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播学视角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成功之路

2016-02-13□文|刘

中国出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当代作家文坛诺贝尔文学奖

□文|刘 佳

从传播学视角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成功之路

□文|刘 佳

莫言在成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并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过程中,除了其个人的勤奋与出众的文学才能这些内因,作品传播的成功也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促成莫言作品成功的传播学因素包括发表作品期刊自身的影响力、作品的电影改编、作品发表后不断引发的论争,以及作品在海外的译介及不断获奖等。考察莫言作品成功传播的因素,对于当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莫言 作品传播 电影改编 文学论争 海外译介

在当今这样一个各种传播媒介已经深深地介入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深深地重构了我们的物质生存环境与文化环境的时代,一个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能够在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得到广泛的认可,除了与其艺术质量相关,也肯定与其对新兴传播媒介的利用以及其所经由的传播路径有关。

毫无疑问,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已经成就了其在汉语写作史上不可动摇的文学大师的地位。因此,本文拟以莫言为分析样本,从艺术传播的角度,去诠释一个中国当代作家走向成功的原因,一方面试图借此对影响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的动力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希望借此为中国当代文学未来的发展寻找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传播成就了莫言的成功

莫言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独一无二地位的确立,显然与其在2012年年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关。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可以位列中国当代最著名的实力派作家之中,但其地位却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与他齐名的小说家至少也有10多个。中国当代文学界的诺贝尔文学奖情结由来已久,而且越到后来越浓重。因此,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大概有10多年的时间,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开奖之日,都必然会在中国国内引起一场“诺贝尔文学奖离我们到底还有多远”“中国作家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大讨论。与此同时,关于某某中国作家入围该奖提名的传闻一直没有停止过。[1]而在诺贝尔文学奖的竞争与竞猜中,莫言其实并不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呼声最高的,也很难讲是最被看好的。诺贝尔文学奖成就了莫言,使他与中国当代作家在文坛地位上拉开了一段很大的距离。但在获奖之前,他只是被大家比较看好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

另外一个事实也多少可以说明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只是中国当代作家中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却并非唯一:由于种种原因,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长篇小说创作的莫言,直到2011年才凭借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蛙》,拿到了国内长篇小说创作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而此时这个奖项已经评到第八届,获奖作家已经达到30多人,其中不乏像路遥、王安忆、贾平凹、陈忠实、刘震云、张炜等与莫言大致同辈且基本齐名的小说家。

那么,为什么是莫言,而不是另外一个中国当代作家能够脱颖而出,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所青睐,最终拿到这个令中国当代作家梦寐以求的奖项,这本身就是一个跟作品的传播,尤其是海外传播直接相关的问题。

莫言最初真正引起文学界关注的作品,是发表于1985年的《透明的红罗卜》这篇小说。而使莫言的声誉走出文学界,成为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人物的,是他发表在1986年的《红高粱》这个中篇小说。其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在这篇小说基础上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得了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而对“新时期”的中国电影而言,这一奖项意义非凡。正是这一事件,使莫言把一大批初出茅庐的青年作家甩到了身后,确立了其在中国当代文坛知名作家的地位,并且成为一个公众人物。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与同辈的著名作家相比,莫言在公众面前的知名度一直是比较高的。这对莫言而言,同样值得庆幸。如果单就作品的内容与艺术风格来看的话,与中国当代最知名的一批优秀小说作家比起来,莫言不应该是最为引人关注的,因为他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坚持着纯文学写作的路子,而且具有很强烈的先锋写作的色彩。这种写作策略的选择可能会保证他的作品始终在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准上,但一般的读者是很难顺畅地阅读与理解这样的作品的。他的小说,包括最知名的几部长篇小说,如《红高粱家族》《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等,在艺术取向上基本上是“小众化”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他的有些作品如《 十三步》《红蝗》《欢乐》等,就艺术风格而言,甚至到了十分晦涩的地步,通篇既无普通读者阅读小说时普遍期待的精彩的故事、优美的语言,文本结构也往往十分复杂。特别是作品中那些大段大段的内心独白,那些对小人物潜意识心理的冗长乏味的描写,除文学批评家与研究者以及学习写作的文学青年之外,恐怕很少有人能够有耐心读下去。尽管进入90年代中期之后,他对这种写作策略进行了调整,声称要向传统小说学习,向民间艺术学习,但是,仔细阅读这一时期的作品你会发现,其艺术试验的色彩仍然十分明显,每部作品都给人一种强烈的陌生化体验。而真正能够接受并欣赏这种艺术探索的人,其实还是持纯文学立场,具有相当高的文学阅读水平的读者与批评家。

