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的因素浅析

2016-02-13吕红军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参军军人军队

吕红军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362100)

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的因素浅析

吕红军

(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福建泉州362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新时代的军事领域显示出全新的面貌,未来战场上,国家间将依靠人才与科技进行军事力量的竞争。人才是促进技术革新、推动军事力量发展的根本。现今时代,国家科技实力已成为国家军事力量发展高度的标志。为适应现代化军队建设的需求,国家已经颁布相关法令,鼓励各地全日制高校的在校学生进入军营,大学生已成为我国军队的一个重要组成。因此,本文从多方面对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的因素展开探究。

地方高校;高校大学生;影响入伍的因素

世界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全球范围的军事改革,世界各国开始加大国防建设的投入,加强高科技武器的研发,加大现代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的素质已发展成为军队力量竞争过程中的战略性支柱,因此,党和国家要把人才队伍的建设放在首要高度。各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已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军队的整体水平,但军事性人才通常还要具备以下几种素质:一是拥有优秀的、全面性的素质;二是综合能力与结合知识的能力;三是拥有创新的能力和精神。

一、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的因素

初中生、高中生是我国士兵队伍的主要组成,而大学生只占据着较小的比例。但在美国的士兵队伍中,大学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素质的人才是军队质量的保障,在科技性的军事竞争中要想打胜仗,就要扩大军队的人才队伍建设,招收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到军队。以下从几方面对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的因素展开分析:

(一)人格因素

人格通常是表现人性格品质的重要特征,它会体现出一个人对别人、对自己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通常情况下,人格会拥有不同方面的倾向,而不同的领域会对人格倾向提出差异性的要求。如果一个人拥有与自身职业相适应的人格倾向,那他在工作中会表现出良好的工作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面对新时代军事队伍建设的需求,我国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军事队伍的质量性、科技性。自从2001年新的法令出台以后,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加入到军事队伍的建设中去。他们的加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为军队增添活力,也较大地提高了军队士兵的整体素质。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人格类型影响着士兵的军事绩效。即一个人的人格类型能与军事性质及环境相匹配,那么他就能够胜任军人这个职业。但相关研究表明,一些人格特征适合参军的学生没有进入军队,而一些并不适合军队的学生却毅然选择参军,这就是学生对自身性格特征认识不足造成的。因此,学校要加大相关知识的教育,使得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身的人格特征,从而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

(二)政策因素

自从2001年新的相关入伍法令颁布以来,高校大学生进入部队的数量日益剧增。这种现象的发生,大部分原因是由于优抚政策的颁布。调查显示,相关政策对于大学生的吸引程度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升学优先、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安排工作优先、减免学费等。由此可看出,发展前景和收入问题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一点,而对于权力的关注性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对于职业前景的关注点正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这也反映了其价值观的转变。因此,国家相关政策的制定,要充分地分析大学生的总体特点,针对其对政策的关注点进行政策的制定。

(三)家庭因素

关于家庭的背景因素调查中得出结论,父母的职业,是否来自于军属家庭,是否是独生子女,来自城镇还是农村等对大学生是否参军起到重要性作用。大部分有参军意愿的学生来自于军属家庭,且他们大多有兄弟姐妹,且农村学生较多。关于父母的职业,大多数商人以及其他家庭富裕的父母不愿让孩子进入军队,而父母职业为农民的孩子参军数量明显多于其他职业。这种现象显示,不愿选择参军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其父母已为其安排其他非军事职业,此外,也因为其自小娇生惯养,缺少吃苦耐劳的品格,而不愿接受部队的约束。所以,在当今这个和平的年代,国家要广泛性地进行关于军队的宣传和教育,以此来加强人民群众对于军事方面的了解。

(四)文化因素

大学生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中,其所受到的文化影响各不相同。但影响大学生是否进入军队的因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军营想象、传媒因素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军营的想象,通常是由个体自身的体验产生,是一个从个体内部产生的并且和个体情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体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基本观念,也可以看出个体本身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选择动机。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在父母的保护伞下成长起来的,其对军队生活有美好的期望,希望能够独立地在军队生活,使自身得到锤炼与提高。传媒因素则是指运用传媒工具进行宣传、报道及教育的过程,并将社会文化及政治态度等进行有效的传播,帮助大学生吸收我国的文化。有关调查显示,大学生通常通过观看军事题材的影视节目对军队生活进行了解。因此,社会中的传媒体系可以很好地宣传军队及军人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军民关系构建,也可以激起人民群众对军旅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军人的崇敬。所以,社会要加大高校的国防宣传力度,激起大学生投身军队、报效于祖国的激情。父母的文化程度则是影响学生是否入伍的主要因素。

