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2016-02-13鲍中义贵州省遵义医学院贵州遵义56300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熊 龙,鲍中义(贵州省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熊龙,鲍中义
(贵州省遵义医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它已经不知不觉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新媒体的有利优势,在实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还应该大力倡导新媒体的教育模式,丰富大学生的教育资源,以其提升他们的思想体系和价值观念。本文通过深入探析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对此提出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理化建议和对策。

新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是伴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传统媒体包括电视、报刊、广播等,新媒体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并且使其形态更加丰富多彩。现在我们对于新媒体比较广泛的定义就是,利用现代数字、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传播媒介,通过移动电视、手机、电脑等接受终端,以微博、微信、QQ为主要代表,向广大用户提供最新信息和生活服务的媒体形态。

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媒体也变得日益发达,逐渐显示出相对传统媒体的优势。它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方式迅速获得了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在新环境背景下,他们的道德素质、思想理念、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的不同。新媒体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工具,教育者应该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加强他们正确使用新媒体的引导,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迎接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把握好其两面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创新,使其为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服务。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新媒体加强了大学生教育活动自主性,又对他们媒介素质提出较高要求

新媒体技术上信息的传播都是虚拟的,改变了大学生以前的人际交往以及沟通方式。他们很多都凭借新媒体,通过在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网络社区平台,在虚拟的社会空间里相互交流,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展现一个真实的自己。以前由于各种不便,教育工作者很难和学生进行交流,然而有了网络平台,他们可以和大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一起探讨最新发生的时事新闻,推动了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加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趣味性。由于新媒体的飞速发展,网络和数字电视的广泛普及,减弱了老师对大学生传统的单向传递知识的模式。在新媒体产品上提供着即时的海量信息,大学生徜徉在网络的知识海洋世界里,他们可以随时触及,自由地搜索和发布信息。这提高了大学生主动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改变了原来枯燥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

然而,新媒体的虚拟性也会产生很大的隐患,它会淡化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在这种虚拟的平台上,很多同学都会使用匿名的方式进行交流。网络交流和日常交流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随着交流主角的不停更换,很多大学生就会弄混网络世界和虚拟世界。虚拟社会空间丰富多彩,一些自制力较差的大学生就会沉溺其中难以自拔,他们在大肆彰显自我的同时,又利用虚拟空间的隐蔽性放纵自我,散播一些流言蜚语、低俗视频以及垃圾信息,甚至有些打破了道德底线而违反了法律法规。我国由于网络媒体的管理机制还不完善,对信息的发布和传播监督力度还不够,有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这一漏洞,在微博、微信、论坛等开放性较强的网络空间上,面向大学生传播一些暴力、色情、欺诈等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严重地腐蚀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使得他们的理想信念丢失,意志力出现消沉。

2.新媒体拓宽了大学生教育途径,又对教育者提出更高要求

在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都是采用课堂教学、课下交流、亲身实践等教学模式。但是,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以及不断深入,高校可以利用这一工具,结合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资源。这不仅拓宽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也让他们在一个生动有趣的环境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得他们更容易接受。另外,它的及时性和空间性,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越发的灵活,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限制。

然而,随着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中的广泛应用,教育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同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还应该具有娴熟操作新媒体技术的能力,以及了解信息传播的一系列过程机制和注意事项。大学生作为时代潮流的先锋者,对于新事物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因此也是最早接触新媒体的受益者。相比教育工作者而言,他们的思想水平比较落后,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缓慢,因而导致他们在新媒体信息时代的脚步中比较滞后。这就要求他们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利用新媒体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3.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信息资源,又增加了教育难度

新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浩瀚的信息,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资源。通过新媒体蕴藏的大量信息,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从这大量的信息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人物和事件,以幻灯片和视频的形式对他们进行演讲展示,从各个方面绘声绘色对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观念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等高尚的精神情操。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已经全方位地深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高校可以有效利用它来强化他们的道德规范,从而使他们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

虽然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浩瀚的信息资源,但是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旧媒体的传播内容都有着严格的监控和审核,由于新媒体的开放自由化,导致大学生接收到的信息没有经过筛选而显得杂乱无章。现在大学生各方面还不太成熟,对于一些虚假信息和低俗视频缺乏客观公正的判断,很多违背人民大众道德体制和打破社会价值观认识的信息泛滥,这些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严重影响,扭曲了他们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观念。随着全球化过程的推进,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各国通过新媒体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然而,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凭借科技的进步,将新媒体这一平台作为自己独霸世界的目的,利用其垄断地位控制着网络的关键环节,还不断地向我国灌输大量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思想。对于价值观念还未完全建立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很容易受到这种外国文化思想的影响冲击,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愈发的困难。

二、利用新媒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1.加强高校教育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名优秀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学习社会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相关的知识,使自己成为精通相关学科的多方面教育人才,从而有效利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第一,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他们应该深刻明白,新媒体是开展大学生教育的有效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同时,高校也应该意识到新媒体给现代教育带来的空前压力,这使得他们不仅需要具备精湛的理论知识,还要了解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利用它的优势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第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传播学方面的知识,将实际教学和新媒体结合起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加形象且具有吸引力,大学生也会更容易接受。他们应该利用学习所得的传播学技术来巧妙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力度和影响力。

2.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引导教育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伴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了解的知识也更广泛。由于受新媒体的影响,他们的思维也更独特,思想也更加开放,对未知领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又极力想表现自己所学习到的新知识。然而,大学生在某些方面经验不足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良视频缺乏客观公正的判断力,再加上新媒体的复杂性,会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发生重大转变。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引导大学生以一种正确的方式来使用新媒体,以及指导他们如何在众多复杂信息中选取对自己身心发展有益的那部分,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

3.发挥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综合效用

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各自都有着不同的特征,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相辅相成的。我们应该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并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利用它们的协同效应更好地向大学生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

第一,教育工作者应该了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根据两者的不同全面系统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对于不同媒体的刺激是不一样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因地制宜,选取合适的媒体对他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发挥媒体的教育功能。

第二,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取长补短,从不同角度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种媒体包含的种类繁多,有电视、广播、报纸、微博、微信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高校教育的载体。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加强高校社会道德的引导,增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另外,高校应该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作用,并根据两者的优势互补从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综合影响力。

4.增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随着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媒介素养也越来越得到高校的重视。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媒介素养教育也得到了不断完善,由原来的避免大众媒体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转变为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资源提升我们的内在思想。大学生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于新事物缺乏理智的判断,从而使得他们的认识出现偏差。高校应该意识到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重要性,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可以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找一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开设专题讲座,还有一些板报、海报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宣传教育。通过这些教育活动,让大学生对新媒体有一个新的认识,提高自己对网上信息真假的鉴别能力,筛选网上对自己有用的信息,高效地汲取知识来完善自我。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显得愈发突出。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其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运用新媒体的优势,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知识,加强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的渠道,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

[1]王宇.新媒体时代的“微”时尚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7).

[2]阚宝奎.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5).

[3]杨晨.新媒体视阈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新西部(理论版),2015(6).

[4]李宇威.浅论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科技博览,2015(6).

[5]李璇.传播学理论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J].南都学坛,2011(2).

G641

A

1673-0046(2016)3-0072-03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 14XKS048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