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研究
2016-02-13孔祥星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孔祥星(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研究
孔祥星
(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0)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网络信息化带来的文化、教育变革导致我国当代大学生个体需求和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多层次的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挑战。基于此,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在教育实践中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协同性这一薄弱之处入手进行探索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相应的保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协同性
协同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对相关事物系统性和协同性进行研究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同一个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所以只有外界因素对各项要素的影响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时,系统内部才会呈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各项教育工作才能真正进入到有序状态中。协同理论的出现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所以,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进行研究能够帮助高校正确把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学生全面成长作出相应的贡献。
一、当代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机制建设存在缺陷
受到当前社会大环境影响,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为复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加强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因此在教育实践中,要想保证每一个相关子系统的整体协同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必须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评价机制。虽然现阶段我国一部分高校已经尝试性地进行了新工作机制建设探索,希望能够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但是在实际建设和探索过程中,这些工作机制往往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出现评价单调并且标准不全面的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的增强产生着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探索合理的改革方案,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良好地开展。
(二)多元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结合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背景,运用系统学和协同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性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协同性较差,影响思政教育的整体协同。从协同性理论看,人类所生存的世界具有多层次的整体性,协同现象在整个发展空间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只有通过协同系统对空间中各项元素加以维系,才能保证空间有序运行,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在我国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受到落后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教育往往存在一个纵向的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极易出现职能偏离、效率偏低的情况,对学校、教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威胁着思政教育的整体合作实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更为科学的改革和创新。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缺乏系统价值追求的引导。从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现状看,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中没有结合学生成长需求设置合理的价值引导,无法形成更为系统的价值追求,甚至在高校的整个教育系统中,每一个相关分系统在价值追求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工作管理制度也缺乏相应的统一性,极易导致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出现缺位现象,影响学生健康发展。
最后,教育系统多样化使思政教育目标之间容易出现矛盾。以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存在多个分目标,对各个分系统的工作加以指引,而一旦这些分目标之间出现矛盾问题,就会影响系统整体协同性,甚至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学校和企业间协同性也是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因素,校企合作的脱节必将导致学生无法在企业实习期间接受相应的思政教育,不利于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最终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存在问题。
二、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协同教育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条块分割的驱动性影响
对于我国高校来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般由思政部、学校党委和团委相关部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和各党团支部领导等负责,而在这些部门中,高校思政部门一般与其他组织存在一定的分离倾向,思想政治教师在开展各项具体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无法实现与思政部的及时沟通和交流,一定程度上导致在整体系统中各个教育子系统之间存在条块分离现象,教师不能全面把握国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方针和意见,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部门条块分割管理的影响,十分有必要在当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加强整体协同性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获取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增强大学生思政素质与心理素质培养工作补充互助关系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本质的区别,但是在教育系统中由于性质的相近性,又必然存在着一定的相互补充关系,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性的必要性。我国社会上的主流德育教育思想明确指出,高校应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关键点,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结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思想方面的教育引导,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等。简单地说,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与心理素质方面的互补关系导致思政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相近的教育需求,而只有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整体协同性,才能够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协同性。
(三)改善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对学生现状了解的要求
由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教师一般只对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负责,在课后往往缺乏与学生的良性沟通,并且与教师之间的协同工作相对较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缺乏对学生实际思想需求的了解,无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相对较差。特别是受到近几年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向的影响,高校生源更为复杂,学生之间的个体素质差异也更为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缺乏协同性和整体性,必然会导致教师不能对整个教育系统形成较为全面的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健康成长。
三、当代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的对策
(一)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模式
在高校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社会未来发展对此项工作的共同愿景加以明确。基于我国教育部门提出的“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原则,高校在开展专业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重点内容加以规划,并以德育教育思想对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出科学的指导。通过确立科学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共同愿景,并且共同制定教育工作的基本目标,保证教育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调动教师的教育积极性,在教育体系中形成共同进退的总体教育方向,能够促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和协同性效果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发挥。同时,为了保证教育效果,高校还应该结合本地区人才需求与企业合作建立更为密切的校企合作,让学生及时在接受企业实习的过程中也能够通过校企之间的联系接受到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校企之间的整体协同性。在此基础上,学校和企业也可以结合各个具体项目建立更为深入的合作,以高校的科学研究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指导,企业也为学校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促使我国教育科研工作水平不断得到相应的强化和提升。
(二)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机制
建立健全的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为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相应的保障。基于当前社会需求和我国教育创新发展需要,高校必须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思想和教育工作模式,通过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向企业过渡,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得到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甚至获得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创造条件。其次,高校还应该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进而以教育平台为基础积极组建整体性协同评价机制,对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科学的评价,促使每一个教师、教学与学校之间保持合理的制约和协调,为教育系统动力的提升提供科学的保障。同时,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评价内容加以完善,保证不仅能够对每一个子系统实施科学的评价,还要结合协同性原理对各个子系统为整体协同做出的贡献进行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总体考核的参考数据,在严格遵循考核科学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以更为高效的方式促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未来教学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三)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激励机制
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的各项措施中,激励机制的建立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相关调查研究指出,只有在充分的激励状态下,个人和团体的潜能和工作积极性才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升也应该从此入手,在健全薪酬机制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团队的实际需求建立良好的保健性激励机制,让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实现自身价值,获得一定的成就感,进而再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后期工作中,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出相应的贡献。
[1]李友富.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的现状与对策思考——基于“卓越计划”的视域[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94-96.
[2]李友富.论整体协同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着力点[J].学术论坛,2015,38(5):177-180.
[3]贾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协同性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5(8):97-98.
[4]孙雪菲.新时期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因素的协同培养研究[J].赤子,2015(6):242.
G641
A
1673-0046(2016)3-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