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出版物的海外传播困境及对策
2016-02-13朱倩倩
□文|朱倩倩
对外汉语出版物的海外传播困境及对策
□文|朱倩倩
对外汉语出版物随着世界范围的汉语学习热潮而产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文章通过梳理不同类型的对外汉语出版物,分析了其在海外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探索在大国崛起的背景下,我国对外汉语出版物在海外传播的有效途径,探寻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的合理出路。
对外汉语 出版物 海外传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与技术实力取得了迅猛的发展,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升,国际影响力在不断扩大,汉语学习热潮也在不断升温。自2004年6月15日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乌兹别克斯坦正式设立,截至2015年12月1日,全球共有127个国家(地区)建立了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其中亚洲34国(地区)110所、非洲32国46所、欧洲40国159所、美洲18国142所、大洋洲3 国18所。全球汉语学习者已攀升至1亿人,目前孔子学院已编写出版54个语种、1300多套类别的对外汉语出版物,建立了公认度高的国际汉语水平考试(HSK)制度。在这样一个全球化学习汉语的背景下,对外汉语出版物的编印和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全球范围内通过汉语来传播中华文明和灿烂文化,将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又一个全新主题。本文从分析对外汉语出版物的类型入手,提出了其在海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多年对汉语教学的实践,探索在中国崛起的背景下,我国对外汉语出版物在海外传播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发展与对策。
一、对外汉语出版物的海外传播困境
汉语本身就是一门难以掌握的语言,尤其对西方国家的学生而言,难写的方块字、复杂的语法结构、多变的构词方式、丰富的语境含义都使初学者望而生畏。笔者走访了美国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北岭(Northridge)地区中学、小学及幼儿园等教育机构和当地图书馆以及书店,通过收集资料、访谈和观摩教学等形式,业余教授美国籍犹太学生学习汉语,同时就对外汉语出版物进行分类和比较研究,认为目前在海外市场主要存在大众速成型、汉语专业型、汉语水平考试(HSK)和汉语文化型等四类出版物。同时发现,对外汉语出版物在海外的传播进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海外受众面的定位不够清晰
随着世界汉语学习热潮的掀起,海外市场对汉语教材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国家各级出版社也纷纷加入对外汉语出版物的编印工作。目前国内出版对外汉语教材的出版社已逾100家,最有代表性的是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语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教社)、华语教学出版社(华教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外研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社)、商务印书馆等七个出版社,各出版社竞争激烈但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而事实上,对外汉语出版物在海外的受众面并不宽,但是国内出版社在编写教材的时候,对海外受众面的定位不够清晰,没有充分认识到汉语学习者层次的多样性,也没有做深入的市场调查和研究。编写教材的时候较少考虑适用对象的年龄、学习目的、社会语言环境、母语等因素,这样往往会产生一种现象,即一本教材似乎人人适用,而实际上针对性和实用性并不强,因此就不能很好地为对象国的读者服务,导致出版物的销量达不到预期目标。如北语社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 汉语教程》是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是一套经典的汉语综合教材。自1999年出版以来,被国内外很多教学单位选用,无论是何年龄、何种学习目的、来自何国的汉语初学者,均使用这一套教材,没有考虑到具体国情和学生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外汉语教与学的成效。
2.对海外市场的多样性分析不够
对外汉语出版物面向的读者层次不同,需求也有所不同。到中国进行商贸往来的商人学习汉语的目的是为了洽谈生意,因而要求短、平、快;而汉语专业的学生学习汉语讲究系统性和专业性,课程往往细分为精读、语法、口语、听力、写作等,学生要求从语言的各个方面入手,全面地掌握该语言,力求达到熟练的听说读写水平。从汉字书写的角度来看,针对日本学生完全不是问题,而西方国家的学生就普遍认为难度很大。由于各国人民的性格特征和生活习性不同,表现出来的汉语学习途径也不同,因而所编制的出版物应有所区分。例如,美国人热爱交流,学习汉语多数从中国朋友处获得;德国人学习严谨,往往通过请家教的形式获得;俄罗斯地广人稀,人们通常通过网络学习获得;印度人相信机构,学习汉语主要通过孔子学院完成。学习汉语的途径和方式不同,要求的对外汉语出版物也应有所侧重。因此,如果对海外读者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分析不够,不细分市场,就比较容易混淆编写目的和编写内容,这样就导致市面上教材虽然很多,但没有能真正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对外汉语读物。
3.对出版物的传播手段更新不够
随着科技和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更新,对外汉语出版物的传播方式较之以前已经有了较大改进。但是,经过笔者的国内外调研和实践教学体验,目前多数出版物运用较多的还是集中在纸质出版物和CD 的配套使用和部分的网络教学,其他学习形式运用不多。以汉语口语教材为例,笔者对比了《初级汉语口语》《汉语口语教程》和《汉语口语速成》三套适用于初级水平的对外汉语教材,运用最多的还是教师的口头教授和配套CD,其他传播形式较少,远远不能满足语言学习者的多方需求。在此现状下,必须要在新技术和新手段上下功夫,增加如DVD、APP STORE等传播形式,还有如网络传播、电子书籍下载、在线答疑、电子词典、IPTV视频点播、iPhone阅读等新的传播方式也应加入对外汉语出版物的行列,这些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可以进一步丰富出版物的可读性,提升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创新语言的学习方式。
4.海外盗版市场的强大冲击
盗版问题在很多国家都存在,但是较多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有些国家对外汉语出版物的盗版现象非常严重。部分欧洲国家为了避免高额的购书费用,盗版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师自身也缺乏版权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常把自认为有用的章节复印后分发给学生。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部分孔子学院的对外汉语教师的做法也如出一辙,这种情形不同程度地冲击了对外汉语出版物在海外国家的销量。
二、对外汉语出版物海外传播的对策
目前,国家层面在对外汉语出版物的海外发行中给予较多的政策扶持,较大地激励了对外汉语出版物市场的繁荣。一方面,通过国家政策上的奖励支持,如中国图书向外推广计划,大量优质的教学数据和音像制品、多媒体软件纷纷出版,较好地满足了对外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赠书则有助于解决国外汉语教学机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汉语教学的用书问题。针对对外汉语出版物的海外传播困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关键方面着手。