然而,在文坛上,乃至于在公众的心目中,莫言这个名字一直没有被冷落。相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莫言——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的地位初步奠定以后,其知名度基本上处在一种稳步上升的状态当中,直至最后问鼎当代文坛霸主。这背后的原因,的确是很值得关注中国当代文学传播问题的研究者认真研究的。

二、期刊推介及电影改编的影响

艺术作品传播的成功,既可能是作家有意识地经营的结果,也可能是一些外在的因素促成的,其中不乏一些可遇不可求的偶然机遇。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莫言一直保持着低调的作风,很少大张旗鼓、处心集虑地进行自我推销。因此,他的成功基本上属于后一种情况。

莫言在文坛脱颖而出的第一步,得力于著名刊物的影响力与评论家的大力推举。莫言是1981年正式开始发表作品的,真正引起文坛较大关注的是1985年发表的《透明的红罗卜》这一中篇小说。其原因除了作品采用了不同以往的新颖的写作手法,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实际上还与其他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它发表在由中国作家协会刚创办的大型文学期刊《中国作家》上(创刊号之后的第二期),这是莫言进入文坛以来发表作品级别最高的一个期刊;二是《中国作家》在发表这篇小说的同时,配发了一个关于这篇小说的座谈会纪要——《有追求才有特色》。有中国作家协会背景的《中国作家》自身的影响力,加上该刊对这篇作品的大力推荐,使得小说一发表,便引起了评论家们的注意,在很短的时间里,《文艺报》《中国青年报》《当代作家评论》等刊物便刊发了一批关于该小说的评论文章。至此,31岁的莫言终于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业余作者,成为一个在文坛崭露头角的文学新星。

《透明的红罗卜》这一作品的成功,不仅使莫言信心倍增,同时也终于使他找到了写作的方向。之后的1986年,莫言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创作高峰。而且,开始得到文坛认可的莫言,很快使自己的作品进入了《人民文学》《收获》《十月》等当时国内顶尖的文学期刊。而在《人民文学》这本当时中国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上发表的《红高粱》这篇小说,再一次引起文学评论家的高度关注,并在1987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1985~1986),莫言在当代文坛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另外,莫言能够迅速进入中国著名作家的行列,并不断扩大影响力,作品被电影改编在其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无论是在国内最顶尖的文学期刊上连续发表作品,还是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这一全国性的文学大奖,其在莫言成名中的作用都无法与接下来的事件相比:1987年,由莫言的《红高粱》改编而成的同名电影公演,在国内引起轰动,并在1988年获得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金熊奖”。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并列为国际三大电影节。中国大陆的电影首次获得此电影节的最高奖,不仅在国内产生巨大反响,而且轰动世界。正是电影《红高粱》的获奖,使小说《红高粱》的作者莫言真正走出文学界,成为公众人物。可以说,没有电影《红高粱》的巨大成功,莫言不可能一夜成名。而莫言最初引起西方文学界的注意,并最终导致他的作品被介绍到国外,也与这一事件有直接的关系。《红高粱家族》不仅是莫言小说中被翻译语种最多的一部作品,同时在许多语种中,也是最早被翻译的作品。

