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以铜仁学院为例

2016-02-13丹,何波,王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梵净山铜仁服务型

叶 丹,何 波,王 梅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以铜仁学院为例

叶 丹,何 波,王 梅

(铜仁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

从大学职能视角,以铜仁学院为例,辨析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厘清类型定位,找准转型路径,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确立社会服务中心,兼顾人才培养和应用性开发研究的职能体系。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培育特色,固化模式,走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道路。这一路径是符合其发展目标的,不失为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的战略对策。

大学职能;教学服务型;类型定位;转型路径

国家颁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转型指导意见”),既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行动指南,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价值诉求。要实现“一校一类、一校一例、一校一面”的差异性、特色化、错位式转型,厘清类型定位是灵魂,找准转型路径是骨架,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是经脉血肉。近年来,铜仁学院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基于自身的发展基础、办学特色、地方资源和国家政策,立足地方应用性、坚持教学服务型、凸显发展特色化、拓展办学开放态,走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

一、厘清类型定位,找准转型路径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与区域社会结合,主动为区域社会服务;区域社会积极依靠地方性高校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是当前区域社会、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共同课题[1]。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只有在促进当地的社会发展中求得自身的发展,从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需求出发,紧密结合当地的资源和人文地理优势以及自身办学条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才能上水平,出特色。这已经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共识[2]。在厘清类型定位,找准转型路径的探索过程中,铜仁学院经历了以下阶段。

1.初探阶段。2006年铜仁学院升格为地方本科院校。升本初期由于历史、区位等因素,基础差、底子薄的办学条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本科办学理念仍处于艰难的探索中,学科类别依然是单一的师范类,服务面向仅限于基础教育,本科建设推进缓慢,转型发展举步维艰。进入“十二五”,学校提出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突出地方特色和应用特色,实现办学层次由专科向本科的实质性转变;学科类别由单一的师范类向多学科性转变,服务面向由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向全面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转变。强调规范教学管理,加强本科建设,促进内涵提升,提高培养质量,推动转型发展。但是,这一阶段的顶层设计和路径选择还仅仅是概念化和框架式的,不接地气,转型实践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发展阶段。2013年来,学校结合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与整改,通过教代会审议顶层设计和基本定位,进一步明晰了“三性三型”(文化性、地方性、开放性,教学型、应用型、服务型)的办学定位,明确了“上水平、出特色”的总体要求,明确了转型建成贵州省及武陵山区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现代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2014年,学校加入了教育部指导的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学校转型视域开始宽阔起来。但是,总体而言,学校转型定位还不够明确,转型方向和路径尚不清晰,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的愿景过于强烈。

3.成型阶段。2015年,是学校厘清类型定位,找准转型路径,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体系的关键之年。经过一年来对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办学实践与理论探讨的审视思考和深入研究,基于学校由专科升格为新建本科的办学基础、学科传统、特色积淀和区域资源及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等考量,经过认真研判、反复论证,认为朝应用型大学框架下的教学服务型大学方向发展,更加契合铜仁学院这一类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更能凸显铜仁学院这一类本科高校的办学特色,更能体现铜仁学院这一类本科高校的大学职能。据此,铜仁学院的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是: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坚持地方性、服务型、特色化、开放态的办学定位,坚定质量提升、创新驱动、产教融合、转型发展的办学路径,建成以应用性为特征,具有办学水平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服务型大学——武陵大学。2015年底,学校跻身贵州省首批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学校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将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和转型发展战略通过学校章程、党代会、教代会决议的形式予以明确和强化,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二、教学服务型大学体系的实践探索

从现代大学产生的历史来看,不同时期或者同一时期、不同类型的高校具有不同的职能体系。评价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要看它担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为学习者创造价值服务”的能力、任务和使命完成得如何。这是对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效果评价最基本的要求。“转型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作为纯粹的地方性大学,是从本土涌现出来的;它产生的动力来自地方,通过满足地方需求来获得资助。体现地方特色的教学和技术开发活动,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的优势所在和生存之道;所以,立足地方,培育特色,固化模式,主动融入地方社会,建立和地方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是其理性的选择。

