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党员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对策探析——基于舆论引导的视角

2016-02-13詹红燕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舆情网民舆论

詹红燕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关于党员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对策探析——基于舆论引导的视角

詹红燕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互联网进入3.0时代,这是一个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社会各种舆论纷繁复杂。党员干部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面临巨大挑战,必须掌握遨游网海的本领,提高使用网络的能力和技巧,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有所为有所不为,利用两微一端,了解群众日常生活,掌握舆论引导策略,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并进,有效排民忧解民难,才能彻底走好群众路线。

党员干部;网上群众路线;舆论引导;扁平化;朋友圈

十八大以来,我国互联网事业快速发展,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短板和问题。各种互联网话语争锋、网络空间乱象频频发生。今天中国拥有近七亿的网民,每个网民都有自己的麦克风和照相机。习总书记说过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如何在巨大的网络舆论场,在热点事件、突发事件上,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是党员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的必由之路。

一、“网上群众路线”的概念及意义

(一)“网上群众路线”的提出背景

随着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实现了各种媒介信息的快速交换,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我国作为一个网络大国,互联网成为网民意见表达的常见平台、热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是党和人民有效联系的“聚合器”,要充分利用好此平台。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提出了“网上群众路线”的概念,并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这是党践行网上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如何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成为新时期党员干部亟需修好的一门必修课。

(二)“网上群众路线”与“线下群众路线”的联系

“网上群众路线”有别于“网下群众路线”,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虽形式不同,但目标一致。首先,“网上群众路线”是对群众路线的丰富和延伸。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民心者得天下,一旦脱离群众,中国共产党将成为泥足巨人。在互联网时代,党的宗旨没变,践行群众路线工作方法具体方式与以往发生改变,互联网使之变得更加高效、深入。互联网是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弥补传统媒体方式官民沟通难的缺陷。其次,“网下群众路线”与“网上群众路线”的目的和归宿。网络世界是虚拟的,但却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与投影。互联网作为网民吐露心声的平台,使党员干部能够快速了解民生、民意,实现和群众的“零距离”接触,获得民情的第一手资料。网上察民情听民声关键要落实到线下排民忧解民难,与民同心同向精准发力。只有线上线下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践行群众路线,才能形成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凝聚社会最大公约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

党员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具有现实必要性。首先,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宗旨的需要。网民由广大人民组成,网民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就是要从网民中来到网民中去,不可忽视广大网民的存在,否则就会脱离群众。党员干部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适应网络履政,回应民意诉求为民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得民心、顺民意,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其次,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网络社会各种海量信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各种社会历史虚无主义、“标题党”、“新自由主义”极端言论比比皆是,网络空间并不是很清朗,这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背道而驰。社会正能量犹如阳光,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员干部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充分发挥广大网民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传播社会主流声音,传播社会正能量。最后,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是掌握网络舆论话语权的需要。我国正处于社会改革的攻坚克难时期,利益格局多元化、政治多局化、经济多元化,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各种社会思潮交相争锋,网络炒作敏感话题和突发事件此起彼伏,非主流舆论未能得到有效引导,舆论话语体系不断遭到冲击。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有利于掌握网络舆论场的主动权,壮大主流价值舆论力量,使互联网真正成为明是非、讲真相、释疑惑的网络阵地。

二、当前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存在的舆论困境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如何在网络舆论环境里,面对突发事件或重大问题,掌控舆论走向,还原事实真相、稳定民心,是争取网络话语权的应有之义。当前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舆论困境:

(一)新闻宣传管理体制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宣传体制是典型金字塔模式,宣传体制弊端日渐显露。一是部分媒体与党和政府不在同一战线。存在部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市场化媒体和资本化媒体以及媒体精英未能端正对党的态度,把党视为“陌路人”,未能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样地,一些媒体和记者也未能得到党和相关部门的认可,党对媒体部门也是做了相应的抵触措施。相应地开设了各种应对媒体记者的培训班,加强舆情应对技巧的培训,对记者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信任,记者在某些官员的眼中印象并不理想。二是部分宣传和网络部门职责履行不够到位。有的宣传部门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责是宣传,在重大意识形态事件的发生上,未能及时把握机会撰写有分量的文章,从而影响了社会引导社会舆论走向。三是缺乏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党和政府在向媒体宣传部门提供人力资源的环节存在不足。一些新闻媒体工作者缺乏自身应有的敬业精神,无法捕捉原创的文本、视频、图片等第一手材料,由于材料不足无法还原事件原貌,有些部门采取暴力手段,对一些舆论事件进行封、删、堵,激起舆论场域的恶化,引起民众的不满情绪。