莫言另一篇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在2003年被改编成电影《暖》后,也获得了巨大成功,一举拿下了当年的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第10届中国电影华表奖的最佳故事片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最佳故事片奖。小说《白狗秋千架》发表于1985年《中国作家》第四期,由于其叙述手法与故事本身都比较传统,发表后所获得的反响与《透明的红罗卜》无法相比。被改编成电影后,这部十几年前的短篇小说才又引起了读者与评论家的注意,并因此而跃升为莫言的代表作之一。莫言后来在出版自己的作品集时,便把最早发表的一批短篇小说合编而成的集子定名为《白狗秋千架》。

除以上两部作品外,莫言被改编成电影的作品还包括《师父越来越快乐》(电影名《幸福时光》)、《姑奶奶披红绸》(电影名《太阳有耳》)、《白棉花》(电影同名)。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其作品通过改编成影视作品而越出文学的范围,产生很大影响,并由此引起读者对其原作的阅读兴趣,极大地提高作家知名度的情况并不罕见,莫言仅仅是这一传播渠道的受益者之一。而缺乏这一传播渠道的作家,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则会受到很大的局限。

三、围绕作品的论争使其更具影响力

在中国当代文坛,莫言是几个颇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其不少作品在发表后,都曾经引起了比较大的论争,甚至遭受比较激烈的批判。而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争议与批判本身,实际上有助于人们去关注那些引起争议与批判的作品,并进而提高作家的知名度。

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之后的莫言,选择的是一条现代主义的创作之路。除极个别的作品外,他的作品基本上是沿着先锋实验小说的路子前行的,这也导致他的许多作品可读性下降,无论在读者中还是在评论家中,都反响平平。这种状况对于刚成名的莫言而言是相当不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倒是一些评论家对他在1987年发表的《红蝗》《欢乐》等小说的恶评,再一次把莫言放置在了文坛关注的中心位置上。

对这两部小说提出批评意见的,有不少是颇具影响力的批评家,甚至还有一些曾经赞扬过莫言的批评家。比较有影响的文章包括王干的《反文化的失败——莫言近期小说批判》(《读书》1988年第10期)。这些文章主要对莫言上述作品中过分自然主义的描写、不加克制的情绪渲泄以及情节失真、内容堆砌等提出了批评。由于一些批评文章用词十分严厉,这批文章出现不久,又引起了另外一些评论家的反弹。于是,到1989年,又开始出现为莫言的这些作品辩护的声音,认为莫言那些被批判的小说,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的审美定势,企图以一种亵渎的姿态,促进人们审美心理的演变递嬗”。[2]由于这场争论不仅是文学技术之争,还涉及道德层面的问题,因此,其影响力也超出了文学圈,成为当时文学界一个具有公共性的话题。这次争论发生在莫言刚成名之后不久,对于扩大莫言的知名度、进一步巩固其在文坛上的地位实际上是有帮助的。

围绕莫言作品的第二次比较大的争论是在《丰乳肥臀》这部小说发表之后。这篇小说是1995年在国内文学期刊《大家》上发表的。发表之后,引起了较强烈的反响,但以批评的声音为主。面对质疑的声音,莫言自己曾经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对作品的构思与主题进行解释。在客观上,出版后引发的争论,使这部作品有了意想不到的关注度,莫言也借此再次回到中国当代文坛的中心。

其后,莫言的几部长篇小说力作如《檀香型》《生死疲劳》《四十一炮》《蛙》等在发表之后,也都引起过或大或小的争论,有时候甚至是评论界针锋相对的两种观点的激烈交锋。其中有关于历史的,关于道德的,也有关于美学风格、小说技术的。几十年来,莫言基本上是在不断争议中走过来的,他直到2011年才拿到国内的长篇小说大奖“茅盾文学奖”,也与围绕他的作品有太多的争议有关。然而,对于一个作家而言,自己的作品不断引起争议,本身就是一种在文坛上存在的方式。正是在作品引起的一次次争议当中,莫言以坚实的步伐,向中国当代小说大家的位置不断地迈进着。