(一)彰显特色于转型

学校逐步培育“依托武陵,突出应用,服务发展”的办学特色,制定和实施了《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提升行动计划》,融入全市战略定位,对接区域产业升级,发展特色学科专业集群。[3]一是依托武陵山区特别是其主峰梵净山特有的生物资源,加强省级重点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建设,重点建设梵净山林业生态特色学科群,发展林业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打造生物与农林工程类特色专业群,服务区域资源保护与利用、特色农业、水产养殖业及山水园林城市建设,对接特色食品工业、营养健康产业及饲料业等产业。二是立足山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加强省级重点学科“凝聚态物理”和“应用化学”的建设,重点打造锰钾汞高效利用与治理特色学科群,凸显新材料与化学工程类特色专业群,服务区域精细化工业、新材料开发与利用业,对接新材料及其深加工,如锰钾系列金属合金材料、纳米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三是利用山区丰厚的人文资源,尤其是梵净山为轴心的生态文化、佛教文化与区内的历史文化、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资源优势,加强省级重点学科“民族文化遗产学”的建设,重点建设梵净山文化生态特色学科群,聚集创意服务与文化旅游类特色专业群,服务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对接文化创意服务业、文化旅游业、旅游饰品设计生产加工等产业。四是发挥传统师范性办学优势,加强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和“职业技术教育学”的建设,重点打造区域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特色学科群,发展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优化现代教师教育类特色专业群,服务现代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从实施效果来看,梵净山林业生态学科群依托和利用梵净山、佛顶山及西部的乌江和东部的锦江的丰富生物资源,主要对区域内林业生态、两栖类、鱼类、蜘蛛类等动植物进行深入研究。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与江口县合作开发薇菜、蕨菜、竹笋等梵净山野菜系列产品,年产值超过300万元,销往全国19个城市。与10多家企业联合建设食用、药用、观赏用植物的研发平台,对梵净山绿茶、梵净山野百合、紫萁、黄连、三七、空心李、铁皮石斛、天麻等植物的繁殖与产品加工进行研发,已成功引种15种经济植物。选派多名硕、博士分别到沿河县挂职科技副镇长、副乡长和副局长,集中研究沿河空心李保鲜、铁皮石斛移栽与开发、乌江流域鱼类资源检测等项目,获得重大突破。尤其是在深圳召开的“第八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014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年会)”上,康公平博士挂职锻炼的贵州沿河乌江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得“2014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的称号。铜仁学院承担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玉屏和江口试点县项目,成功申报省环保厅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基金项目,多次与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举办“梵净山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同时,学院还将应用研究与教学过程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力。近三年来,仅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学生科研课题立项就达50余项,多次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获奖,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

