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016-02-13胡华强
胡华强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试析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胡华强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37)
本文分析了手机媒体的三大传播特征:重构时空,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提升受众主体地位。从理论上分析了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双重影响,列举了实践中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具体表现。
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在现代社会,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不仅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和完善,而且在内容上也越来越新颖,形式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对使用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变化趋势不仅推动了手机产业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而且也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思考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认识手机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深入分析手机媒体传播机制和规律,不断探索手机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变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手机媒体涵义与特征
手机媒体是指基于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四大媒体,依托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以个人移动终端为平台,以人机之间、人人之间的互动传播方式和海量信息(文本、音频、视频等)的多向传播为主的一种现代新兴多媒体。
手机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时空重构、人际交往、信息传递模式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也表现出手机媒体的基本特征。
(一)手机媒体在时空重构方面的特征
传统媒体中的受众与媒介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受众与媒介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随时可能因为内外干扰因素的影响产生中断和信息传递的失真或缺损。而手机媒体与受众是无缝对接,因为手机随身携带和使用的缘故,受众几乎每时每刻都处于手机媒介信息的包裹和轰炸的状态中,但是因为媒介内容的选择性和自主性,受众并没有被强迫感和不适感,反而产生对手机媒体的依赖感和满足感。
手机媒体在时空重构方面的特征具体表现在:媒体和受众的空间距离从米级缩短为厘米级;信息传递从单一时空纬度变更为多维度、多空间、多时段立体传播。这种变化颠覆了传统媒介中有媒体与受众之间明晰边界的时空观念,演变为手机媒体中的受众与信息之间空间边界模糊性、时间边界可选择性、时空相互构建性的新特征,因此,手机媒体中的时空是虚拟网络中的虚拟时空。
(二)手机媒体在人际交往方面的特征
时空在手机媒体中的重构直接而深刻地影响受众的社会交往对象、交往手段、交往内容和交往目的地选择。吉登斯认为“后现代性的一个特点是远距离发生的事件和行为不断影响我们的生活,这种影响正日益加剧,这就是所谓的脱域(disembedding),即从生活形式内‘抽出’,通过时空重组,并重构其原来的情境。”
现实中的人际交往,语言、表情、动作、姿势等有声和无声信息同时呈现,表现出整体性、完整性和丰富性特点,交往对象处于特定情境中,相互间的理解与交往情境密不可分。手机媒体中的人际交往则重构了人际交往情境,表现出交往对象选择的随机性、交往内容的碎片化、交往手段选择的多样性及交往目的的复杂性。
(三)手机媒体在信息传递模式方面的特征
传统媒体中的受众以被动接受媒介传递的信息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在传播主体可控、传播渠道单一、传播内容筛选、传播效率低下等方面。手机媒体中的受众则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选择性和主体性,受众主动介入信息传播的积极性高涨,微博、微信、QQ空间、论坛和贴吧都可以成为受众发布信息的便捷场所,发布的信息与个体自身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有高度相关性。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不仅扮演受众角色,而且也扮演信息生产者、发布者角色,充分体现受众的主体性。受众以手机媒体为中介,彻底改变了信息单向低效的传递模式,信息传递的速率、效率及影响率呈现指数级别的增长和提高。台湾学者温世仁、庄琬华在《媒体的未来》中指出:未来社会信息的传播格局将呈现出更加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手机充当各种社会信息的交换器,兼任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部分功能,传统媒介的中心地位偏移,整个社会传播格局出现泛中心化趋势,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角色地位将继续模糊,社会信息的流向沿着每一个手机用户的社会关系网络迅速延伸。
二、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从理论视角看,手机媒体产生和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利弊双重影响
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手机媒体对于受众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渗透是全方位立体的。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工作对象,既是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消费者和接受者。手机媒体平台上的社会热点、难点、疑点问题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中心,由此而形成的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对每一位参与者的观念、思想、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启发作用。由于手机媒体信息生产者、传播者的理论素养参差不齐、价值观多元化、分析问题视角独特性等原因,所以无法保证信息生产传播的性质和方向与宣传教育部门的目标和期望保持一致,特别是有少数西方国家敌对势力资金物质力量扶持下,有意识地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和控制,以期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此外,相关职能部门机构设置缺失、制度不完善、管理方法不到位,导致手机媒体中生产和传播的信息呈现自由化、边缘化、灰色化特点,不法分子刻意钻法律和道德监管的空当和漏洞,谋取不当得利。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质上是要向受众传递统治阶级和集团希望或者需要传递的信息,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和理解统治阶级的指导理论和价值观,贯彻落实行政机关制定的各项政策和规定,通过内化过程形成教育对象的特定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这个意义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特殊的传播形式,与新闻及商业领域中的传播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手机媒体因其信息传播速度便捷性和高效性而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关注,如何充分发挥手机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中的有利作用,避免其弊端带来的不利影响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