四、海外成功译介与获奖是获奖重要推力

另一个促使莫言在文坛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并最终把他送到诺贝尔文学奖频奖典礼上的因素,是其作品在海外的成功译介并不断获奖。

莫言是“新时期”中国作家中比较早地受到海外关注,并有作品被翻译出去的作家之一。莫言的作品出国后最先登陆的是邻国日本:1986年,日本评论家近藤直子首先把《透明的红罗卜》这篇小说介绍给本国的读者;1989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被翻译成日语; 1991年,日本出版了莫言的短篇小说集《来自中国的报告》。从此,莫言一直是日本文化界最为关注的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不仅大部分代表作在日本都有翻译,而且在日本还有几位著名的莫言研究专家。莫言自己也多次到日本访问,并与日本文学界的许多人,特别是日本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建立起了十分亲密的私人友谊。2002年大江健三郎访问中国期间,莫言一路陪同,并邀请他访问了自己的故乡山东高密。在此期间,两人就文学创作进行了十分深入的交谈。而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充分肯定,对于他在世界文坛上地位的提升,乃至于最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990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被翻译成法语,对于莫言而言是一个更加重要的事件,这标志着他的作品正式进入了诺贝尔文学的故乡欧洲。而且,在莫言成为世界著名作家并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过程中,法国人对他的推崇居功至伟。有研究者指出,“法国,是中国本土之外,出版莫言作品最多的国家,莫言也是在法国被译介最多的中国当代作家”。[3]据统计,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作品已经被翻译成法语、英语、日语、韩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瑞典语、德语、波兰语、越南语等近20种文字,并且在多个国家受到欢迎。莫言的有些作品,比如《天堂蒜薹之歌》《酒国》这两部长篇小说,起初曾经在国内受到冷遇,然而在被介绍到国外后,则大受好评。国外对这些作品的重视,反过来又影响到了国内评论家对这些作品的重新评价。

在作品被译介到海外的同时,进入新世纪后,莫言也开始不断在国外以及我国的台港地区获得文学大奖。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莫言已经获得过的海外文学奖有10多个,其中包括法国的“Laure Bataillin 外国文学奖”(2001年)、“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2004年)、第十三届意大利“NONION国际文学奖”(2005年)、日本的第十七届“福冈亚洲文化大奖”(2006年)、美国的首届 “纽曼华语文学奖”(2008年)、韩国文坛最高奖“万海大奖”(2010年)等。因此,趁赴世界各地领奖的机会与当地的文艺界进行交流,发表获奖感言,阐释自己的文学主张,介绍自己的作品,构成了莫言新世纪文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地在世界各地获奖,使莫言进一步走出了中国大陆,走出了汉语文化圈,逐渐地奠定了其世界著名作家的地位,在海外,尤其是欧美,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至此,莫言距离诺贝尔文学奖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以一个来自山东农村的普通士兵这一身份开始文学创作之路,用了30年的时间,莫言完成了由一个不起眼的业余作家到中国境内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蜕变。在这一巨大成功的背后,肯定隐藏着局外人很难理解的艰辛,也证明了作者极为出色的艺术才华。然而,个人的勤奋努力与卓尔不群的天资,只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内因。只有内因,没有外因的促动,莫言也很难获得今天这样的巨大成功。而在莫言走向成功的诸种外在因素中,作品传播的成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今天,怎样将中国文学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推广开来,使之对于中国的普通民众,对于整个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人文学界的一个重要课题。莫言作品传播的巨大成功,应该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发。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泓峻.文艺缀思录[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103

[2]丁帆.亵渎的神话和<红蝗>的意义[J].文学评论,1989(1)

[3]周新凯,高方.莫言作品在法国的译介与解读——基于法国主流媒体对莫言的评价[J].小说评论,2013(2)

猜你喜欢

当代作家文坛诺贝尔文学奖
卡尔维诺(素描)
为何今年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
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当代作家 吕志青
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
第三只眼看文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