在锰钾汞高效利用与治理学科群发展中,紧紧围绕锰钾汞等富有矿产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治理、产业技术研发,大力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建设,开展万山汞矿区土壤及水源地重金属污染治理和植物修复重点研究项目。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中国振华集团、贵州红星发展大龙锰业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电子元器件和矿产、材料等相关企业密切联系,建立了锰、钒、钾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平台,开展合作研究。与中国振华集团合作开展超大容量钽电解容器的开发与利用,成功研发出了电流横流元件和恒温元器件。在电解锰渣的无害化与资源化综合回收再利用研究中,将电解锰废渣应用于建筑墙体材料和太阳能新能源吸储热材料。在TiO2纳米粉体的改性项目中,完成了TiO2与锰、钒的纳米合成,为饮水净化设备提供了新的过滤材料。同时,在加强应用研究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要求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与之紧密结合。学生多次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和大学生“挑战杯”赛事奖项,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梵净山文化生态学科群建设中,以知识和文化服务为主要内容,以地方智库建设为主要着力点,在资源利用和参与政策调研规划决策过程中密切合作,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多次派出博士团深入各区县开展调研活动。武陵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2011协同创新中心、经济与管理学院等院系完成了铜仁市“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乌江经济走廊”等战略规划方案的策划与制定;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国学院等完成了铜仁市政府向国家发改委呈报的“梵净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向国家旅游局呈报的“梵净山申创五A级风景名胜区质量报告”、“梵净山申创生态示范园区报告”;完成了“铜仁市国防教育馆”;“梵净山人文生态科普博物馆”的设计工作;完成了铜仁市委《铜仁市创建仁义之城理论与实践》重大决策课题;积极论证,推广“仁义之城”的城市精神和“综合生态观”的治市理念,打造了“桃源铜仁”的地域文化名片。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佛教文化研究院、乌江文化产业研究院、武陵山区农村问题研究中心、黔东地缘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文学院、社会发展学院、音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体育系等院系着眼于地方传统文化、民族民间艺术,开展地方文学、地域语言、乡土音乐、民族工艺、民族文化旅游产品、民族舞蹈、传统体育的创作、挖掘、保护、传承、创新、设计、推广、表演等,效果明显,有力地促进了地方文化建设。与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举办了“地域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研讨会”、“全国桃源文化研讨会”;主办了武陵山片区发展高峰论坛。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省部级人文社科课题立项的项目中,60%都与武陵山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及地方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相关。2015年,学校在贵州省第一十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奖中荣获11项成果奖。多次承担地方政府的大型文化活动,在与央视连线直播的贵州省“建国六十周年·为祖国喝彩” 节目、央视文艺节目“欢乐中国行·魅力梵净山”、专题节目“建党九十一周年·唱支山歌给党听”、贵州省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贵州省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第三届国际龙舟邀请赛、“乌江画廊·山歌沿河”、德江奇石文化节、铜仁市万山区第二届市运会等大型文艺演出和活动中承担了组织、策划、编创、演出及裁判工作等任务。近年来,服务地方各类大型活动的师生达5万余人次。这些文化服务活动的持续开展,为地方科学决策和旅游文化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出了积极贡献,带来了梵净山旅游的“井喷”现象。据不完全统计,以上服务撬动地方经济收益达20多亿元。学校大力服务地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三年来,为地方义务宣讲近200余场,听众达2万余人次。尤其是学校恪守“明德·致用”的价值理念,秉承“苦心励志·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影响和陶冶师生,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张蕾,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李怡静等一批先进典型。她们的巡回演讲为文化服务增添了更加美丽的注释。同时,加强民族文化特色课程建设,开设有《武陵山区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梵净山佛教文化》、《方言学》、《民族民间音乐》、《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与训练》、《民族传统养生方法》等课程。在《旅游商品设计》课程中,引入“苗族刺绣”、“傩戏面具雕刻”等教学内容,加强了专业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突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就区域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学科群发展而言,着力加强区域产学研合作,产出优秀教育教学成果,服务现代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继续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院系与各级地方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铜仁市教育局等开展校政、校地、校企合作培训项目,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环保、旅游、三农等领域,每年参训人员近万人。与铜仁市科技局、威顿化工等五家企事业单位共建贵州省锰钒钾高效利用与新材料产业人才基地,合作培养双师双能型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教育科学学院立足省级重点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组建武陵职业技术学院和职教师资学院,形成职教联盟集团发展。着力贯通人才培养立交,服务地方中职、高职优秀师资人才培养的职业本科乃至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企业培养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2015年,学校在贵州省第一十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评奖中荣获的11项成果奖中,属于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就达4项。

