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陆房突围胜利对山东抗战的作用与影响

2016-02-13

泰山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突围八路军根据地

韩 延 明

(中共山东省委 党史研究室,山东 济南 250001)



试论陆房突围胜利对山东抗战的作用与影响

韩 延 明

(中共山东省委 党史研究室,山东 济南250001)

陆房突围胜利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八路军为挫败日寇追击、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所进行的一次战役性的战斗,对山东抗战乃至全国抗战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陆房突围胜利;山东抗战;八路军

陆房突围胜利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八路军为挫败日寇追击、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所进行的一次重要战斗,不仅消灭了1300余名日伪军,而且保卫了八路军第115师及当地党政机关、干部,对山东抗战乃至全国抗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一、陆房突围胜利是八路军第115师在山东进行的第一次战役性的战斗,是继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次重大胜利

1938年12月中下旬,八路军第115师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率师部和第686团千里东进,于1939年3月初到达鲁西郓城,首战樊坝,旗开得胜。3月上旬进入泰西地区后,与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相互配合,先后出击宁阳、东平、肥城之敌,进行战斗10多次,迅速打开了鲁西的抗战局面。115师指战员在泰西地区连续痛击日伪军,直接威慑着日军占据的战略要地济南和津浦铁路的安全,引起了日军的极大恐慌。5月初,日军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调集济南、泰安、滋阳(兖州)、东阿、汶上等地的8000余名日伪军,配属汽车100余辆、各种火炮100余门,分9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妄图消灭115师主力。

5日至7日,日伪军先后“扫荡”了大汶河南岸的东平和汶上地区。8日,开始向宁阳、肥城地区进犯,继之强力向西推进,逐步缩小包围圈。115师主力原计划向东平西南地区转移,当前卫部队和部分战斗部队顺利突围后,陈光感到大部队转移至汶(河)南平原地区不便与敌周旋,且探知前方有敌情,遂临时决定后续部队向西北大峰山转移。11日零时部队开始出发,拂晓前,当先头部队到达仪阳区北僧台南村时,与肥城南下之日伪军遭遇,发生激战。陈光率部边打边撤,退至陆房地区。随即,115师师部、686团(欠第3营)、津浦支队与鲁西党政机关等共3000余人,被日军重重包围在方圆不足10公里的肥城陆房村一带,距尾高龟藏指挥部驻地演马庄仅10公里。

拂晓,日伪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发起全线攻击。在极端不利的情况下,八路军各部按照陈光的严密部署,分驻陆房西北的肥猪山、北部的凤凰山、东北的东山岭,凭险据守,沉着应战,打退日军多次进攻,坚守住了阵地。15时左右,日伪军又集中兵力猛攻岈山、肥猪山制高点。第686团浴血固守、殊死搏杀,连续击退伪军9次冲锋。津浦支队和师特务营亦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日军200余人曾一度突破第686团与津浦支队的结合部,逼近115师师部隐蔽的陆房村。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带1个连与师警卫连、泰西独立团80余人,以迅猛的反击打退了突入之日伪军,守住了阵地。虽然115师各部自拂晓战斗打响后一直滴水粒米未进,但指战员斗志高昂,表现出血战到底、誓与阵地共存亡的英雄气概。

激战至黄昏,日军惧怕夜战。日伪军以重兵把守陆房周围各要道关口,企图待天明再次发起猛攻。此时,正在东平县龙崮村东汶支队检查工作的罗荣桓发来电报,称龙崮一带没有敌情。陈光等人随即决定,分3路向龙崮村方向突围。22时许,部队在夜幕掩护下开始分路突围。第686团团长张仁初率部护卫师直机关和中共鲁西区委翻过岈山,于次日拂晓过汶河,13日转移到东平县无盐村;孙继先率津浦支队及师特务营、骑兵连,护卫中共泰西地委机关及田家滨部,穿过赵家村、郝家村间宽仅几十米的狭窄地带,顺利突围,于12日黎明时分到达汶上县;第六支队第二团二营从岈山西之双山突围至东平县荣花村。12日上午,日军以猛烈炮火向岈山、肥猪山轰击,随后气势汹汹地冲上山头,发现八路军早已踪影全无。日军指挥官尾高龟藏实难相信,遂亲赴陆房察看,方知消灭115师的计划破产。日军气急败坏,逼迫15名群众穿上从地下挖出来的八路军军服,照相后予以枪杀,以冒充其“辉煌战绩”。

