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怠学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双课堂”模式
2016-02-13程锦芳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213022
程锦芳(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高职学生怠学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基于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双课堂”模式
程锦芳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22)
鉴于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在高职院校的普遍性和公共基础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本研究从分析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入手,提出“双课堂”教学模式和“双管齐下”策略,即进行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机联动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以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消减其倦怠情绪,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
学习倦怠;公共基础课程;联动机制;“双课堂”模式
一、在怠学背景下开展高职公共基础课课堂改革创新的意义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学的教学质量也发生了变化。学习倦怠在高职学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会严重影响高职教学效果。因此,科学分析高职学生学习倦怠现象并提出可行性对策是现实所需。
高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整个高职阶段的学习具有功能性作用和影响性作用。一方面,它是课程体系中的第一级平台,是支撑各个专业的公共平台课程,是学习各专业知识的基础,具有鲜明的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另一方面,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是学生步入校园后的第一门课。一般来说,多数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学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到第二学期学习积极性就明显降低,少数学生甚至入校两三个月就呈现出学习倦怠的情绪和行为。一旦有学生在学习上产生倦怠感,必会给周围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横向来说,其他学生会模仿和跟从,不利于整个班级学风建设;纵向来说,学生一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便很难戒除,对其以后的专业课学习甚至职业生涯来说都是不利的。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改革创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消减学习倦怠情绪。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公共基础课课堂的表现,及进一步了解目前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学现状,笔者设计了“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别对所在学院学生和基础课教师进行抽样调查。
(一)学生学习现状
从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学生在公共基础课课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怠学行为,只有11%学生喜欢公共基础课,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在公共基础课课堂会觉得“枯燥、无聊、压抑”,43%的学生在公共基础课课堂表现为“不太听,做别的事”,80%的学生通过“网络下载”或者“抄袭别人”完成作业。学生这种消极怠学情绪部分源于对公共基础课缺乏正确的认识,约有三分之一学生认为没必要开设基础课,认为对今后发展无用;另外,38%学生认为基础课 “大班教学,教师和学生无法互动”;还有30%学生觉得“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落后”;90%以上学生都认为基础课教学应该 “多结合实际,增强课堂趣味性”、“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师教学现状
从调查来看,公共基础课课堂教师的教学现状也令人堪忧。首先,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教学缺乏信心,“不看好”公共基础课的前景,84%的人认为基础课教师在学校的地位“较低”;其次鲜有教师对基础课本身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教师“有时”会进行“相关教学改革和研究来提升公共课的教学质量”或者在课堂外“相关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基础课学习”;再次,大多基础课教师脱离了专业进行教学,在被问及“和专业老师的交流”和“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时,70%以上人表示“很少交流”或者“几乎不了解”;然而,大多数基础课教师认为在现有条件下,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善基础课教学,比如大部分认为自己可以也愿意参与“学生管理”,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作用。
综上,学生在公共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出现倦怠现象,既有学生个人因素,也有教师因素,因此要改善这一现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学院教学部门和管理部门相互协作,改进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消减学生学习倦怠情绪。
三、“双管齐下”——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有机联动,消减学生怠学情绪
“联动”这一概念引申到教育管理领域,就是指相互关联的组织、资源和人员为实现同一目标而进行调整和互补。当前高校管理有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两支队伍,这两者应该相互促进、相互沟通。学生工作游离于教学管理,便不能发挥基层教学管理人员的作用和潜能,而教学脱离学生工作就不能很好地借助学生管理来保证教学效果的质量。因此,要保证教学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就有必要实现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有机统一,建立两者之间的融合与联动。