(二)固化模式于转型

转型模式或者途径,大家耳熟能详的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对于地方性教学服务型大学,既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也要植根地方利用地方。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的高校,由于大中型企业多,校企合作是根本途径;西部地区的高校,由于其所处地域产业不发达,大中型企业少,校企合作难度大;但是西部地区政府资源多,校政合作前景广阔。所以,铜仁学院转型发展,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基本模式是“产教融合,校政合作,协同育人,共赢发展”。通过学校与政府深度密集、深度合作,形成资源共建、互利共赢的新型利益共同体和价值生态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政府主导,学校与业界产教融合、相互支持、双向介入、优势互补,为业界提供高素质的从业人员,减轻企业改革创新的成本,增加业界发展的资本和潜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增强技术服务能力和自身特色发展活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政府搭桥,整合地方资源,提升再生价值,繁荣文化生态,协同育人,共赢发展,真正增强为学习者创造价值服务的能力。

一方面,学校在顶层设计上明确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促进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为主线,以构建产教融合、合作教育平台为突破口,采用“三位一体(知识、能力、素质),合作共育(与地方政府合作为主、学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等合作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思路。另一方面,在办学机制体制转型实践层面,学校制定和实施了《转型发展政产学研用合作教育提升行动计划》,以强化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应用研究与产业孵化相对接为基本要求,以目标制定和目标管理为考核评价,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校政密集协作为重点,联合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创设特色学院、合作培养人才与就业等;以促进应用性研究对接产业孵化、产业转型升级、协同技术创新为突破,实质性构建政产学研合作发展战略联盟,真正形成“产教融合,校政合作,协同育人,共赢发展”的利益共同体、价值生态圈和长效新机制。

1.联合举办专业。信息工程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等与103地质大队、中国移动铜仁分公司、铜仁市水务局、铜仁市统计局、梵净山管理局、铜仁市园林局、中国银行铜仁分行、中国工商银行铜仁分行、铜仁市城乡规划局等企(事)业单位分别合作举办了材料物理、信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统计学、园林、金融工程、城乡规划、水产养殖等应用型专业。

2.共建教学资源。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金丰锰业联合共建贵州省锰资源高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并在川硐新校区建设专业实验平台;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与梵净山管理局、大明边城文化旅游公司联合建设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项目——武陵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实践教学平台;信息与工程学院与中国移动铜仁分公司共建通信工程实验室;美术与设计学院与铜仁政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贵州傩文化博物馆共建教学平台,实行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互兼互聘。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与铜仁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共建食品药品检测检验中心,一期投入2400万元的土建工程已经启动。目前正加快推进合作共建大学科技园、农业生态园、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以及“智能温室大棚及苗圃基地”和“材料加工及器件应用实训车间和制药工程实训基地”等工程建设。

3.创设特色学院。生物与农林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与德江县政府共建乌江农林经济特色学院实质性启动,今年,已经顺利入驻800名师生。地方无偿划拨土地400余亩,一期投入基础设施、教学、文化环境、基本运行保障费用5000万元,同时,把乌江农林经济特色学院建设成为落实农村区域发展的典范,以及把其中的园林专业作为跻身于教育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专业来支撑;共建德江发展研究院,挂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条件允许时在德江县政府各职能部门中,构建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项目化运作、各级各类培训都逐步由乌江农林经济学院统筹承担的办学格局。目前,学校正积极筹划与万山区共建工程技术学院,与印江县政府共建梵净山生态与健康学院,与铜仁市工信委和大兴高新技术开发区共建电子商务学院,与贵州省社科院共建梵净山佛教文化研究院;联合组建护理学院和再生医学院,为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服务。

4.合作人才培养与就业。与铜仁市政府签订597名免费师范生就业协议,与中国移动铜仁分公司、铜仁青旅、东太集团等企业签订了就业协议,近三年合作就业岗位近400个。音乐学院与贵州弗瑞希公司签订就业合作协议,每年订单式培养空乘人员150人。乌江农林经济学院已与德江县政府达成订单培养联合协议。