陆房战斗,是在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末期,我八路军主力部队初到山东后的第一次战役性的大仗,是继平型关大捷后取得的又一重大胜利。在这次战斗中,八路军第115师于转移途中仓促应战,在毫无防御工事的山地中,发扬红军敢打敢拼的光荣传统,依托有利地形,军民并肩战斗,运用近战、夜战等战术制胜于敌,将一场被动战打成主动战。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英勇抗击了5000余人的日本精锐部队,以伤亡200余人的代价,毙伤日伪军1300余人,其中包括日军大佐在内的50多名军官。这是八路军主力部队入鲁后,以劣势兵力和装备战胜日本侵略军合围的第一次大规模作战,也是山东八路军抗战期间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再创了八路军战史上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其杀敌战果超过了平型关大捷。更重要的是,这次战斗粉碎了日军歼灭115师和鲁西党政领导机关的企图,实现了胜利突围,保存了八路军的有生力量,尤其是保存了师部领导和师直大批领导骨干,对于山东八路军的发展壮大和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巩固,都具有深远意义。同时,115师在四面被敌围困的紧急情况下,坚决固守、待机突围的做法,以及其山地作战、近战、夜战的巧妙战术,为部队以后反“扫荡”积累了宝贵经验,其中罗荣桓创立“翻边战术”也是受了陆房突围等战斗的影响。罗荣桓在战后总结道:“这是第一一五师东进以来,打得最艰苦也是规模最大的战斗。这次虽然面对数倍于我们的敌人被动作战,由于全体指战员英勇作战,以及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胜利地突破了敌人的合围。这个胜利的意义是极其巨大的。”然而,由于此次战斗我军伤亡人员中绝大部分是经长征到达延安的红军官兵骨干,是井冈山的传人,是革命的种子,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也是我军一个不可弥补的严重损失,令人抱憾。

二、陆房突围胜利为八路军主力进入山东赢得了合法地位,增强了政治和军事优势

山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可南联华中、北迫平津,与晋察冀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形成鼎足之势。中共中央酝酿“派兵去山东”为时已久,尤其是伴随抗日烽火在齐鲁大地的“燎原之势”,抗日武装日益壮大,党中央和毛泽东更加认识到山东特殊战略地位和加强山东抗战力量的重要性。1938年4月,当黎玉到延安向毛泽东提请派一个主力团到山东时,毛泽东高瞻远瞩地说:“看来还要多派一些。”

1938年6月,由115师343旅685团二营发展起来的永兴支队和129师津浦支队奉命进入冀鲁边区,开展游击战争。他们是第一支进入山东的八路军主力部队。8月,343旅政委萧华被任命为东进抗日挺进纵队司令员兼政委,率343旅直属队一部到冀鲁边,统一领导那里的抗日斗争。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山东抗战形势更加严峻和复杂,八路军处于日、伪、顽夹击之中,派主力去山东已势在必行。1939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后,毛泽东在会上随即提出“派兵去山东”。11月25日,毛泽东、王稼祥、滕代远致电彭德怀,提出:“陈、罗率师部及陈旅主力(两主力团)全部去山东、淮北为适宜。……陈、罗东开时,拟分布于新老黄河间广大地区,包括津浦(路)东西,胶济(路)南北在内。”按照毛泽东的设想,343旅两个主力团,若一个向南,直奔鲁南到新黄河一带;一个向北,到达北沂蒙山至老黄河一带,与八路军山东纵队合编,山东局面将大为改观。28日,彭德怀复电同意,并命令已到晋东南长治地区的685团先出动。12月间,685团改称苏鲁豫支队,到达湖西地区。