1.调研读者需求,精准制定出版物的受众面
出版社在编制教材前要认真调研目标国家的文化习俗以及精确掌握出版物的受众面,从而有的放矢地组织对外汉语出版物的编印工作,做到先调研、再规划、按需求、分读者,同时运用丰富多样的编写手法,建设多样化、多层次、高质量的汉语教材,努力开拓海外市场,使得对外汉语出版物形式多样,满足不同受众面的多方需求。各级出版社需要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总体规划下,对目标国家进行市场细分和定位,采用流量跟踪、问卷调查、读者访谈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目标国家市场的需求,细分不同对象国的读者需求,对读者进行区分和差异管理,组织专业人员构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专业编印团队,进而输送有针对性的对外汉语出版物,才能收到较好的出版和教学成效。高教社走小而精的路线,主打一套重视听说交际能力的《体验汉语》,收到海外读者的热捧;而外研社的《今日中文》精准定位南美市场,首先推出西班牙语版教材,达到较好的销量。
2.细分海外市场,规范出版物的版权和出口管理
文化的传播和输出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像中国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大国,尤其需要整合本国的对外汉语出版物市场,形成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中华文化和历史文明。在细分海外市场的基础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需要进一步加强出版物的版权和出口管理,采用法律手段维护对外汉语出版物的公开发行,打击海外盗版印刷,做到对外汉语出版物在海外传播中有法可依。2007年8月,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建立第一个国家版权贸易基地,规范版权登记、版权保护和版权交易的管理,把版权的产业链聚集起来,提供一个综合服务的平台。2014年6月,为打造版权保护全产业链,建成广州越秀国家版权贸易基地;同时成立由11位律师专家组成的顶级服务团队——“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法律专家服务团”,提供专业、准确的法律服务,为版权贸易基地保驾护航。通过一系列精准的制度和目标管理,使得对外汉语出版物的版权和出口管理趋于规范化、制度化。
3.整合国内外资源,提升出版物的国际竞争力
纵观世界,有较高知名度的出版集团都十分重视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以经济联系为纽带,积极组建出版企业的“利益共同体”。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对外汉语教学出版社,已纷纷将扩大海外发行任务作为业务拓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如北语社自2004年即成立海外拓展部,分别负责不同区域如亚洲区、欧洲区、北美区等的业务,每位员工负责其管辖区域的所有业务,包括版权贸易、合作出版、海外营销等。因此,需要整合国内出版产业,通过出版物的进出口政策因势利导,灵活运用分工机制,各施所长,通力合作,提升整个出版业的行业竞争力。国内出版社要积极与国外知名同业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拳头产品,提高核心竞争力。如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之一,其信息化建设水平领先于业界同行,较早地建立了独立的电子商务平台——“中图在线”,并相继开发使用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中图报刊链接服务业务系统和海外图书采选系统PSOP等业务系统。目前已成为业界广大客户的首选,有力地促进了主营业务的全面提升、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总体竞争实力的日益增强。
4.更新传播手段,丰富出版物的教学形式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出版社意识到拓展语言学习手段的重要性,纷纷和先进电子技术研发商合作,以寻求更广泛载体的内容表现形式,更新汉语语言学习方式和传播手段,增加语言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这样在提高语言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使出版物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进而通过国际汉语语言的传播来积极推广中国文化,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打造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新形象。国内一些知名出版社也意识到文化输出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其中。如华语社在突出中华文化的基础上编印《当代中文》,同时推出具有全新学习理念的《环球汉语》,运用真实自然、制作高水准的视频教学,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各出版社也积极筹划具有特色的项目和活动,以国家战略高度来有效促进汉语及中华文化的传播,打造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符的新一轮国家形象,从而实现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汉语及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已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后加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言的兴衰标志着国力的强弱,因此我们必须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汉语的国际推广。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随着越来越多的汉语出版物走出国门,汉语海外出版的多元化特征日益凸显,汉语语言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国粹的书法、京剧、武术、中医等都离不开汉语语言的土壤,如果离开汉语就难以显现其独特的魅力。如何通过各种手段使我国的对外汉语出版物更快、更好地走出国门,如何使这些出版物更好地为对象国的读者所接受和阅读,真正达到语言文化传播的实效,是一个需要政府部门和全体出版机构高度重视、紧密配合的宏大产业,也是体现中国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1]张德鑫.对外汉语教学50年——世纪之交的回眸与思考[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郝振邦.国际出版业状况及预测[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5
[3]顾珺.对外汉语教学出版物海外传播战略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4]张西平.走向世界的汉语所面临的若干战略问题思考[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5]袁世奇.对外汉语教育数字出版瓶颈性问题的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6]李春红.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瓶颈及对策研究——基于文献的综述与展望[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2(1)
[7]中国出版年鉴2014[M].北京:《中国出版年鉴》杂志社有限公司,2014
[8]范军.2013-2014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