5.协同技术创新。贵州省科技厅、铜仁市科技局每年投入300万元设立科研联合基金,自2012年开始,联合设立政产学研项目已达200余项;与大龙经济开发区、大兴高新技术园区、灯塔工业园区、威顿化工、百丽鞋业、农夫山泉、贵州蛮王酒业、碧江蔬菜技术中心、奇辉陶瓷、梵净山经济植物基地等50余家行业、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等。

三、教学服务型大学体系的理论研究

教学服务型大学是从大学职能的角度提出的大学类型,这种分类法是一种全新的观念,是对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的突破。研究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常用的分类方法,都是从高校的职能入手来确立高校的类型,那么提出教学服务型大学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为社会服务不仅仅改变了大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且为新建高校确立了一个更高的目标,一个崭新的方向,并使得大学本质得以复归[4]。所以称其为教学服务型大学也不为太过。关键是这种提法:(一)是否合理:(二)现实中是否有这种类型高校;(三)新建高校能否将其作为发展理念贯穿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过程。近年来,铜仁学院围绕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体系,加强理论研究,做了有益地探索,取得了实效。

在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类型定位确定后,学校紧紧围绕定位与发展目标,制定构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功能及特征研究;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学科及专业建设研究;课程体系及课程改革研究;科研管理及体制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社会服务模式研究;国际化教育研究;校园文化及育人环境建设研究”十大重大委托课题和研究方案,以期形成支撑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的理论构架,建立和完善教学服务型大学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关键领域、重点环节的基本制度体系、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通过一年来的研究和探索,“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侯长林等在《教育研究》刊发重要理论文章——《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明确提出了新建高校办学定位选择的关键依据和发展基础,指出诸如铜仁学院此类高校更应选择走教学服务型道路。[5]同时,他在《铜仁学院学报》上发表《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一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教育》复印期号:2015年08期)全文转载。文中提出“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应坚持全方位服务地方的理念,构建全方位服务地方的体系”,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服务地方、学科专业对接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地方、科学研究着眼地方、师资队伍融入地方、国际教育植根地方、文化建设引领地方等理论观点。[6]

总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要厘清类型定位、找准转型路径,确立社会服务中心,兼顾人才培养和应用性开发研究的职能;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办出特色,创新模式;走教学服务型大学发展道路,是符合其发展目标的,是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的战略对策。

[1]刘献君.建设教学服务型大学——兼论高等学校分类[J].教育研究,2007,(7).

[2]刘献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与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3,(8).

[3]叶丹,罗静,侯长林.利用区域资源 推进专业建设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4,(18).

[4]别敦荣.我国地方大学的使命与发展战略[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5]侯长林,罗静,叶丹.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J].教育研究,2015,(4).

[6]侯长林,张新婷.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J].铜仁学院学报,2015,(3).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teaching- and service-oriented university——Taking Tongr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E Dan, HE Bo, WANG Mei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functions, taking Tongre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newly-built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clarify the types of position, path for transformation,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do theoretical research, establish the social service center, and combine the talent training with the applied system of development function. With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solidification model, a teaching- and service-oriented university is in accordance with its development goals, and might actively meet the challenge.

university functions,teaching- and service-oriented,types of position,types of position

G640

A

1673-9639 (2016) 01-0086-06

(责任编辑 王小聪)(责任校对 张凤祥)(英文编辑 田兴斌)

2015-12-05

本文系贵州省2013年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招标项目(黔教高发[2013]446号)、铜仁学院“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十大重点委托课题(TRUFG201502)的研究成果。

叶 丹(1972-),男,土家族,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与院校质量文化。

何 波(1982-),男,苗族,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与院校评估。

王 梅(1978-),女,土家族,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发展与院校质量管理。

猜你喜欢

梵净山铜仁服务型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寻味贵州——铜仁
梵净山
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
我与梵净山茶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天地大美——铜仁梵净山
看雪——铜仁梵净山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