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英语语音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2016-02-13王巧云王萍
王巧云,王萍
(陕西省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语言与文学研究
我国英语语音的研究现状分析及展望
王巧云,王萍
(陕西省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英语语音研究为我国语音的成功教学提供了可行途径,因此,对英语语音习得进行研究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回顾近十几年来国内关于英语语音习得方面的研究,从中介语、学习者因素、语音理论等角度对以往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概括,发现其不足,并提出展望。
英语语音;语音习得;研究综述;展望
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也就是语言学家所说的音、形、义。其中,语音是首位要素,是语言最基础的单位。只有通过语音,才能进行词汇和语法的学习。可见,英语语音是学习英语的第一步。英国语言学家吉姆森曾说过,要学会一门语言,语法占50%-90%,词汇占1%,而语音知识占到了100%,可见英语语音研究的重要性。国内对英语语音习得的研究论文大量增加,主要从二语语音感知与表达的关系、语段理论和超音段研究、二语音系理论模型的构建、母语迁移、非语言因素对二语语音系习得的影响以及二语语音教学研究等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对现有的文献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展望。
一、英语语音研究综述
自20世纪50年代对英语语音习得研究开始到现在,总体研究趋势从单一的文献式研究向实证研究发展。研究角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因素研究、语音教学及语音理论研究。
(一)中介语研究
中介语研究主要是音段习得研究和超音段习得研究。
首先,对音段习得的研究。王茂林对比、分析了中美学习者英语塞音的发音情况,发现中国学习者发塞音为部分浊音的情况居多,[b]、[d]与美国学习者无明显差异,但[g]、[p]、[t]、[k]的发音比美国学习者发音要长;此外,中国学习者英语浊塞音的发音情况较好,清塞音较差。马林采用声学研究方法,在前元音[i][ey][iy][ε][ae]发音上对中美学生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对[ey][ae]发音容易,[i][ε]发音困难,[iy]发音适中。冯友运用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学习者进行了吞音现象调查,发现吞音现象在大学英语学习者中普遍存在,并多在句尾出现,其中,辅音吞音最为常见。
其次,对超音段习得的研究。超音段音位主要指重音、语调、节奏方面。高琳、邓耀臣通过语料库发现,国内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读英语单词的重音错误受到汉语语音的影响。陈桦调查了中国学生的英语语调发音情况,结果显示学生对平调、降调有使用过度的问题,并且对能体现说话者态度和语气方面的二级调型语调掌握欠佳。此外,国外学者Archibald发现,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若是由非重音构成,那么,他们在学习重音语言时就无法存储韵律,只能通过词汇的形式来记忆。
(二)学习者因素研究
影响英语语音习得的学习者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关键期、母语迁移及语音感知等方面。
首先,对年龄和关键期的相关研究。谈及年龄,就会与著名的中介语石化理论和关键期理论联系在一起。关键期假说认为,2-12岁左右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时期,超过一定年龄就难以习得目标语的标准发音。而有些学者认为,语音的习得与关键期无直接联系,成年人也能习得目标语的标准发音。刘慧芳在“二语语音习得中的年龄因素研究综述”中指出,二语语音习得成功与否与社会和学习者自身也有关系,年龄不是先决条件,过早地学习二语是否就能成功习得语音并没有充分的实证依据。林韶蓉在“国外二语语音习得关键期研究综述”中发现,大部分的研究支持关键期假说,也就是说,二语的发音水平与年龄相关,越小接触二语,能达到的语音水平也就越高;但是,年龄与二语语音水平的关系是渐进的线性关系,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并非是关键期假说认为的语言学习能力过了一定时期就急剧下降。由此可见,语音学习能力与年龄的增长不成正比。
其次,对母语迁移方面的研究。国内对母语影响英语语音习得的研究很多,主要从两方面探讨,即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其中,对母语的负迁移研究及地域方言的研究最多。马林研究发现,中国学生发英语前元音[i:]最困难,因为这个音与汉语的i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除此之外,英语中某些音位在汉语中并不存在,因此也会对英语发音产生制约作用。方言对目标语的负迁移主要采用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其中,对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省份的方言迁移研究最多,有的具体到了市县区域,如朱文娟研究了肥芜方言对英语习得的负迁移作用。尽管方言的迁移研究众多,但对新疆、西藏的研究数据却相对缺乏,这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最后,在语音感知方面。国内运用语音感知理论对英语语音习得进行研究的相关论文并不多,主要是一些硕士论文。如蒋超(2006)在“江苏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音感知与产出模式研究”论文中,基于利伯曼“肌动模型”理论,采用实证调研方法,从言语听辨到发音的机制层面来研究学习者的语音感知对语音产出的影响。王楠(2012)在“论黑龙江地方方言影响下学习者对英语语音的感知”一文中,基于负迁移理论和语音感知模型,即语音感知同化模型和语言学习模型,通过实验分析了以黑龙江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对英语语音的感知情况,此外,该论文也探讨了第一语言经验对第二语言感知的影响。
(三)语音教学研究
