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6-02-13王玉明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四平136000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艺术类毕业生艺术

王玉明(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王玉明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艺术类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高校艺术类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定位模糊,认识不清当下的就业形势,导致就业困难。高校的培养模式、艺术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我国的教育体制与市场的发展需求是不一致的。故而政府、学校和艺术生本人都应该客观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应对,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

一、导致目前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心理矛盾比较突出

由于高校艺术类学生对自身的人生规划模糊,对就业形势认识不清,就业时常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校期间,由于受到专业老师和社会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过度地重视专业技能方面的训练,强调艺术的特殊性,不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较为缺失。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高校艺术类学生过度地重视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人文类等综合知识的学习,没有使自身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从艺考大军中脱颖而出,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经济投入较大,情感丰富,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憧憬着自己的“富翁梦”。在大学四年学习结束后,对自己的工作待遇的期望值非常高,期望获得高层次、高薪水的对口岗位,回避档次低、待遇低的工作。

艺术类学生就业心理起伏较大,心理负担较重。顺境时过分乐观自信,逆境时情绪过分低落,心理反差较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对物质的期盼值高,致使心理失落大。艺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投入的费用要远远高于其他专业学生所投入的费用,势必在心里渴望要有个较高的回报,但纵观整个行业市场,这个心理需求较难实现。其次,精神期盼高,致使心理落差大。艺术是高层次的追求和精神上的满足,而精神追求是高于物质追求的。在艺术生的精神世界中,认为生活上窘迫并非致命的,他们认为理想无法实现,看不到未来,这种精神上的打击会令人很快地崩溃。

2.高校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传统,不符合社会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市场对艺术专业毕业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的教育模式革新相对滞后,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完善,与市场脱节,导致艺术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差,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目前企事业单位要求学生除了具备专业技能之外,还要具备公共知识和较强的团体协作、组织协调能力,然而大部分艺术专业的学生并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

首先,市场需求应用型艺术人才而不是传统的艺术人才。当前各高校仍在不断地扩招艺术专业学生,然而人数增多的都是绘画、声乐、播音主持等传统的艺术专业。这些专业本应是精细化教育,培养精英,面向比较高端的就业岗位,但是,由于学校大规模的粗放型培养,迫使很多毕业生从事比较低端的工作,甚至一部份艺术专业学生找不到就业岗位。而应用型艺术人才市场需求量大,由于学校专业设置问题,导致这方面人才短缺。

其次,艺术专业设置过细,缺乏竞争力。艺术专业学生由于专业技能过于单一,不符合企事业单位需要,就业就显得非常困难。例如,某用人单位来高校招聘小学美术老师,要求艺术专业学生既能画画、写书法,还要会泥塑,面试时进行才艺展示,没有学生能同时具备招聘要求。是用人单位要求太苛刻,还是高校课程设置出了问题呢?

3.艺术专业就业岗位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用人单位出现地域局限

经济的快速发展会带动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文化事业也会蓬勃发展,市民的精神需求多,艺术的发展空间才会大,对艺术人才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地增多。所以,艺术类的用人单位往往分布在比较发达的城市,而许多中小型城市适合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却少得可怜。国家对地方的文化馆、艺术馆、画院等进行用人改革,有的甚至取缔,限制了艺术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所以很多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了自己专业的发展,只好背井离乡选择北京、上海、东南沿海等发达城市发展。

由于全国各高校在不断地扩招,导致一批又一批的艺术类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向就业市场,使艺术类学生就业难度加大,甚至是失业。这也充分地体现了高校的培养模式、艺术专业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我国的教育体制与市场的发展需求是不一致的。所以,政府、学校和艺术生本人都应该客观地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积极应对,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

二、艺术专业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

当前社会,艺术市场上就业竞争非常激烈,需要的是个人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优秀的艺术专业学生。所以,艺术专业学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就业。