(二)党员干部引导舆论水平有待提高

面对舆论场域的复杂情况,部分官方的消极态度和不作为纵容了舆论的乱象,加剧了舆论环境的恶化。一是面对突发事件官方的“鸵鸟思想”。每当有突发事件发生时,各类媒体就会争先报道,各种言论铺天盖地,迅速形成巨大的舆论场。舆情事件并不可怕,比较令人担忧的是政府部门和宣传部的“鸵鸟思想”,采取回避、冷漠态度,反应迟滞,疲于应付,无心引导舆论。二是有关部门对负面舆情事件的处理方式不当。部分党和政府部门面对负面舆情事件是消极、被动,简单粗暴,为了减少所谓的麻烦,把人民当成了敌人,把舆情当成敌情,采取了封、删、堵的手段,最后使政府的言语失去了威信力和号召力陷入了“塔西佗陷阱”。三是面对新闻炒作失去议程设置权。部分干部无法有效引导舆论走向,反而会陷入网络媒体的圈子中去,导致面对舆论炒作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学抑郁症。或自认为无法处理已发生的事件,产生消极行为。群众是党执政的基础,对于群众在网络上的相关言论,党员干部不能畏惧、回避,面对群众的抱怨,不能封堵,更不是采取鸵鸟态度,而是积极有效回应,面对新闻炒作更要勇敢站出来,争取议程设置权获取自信。

(三)网络舆论场存在乱象恶化网络空间

网络空间是群众的共有精神家园,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符合群众的利益。但当前网络舆论场存在几大病态污染着网络空间,损害网民利益。一是个体“情绪化”表达扭曲舆论。互联网的虚拟性使网民的各种情绪得到有效宣泄。当生活遇到不如意之事,部分网民习惯带着情绪化心理在网络上倾泻心中的苦楚。当遇到一些社会刺激性事件,网民往往会失去了自己理性的思考,忽略了事实的原貌,用不良情绪来表达内心的的观点,歪曲了社会舆论,扰乱其走向。二是谣言“趁火打劫”制造舆论混乱。谣言是网络最大杀手之一,人们常受其“暗杀”。把谎言伪装成“事实”,将猜测玩转成“存在”,不仅破坏网络正常运行,也会扰乱网民的正常生活,阻碍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三是媒体“围观心态”加剧导向偏差。媒体的重要功能是客观公正地报道社会热点舆情事件,正确引导民众理性思考判断。但有些媒体在热点事件的报道中,未能把握民众真正的关心点,未充分发挥其专业性,而是以“围观心态”介入报道事件,影响网民的判断,助推舆论走偏的负面作用。

三、基于舆论引导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几点建议

群众路线不仅是党的生命线,更是一种有效的社会组织管理工具。党员干部必须与时俱进,采取新方式,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在网络空间组织管理好群众。

(一)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掌握遨游网海本领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党导干部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执政关,党员干部要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掌握遨游网海本领。首先,要多上网。习总书记也说过网民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领导干部要经常性上网聊聊天,上论坛看看,了解民意听取民声,才能做好民意决策。让网络成为沟通领导干部和群众的桥梁,实现扁平化交流,让网络成为发扬民主、接受监督的新渠道。其次,要会用网。党员干部要学会用网,要与时俱进,不做“网络菜鸟”,尤其是一些老一辈的党员干部,对于新兴媒体的基本技能还有待于加强。要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互联网的基本技能,掌握互联网特点、上网技巧,学会网言网语,降低自身姿态,以平等的身份跟网民进行沟通交流,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最后,要善用网。党员干部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通过民意监督检验工作成效,适时改进工作方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走向。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关心群众切身利益,做好网络履职工作,规避“鸵鸟思想”。对于各种社会舆论,要及时查清事实真相,真正为人民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树立正确政治立场,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到承担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坚持党性原则为根本。各类媒体作为宣传党的意识形态的主要阵地,必须牢记党性原则。坚持党对新闻媒体舆论工作的引导,相信党、爱护党,确保党对媒体的主导权、管理权。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灵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穿越时空,经受历史的考验,作为党的指导思想。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各种新闻实践,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做好新闻媒体的宣传工作。三是坚持正面宣传为基本方针。新闻媒体要本着客观的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新闻舆论工作要积极培育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风尚,传播正能量,奏响主旋律。

