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
2016-02-13韦桂柳广东理工学院广东肇庆526040
韦桂柳(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040)
浅谈激励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力课教学中的应用
韦桂柳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040)
针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学生听力能力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英语教学中采用激励教学法,从教师提高运用激励教学法的意识,增强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自信,激励性评价的适度性,英语听力兴趣激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五个方面来阐述激励教学法的实际应用,以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学习的效率,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大学英语听力;激励教学法;兴趣;评价
一、激励教学法的来源
早在20世纪30年代,激励理论兴起,最初应用于企业管理。而后相继出现激励理论,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等。综上所述,激励是指持续地激发人的动机和内在动力,使其心理过程始终保持在激奋的状态中,鼓励人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随着激励理论的发展,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后发现,该理论同样适用于教学当中。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使学生充满热情,投入到高效率的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学既定目标。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要求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对学生听力教学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初级要求:基本能完成正常听力课程,听懂英语授课、英语谈话类题材,慢速英语广播等,基本能抓住核心要点并领会其中心大意。中级要求:掌握英语谈话类、讲座类、内容丰富的广播或电视节目的中心思想,能听懂重点内容和细节部分,基本能听懂用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高级要求:能听懂正常语速的英语类题材,掌握重点和细节内容,能听懂用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该要求明确指出,英语教学中应着重体现出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学生的启发者、帮助者、激励者。
三、激励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1.教师提高运用激励教学法的意识
许多教师认为当今大学生心智较为成熟,而激励教学法只是针对中、小学生。因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当中,他们工作的重心更侧重于知识的疏导,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教学的互动程度。其实不然,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运用激励教学法的意识。例如对期末考试的激励,笔者在开学初告知学生英语听力课程的期末考试形式、成绩计算方法。其中,平时成绩=考勤×20%+课堂表现×40%+作业×40%。平时成绩除了考勤占20%以外,课堂表现和作业成绩的计算,细化到教师对课前抽查学生的考核,如新单词的朗读、发音、翻译、口语提问、听写等内容。因此,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这样的考核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无形中敦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熟悉材料,如果遇到查找大量的生词,也可以分组完成,最后分享个人成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假如对学生一学期的考评仅以期末成绩盖棺定论,就会有部分学生投机取巧,只在期末的时候临时抱佛脚,而没有平时积累的过程,激励教学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增强学生对英语听力学习的自信
英语听力学习中,部分学生即使艰苦奋斗,学习效率依然低下,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自我怀疑,甚至放弃听力学习的心理。这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尤为关键。首先,注重选材。教师在听力材料的选择上,应侧重选择符合大学生现阶段心理发展水平的材料,难度适中,材料不失时效性,但求精益求精。假如教师没有掌控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安排过于简单的教学材料,学生轻而易举地完成听力任务,容易使学生产生骄傲的心理,上课走神,甚至觉得这门课程毫无挑战性,慢慢失去兴趣。反之,如果教师安排的教学材料过于深奥,容易使学生感觉整堂听力课如同听天书一般,焦虑心理油然而生,久之也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教师在课堂上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体验成功,这是一种良性循环。一方面,对于接受能力快的学生,成功机会能激励他们加倍努力,寻找更高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那些不自信的学生来说,成功的机会如同一场及时雨,往往在放弃的时刻看到了希望。这对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潜在的能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激励性评价的适度性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应遵从适度性原则。英语课堂激励性评价的最终目的就是在活跃、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下,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英语听力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注重教学效率,而且承担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能把握好激励性评价的杠杆,对学生评价时注意语言的技巧,用春风般的语言来潜移默化和感化学生,触动学生的心灵,鞭策他们的成长。例如,英语教师可在教学中对学生作出如下评价:“Wonderful!”“Excellent!”“Iknow you could do it!”“You're doing fine!”这些评价以表扬为主,并对学生有启发性。一些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的评价,如“This is a w rong answer.”“incorrect answers.”“Response is w rong.”等这类语言容易浇灭学生的信心,教师可以用善意的语气委婉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如 “Do you have any otheropinions?”“Can you try it again?”对于那些能够迅速找到自信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予以表扬;表扬方式要注意适度性,良好的表扬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励学生脚踏实地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学生尽快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优点。错误的批评方式容易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因此,教师对待回答错误问题的学生时,应科学合理、委婉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尽量避免直接点名批评,更不能以嘲讽、看不起的态度对待学生。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尊重,而且能继续保持积极学习的状态,减轻心理压力,减少其心理负担和失败感。
4.英语听力兴趣激励
兴趣对激励学习能产生巨大的潜在力量。在教学过程中,假如一个学生对他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调动自己的一切潜能,积极、主动、愉快地去学习,而不会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对教师而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性、积极性。许多大学英语听力内容都普遍涉及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笔者所在院系采用的是《step by step》听力系列,每个章节的听力材料部分都短小精悍,听力时间最长也不会超过五分钟,如果教师在45分钟的课程里不断地重复播放一段或几段材料,会让学生失去耐心,注意力下降,而产生乏味感。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听力课前,教师可以利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介绍对本课题的背景知识和相关知识的理解,介绍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展开,如解说、对话、辩论等。继而教师对学生述说的内容进行概括和补充。课中,要改变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由教师机械式地播放听力——学生一味地听——教师公布答案,这种单一的听力模式向丰富多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师可以在课上统一完成主要的练习,而把次要的练习布置给学生,或者小组合作完成,或者自行完成。课后,除了要求学生加强复习以外,着重强调对下一节课程的预习,教师可以将下一课的预习工作提前安排给学生去完成,例如背景知识的采集和词语解释等。此外,教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和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增加训练听力和口语的训练机会。鼓励学生多参加英语角、英语俱乐部的活动,收听BBC、VOA,多看经典美剧,听英语歌曲等。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所起到的引导参与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充当统帅角色,这容易造成师生互动性不强,对学生的影响力不够深。其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不断转变角色,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更希望自己的老师是一位活跃的主持人,积极的活动参与者,具有前瞻性的任务领导者等多个角色。师生关系类似于乒乓球双打比赛的队友,你来我往,既讲究双方配合,又讲究心灵相通,教师通过与学生建立积极的相互的关系,和学生融为一体,这种安全的、轻松的、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环境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激发学生的动机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应熟知理解激励教学法的意义,明确听力教学的顺利完成与学生的心理因素、兴趣、教师的激励是分不开的。教师要及时发现困难,寻求解决困难的对策,找到符合现阶段听力教学的激励方式,坚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形成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以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也应该在讲课时加强自身的艺术、文学、品德等修养。用自己的热情来激励学生,既丰富学生内心世界,又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对知识的求知欲望。
[1]熊欣.激励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200-201.
[2]刘虹.大学英语教学中激励法的实践运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5(2):191-192.
[4]唐卫群.高职教师课程实施能力的发展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32-33.
[5]黄丽萍.高职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方法探究[J].法制与经济(上旬),2011(12):107-108.
[6]张瑶娟,周芬芬.关于提高独立学院大学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3(5):150-151.
G642
A
1673-0046(2016)3-013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