首先,正确地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敢于挑战和竞争。艺术专业学生一定要做好人生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很多艺术专业学生眼高手低,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期盼高工资、高收入和丰厚的福利待遇,一旦经历失败,就自暴自弃。针对这种现状,要求艺术专业学生一定要准确地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需求,分析自身的优劣,完善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积极应聘竞争,敢于把自己推销出去,把自身的优势展现给用人单位,做好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准备,敢于走向基层、走向农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多途径地发展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学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领域,完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各种技术技巧,让自己的专业水平更广泛。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视野,加强艺术的鉴赏能力,培养自身的艺术品格和人文修养,形成文化积淀,竞争时才能更有优势。除此之外,艺术专业学生还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使自己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瞬间就能见成效的,需要在平时慢慢地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就业时才能让自己更稳地站住脚。

再次,积极与市场接轨,在社会中锻炼自己。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在生活中发现的。艺术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要时刻观察着市场的需求,不能闭门造车。大学生毕业之前一定要提前踏入社会,了解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体会社会、了解社会,以社会的需求为标准,提早地培养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更加地适应社会岗位,不畏惧,不浮躁。

2.以市场为导向,高校进行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资源

高校应该根据艺术专业的发展现状,从实际出发,结合市场需求,加大教学和课程改革力度,加强就业指导,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落实到实处,帮助艺术专业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加强就业培训指导,提高艺术专业学生就业能力。艺术专业学生刚入学就开始进行就业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课程,结合艺术专业学生情感丰富的特点,进行细致的指导和规划,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明确学习奋斗目标。开拓艺术市场,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经验,传授就业面试技巧等方面知识,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其次,优化教学资源,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做好艺术专业毕业生就业调查跟踪,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结合市场,走访用人单位,把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学科进行调整,使学校的教学改革更深入地发展。打破专业限制,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使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培养方案,增设一些市场需要的专业课程作为主要课程,把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作为选修。注重实践,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教学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得到锻炼,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第三,鼓励学生创业,成立创业工作室。通过这个平台,能够使学生勤于思考、细心观察、敢于创业,展现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创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做好积淀。

第四,打造艺术专业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层次,鼓励老师到先进的领域学习进修,努力提高专业水平,掌握行业前沿知识,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知识层次。注重艺术专业教师的师德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更能直接地影响着学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精英。

3.政府合理调控艺术专业就业岗位分布,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艺术专业学生就业受到了地域的限制,大多数分布在发达城市,而中小城市艺术专业的用人单位少得可怜。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干预,提供一个对艺术生有利的就业环境。

首先,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艺术专业学生到中小城市发展。近些年来,艺术专业毕业生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大部分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就业压力。政府应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艺术专业学生到中小城市、农村、西部去就业和创业,发挥艺术学生的优势,展现他们的才华。通过在基层的磨练,使他们的意志更坚定,人生的阅历更丰富,为未来的艺术创作积攒更多的素材。

其次,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维护就业环境。政府教育部门应该控制艺术生的招生数量,进行精英培养,对就业好的专业加以扶持,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控制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合理分布,打破区域限制,鼓励艺术专业毕业生人才流动,提倡艺术专业学生创业,维护艺术人才的合法权益,为艺术专业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

[*基金项目:四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就业为导向的四平市高校艺术专业学生个性心理研究》,编号:2015122]

[1]李九洲,杨晓霞.高校艺术专业就业现状与分析[J].时代教育,2015(10):238.

[2]孙长缨.当代大学生就业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8).

[3]王一南.艺术类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徐咏.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特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0.

[5]孙海垠,高桥,韩晨光.北京地区高校艺术类(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设置与就业平台研究报告[J].艺术教育,2010(4):142-143.

G64

A

1673-0046(2016)3-0021-02

猜你喜欢

艺术类毕业生艺术
伤心的毕业生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2019年艺术类招生采用我省统考(联考)成绩的院校名单
艺术类专访心得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纸的艺术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