12月19日,陈光、罗荣桓率115师师部和686团从晋西交口县双池镇一带出发东进,在大雪纷飞中过汾河和同蒲路,翻越绵山,于1939年1月1日到达晋东南八路军总部驻地屯留县城附近的常村镇整训。朱德、彭德怀在听取了陈光、罗荣桓东进准备工作的汇报后明确指出:第115师东进的任务,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山东抗日根据地。但当时,蒋介石及国民党顽固派唯恐共产党和八路军势力坐大,一直采取防共、限共方针,企图以划分防区的办法限制共产党的发展,因此,不允许八路军主力部队进驻山东和中原地区。为顺利开赴山东,朱德、彭德怀决定第115师以护送彭德怀赴冀南处理国民党军第97军朱怀冰部制造反共摩擦事件为由,以东进支队名义挺进山东。

由于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顽固派制造反共摩擦加剧,为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9年1月12日,朱德、彭德怀、左权致电山东纵队指挥张经武和政委黎玉并报中央军委,指出:“目前各方摩擦增加,蒋及国民党虽有进步,但对我限制仍未放松。蒋不允许我出山东、河南发展,因此目前不能派兵去山东。”13日,毛泽东和王稼祥致电周恩来等并告朱、彭:我们必须坚持与争取向鲁、皖及华中发展,但在目前摩擦很多、军委会严令禁止八路军入中原的时候,我正规部队可暂缓入华中。”毛泽东此时同意暂缓入华中,但仍坚持入山东。

从八路军主力部队入鲁过程看,当时国民党对八路军的防区限制要求是很严的,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出兵山东”是一种“先斩后奏”的方式,八路军主力部队在山东并没有取得合法地位。然而,陆房战斗中八路军健儿浴血奋战的大无畏精神和杀敌逾千的惊人战果,振奋了全国。时任抗战最高指挥者蒋介石,致电第十八集团军朱德、彭德怀正副总司令:“各该部在鲁西奋勇歼敌,殊堪嘉慰”。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二战区司令官卫立煌,也给八路军总部发来贺电。这就在事实上承认了八路军第115师在山东的合法地位,相应也就确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全国战场上的合法地位,从而使我党获取了重大的政治优势和军事活动的更大空间,为建立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1940年9月,罗荣桓在桃峪会议上总结八路军第115师入鲁工作时指出,115师入鲁的方式是“隐蔽偷运,由边沿伸入腹地,造成既成事实,以争取合法地位。”陆房战斗的胜利,标志着这一目标已经实现。

三、陆房突围胜利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创了全民抗战的新局面

八路军第115师进入泰西后,把向群众传达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动员民众抗日作为重要任务。师政治部抽调宣传部长陈明等几十名干部,配合泰西地方党组织,以“动委会”名义到泰安(西)、肥城、东平、汶上、宁阳、平阴、长清、东阿等县农村,宣传全民抗战。同时,东进支队的广大指战员每到一村便迅速联系和服务群众,帮老百姓整理院子、打扫卫生、挑水、运土、拉粪,教群众识字唱歌,深受老百姓欢迎。所到之处,群众都喜滋滋地说:部队进村后,我们村天天象过年一样。八路军第115师的英勇善战和良好作风,很快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由于深入的宣传和发动,陆房战斗中,人民群众与军队生死与共、水乳交融,铸起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钢铁长城,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至今广为流传。5月10日,686团2营驻大董庄村,需要军粮千斤,在该村群众支持下,不到3小时便筹集齐备;转移大峰山途中,群众自愿作向导,为部队带路。战斗中,簸箕掌村村民冒着枪林弹雨为肥猪山阵地的战士送水、送弹药。部队转移时,广大群众积极帮助部队掩埋武器物资,抢着往家里安置伤员,因此也惨遭日军的报复。战斗后,日军对村庄疯狂洗劫,烧毁民房数以百计,杀害无辜村民126人,妄图找出八路军的去向。但人民群众宁可家园被毁、亲人罹难,仍冒着生命危险掩护了78名八路军伤员。许多妇女把八路军战士认作兄弟、丈夫,有6位老大娘把战士认作儿子,使6名战士脱险,72名伤病员安然无恙。突围部队在宁阳一带掉队的200余人,均被当地群众和抗日政府收留救助后归队。部队轻装突围时丢下的文件、枪支、布匹和药品,也得到人民群众的妥善保存,无一受损。陆房人民与子弟兵的生死情谊至今传为佳话。

