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悲剧主人公为何陷入两难之境
2016-02-13王蕾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
王蕾(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语言与文学研究]
探析悲剧主人公为何陷入两难之境
王蕾
(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知与不知”是悲剧人物的悲剧性思想认识方面的共同特点,另外在情感取舍上还存在着理性与情感的纠结,再加上悲剧人物具有抗争精神,当生存受到阻碍,对自身现状的不满足时,就自然地进行抗争,要实现自我超越,当双方矛盾出现对立,就以两难之境表现出来,形成悲剧冲突,这往往也是悲剧人物陷入两难之境的原因。
悲剧;两难之境;知与不知;理智与情感;超越
在悲剧中,主人公悲剧性体现之一就是其面临两难之境,这里的两难或是要选择的双方相互冲突,或者两方都是无法割舍的,不管是放弃还是选择任何一方都是痛苦和毁灭。例如在面对法律和亲情时,安提戈涅处于法和情这尖锐对立的两方之间,选择亲情就意味着损害法律,《赵氏孤儿》里的程婴不管是放弃忠义还是血亲,对他来说都是痛苦。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没有外在力量的压迫,但是源于自己内心的欲望和道德,情感的冲突对立导致两难之境。例如麦克白,自己内心欲望强烈,可又无法彻底与自己内心的道德理念和习惯分裂,于是在欲望和道德之间进行艰难的选择。《雷雨》中的繁漪也是如此,她必须接受传统思想的理念,做个贤妻良母式的却毫无生命气息的人,但是她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生命欲求,追求自由和生命意义的人,然而她无论选择哪一方都是受难,都是毁灭。由此可见,悲剧主人公之所以会陷入两难之境,是因为思想特征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知与不知的结果
“知与不知”不仅是悲剧人物在思想认识方面产生悲剧的根源,同样也体现出悲剧主人公的相同思维特征。黑格尔在其早期的著作《精神现象学·艺术宗教》中曾经提出这种“知与不知”的矛盾观点。人的认识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体都常常处于“知与不知”这一矛盾对立中,个体也正是通过这一矛盾冲突才会由不知到知,从而形成对某件事物或对事物发展变化较完整的、准确的真理性认识。实质上,“知与不知”的认识方式就是不断地扬弃,抛弃片面的、不合理的,不断发展并深化真理性的认识,这是真理性认识获得的过程。黑格尔指出,在不断地扬弃这一认识过程中,人类的认识总是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的,认识包括“知”与潜在的“不知”,两者总会在较为隐秘的情况下产生对立和冲突。悲剧主体往往会在行动中坚持自己的“知”这一片面性认识,从而忽视整体性,这就会与潜在的“不知”产生冲突。当矛盾冲突发生时,就产生了悲剧,悲剧主体往往总感觉这是偶然因素导致的,对悲剧性结局总感到无力承受。黑格尔曾在其著作《小逻辑》中说:“真理就是全体”,意思就是真理需要对事物的整体把握。因此,两难之境的冲突双方是源自于双方各自的片面性认知和对整体性的不知。在悲剧相互冲突的双方,如果一方是代表某一伦理道德或是社会力量的人物,理所当然他只会承认自己所代表的事物的合理性,因而就会拼尽全力地维护自己所代表的伦理道德或是社会利益,并为实现他所代表的秩序而努力奋斗。这种努力行动客观上就把自己的认识同潜在的不知对立起来,在自己所代表的伦理观念束缚下,他没办法调和也无法接受另一伦理观念(这一观念往往通过悲剧中的另一个与他相对立的人物来体现)。正是因为冲突的双方各自所依据自己所知的片面性理由,因而他对实体的一个属性尽忠,却损害了实体的另一个属性,从而使得后者有权来反对他自身。黑格尔提出,“知与不知”的说法是符合历史上和艺术中悲剧性冲突的、实际的。例如悲剧《安提戈涅》中,克瑞翁宣布波吕涅刻斯为叛徒,禁止安葬,安提戈涅坚持选择了血缘伦理,亲手安葬自己的兄长,违反了国王禁令,而国王克瑞翁相反,他选择法律,法不容情,而践踏血缘亲情,最后也导致自己的儿子和妻子相继自杀,落得个悲剧的下场。同样的,悲剧作品《奥瑞斯特斯》中,奥瑞斯特斯也是因为片面性的认识而陷入悲剧的两难之境。当时,希腊社会处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期,这样生活中存在传统伦理习俗和法则以及新的法律这两种冲突的力量。一个是旧的习俗,虽日渐衰落,却还有反抗之力;一个是新的秩序,虽然符合发展规律,但还势单力薄。在这两种极端力量下,奥瑞斯特斯为了维护父权社会的尊严,要杀母为父报仇,可是他却否定了当时社会母权的神圣性和合理性;相反,克吕墨涅科特拉也只是片面地维护母权和女权的历史的合理性而不顾社会现实,不接受父权正在逐渐取代母权的社会的现实,无视父权已有的存在的合理性。由于双方都存在片面性,因此悲剧冲突也就不可避免了。
二、对理智与情感的抉择