(五)对军人的认识与评价

大学生对于军人的认识与评价的差异性,会对其参军意愿产生较大影响。通常情况下,愿意入伍的大学生认为,军人是坚强的、严谨的、正直的、独立的、明事理的、积极的,他们对军人所拥有认同与评价通常是积极的。而对于那些不愿意入伍的学生来说,其对军人的认识与评价消极的居多,在他们的观念中,军人是传统的、守旧的及缺乏安全感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大多是通过影视、期刊杂志、家人朋友等对于军人进行了解,因此,传媒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军队的认识与评价。所以,国家应加大国防教育的宣传力度,用正确的舆论来影响和引导大学生,增加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报国志气,鼓励他们参与到军事队伍的建设中。

二、提高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积极性的措施

高校大学生的入伍对于军队人才性、科技性的建设过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针对影响大学生参军因素的调查来实施提高大学生入伍积极性的措施,是一个强力有效的方式。在军队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深入地落实所提出的实施措施,唯有这样,我国的军队力量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一)进行全民的国防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正处于频繁发生局部战争国际形势中,因此,要加大国防教育力度,加强全民的国防教育。社会环境会影响着群众的爱国情怀、奉献精神以及国防观念,国家的正确引导会影响着群众的忧患意识、崇武精神,及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国家安全、抵抗侵略者的思想建设。所以,为了为军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国家可以通过进行全民性的国防教育,提高培育学生的教学环境等方式来达到目的。研究表明,通常影响大学生参军意愿的主要因素通过联系,共同作用于大学生的参军选择过程,所以,国家要加大全民性的国防教育,使更多的人民认识了解军人和军队,对大学生选择参军过程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二)加强军队的宣传

调查显示,大学生对于军人及军队的了解与认识主要来自于影视、小说作品中。大学生爱看有关军事的影视,但是优秀的且关于军事题材的剧目很少。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美国作为世界上军事力量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每年花费大量资金对军队进行宣传,他们通常通过广告、网络、电子游戏等来引起群众对军队的关注。与之相比,我们国家的宣传力度却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加大军队的社会开放性,并充分地利用媒体加大军队的宣传力度,激发起大学生参与军队的激情。

(三)加强大学生参军优抚政策的建设

人才是进行科技强军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切入实际,依靠事业来创造人才,利用环境来凝聚人才,用机制来鼓励人才,靠法律来保护人才。调查显示,美国的军队福利为世界最高,他们为了吸引参军者,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增加薪资、缩短服役期、生活补助等。实践证明,美国实施的这一系列提高福利的措施,在较大程度上吸引了参军人数。所以,我们要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案例,增加军队吸引力,使优化的环境留住人才,以此来提高军事队伍的士兵素质。同时,也为推动我国军队的发展提供人才保证,激发大学生投身于军队建设的激情。研究表明,中国当代的大学生所关注的福利,通常不是钱,而是自身的发展前景。这就要求我国相关部门在制定和推行相关政策时,要先进行考研优先、考公务员优先录取以及安排工作优先等。

影响高校大学生入伍的因素众多,而且也是一个复杂性的社会性问题。在未来的社会,国家间进行军事力量的竞争,究其根源则是科学技术与人才的竞争。因此,我国军队的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人才的重视,针对影响大学生入伍的主要因素进行相关政策及措施的实施,以此来保证人才型、科技型军队的建设。

[1]王鹏飞,李晓霞.对青岛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现状及发展的探析——以青岛理工大学为例[J].卷宗,2013(9):74-75.

[2]李超,谭世超.浅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入伍的影响因素[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47-48.

[3]程文.高校大学生应征入伍对部队士兵教育管理的影响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6):174-176.

G647

A

1673-0046(2016)11-0095-02

猜你喜欢

参军军人军队
开战!过年也不停火的古代军队
唐代参军戏未更名原因考
军人就该这个样
军队的4月1日
杨参军
民企“参军”需要把握的问题
四有军人歌
军人的自信
军队组织形态解读
军人“四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