陆房战斗中,八路军指战员身先士卒、沉着应战、奋勇杀敌,展现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第686团2营7连董指导员头部负伤,仍以惊人的毅力一连刺死3名日军。当他与一名日军扭打翻滚至悬崖边体力难支时,毅然抱住日本兵滚下悬崖,与之同归与尽。八路军在战斗中的英勇顽强,令敌人闻风丧胆。据日军俘虏长谷川回忆:“他们在一天的血战后,对固守陆房的八路军,立即发生一种神奇的畏惧,以致他们第二天进入陆房后,担心受了八路军空城计而仓皇分途撤退。”

陆房突围中军民团结取得的神话般的胜利,八路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赢得了泰西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对八路军的信任,进一步扩大了八路军的政治影响,极大地鼓舞了泰西、鲁西地区的人民群众,增强了其抗战必胜的信心和跟着共产党走的坚定信念。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泰西地区全民抗战的新局面迅速形成。

一是人民群众积极筹募粮秣钱款支援部队。为筹募钱粮,115师成立了以陈光为主任的募捐委员会,泰西地委暨泰安(西)、东平、肥城、长清等县均成立了募捐委员会,各界人士及广大群众纷纷捐献粮食、钱款、草料、布匹、鞋袜及其它物件。115师在泰西的7个月中,全区共捐款25万元之多,仅肥城一县即捐款5万余元、粮食11万余斤、军用物资16900件。

二是地方部队和人民群众积极支持主力部队补充兵员。由于八路军第115师战斗减员较大,中共泰西地委和第六支队特别将5个县独立营升级,为其补充兵员2000余人。群众中涌现出父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热潮,仅肥城一县即参军473人,其中陆房村就有28个青年参军。

三是人民群众积极援助主力部队对敌作战。梁山战斗是继陆房战斗后八路军第115师喜获胜利的又一著名战例,它的胜利也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密不可分。战斗前,群众协助八路军严密封锁消息,保证了军事行动的高度隐密;战斗中,村民积极参加担架队,冒着枪林弹雨,为八路军运送伤员;战斗后,他们又簟食壶浆,慰劳部队。人民群众的舍身援助,极大地鼓舞了八路军将士的抗战斗志。

此外,人民群众还为保护部队物资而不惜流血牺牲。为保障军队需要,115师在泰西肥城、东平等县建立了被服厂,7个月间曾为115师制作军衣2万余套。东平县被服厂工人王笃章父子为保护布匹被日军和顽固派残忍杀害,罗荣桓、陈光专门送了挽联,并为其召开了追悼会。

八路军将士在陆房战斗中的英勇善战,提振了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援,无论建党、建政和民运工作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正如时任津浦支队支队长孙继先评价的那样:“陆房战后的泰鲁西,抗日斗争像烈火一样的燃烧着。”

四、陆房突围胜利保卫了泰西抗日根据地,为建立、巩固和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八路军第115师受命入鲁,主要任务是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稳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115师入鲁后,很快便召开会议部署根据地建设工作。3月20日,罗荣桓在东平县常庄组织召开泰西地区抗日活动积极分子大会,传达了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对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具体部署。他要求依托泰肥山区、大峰山区、平阿山区和东平湖,逐步向四周发展,使泰西抗日根据地与山东各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会后,115师与鲁西区党委、泰西地委联合向泰安(西)、肥城、东平、平阴等县派出民运工作队或干部,积极开展建党、建政、发动群众和统一战线工作。

