧三十二体御制盛京赋清内府精写本的探究[J].图书馆,2008(3):121-123.

[5]董玉瑛.东北历史名人传·古代卷[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92.

[6]王清原.辽宁省图书馆馆藏清代八旗诗文集目录[J].满族研究,2004(2):81-96.

娄明辉男,1979年生。研究生学历,副研究馆员。

[分类号]G255.1

收稿日期:(2016-02-26;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古籍辽宁省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中医古籍“疒”部俗字考辨举隅
关于版本学的问答——《古籍善本》修订重版说明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关于古籍保护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我是古籍修复师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1995—2010年间俄罗斯规范价值体系的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