为了消减学生在公共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倦怠感,本研究提出了“双课堂模式”和“双管齐下”策略,即强化“第一课堂”、开辟“第二课堂”,以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机联动保证教学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重点虽各有偏重,但却相互渗透、不可分割。公共基础课“第一课堂”主要围绕教学管理方面展开工作,包括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但同时学生管理部门需要对教学予以辅助和监督,保证教学改革顺利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主要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即围绕展开与公共基础课相关的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基础课教师应积极参与,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掌握其思想动态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一)“第一课堂”——教学创新为主,以学生管理促进教学管理
1.“第一课堂”创新
(1)“两课”课程。在课堂内,引入“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枯燥的理论之余,引导学生设立主题,分组开展自主性研究与讨论,通过学生自主性学习与研究,找寻到答案并集中交流汇报,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主动性带来的乐趣,学习自觉性大大加强,学习兴趣逐步浓厚,起到了良好的教学实效性。
(2)《公共英语》课程。针对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改善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欠佳的学生“吃不消”的现状,坚持“统一要求,分级指导”原则,在公共基础英语课堂实施班内分层教学。具体实施策略包括:一是目标分层。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我意愿对其进行合理分层,为A层学生设定提高性目标,对B层学生实施基础性目标。二是备课分层。教师在研究教学内容时,也要研究学生,做到内容与学生的协调性。三是教学过程分层。教师要把握教学策略,让两个层次的学生有均等的机会来输出信息,做到分层提问、分层讨论、分层练习,使学生全员参与。四是作业分层,指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面向不同学生,体现层次性。五是评价分层。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3)《高等数学》课程。首先,在教学中,深入浅出,弱化技巧,强化思维训练。教师不能把数学视作一种技能和一件工具去传授,否则会造成绝大部分学生都与数学疏离,或者厌恶、害怕它。其次,结合专业、实际生活应用,使学生领会数学的知识价值和应用价值,产生对数学功用的兴趣和认知。最后,实施分层次教学,建立自信心,由内而外激发数学学习动力。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4)《体育》课程。为了保证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运动量和教学效果,体育教师采用“倒逼式”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在开学初告知学生本学期的考核内容、方式和标准,学生根据考试的标准和自己的期望,督促、提醒自己珍惜课堂练习机会,自觉反复练习提高课堂效率。其次,在教学中,要求老师每堂课任务布置合理,寓教于乐,观察仔细,针对个别惰性较强的学生及时调整任务,单独安排,布置课后作业。最后,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从原来的一考定终身变为对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核。
2.学生管理促进“第一课堂”
(1)加强学生课堂行为规范教育,构建和谐课堂
和谐课堂的构建要以良好的课堂教学纪律为保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觉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学院相关管理部门应修改、完善学生课堂管理制度,规定学生应依照课堂教学时间按时上、下课,不准迟到、早退和无故旷课,因病、因事不能上课者应事先请假,严格履行相关手续。上课专心听讲,遵守课堂纪律,关闭通讯工具或调至静音状态,不得接听手机及收发短信。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讲文明、有礼貌,尊敬老师,不得顶撞、讽刺和挖苦老师。课堂上着装得体,不允许随便讲话、说笑、睡觉,不允许吸烟、吃早点零食、喝饮料,不得穿拖鞋、背心、超短裙、吊带衫进入教室。不携带与学习无关的用品,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不得随意进出或擅自离开教室。
(2)建立班主任和教师责任制度管理课堂
首先,加强班主任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监督。班主任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时地将课堂行为的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本班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并且要将这些课堂常规结合日常的班级管理进行反复强化、调整、巩固,使之形成一种自然的学生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自律性。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认真拟定教学方案,精心备课,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自觉维护教学秩序,严格执行教学作息时间,做到不随意调课、不迟到、不提前下课、不拖堂;认真做好课后辅导,认真批改作业、答疑解惑,考前要安排复试、串讲,引导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内容;严明考试纪律,塑造良好考风,不在考试前突击划定复习范围和复习重点,不以任何方式泄露考试内容。最后,要做好课堂纪律的管理工作,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间应加强沟通和配合。班主任要尊重、采纳任课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激发任课教师关心班级工作的热情;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经常对学生进行尊重、热爱任课教师的教育,积极主动宣传任课教师的长处、优点和劳动成果,使学生从内心世界对他们产生敬佩之情;要引导学生多做自我批评,正确对待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与失误,防止学生与任课教师的矛盾,避免消极影响的出现。
(3)健全和完善考核激励机制,营造良好学风
