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教学方法探究
2016-02-13汤晶
汤晶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基础课程探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教学方法探究
汤晶
(渤海大学,辽宁锦州121013)
随着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正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高校教学活动中,网络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学生们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求学机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教学理念这一领域也发生了众多变革。但是,在网络带来的好处背后,众多弊端也显现出来。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侵蚀、高校管理的滞后,这些问题都警示着我们在网络教学中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准备。因此,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一理念也应该被我们坚定不移地落实到实践当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设计制作课堂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还只是一种较为个体化的创新教学方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信息网络建设,及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教学而言,则是从更深远的意义上所进行的更具规模、更有普遍价值,当然,也是更有难度的一场教学革命。在传递快捷、辽阔纷繁的信息时空,着手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络教学研究和平台专业机构,丰富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加强网上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和研究队伍的建设,积极准备和开展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已成为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一、网络教育的界定及主要特征
(一)网络教育的界定
到现在为止,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的传媒特性得到了充分的证明。一方面,互联网是一种小范围的、私人之间极好的通讯工具。另一方面,互联网作为一种大众传媒,对于思想或信息的传播比任何一种媒介都更快、更经济、更直观、更有效。互联网的出现,也使得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了深刻的改变,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模式——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是指使用电视及互联网等传播媒体的教学模式,它突破了时空的界线,有别于传统在校住宿的教学模式。网络教育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的新概念,即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网络教育将国际互联网作为基本的工具平台,几乎融入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所有的先进网络技术、现代教育传播理论和现代学习理论,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二)网络教育的主要特征
网络教育把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丰富性、平等性等特征,将一个全新的教育模式展现给人们。
1.资源的开放性。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平台的开放,使各种资源在网络全局范围内共同享有,具有其他传统媒体无法具备的开放性。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中需要的教学案例、教学素材,不易被收集且很多素材过于陈旧,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整理,而且效果也并不理想。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可以轻而易举地搜集到鲜活的生活事例,最大限度地占有教学信息。
2.过程的交互性。交互性是网络的重要特征之一。所谓交互性,是指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的双向互动传播,网络中的任何用户既可能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能是信息的接受者。网络的交互性深刻地影响到教学活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交流少,单向流动的教学信息使得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说教,教学效果很难保障。网络的交互性为教学提供了便利,能使师生进行零距离双向交流,及时调整不足,保障教学效果。
3.网络的综合性。综合性是网络教育的又一显著特点,就是它在传播信息时所体现的综合性。与之前单一的和单项的广播、电视等传播途径不同,网络涵盖了图像、声音、文本等综合性很强的各种信息知识。网络媒体这种独有的综合性特征,也使得网络教育能适宜不同的人群,满足不同的需要。
4.信息的丰富性。当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数量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地增加,网络作为新型载体,包含了海量的信息,为教学内容拓展了无限空间,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保障。轻轻一点进入超链接,就可以在知识海洋中冲浪,古今中外的鸿篇巨著尽收眼底;也可以依靠网络强大的搜索引擎,迅速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网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5.关系的平等性。网络中,网民是相对平等的,只能相互交流探讨,不能依靠强权灌输大道理。所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必须改变高高在上的角色观念,坚持学生主体性与教师主导性相结合,把自己摆在与学生交流互动的同一平台上,走近学生、亲近学生,采取启发式、互动式、交流式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平等真诚地交流,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临的机遇
1.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求学机会。网络上的信息包含内容巨大,覆盖范围广泛、传播速度极快,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同时,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多种多样,学生不仅可以去学校、补习班学习知识,还可以通过浏览器、微信、微博等网络途径,随时随地地主动学习,因此学生们拥有了更多的求学机会。
2.网络教学使得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快捷。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是教师以“教”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师生间的交流;而网络教育基于网络平台进行沟通,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地位相对平等,提高学生与老师交流的积极性;并且随着QQ、微信等软件的出现,也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更加便利的途径。
3.网络教学给传统的教学理念带来许多新的变革。传统的学习教材具有古板单一、脱节滞后等缺点,但是,在网络教学时代下,学生们获取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及时,老师的教学方式也是更加高效、多样化。网络教学既优化教学内容的稳定性和严肃性,又紧跟时代的步伐,将基础理论与前沿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保障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不断开拓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新局面。
(二)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面临的挑战
1.网络的开放性带入了多元文化思想的侵袭及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隐患。随着网络搜索越发便捷,网络上的信息也越是鱼龙混杂,不断冲击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外来思想文化的侵入,滋生了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在某些地方,也有媚俗文化通过网络肆意传播,严重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消极错误的思想在网络上大肆泛滥,左右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破坏了大学生思想道德观念。
2.高校校园网络管理运用滞后。虽然现在许多高校已经开始使用网络进行教学,但是很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简单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上的内容,主要的教学方式还是向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在教学内容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没能与网络时代信息相结合,学生接收到的仍是书本上的理论;另外,有不少高校虽然开设了许多教育性网站,但由于内容枯燥、单调,更多的是宣传红色信息,即使上网的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浏览这些校园教育性网站的却少之又少。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对策
(一)正确认识信息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功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都随之改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想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转变旧观念,树立网络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意识,正确认识信息网络在教学中的功能。江泽民同志曾说过“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着重强调了网络技术在日常中的思想政治课程中的重要性。
(二)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平台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及时性的优势,建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网站,占领网络阵地。积极构建独特的数字校园网络文化环境,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努力营造健康文明、富于时代特色且贴近校园生活的网络文化;要充分运用网络手段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建设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知识性、新颖性以及实效性,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高校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加强信息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建设
为了切实加强信息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建设,广大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师一定要提高认识,树立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现代化的观念。不能再是传统的“教”和“学”,更多地要求老师与学生交流互动,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占领网络阵营,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思考,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教师队伍在年龄和知识结构上要具有合理性,在选拔上要多引进一切政治素养高、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水平高的复合型教师,而且要有一定的编制人员作为坚实的基础,强化培训工作,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加强信息网络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中的建设提供夯实的师资力量。
[1]刘慧英.如何运用互联网激发大学生学习动力[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1):462-471.
[2]江泽民.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9-02-27.
[3]曹瑞明,百里清风,裴宇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新论[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71.
[4]陈萌.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网络探索,2013(8):138-139.
G642
A
1673-0046(2016)11-0116-02
本研究为2015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华传统修身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L14CSZ058。负责人:吴春岩,参与人:汤晶,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