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类应用文翻译的语用观
2016-02-13杨琳玲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韶关512126
杨琳玲(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社交类应用文翻译的语用观
杨琳玲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韶关 512126)
以往对于英汉—汉英应用文翻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类、商务类以及文化类这几大类型。本文旨在从语用角度,通过各种实例对社交类应用文的翻译进行探讨,以期解决其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不断提高高职学生对于社交类应用文的理解、翻译以及写作水平。
英语应用文;翻译;社交文体;对比;语用理论
应用文的翻译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纵观2000年到2012年12年期间,国内有超过16种外语核心类期刊以及其他一些非核心期刊刊载了关于此类话题的文章。与此同时,笔者也对近三年关于应用文体翻译的研究进行了收集与总结:大多是从不同角度分析某一类特定应用文体的翻译,其中当然不乏从语用角度对特定应用文体翻译进行的探讨。比如:蒋磊、公海燕、柳文芳、袁红艳、王志娟和张谡等运用不同的语用理论探讨了商务广告、科普文的翻译以及应用文体翻译教学。然而笔者发现,从语用角度,对应用文中社交类应用文翻译进行讨论的文章并不多见。诚然,相比较其他类型的应用文翻译而言,社交类应用文翻译难度不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翻译此类文体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找到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提高学生对此类文体的翻译及应用能力。
一、社交类应用文
1.应用文的界定及分类
作为一种文体,应用文的产生几乎与文字的出现同步,与人类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然而,对于如何界定其范围以及确定其分类,相关领域都各持其说。涂承日通过对众家之说进行比较,指出应用文包括两大类:公用文书和私用文书。随后,廖瑛在其编写的教材里也以此标准对英语应用文进行了分类,包括公用类、商务类以及日常社交类。其中的日常社交类就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根据廖瑛的观点,日常社交类应用文大体分为日常信件、邀请信、祝贺信、慰问及吊唁信、感谢信、申请信和其他社交信函。
2.英汉社交类应用文翻译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人类的生理结构以及所处环境大体是相似的,因而人类的经验结构和认知模式也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社交类应用文与人类日常联系最为紧密,人类经验结构的相似性在其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基于此,汉英社交类应用文在表情达意时,由于受到相似认知模式的引导,很大程度上都是趋于一致的。因此,英文有祝贺信/卡,中文也有贺词;英文有慰问吊唁信、吊辞,中文也有慰问信函、吊辞和祭文等等。根据迁移理论,相似点可以促成学习,学生进行社交类应用文翻译时,原先大脑里储存的与特定话题有关的双语知识对翻译过程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尽管人类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和生理结构以及由两者决定的认知模式是相似的,但各个地区的人由于小的环境和历史、文化进程不一样,使得不同地区文化各具特点。具体来说,汉英社交类应用文在表达方式、行文逻辑上有很多的不同点。比如:(1)wearesorry that we can not accept your invitation because of another engagement.它对应的中文是:非常抱歉,由于另有安排,所以不能接受您的邀请。(2)Iam reallyhappy to learn that you havebeen elected…/admitted tobe thehead of theoffice.相比较“我非常高兴得知您升为办公室主管的消息”这句而言,“得知您升任为办公室主管,我感到非常的高兴。“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其次,即使是同一种文体,在不同的场合,针对的人群不一样,表达出来的效果肯定也不一样。这些不利因素都使得此类文体的翻译远不如想得那么简单。本文接下来将会一一讨论由于这些不利因素导致的翻译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二、社交类应用文翻译中遇到的问题
由于以上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学生在进行英汉—汉英社交类应用文翻译时,会出现很多问题。笔者通过所教学生课堂内、课堂外的作业情况,总结出如下几点:
1.找不到对等翻译,就生搬硬套
人类认知结构的相似性可以在语言层面产生正迁移,促进除母语外第二语言的习得,表现在翻译过程中,就是寻找目标语中与源语言的特定表达对等的结构。例如:(1)Please forgiveme for forgetting to callyou.对学生来说翻译起来比较容易,因为在中文里,完全可以直接找到它的对等结构“请原谅我忘了给你打电话。”反过来,汉语句子(2)“我们沉痛地悼念杨德福同志”,也很容易直接找到与其对等的英语:We deeplymourn for our comrade Yangdefu.然而,不是所有的表达都能一眼找到对等结构。比如:(3)Please accept my deep condolence on untimely passing away ofMr.Green from illness.有80%的同学当即翻译成:请接受我的深深的哀悼为Mr.Green由于疾病不准时的死亡。那么,在这句中,直接字对字翻译已然成了问题,但又找不到等值翻译,学生就只好生搬硬套字对字翻译了。而这句较为贴切的翻译是:对于Mr.Green的因病早逝,我深表哀悼。这样既找到了等值翻译,又更加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再比如,翻译中文句子(4)“热烈祝贺你过了导游证”时,大约60%的学生的答案是:Warm ly congratulateon your passing the tourguide certificate.而更为恰当的翻译是:Warm ly congratulate on your passing the examination for tourguide certificate.