悲剧主人公行动陷于两难境况,除了在思想特征上有知与不知的特征外,往往在情感趋向、情感取舍上还存在着理性与情感的纠结,理性与情感也可以看做是一对尖锐对立的矛盾,在某些情况下还互相否定。情感是一个人的欲望表达,换言之,理性与情感的纠结就是理智和欲望之间的艰难选择。因为不管是理性还是欲望,都包含着悲剧主人公不肯或者无法割舍的情感价值与意义。例如中国古典悲剧《赵氏孤儿》里的程婴,屠岸贾以屠杀全城婴儿要挟程婴交出遗孤,交与不交对他来说都是毁灭,他无法去随便买个孩子来充数,在他眼里孩子的生命都是一样的,没有谁家孩子的生命可以随便交换,那么,他即将面临下一个忠义和血缘的两难抉择。如果坚持自己的忠义,那就必须救下忠臣的遗孤,可是要救遗孤,就必须用自己的儿子去交换,牺牲自己,这是忠义和血缘之间的艰难抉择。再如哈姆莱特,这是莎士比亚著名悲剧中一个犹豫不决的王子,他之所以左右为难,无法采取行动就是徘徊在不同情感之间,在不断地做艰难的选择。他是遵循已故父亲的嘱咐要报仇,为父报仇,合乎情理,可是要为父亲报仇就要杀掉自己的叔父,也就意味着也许自己的母亲就是帮凶,也是罪人,所以他会骂自己的母亲是“最恶毒的妇人”。他的行动在一开始时就是被动的,可是不报仇就是大逆不道,这就是很典型的悲剧主人公两难的境况。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要生存,就要满足由低到高不同层次的需求,它们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由此可见,爱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都是人的情感需要,情感需求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基本需求之一。然而人的情感不是单一的,情感趋向也不是单一的直线性的而是多维度的,满足情感的需求需要极为丰富的情感内容和众多的情感对象,而决不仅仅是任何一种单一情感。人类是感性的存在,人类的生存需要多方面的情感满足,就像人需要亲情,父母之爱和亲子之爱,同时也需要两性之爱和朋友之爱一样,人是不可能抛弃其中任何一种情感。马斯洛指出“爱的需要是最普通的基础核心”,每个生存个体都具有的基本因素就是对爱的多种需要和渴求,可是在理性因素的作用下,追求多维度情感,渴望情感统一和谐的悲剧主人公必须选择其中一种而抛弃另一种,于是两种甚至更多的情感对象与内容就会对立起来,导致矛盾冲突,从而形成两难的悲剧冲突,这也往往是悲剧主人公陷于两难之境,导致悲剧主人公精神情感痛苦分裂的原因。对于悲剧人物而言,多方的情感对象都存在合理性,若必须在其中选择一方而割舍其他,情感无法得到满足,那都是悲剧。因为一旦选择一方,就意味着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必须抛弃一个方面,而这另一方面又总是与自身情感的饱满、生命中情感的炽烈紧密联系的,这类悲剧冲突是最刺激人心的,最能引起悲剧效果,也是最能牵动人心,引起对人性思考的两难之境。
三、对现实与压抑的超越
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就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因而也就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他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独特的方式。从悲剧美学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的存在是一种自我保护和自我超越的欲望。每个生存个体都是整个系统中自由自在的存在,一旦个体自由自在的状态受到阻碍,情感欲望的追求受到外来压力,个体就会自然地形成一种抵抗力,对压抑生命自由的阻力进行抗争,这就是自我保护,也是人的一种本能;自我超越是建立在生命自由存在的基础上,生命个体不满足于当前生命状态,自然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突破当前状态,不断进取的渴望和欲求,这种渴望和欲求往往表现为更为理想的生活目标或者是更为高尚的道德标准,于是行动主体不断地超越现实自身环境,追求理想的实现,这种对现实的超越不是摆脱现实物质条件,也不是对不满现实的解脱,而是以当前的现实与物质条件为立足点去寻找突破,是实实在在去打破当前不满或平静的状态,从而实现自我价值,满足自我欲望,进一步提升人格。
历史形成的过程就是无数个体对现实不断超越的过程,并通过个体行为形成的冲突来实现。恩格斯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产生一个总的结果。”个人是个体,社会是整体,两者紧密相连,那么,个人悲剧中往往凝聚着社会性的悲剧,同时社会性悲剧又是通过个人悲剧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反抗与超越意识是由个人的心理本质所决定而形成的一种支配人类行动的能动意识,它是人类旺盛的生命力的体现,是人的炽热的情感的流露,个体如果把这种超越的能动意识形成自由意志并为之付出行动,就会促使行动主体去突破当前的状况,引起抗争甚至引起悲剧。黑格尔说:“人从各方面遭到有限事物的纠缠。”马克思也曾说:“人注定要受到物质的纠缠。”这就是说,个体本是自由自在的生命存在,但实质上个体的生存和行动是不自由的,每个人的行动都和周围的人有着理不清的联系和牵绊,尤其是在“现代世界情况下,主体取此舍彼,固然可以自作抉择,但是作为一个人,不管他向哪一方转动,他都隶属于一个固定的社会秩序,显得不是这个社会本身的一种独立自足的既完整而又是个别的有生命的形象,而只是这个社会中一个受局限的成员,所以他只能困在这个圈子里行动”这样当生存个体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状况时,就会产生超越现实自身的能动意识,进行抗争,那么他自然地就同周围的存在产生矛盾,如果这种矛盾冲突是生死攸关的或彼此否定的话,那就形成悲剧冲突,引起两难的悲剧。如曹禺的著名悲剧《雷雨》中的繁漪,她是一个浑身散发生命气息的人物,可是现实的生活成了阻碍她生命自由的牢笼,为了超越当前的无生命的生活状态,反抗传统理念对生命的压抑,冲破所谓命运的安排,她放纵自我,大胆乱爱,把毫无生命的死水般的生命变成疯狂的反抗,对不合理的现实秩序进行坚决的抗争与超越。这种奋起的超越行为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超越和追求也就具有了悲剧意义。
[1](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德)黑格尔.美学[M].商务印书馆,1979.
IO6
A
1673-0046(2016)3-018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