(三)利用两微一端,关注民生民情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自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0月31日500件社会热点事件的统计表明,其中44.4%的事件由互联网披露而引发公众关注;可以明确源发于“两微一端”的有64件,占12.8%。新媒体时代是聚光灯和麦克风的时代。人人都可能被聚光灯照耀,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人也都可能成为一个麦克风,发出平凡大众的意见声音。党的领导干部应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构建各类朋友圈,重新组织管理群众。首先,党的领导干部要实名注册微信微博构建朋友圈。互联网最大优势是人们可以突破时空界限,仅凭兴趣构建自己的朋友圈。中国微信用户已突破5亿,党的领导干部要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兴趣构建朋友圈,讨论社会各种热点话题。通过各个熟人朋友圈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方针的快速“裂变”,重新把人民群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其次,各类朋友圈要培育党的舆论意见领袖。党的网络舆论领袖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积极主动发声,构建扁平化舆论宣传机制,及时宣传党的重要活动信息,跨过网络资本化和微博大V化的传播障碍,直接与群众对话,使党中央与人民群众直接双向沟通,减少中间层级带来的杂音和误音,让人民群众表达自己的看法,重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最后,党的舆论意见领袖要学会网络语言,接地气贴近群众。党的舆论领袖要降低姿态,贴近群众生活。毛泽东同志就要求在《时事简报》的地方版语言要本土化,红军版要用通俗易懂的普通话。各级党员干部要有区别地根据不同地方的背景,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方式宣传党的思想路线方针,使群众易于理解和接受,更好地消除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四)掌握舆论引导策略,共筑网络清朗空间

随着网上群众路线的提出,要求党对舆论引导工作要加快步伐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增强舆论引导的实效性。一是利用大数据进行有效的舆情研判。舆情的科学研判是做好舆论引导的基础。当前舆情的推送口不胜枚举,各种信息鱼目混珠,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工具对各类互联网信息挖掘真实性材料,包括各种未经加工的图片、视频、文本等。对热点舆情事件和突发事件把握好“黄金四小时”,及时有效地开展舆论引导工作。二是加强新闻媒体对舆论议程的设置作用。互联网对舆论议程的设置作用日渐明显,但也存在热点舆情的频繁翻转。各类新闻媒体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厘清事实真相,对各种信息去伪存真。要避免“新闻退场、舆论独大”的现象发生,不能让网民被所谓的伪舆论或网络大V所牵绊。对于各种舆论要及时准确报道,适时跟进舆情的进展情况。三是舆情处置需“广结善缘”。机关部门和党的领导干部要秉持公正立场,积极通过传统媒体、两微一端、网上意见人士和专家型人士、新媒体传播和舆情专家等各种资源,协助还原真相,维护公道,加强沟通,超越争议,开展民意互动,化解网民的不满情绪,弥合裂痕,凝聚最大公约数,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五)线上线下联动并进,有效排民忧解民难

线上线下要联动并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路线才能走得更彻底。一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大政务信息的透明度。在互联网时代,要让信息高效传递更好服务群众。党的领导干部要对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有明确的定位,充分利用其信息公开和服务功能,为民众提供便利,同时也能更好地赢得民众基础,缩小官民之间的隔阂。二是利用互联网平台,做好网络问政工作。做好网络问政工作,要以网民为主体,倾听网民呼声,知悉网民的利益诉求;做好网络问政工作,要落脚于“办”,不能让网络问政流于形式。要在现实生活中解决百姓的难题,为百姓释疑解惑,要有所作为,不能不作为,积极构建“线上说了有人听,线下有人办”的工作格局。三是利用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办事实效性。虽然当前我国网民有近七亿之多,但不能忽视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国度,仍有大半人无法上网,比如留守的儿童、老人、妇女,以及文盲的老一辈群体。需要移动互联网组织、管理群众,更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平台建设,与群众面对面交谈,接地气,见真人,做实事、赢民心,做到线上线下形成同心圆、凝聚共识,形成最大合力而实现伟大中国梦。

[1]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新华社,2016-04-25.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5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R].人民网,2015-12-26.

[3]陈志勇.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02.

D6

A

1673-0046(2016)8-0141-03

本文系2014年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研究项目“运用新媒体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资助(项目标号:MSY20140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舆情网民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