首先,加强了统战工作。4月6日,陈光以东进支队司令员名义在肥城县孙伯乡孙西村召开泰西军政联席会议,邀请国民党肥城县长田家滨、宁阳县长张子明、汶上县长白育普、泰安县长王永东、宁阳地方武装阎俊德及泰西其他各界人士、知名乡绅与会,提议泰西地区有关抗日各界同仁同舟共济,合力抗击日本侵略者,得到与会各界人士的赞同。经与会者协商,制定了《泰西地区抗日救国共同行动纲领》。

其次,加强了政权建设。5月5日,罗荣桓在115师召开的泰西地区干部会议上强调:创建泰西抗日根据地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武装问题,二是政权问题。要求争取泰西地区行政上初步统一,改善民生,开放民主,动员更多的人力、物力帮助军队抗击日寇。根据这一指示,各民运工作队、各部队和各党政部门积极开展工作,使泰西地区的党政军群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再次,加强整训工作,提高了地方武装的军政素质。自1939年4月开始,115师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教导大队多次举办各种类型的学习班,为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及各县地方武装培养了大批军事指挥员、政治指导员、后勤供给员、锄奸特派员等。同时,加强部队中党员队伍建设,在连队中吸收一批骨干加入共产党,做到“支部建在连上”,并大力开展红军光荣传统的思想教育,进一步提高了干部战士的思想政治觉悟。这是对毛泽东“三湾改编”治军方略的贯彻和推行,体现了罗荣桓对井冈山精神的继承和弘扬。经过短期整训后的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军政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大大增强了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史料表明,到陆房战斗前,泰西地区已初步展现出抗日斗争新气象。陆房突围的胜利使鲁西党政军机关免受破坏,客观上保卫了泰西抗日根据地。而在陆房突围胜利后,115师继续加强泰西抗日根据地建设,使之不断发展、巩固和壮大,开创了泰西地区抗战新局面。当115师于1939年9月离开泰西东进沂蒙山区时,泰西地区已建立起巩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鲁西乃至全省的抗战模范区。

(一)建党建军建政工作扎实有效。陆房突围后,115师一面以游击战争方式打击日军,一面协助当地党组织和抗日政权开展统战工作,根据地得到扩大和巩固。运西、泰西两区连成一片,在津浦路以西、运河两侧、黄河以南的三角地区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一是党的建设空前巩固。至1939年底,泰西区中共党员由年初的400余人发展到8400余人。具体到陆房战斗发生地的肥城,县委机关逐步健全,各区都建立了区委,多数区还建立了数量不等的中心支部。仅三区即建立中心支部8个、村支部45个,有党员1000余人。二是部队建设大大加强。115师进入泰西后,帮助第六支队进行了两次整编,为六支队选派了数十名红军干部,从而提高了第六支队的军政素质。115师主力部队自身也得到快速发展,到1939年7月,115师独立团与鲁西游击第7支队合编为第115师独立旅,下辖2个团和1个补充团。三是政权建设快速发展。1939年6月后,先后建立了长清、东平、宁阳、泰安(西)、平阴、汶上等6个县的抗日民主政府和长清县河西办事处(后扩建为河西县抗日民主政府),以及一批乡(区)村政权。同年10月,建立泰西行政专员公署。这是鲁西地区第一个专员公署,标志着泰西抗日根据地的建成和完善。各级抗日武装,青救会、妇救会、农救会、工救会、儿童团、自卫队、教育救国会等抗日群众组织,也从上到下系统地发展起来。至1939年底,泰西区自卫队(即民兵)、农会、青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组织总人数达15万人。各级人民政权建立后,废除苛捐杂税及按户摊派制,实行合理负担,减轻了贫苦农民的负担,保护了中农,调动了广大农民抗战的积极性。人民群众积极参军参战,踊跃支前,维护社会治安。各级政府统一征税,统筹粮款,避免了乱摊派的现象,不仅保证了人民军队和党政机关的供给,而且密切了军民、军政、党群关系。

