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6-02-13马云飞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胃瘫排空胃肠道

马云飞

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马云飞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8例老年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相关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于2~3个月内恢复,病情平均恢复时间为(2.2±0.3)个月。结论 老年人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胃镜进行辅助检查,且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上腹部手术;胃瘫;老年人;临床特点

术后胃瘫综合征(PGS)是指患者进行胃肠道、肝脏、胰腺等上腹部手术后发生的以胃排空障碍为主要表现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但患者不存在影响胃排空的器质性病变[1]。胃瘫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尤其是胃切除术后,但其在腹部非胃切除手术后也时有发生,且多见于老年患者,可能与老年患者自身营养状况等相关[2]。胃瘫症状多于术后拔管停止胃肠减压后出现,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呕吐出胃内容物后症状得以缓解,因此患者一般需要再次进行胃肠减压,且每日需抽超过500 ml的胃液。相关辅助检查提示,胃瘫患者胃肠道无器质性病变,但胃肠道蠕动减弱甚至消失[3-4]。本研究就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28例老年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61~76岁,平均(64±6)岁;十二指肠破裂2例,结肠癌6例,直肠癌2例,胆结石5例,胰腺癌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2例,肠梗阻3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保守治疗方式,具体如下:①心理治疗: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相关

知识,以缓解患者术后的紧张、恐惧心理,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并建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②禁食、胃肠减压:需要时可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洗胃,以减轻吻合口水肿。③补液:维持患者机体水、电解质平衡。④营养支持:经胃镜置入鼻空肠营养管至空肠上段进行肠内营养,适当补充清蛋白或新鲜血浆,以维持机体对能量的正常需求。⑤促进胃动力:口服多潘立酮片(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30211),10 mg/次,3次/d。对于腹痛患者,还应加用马来酸曲美布汀(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0509),0.1 g/次,3次/d。注意避免使用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⑥中医针灸治疗:主穴选取足三里、三阴交、中脘穴、内关穴。温针灸中脘、足三里;内关穴用提插、捻转泻法;三阴交采用提插、捻转补法;其余平补平泻。

2 结果

经保守治疗后所有患者均于2~3个月内恢复,病情平均恢复时间为(2.2±0.3)个月。

3 讨论

3.1 胃瘫的发病机制 胃瘫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①精神因素:精神过度紧张可导致机体神经功能发生紊乱,影响胃排空;②饮食因素[5]:患者术后较早进食,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尤其是进食难消化的高脂、高蛋白食物,会影响胃排空;③自身基础疾病:如营养不良或高血糖等,会影响胃动力,使胃蠕动减弱甚至消失;④手术刺激[6]:腹部手术本身会对胃造成刺激,且术后因患者进食受到影响,可导致低蛋白血症发生,引起胃壁水肿和胃动力降低,影响胃排空;⑤麻醉和镇痛的影响:有研究表明,行全身麻醉的患者相比于其他麻醉方式的患者,术后发生胃瘫的概率明显增加[7],术后止痛药物的使用也会影响胃动力,引发胃瘫。

3.2 胃瘫的诊断 胃瘫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结合相关辅助检查[8]。胃瘫主要表现为:患者不存在胃肠道器质性梗阻;辅助检查显示胃蠕动减弱甚至消失;胃肠减压可引流出胃液量超过每日500 ml;不存在如糖尿病等引起胃瘫的其他疾病;近期未服用过影响平滑肌收缩的药物。查体:患者上腹部饱满,无明显压痛、反跳痛或肌紧张,腹部叩诊可闻及振水音,听诊肠鸣音正常或减弱;胃镜及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患者胃黏膜充血、水肿,胃蠕动减弱甚至消失,可见胆汁反流。另外,由于胃镜会刺激胃肠道的平滑肌,进而促进胃肠蠕动,所以胃镜检查对于胃瘫的患者还能够发挥治疗作用。此外,还可以通过胃镜对胃瘫患者进行肠内营养。

3.3 胃瘫的治疗 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的治疗主要采取非手术治疗[9],具体包括禁食与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患者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服用相关药物;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缓解患者术后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同时还应注意营养支持,维持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营养支持的方式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患者在胃瘫早期需要通过静脉营养的方式来补充机体日常所需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当机体各项指标发生好转,胃肠道功能逐渐恢复时,应尽快行肠内营养。胃瘫患者在治疗中应注意:①缩短肠外营养时间,尽快进行肠内营养。研究发现,肠外营养会影响胃肠道黏膜血供,引起肠壁水肿,进而影响胃排空[10]。并且,相比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能够直接刺激胃肠道,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和各种消化液分泌,从而增强胃动力,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②镇痛药物会影响胃动力,因此,应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③及时改善患者机体状况,尤其是营养状态和血糖水平,以降低胃瘫发生率。在本研究中,28例老年人上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患者均采取了上述保守治疗的方式,结果显示,患者经保守治疗后均在3个月内恢复。

综上所述,老年人腹部非胃手术后胃瘫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以通过胃镜进行辅助检查,且患者通过保守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1] 冷光现,俞永江,杨伟林,等.36例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因素分析及诊治体会[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74-75.

[2] SI Izumi,T Muano,A Mori,et al.Common carotid artery stiffness,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and lipid metabolism after menopause[J].Life Sciences,2006,78(15)∶1696-1701.

[3] 韩树坤.腹腔非胃手术后胃瘫的诊断与非手术综合治疗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8)∶205-206.

[4] 刘同友,史宪杰.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的病因分析及治疗进展[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7)∶794-796.

[5] Tabit CE,Chung WB,Hamburg NM,et al.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diabetes mellitus∶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 Rev Endocr Metab Disord,2010,11(1)∶61-74.

[6] 刘卫平,蒲永东,秦荣,等.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征的诊治分析[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2,33(2)∶144-147.

[7] 王月,龙锦.肠内及肠外营养在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治疗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15)∶1417-1420.

[8] J.J.F. Harred,A.R. Knight,J.S. McIntyre.Epoxidation process∶U.S, US3654317DA[P].1972 Apr 4.

[9] 李红松.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对腹部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9)∶1280-1282.

[10] 吴向华,王震,陈俊强.胃瘫的营养疗法[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6,3(1)∶10-12.

R656.6

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11.057

辽宁省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辽阳 111000

马云飞(1975.9-),硕士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肝胆外科

猜你喜欢

胃瘫排空胃肠道
抽水蓄能电站小负荷发电排空上水库可行性试验研究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右半结肠切除术后胃瘫治疗疗效分析
术后胃瘫怎么办?
腹部手术后胃瘫综合症护理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