2.翻译时口语、书面语混用
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就是不同的场合总对应着相应的文体和语言风格。学生在翻译各种社交类应用文时,总是采取就近原则,用最日常化的语言,这样翻译出来的文本缺少了原本的书面语蕴含的艺术性,而成了一团琐碎。比如:(5)Iwish there were something I could say or do to ease your sense of loss/to soften your grief.有一半的学生翻译成:“我希望我能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来减轻你的失落感/减轻你的痛苦”。但这句话出自吊唁信,那么,在此种场合下,较恰当的翻译是:我希望尽我之力缓解你失去亲人的痛苦/减轻你失去亲人的悲痛。笔者并不是借此证明日常口语用在此处是错误的,而为了书面语和日常口语之间是有差别的。具体的场合使用相对应的文体是一个人文明的体现。
3.不能正确理解词句的“言下之意”
这一点在汉译英中表现得特别明显。例如:笔者在给学生布置的关于祝贺考上大学的练习中,“在大学,你仍然不能放松你的学习。”一句,学生没有更深层次地去理解它的内涵,译成了In college,you still can not release your study.而且平时在记单词时,也只是停留在中英一对一的层面。再来看结婚祝贺信里面的一句:Iknow that you twoweremade foreach other,and now you have tied the bond of love.很多学生不理解made foreach other和tied thebond of love在这种场合下的真正内涵,因而翻译出来的句子只能说是字面直译的结果。
三、语用学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从本质上来讲,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在平时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完全忽略了语言背后的文化因素,同时也忽略了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影响。本节将运用语境理论和顺应论对上节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案。
1.在语境、顺应指导下的社交类应用文翻译策略
语境顺应论认为,由于语境因素的作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就需不断地顺应变化着的语境,这就是语用顺应论的中心观点。
翻译过程实际上就是两次语内交际过程。在此过程中,大的文化要素语境基本不变,然而各种情景语境是随着交际互动过程而不断变化的,因此,译者在考虑到目的语文化语境做出顺应时,也要随着情景语境的变化选择“合乎时宜“的语言表达。具体运用到教学中,英汉社交应用文的翻译训练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文化—语言内涵对比学习。学生之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对目标语以及源语语言内涵不了解,学习仅停留语言表层。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地去了解两种文化—语言表达的不同点,然后反复练习,不断地去顺应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学生的翻译水平会有所提高。具体来说,教师在上每个专题之前,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关于这个专题的中文文化背景知识,然后教师进行补充,丰富学生对此种文体语言表达背后的文化知识,再通过各种日常实例来引导学生对此类专题英文背景知识的理解,进而进行中英对比,引导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顺应—选择,最后通过各种练习来巩固学习,提高翻译水平。
(2)各种词义辨析。不同的情境语境,语言选择也不同。以社交应用文为例,它所蕴含的语境与我们日常口头交际的语境是不同的,主要以书面语的形式出现,因此文体较正式,故在翻译过程中就应该选择正式的语言表达。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学生完全不会区分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所以,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下使用合时宜的词句。其中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词义辨析。通过各种近义词、反义词辨析,学生可以了解各个词用在何种具体的语境下,通过反复地加深印象,初步区别出一些正式文体和口头表达的用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另一方面学生的翻译水平也会得到提高。
(3)基本语法知识的加深巩固。近年来,关于“语法不用教”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笔者认为,作为语言的组织基本,语法知识还是需要教授的,因为没有基本语法知识,语言表达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就会出现上文中,“you can not release your study.”还有“There have a problem.”此类表达。英语与中文不同,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语言,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加强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使日后的表达更加严谨正确、逻辑分明。
[1]熊兵.应用文研究视角的嬗变[J].中国翻译,2012(6): 11-17.
[2]蒋磊.语用等效理论观照下的广告翻译[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公海燕.顺应论视角下广告翻译研究[D].吉林大学,2012.
[4]柳文芳.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科普英语翻译[D].河北大学,2009.
[5]袁红艳.关联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翻译教学实践[J].宜春学院学报,2011(5):88-90.
[6]王志娟,张谡.应用文的语用翻译教学[J].宿州学院学报,2006(4):116-118.
[7]涂承日.关于应用文体分类的若干认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4):41-42.
[8]廖瑛.实用英语应用文写作[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9]宋德生.认知的体验性对等值翻译的诠释[J].中国翻译,2005(5):21-24.
[10]王建国.论翻译的推理空间等距原则[J].外语教学,2003(2):52-55.
H315.9
A
1673-004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