(二)统一战线工作更加巩固。陆房突围胜利后,115师继续坚决贯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5月20日在无盐村召开祝捷大会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派员会见罗荣桓和陈光,经过协商,115师派供给部秫粮科长杜广钦赴任东平参议长,随后又有近10名师司政部机关干部到各县任职。在统战工作中,115师注意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对那些制造反共摩擦的倒行逆施行为,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坚决斗争。肥城的“万人驱田”运动,就是斗争成功的一个范例。

(三)经济建设得到加强。一是正式成立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两大银行之一——泰西银行。为解决泰西抗日根据地的经济支撑问题,罗荣桓、陈光抓住陆房突围后日伪军畏战、八路军活动较为公开的有利时机,决定由115师供给部牵头,筹建泰西银行。1939年10月,115师686团配合山东纵队第六支队顺利创建了泰西银行,并开始发行货币。二是较早地发展了军械兵工事业。115师1939年进驻泰西后,于4月在肥城三区葛家台建立了泰西弹药厂,8月造出第一批手榴弹。6月,在二区仪阳小柱子村建立了修械所,为抗日武装修理枪支,制造各种小炮。到1939年底,化铁、翻砂、浇铸、切磨、制药、装填、木工、导火线等已有很细的专业分工。

(四)抗战文化如火如荼。在泰西根据地建设中,115师高度重视抗战文化工作,引导地方政府和抗日武装开展了一系列文艺宣传活动,如自编小戏、教唱革命歌曲、张贴书写抗日标语、编写歌谣等,以宣传全民抗战、歌颂党的领导、表彰抗日英雄等。115师文化教员康矛召曾这样总结肥城四区战时红色文化工作:业余剧团活跃生活,教育人民;活报剧和曲艺开辟新天地,鼓舞人心;民间舞蹈游艺活动展现智慧,为新生活助兴。泰西各县扫盲工作和学堂建设也取得很快发展,全区共有50多万人参加扫盲,建立新式学堂13处,其中肥城四区演马庄的演南双庆小学、演北女子小学因文体俱佳,分别受到山东省教育厅和泰西专员公署表彰。

不仅如此,陆房战斗的胜利还推动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快速发展。刘伯承在《我们在太行山上》一文中回忆:“1938年12月以后,115师东进。在冀鲁豫地区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在1939年5月的陆房战斗中毙伤日寇1300余人,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也迅速发展起来。”

陆房战斗的硝烟早已弥散,那段历史也渐行渐远,但八路军广大指战员所体现出来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不畏强暴的民族气节,绝地反击、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毁、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军民戮力、共克顽敌的鱼水情谊,已凝聚成伟大的“陆房突围精神”和中华民族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披坚执锐、奋勇向前;党和军队亲民、爱民、为民,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联、生死与共的优良作风,给我们以历久弥新的深刻启迪;陆房战斗前后泰西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实践,积累了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宝贵经验,对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陆房突围,作为中国抗战史上的一座丰碑,将永远矗立于中国人民特别是山东人民的心中!

[1]孙继光.回忆陆房突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2]黄瑶.罗荣桓年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罗荣桓.罗荣桓军事文集[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4]方姚.敌人眼中的陆房战斗[N].大众日报,1941-05-10.

[5]赖可可.抗战五年与第一一五师——为纪念抗战五周年而作[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梅焕钧)

Lu Fang Victory's Effect and Influence on Shan Dong's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HAN Yan-ming

(CPC's History Research Institute, CPC Shan Dong Provincial Party Committee, Ji Nan, Shan Dong, 250001)

In order to defeat Japanese aggression, strengthen and expand Shan Dong resistance base, the war against Japanese army has great influence on Shan Dong and national War of Resistance.

Lu Fang victory; Shan Dong War of Resistance; the Eighth Route Army

2016-08-12

韩延明(1958-),男,山东肥城人,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研究中心主任,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E296.93

A

1672-2590(2016)05-0079-06

猜你喜欢

突围八路军根据地
苏东坡突围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堵车“突围”记
“稀有气体”刘成城的少年突围
饿了么突围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
徐向前重视川陕根据地有线电通信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忻口会战中的八路军
陂孝礼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