研究语音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因此,对语音教学进行相关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林韶蓉在“我国英语语音研究与教学现状分析及建议”中指出,我国目前对英语语音的重视程度不高、语音教学不理想,提出必须加强语音研究,对当前的语音教学进行改革,另外,她还对语音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索。乐金马、韩天霖提出了语音教学的六项原则,主张音段和超音段音位教学应结合运用,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汉英语言的发音体系和规则进行对比,认为语音教学应与语言练习的情景语境融合,注重情感因素对学习者语音学习的重要性。此外,我国学者也在不断尝试将新的理论运用到语音教学中。如,李燕芳、梅磊磊通过对国内成人学习者的英语语音知觉进行实验研究,证明了视觉言语对其产生的影响,并指出视觉言语能应用于语音教学。
(四)语音理论研究
对英语语音进行理论研究主要是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回顾国内相关文献,运用心理语言学原理对英语语音进行研究的论文有很多,研究视角主要是交叉进行,如认知与心理结合,认知与音段习得结合等。马照谦通过感知实验研究,结合功能音系学和感知语法研究中国EFL学习者的发音。范烨基于优选论和感知图理论,对二语韵尾辅音群中的增音现象进行了研究。此外,联结主义和建构主义也是当前研究经常采用的理论视角,主要运用于英语语音教学。郭爱卿、陈瑞瑶在“联结主义视角下二语语音习得中的母语迁移”一文中,运用联结主义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探讨了联结主义在二语语音习得中的阐释作用,并指出该理论对英语语音教学的启示。李娟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探索”一文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进行了探讨,指出语音课程在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的重要性,旨在为高校英语专业语音教学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二、不足及展望
基于以上对国内近十几年英语语音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国内对英语语音的研究无论从研究方法、研究视角还是研究范围上,都有一定程度的拓展与创新,但也存在着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法和手段上
之前的研究多运用定量研究和文献研究方法,定性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今后的语音研究方向应向定性研究方向发展。此外,尽管实验语音学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应更多使用两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对英语语音研究做出更全面、科学的解释。目前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法为微变化研究法,它能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发展轨迹和机制做出解释,弥补历史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内容上
国内多以音段音位研究为主,而对超音段音位习得的研究不多。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音薄弱环节就在超音段音位层面上,如对重音、停顿、连读等知识掌握不够,今后应对超音段音位进行更深层次的量化和实证研究。另外,对二语语音习得策略的专题研究也比较少,关于如何克服负迁移,多数研究只是粗略带过,并没有关于这一类的专题研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着重对二语语音习得策略进行相关研究。
(三)研究成果上
英语语音研究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理论多丰富、方法如何多样,而在于应用。纵观国内英语语音的研究现状,笔者认为,我们应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并将其运用于国内的英语语音教学中,以期寻求一条适合中国英语语音教学的路径。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语音能力还比较弱,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更广、更深层次的研究。
通过对国内英语语音研究的综合分析,了解到了当前语音研究的方向及主要内容。受国内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习者的语音水平普遍偏低,因此,对语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学习者语音习得因素上,如汉英语音的对比分析、母语负迁移等。此外,由于当前运用现代设备对语音进行实验分析的研究并不多,以及对超音段音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这就为我们今后的研究给出了方向。总之,国内英语语音习得的相关研究还不够全面,希望有更多的研究成果能应用于语音教学当中,提高国内学习者的语音水平。
[1]陆扬.英语语音学习方法浅谈[J].继续教育研究,2002(6):60-62.
[2]王立非,孙小坤.国外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的进展[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4):25-28.
[3]王茂林.中国学习者英语词中塞音发音分析[J].现代外语,2009(2):186-194.
[4]马林.中国学生英语前元音发音的实验研究[J].现代外语,2005(3):259-264.
[5]冯友.大学英语学习者吞音现象调查——一项基于语料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6):453-459.
H3
A
1673-0046(2016)11-0187-02
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2014-2016年度课题:陕北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影响的实证研究,课题编号:14GK1809,项目负责人:王巧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