(二)从实践视角看,手机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是全方位立体的
1.传统社会中的人际关系与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相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从熟人关系转变为陌生人关系,维系传统社会秩序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在新的形势下很难发挥相应的作用。以手机媒体为中介的现代人际交往由于具有匿名性、不确定性的特点,使人际关系在重构的时空序列中进一步复杂化和多元化。人们对于交往对象的信任度并没有随着交往便捷性的提高而相应提高,甚至出现大幅度下滑的趋势,由此带来的社会交往成本成倍增加,同时,还带了身心障碍和疾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如何在新的人际关系体系中明确自己的定位、找准自己的方向,正确使用相关技术趋利避害、扬长避短,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2.由于手机媒体的时空重构特征,使得手机媒体使用者在同一时间内可以通过多重渠道、多个信息源获得世界每个地区每一时间发生的各种各类事件,可以随时通过手机媒体发布对事件观点和看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把现实世界中的每一部手机看成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信息源和感知系统,这既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和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同感和接受程度,同时,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从政策调整、理念升级、制度设计、机构更新、工具改善、方法优化等多个维度全方位立体设计手机媒体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
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在手机媒体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自组织现象,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事实上,我们似乎生活在神奇的一体化时间之中,可是,我们仍然在使用陈旧的、前电子时代那种支离破碎的时间模式和空间模式来思考问题。”手机媒体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互主体性”表现得更为明显,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教育过程中,不仅教育者影响教育对象,教育对象也影响教育者。这在客观上需要教育工作者调整教育理念,将教育对象看成是与自己平等的主体。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如灌输式、填鸭式、漫灌式,也需要在新的条件下进行调整和改进,可以概括为手机媒体条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被组织程度降低、自组织程度增强。主要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开放性、非线性、远离平衡态、涨落机制。这种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是一种挑战,更是一种创新的契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密切关注自组织体变化发展的态势,既要在某些不良趋势苗头出现时及时进行干预和制止,也需要在自组织体中有利因素出现时创造条件,利用自组织体涨落机制将其影响迅速扩大,促成自组织体的质变和飞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
3.手机媒体中的信息由于调动了教育对象的视觉、听觉甚至是味觉等多重感官的参与性等,充分调动了教育对象的多种感官,身临其境感极强,代入感也没有太大的障碍,能够通过信息传递产生较大的感染力和亲和力,调动教育对象参与信息生产和传递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使其在参与生产和传递的过程中,加深对传递信息的理解和认同感,这是手机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中其他媒体无法达到的高度。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手机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因为具有重构时空的特征带来的挑战和风险,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在走向世界,世界也在进入中国。随着国外资金和技术进入中国的,还有多元化的价值观、文化和思潮,手机媒体所具有的有利特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机构及工作者可以利用,西方媒体和政治力量也可以利用,而且从理念、技术、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形成成熟的体系,传播效率更高,产生的社会舆论影响也更大。在这种形势下,需要国内相关职能部门和相关从业人员做好打硬仗的思想准备,不断加强手机媒体条件下生产和传播信息传播规律、多维立体信息对工作对象影响规律、国内外信息学对比等方面的研究和认识,重视教育对象主体地位和作用,抓住社会热点、焦点事件,坚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工作实际,不断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上升为理论,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卢家银,段莉.手机媒体的后现代性透视[J].东南传播,2006(7):74-76.
[2](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242.
[4](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8.
[5]王东强.新媒介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2010(3):19-20.
G641
A
1673-0046(2016)11-0077-02
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2SJB710012)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