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
2016-02-13刘莉莉海南大学海南海口570228
刘莉莉(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研究
刘莉莉
(海南大学,海南 海口 570228)
近几年,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也取得了很突出的成绩,但是并没有很好的效果,高校也都在积极探索全新的教育体系和模式。例如社会实践,能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摄入全新的发展因素,让教育变得更加具有趣味性。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教育部门也在进行探索和研究创新,但是重要性和艰难性并存,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
5月25日作为全国的心理健康日,足以见证国家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尤其是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最近几年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根据调查表明,有一半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身是有心理障碍的,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表明出现心理问题的频次不高,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感情、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方面。一旦出现了心理问题,就需要立刻解决,否则就容易发展成为心理疾病。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艰难性并存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成长过程十分重要,作为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需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这将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个高校在教育内容和模式上都不同,教育工作的开展就会取得不同的效果。例如,有的高校通过开展心理教学,从而提升教师的素质;还有的高校在教育模式和理念上进行创新。但是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每个高校都不一样,进而会展现出不同的效果。最近几年,高校也发生了很多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事件,例如上海某高校出现的“宿舍投毒”案件。事件的发生不仅仅给高校,甚至社会都敲醒了警钟,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得到了很大的关注,很多教育部门和高校也都采取了很多的方案加强实践教学。教育部也发表了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以此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克服一切的困难,从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要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重视,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艰难性
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问题,而是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仅仅停留在理论教学的阶段,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大多是说教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有的学生还会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挑战。现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思想潮流的影响,外界的干扰也会日益增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关注到每一位具体的学生,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因材施教就变得十分重要,也是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
二、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提高
1.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生目标
当今社会人类存在心理健康问题,是因为没有人生的目标和想法。对于当代的大学生也同样适用,他们并没有和实际一样的目标和人生规划,对于自己未来能做什么不知道。在竞争压力如此大的社会背景下,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会让人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疲惫。不仅仅社会上工作的人具有这种情感,而且压力已经慢慢渗入到校园当中。现在的高校已经不再是过去可以轻松度日的大学,也具有很强的竞争压力。大学生需要了解自身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知识,并能够对自己的时间进行合理分配,有较好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否则便会有巨大的心理压力,并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而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衍生成为心理疾病。很多大学生在走入高校的校门之后,逐渐自由散漫,对网络游戏上瘾,谈恋爱,最终导致学业荒废,进而产生十分消极的心理情绪,心理健康的发展受到限制。此时,笔者建议大学生可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自己的业余实践,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增强自身的责任感,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这样在毕业之后,就能够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良好的职业发展规划,实现人生目标。
2.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建立真实的自信
很多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都是因为自我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造成的。现代大学生都是90后,他们具有更加敏捷的思维和个性,对自我有着越来越高的追求,具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希望成就一番事业,进而实现人生价值。但是理想和现实之间往往是有差距的,他们从迈入高校时就会产生很强的就业压力,加剧心理的不平衡,进而导致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对于社会,大学生充满了恐惧和渴望,但是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能够了解一些针对不同挫折的应对措施,能够变得更加积极,也更加自信,从而让自身的成长变得更加顺利。大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要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优势,对自己有充分的认知,这样在进入职场后若发现有挫折和挑战,也能够逐渐减轻对生活的恐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3.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理念,促进自我学习
大多数学生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全家老少围绕一个人转,而一旦生活在集体环境中,就会表现出心里障碍,如果发现问题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不但不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讨,反而会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是对方的原因,进而让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很紧张,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大学生多多参与社会实践,不仅仅能够提升自身的集体意识,还能够学会团队协助,让自己有更强的团队力量,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能够改正自己,让自己的性格有很好的改变,这样就会在毕业之后找到更好的工作,并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社会上会出现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可以培养自身的个性,让自身的素质有较大的改善,更好地融入和了解社会。
4.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改善无知与偏见
大学其实和社会有很多类似的组织部门,例如学生会、团委、社团等,这些学生组织的成立,不仅仅可以让学生自我管理,还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组织和管理才能。社团的创立,可以让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找到自身的优势,并不断提升自己,使其变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大学学生部门的设立虽然类似于社会环境,但是并不能完完全全取代社会环境,毕竟人数有限,无法保证让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可以在社团中有更好的表现。参与社会实践,大学生能够真正接触社会,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融入社会,改变自身存在的对于社会的偏见和误解。有些大学生认为社会是很黑暗的,进而有很强的消极情绪,不愿意走向社会,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就能够改变错误观念,有更加积极的风貌,能够面对挑战。
三、加强社会实践,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举措
1.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
所谓主题教育,就是指能够根据具体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现如今的大学生都是“90后”,需要针对他们的心理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优势,避免劣势。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有针对性的就是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挫折可以提升心理弹性,能够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挫折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也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见解。通过开展挫折教育,能够让学生掌握到有效对待挫折的方法,可以有面对挫折的决心,能够快速成长。在挫折教育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复杂社会中的坚信,能够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在经历过挫折和磨难,在逆境中有所感悟的人,就能够变得更加成熟,内心也会更加强大。此外,有针对性的主体活动还包括心理健康知识竞赛、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大赛等各种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学校各级部门大力支持,确保三个到位,完善支撑体系
部分高校没有足够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和工作制度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这就需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予以重视,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规范化,完全覆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可以在高校的主体活动中进行宣讲和普及,将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放到日常的教学管理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大学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能真正了解当前的格局和发展,能够有更高的认知,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设立心理辅导委员会,学院和班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委员会,形成学校、学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从而可以分工明确,保证局面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除此之外,还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流,通过对资金的投入,保证有足够的经费,让大学生有更好的物质基础作为保障。
3.积极制定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需要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合理的策划,才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领导和教师需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谨慎思考,安排活动的内容,充分了解学生的承受范围,并有所发展。大学生在入校时,可以根据自身的特征选择一个社会实践的项目,并由教师带队,在比较繁华的市区地段向路人进行随机的调查,可以以问卷发放的形式,调查他们的幸福感。这个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自我感受,能够了解社会的各个职业人的特征,方便自身迈入社会。
高校的重点已经在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发生转变,但是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而也表现出不同的效果。高校领导的重视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质素也会有较大的影响,怎样进行安排和实践,才能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有更好的效果呈现。社会实践在高校中越来越被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有很直接的关系,如何进行实践,对教育实践工作者而言,是很重要的课题。
[1]丘贵明,刘华政.试论新形势下广西教师教育新体系的建构[J].学术论坛,2012(10).
[2]时伟.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新体系的探讨[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3]杨晓霞,池学勇,刘丽静.更新教育观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系[J].继续教育与人事,2011(12).
[4]盛友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B84-O69
A
1673-0046(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