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优良学风班级”和“优良学风先进个人”争创活动,表彰一批在学风建设中表现突出的班级和个人,营造争先赶超、齐头并进的良好学风建设氛围。强化检查督促和评比,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学生工作队伍严格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继续开展学风检查、到课率和早晚自习出勤率检查;组织校园文明巡查,加强对学生课堂和课外行为的引导与规范;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特点,开展学风宣传教育,重点抓好新生学风建设。加强“优秀学生群体”的培育与宣传工作,增强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和带动广大同学热爱学习,养成“勤习慎思、品学兼优”的优良学风。
(二)“第二课堂”——以实践活动为主,以教学管理强化学生管理
1.开辟“第二课堂”,教师参与课外实践
基础课教师积极参与社团协会的组建和管理,让社团成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基础课在社团协会的活动中得以延伸和拓展。在基础课课程建设中,要实现实践教学与社团活动的无缝对接。
(1)“两课”课程:思政教师集教书与育人于一体,因此,在课外充分利用学生社团的灵活性特点,以社团为载体,以学生干部为骨干,面向全院学生开展蓬勃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暑期实践活动经验交流会、形势与政策主题教育活动、城市文化之旅体验活动等,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增长了学生见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效缓解了学生学习倦怠心理。
(2)《公共英语》课程:语言是一门工具,所以公共英语的学习决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而更应该延伸到课外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校园内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强化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也很有必要。例如,创建英语社团,丰富社团活动,在校内举办学院杯英语演讲或者英文歌曲大赛,在全院内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选拔优秀选手代表学校参加市、省级竞赛,并评选校园“英语之星”,鼓励积极上进学生的同时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在业余时间,组织开设相应课程或播放电影,让学生更多了解西方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
(3)《高等数学》课程:为了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益补充,培养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以个体兴趣为起点、以个人志向为依托在校园内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发挥自身能力与展现自我风采。第二课堂为学生所提供的锻炼与启迪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课外数学兴趣小组、数学建模、数独社等不同的形式的第二课堂,延伸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体育》课程:健康的身体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保证,运动也会带给学生快乐和活力,并且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因此,提倡学生在课后积极进行各类运动,教师也可以联合相关部门适时开展各种俱乐部和社团活动。例如,定期开展各项体育活动赛事(如迎新乒乓球赛、篮球联谊赛、三人制篮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每年举办学院运动会,鼓励学生“重在参与”;积极参加校外活动和比赛,给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平台,提高学生的兴趣性。
2.建立“副班主任”制度,教师参与学生管理
基础课教师在完成本职的教学、科研工作量的情况下,兼职担任某一个班级的班主任职务,参与学生的管理工作,负责所在班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业引导等各项工作。这样一来,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密接触,教师能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与及时解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与学生经常性的接触可以让他们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好。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加深也会在情感上拉近彼此的距离,让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
现阶段高职院校中学生学习能力下降、学习兴趣低落、学习动力不足等倦怠现象时常可见,学生学习倦怠程度因阶段、专业、课程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在公共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尤为突出。而公共基础课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重要性在学生整个高职阶段不容小觑。因此,学院各部门,从学生管理部门到教学部门须通力合作,通过整合教学和管理资源开展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创新第一课堂,创建第二课堂,形成“以教学促管理、以管理助教学”的新型模式,以制度规范学生课堂行为,用活动提升学生知识水平,实现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有机联动,以期最大程度消减学生学习倦怠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推进高职教育的有序有效开展。
[1]薄运玲.大学生厌学现象研究综述[J].琼州学院学报,2011,6(3):73-74.
[2]余莉,龙丽娟,徐耀鸿.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3):28-30.
[3]王艳.高职公共课动态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0(10上):88-89.
[4]卫嵘.高职院校有效课堂管理的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9(9):36-38.
[5]代晓明,徐晓敏,张曼萍.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联动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31):40-42.
G718.5
A
1673-004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