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法善治意义上的法治解读*
——评《法治:良法与善治》
2016-02-13□文|李霞
□文|李 霞
良法善治意义上的法治解读*
——评《法治:良法与善治》
□文|李 霞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陆续推进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人们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法治理念也逐步深入人心。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国民法学专家王利明所著的《法治:良法与善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一书,按照“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理念,将法治的主要内容归结为良法与善治,从法律与治理的角度对法治的含义给予了深度的解读。
该书收入了作者的70篇文章。这些文章以良法价值和善治之论为主线,立足法理学和国家治理的学科发展,着眼于法治的历史和现实,综合古今中外的学术成果,分别从法治的一般理论、立法制度、法治的实践、司法制度及其实践、法学教育、人生感悟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对法治建设背景下立法、司法、教育等领域的见解,诠释了以良法之治和善治之论为核心的法治理念的判断依据和精神实质,厘清了良法与善治在当今时代的主题与价值,赋予了依法治国独特的内在和价值,为依法治国的具体实施找到了理论依托,在良法与善治层面赋予了法治建设新观点、新思想、新战略。
作者对法治理念在良法与善治层面上的解读,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丰富内涵。作者认为作为符合正义的法律,良法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是“符合法律内容、形式和价值的内在性质、特点和规律性的法律”。这里的良法,是立足我国国情,能够表达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社会公平正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法定程序的法律体系。善治作为依法治国的目标,是推进法治社会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方略,其目标是使人民生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同时,作者详细剖析了良法、善治、法治之间的逻辑关系,“良法与善治的有机结合”,即是法治。
良法与善治,既是法治的概念范畴,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针。恰如张文显教授所言,“现代法治为国家治理注入良法的基本价值,提供善治的创新机制,法治对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根本意义和决定作用;法治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可见,良法、善治是建设法治体系与法治国家的具体实现方式,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良法、善治应同时寓于法治与治理的过程之中。
作者在行文中列举了诸如雷政富案、地铁热干面事件等案例来分别讨论人格尊严保护、公共道德的法治培育等问题,也有通过列举《威尼斯商人》、所罗门审判等故事来探讨人文主义和契约精神、法律人的素质问题的举证,如此的实证分析即是以事实的观察为基础,从实践的视角对制度进行反思的方法。而且,作者在简要梳理古希腊的法学思想、中国古代文化、罗马法等法学史、思想史、文化史的过程中,以历史资料为依据对法治思想开展研究,不失为历史研究的范本。同时,作者在举证和论述中涉及了民法、国际法、刑法、民商法等不同的法学研究范畴,在对慈善捐赠、司法公开、巡回法庭制度等具体课题的认知和社会现象的评析中揭示了良法与善治的社会功用,以价值分析的方法来弘扬法治理念,在广泛的举例和严谨的论证中阐明了观点。
作者追溯、归纳了法治国家建设与儒家传统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位一体”建设、社会治理、改革的关系,从理论的高度阐释了良法、善治的内涵与外延以及立法制度,在诸多案例的佐证下详解了法治和司法的实践,然后回归到法学教育和法治理论上来,从而为推进法治现代化提供现实方向和理论依托。全书对法治建设背景下良法与善治的诠释与把握,展现了作者对法治的信仰和对良法、善治的追求,值得阅读和借鉴。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法政学院)
*本文系盐城师范学院2014年教学研究项目(14YCTCJY01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